怎樣記憶經濟法中計稅公試
① 初級經濟法稅法怎麼記
含稅來金額折算為不含稅源金額公式=含稅價/(1+稅率)
例如:含稅金額為1170,那麼折為不含稅為:1170/(1+17%)=1000
不含稅金額折算為含稅金額公式=不含稅價*(1+稅率)
例如:不含稅金額為1000,那麼折為含稅為:1000*(1+17%)=1170
其實兩者道理都是一樣的。
不懂再追問
② 初級經濟法的題,這個計算增值稅應該怎麼算計算消費稅又怎麼算計稅依據是什麼。
1、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進的貨物作為投資,屬視同銷售貨物行回為。
2、視同答銷售行為的銷售額的確定:根據稅法規定,視同銷售貨物的行為按下列順序確定其銷售額:A按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B按其他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C按組成計稅價格確定。
3、企業以生產的應稅消費品用於投資,按照規定應視同銷售交納消費稅。
4、稅法規定,納稅人自產的應稅消費品用於換取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投資入股或抵償債務等方面,應當按照納稅人同類應稅消費品的最高銷售價作為計稅依據。
以上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22*10*17%=37.4萬元
以上計算消費稅=25*10*適用稅率
③ 關於初級經濟法消費稅的計算
因為消費稅是價內稅,所以除以1-消費稅稅率 計算出不含稅金額,即組成計稅價版格。
組成計稅價權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消費稅稅率)
消費稅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消費稅稅率
上述公式就是委託加工應稅消費品組成計稅價格消費稅計算公式。
④ 中級經濟法里個人所得稅怎麼記,老是混淆 記不住
對個人所得稅抄的學習給您幾點建議:
1、先做一個自己的總結,比如工資薪金、勞務報酬、股息紅利、稿酬、財產租賃、財產轉讓等項目個人所得稅之間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在抓住共同點的情況下,再注意各個收入的區別在哪裡,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記憶,會更印象深刻。比如共同點:稿酬、勞務報酬、工資薪金、財產租賃等都會有一個成本的扣除,那麼成本扣除分為哪幾種,如工資薪金的3500標准,勞務報酬4000以下扣800,4000以上扣20%,那麼還有哪些是扣20%的,然後總結,哪幾種是一致的,哪幾種有差異;
2、對於勞務報酬需要對加成徵收有一個概念,對於其速算扣除數,建議通過稅率的對比推算來自己做一下,會對這個速算扣除數有一個更深的認知,在學習的時候會更清晰明了;
3、建議多做類似的題目,中級考試時對速度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熟悉程度較好,否則考試時間安排上會比較吃虧。
中級經濟法的個人所得稅相對是比較粗淺的,如果通過對比記憶,效果應當不錯,可以試用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⑤ 組成計稅價格公式理解!
消費稅組成計稅價格是指按照計稅價格應當包含的因素計算合成的計稅價格。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具體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當貨物屬於應征消費稅貨物時,其組成計稅價格中還應加計消費稅額。則計算公式為:
從價計征: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
從量計征:不存在用組成計稅價格計算消費稅的問題
2、當該項應稅消費品為委託加工方式的,則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消費稅稅率)
3、納稅人進口貨物時,應納增值稅的計稅價格也須按一定的計算公式所組成。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到岸價格(CIF)+關稅+消費稅
(5)怎樣記憶經濟法中計稅公試擴展閱讀
消費稅范圍
在我國境內生產、委託加工、零售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有企業、股份制企業、其他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單位、個體經營者及其他個人。
在我國境內生產、委託加工、零售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也是消費稅的納稅人。
消費稅是國家為體現消費政策,對生產、委託加工、零售和進口的應稅消費品徵收的一種稅。
消費稅是對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和進口稅法規定的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流轉稅,是對特定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在特定的環節徵收的一種間接稅。
小汽車稅目徵收范圍
(一)小轎車:是指用於載送人員及其隨身物品且座位布置在兩軸之間的四輪汽車。
小轎車的徵收范圍包括微型轎車(氣缸容量,即排氣量,下同<1000毫升);普通轎車(1000毫升≤氣缸容量<2200毫升);高級轎車(氣缸容量≥2200毫升)及賽車。
(二)越野車:是指四輪驅動、具有高通過性的車輛。
越野車的徵收范圍包括輕型越野車(氣缸容量<2400毫升);高級越野車(氣缸容量≥2400毫升)及賽車。
(三)小客車,又稱旅行車:是指具有長方箱形車廂、車身長度大於3.5米、小於7米的、乘客座位(不含駕駛員座位)在22座以下的車輛。
小客車的徵收范圍包括微型客車(氣缸容量<2000毫升)、中型客車(氣缸容量≥2000毫升)。
⑥ 經濟法如何背誦知識點
經濟法通常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個是經濟法規,另外就是稅法。
對於經濟法規應回掌握如下方法答:
第一、學習經濟法要懂會計。
因為經濟法裡面有會計法規,如果不懂會計,對經濟法的理解不是很透徹。
第二、學習經濟法需要記憶。
經濟法和會計法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它需要大量的記憶,而且對於這種記憶必須明確,應當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絕對不能死記硬背。
另外,對於經濟法中的關於稅法部分,首先要把稅目、稅率以及稅費的運算掌握好,只有這樣,在學習稅法的時候才能做到舉一反三。總之,學習經濟法,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有些同學有時候會覺得很枯燥,死記硬背,覺得難度很大,其實經濟法應該在比較的基礎上記憶。其他規定的條目,建議考生在記憶的時候進行對比分析,找出某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對於不同點的內容重點記憶。這樣通過對比學習的方法,可以加深記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經濟法基礎》這本書中的術語以及表達都非常嚴密,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應當反復記憶,以達到在考試中游刃有餘。
⑦ 初級經濟法中稅法的記憶方法,像營業稅,個人所得稅。。。
營業稅嘛 就是不太賺錢的就是百分之三 比較賺錢的就是百分之五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准境內為2000元, 境外為4800元。下面的數字是有規律的:
小於500元的, 稅率 5%, 速算扣除數為 0
500元(包)至2000元 稅率10%, 速算扣除數為 25
2000元(包)至5000元 稅率15 % 速算扣除數為 125
5000元(包)至20000元 稅率20 % 速算扣除數為 375
20000元(包)至40000元 稅率25% 速算扣除數為 1375
40000元(包)至60000元 稅率30% 速算扣除數為 3375
60000元(包)至80000元 稅率35% 速算扣除數為 6375
80000元(包)至100000元 稅率40% 速算扣除數為10375
大於100000元(包) 稅率45% 速算扣除數為15375
稅率最好記啦,分別是5,10,15,20.。。。。
分層的數字在2萬以下的都是2和5,從500開始,也就是5百,5百--2千,2千--5千,5千--2萬;
數字在2萬以上就是等差啦,2萬--4萬,4萬--6萬,6萬--8萬,8萬--10萬,10萬以上。
最後就是速算:這些數字的個位數除了第一層數字是0,其他都是5;
十位數除了第二、三層是2,其他都是7;
百位數除了第三層是1,其他都是3;
千位數從第五層開始分別是1 3 6 0 5;
萬位數只有最後兩層是1。
這樣要記的數字就少了,,每次把要用的默出來,用多了就熟練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⑧ 如何計算企業所得稅 會計初級經濟法基礎
初級職稱上課的時候老師都有講哦,廈門博智上初級經濟法基礎的課程上得很生動,很容易理解記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