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對合夥
① 違反法律規定的合夥協議是否有效
違反法律法規的合同是無效的。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回之一的,可認定合答同或者部分合同條款無效:
(1)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
法律法規
注意: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屬於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一般屬於可變更或撤銷的合同,只有在損害了國家利益時,才屬於無效合同。
(2)惡意串通,並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5)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6)對於造成對方人身傷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免責的合同條款。
(7)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無效。
② 中國合同法合夥人的責任與義務
中國合同法合夥人的責任與義務是:
:
③ 合同法:合夥企業等其他組織有資格獨立簽訂合同
合夥企業可以自己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進行民事訴訟。合夥企業可以起自己的名內稱,並可以自己名義容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對外發生民事法律關系,並且合夥人只有以合夥企業的名義實施的法律行為,才能對合夥企業具有約束力,否則只能由合夥人個人負責。依照我國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合夥企業可作為「其他組織」以自己的名義參加民事訴訟,具有獨立的訴訟能力。
④ 合同法沒有規定合夥合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可以適用於合夥合同的法律
合夥,在合同法上講,有合夥協議,也叫合夥合同;但是合夥組織又是一種法人組織形式,合夥制企業,這一塊屬於公司法范疇。所以,你要問的內容要結合你的具體想法來回答!
⑤ 和人合夥做生意的合同法
按照你說的情況,如果營業執照是個體戶,那麼銀行如果通過訴訟追討欠款,只能追營業執專照屬上登記的負責人。這是對外的法律關系。而對內的法律關繫上看,甲乙丙三人是合夥關系,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合夥債務是要按出資比例承擔責任的。但是,如果甲乙兩個人惡意串通,損害丙的利益,那麼丙可以主張免除清償責任。
⑥ 合同法,合夥開一家店後,然後自己單獨再開一家,是否會對合同有影響
按照合夥企業法的規定,競業禁止是普通合夥人之義務,造成其他合夥人損失的,須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⑦ 合夥合同有沒有法律效應
合夥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締約人的表示行為應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與表示行為相一致。它作為合同的有效要件,是意思自治原則的當然要求。意思表示不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在一般誤解等情況下,合同仍為有效。
在重大誤解時,合同則可被變更或者撤銷。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合同可被變更或者撤銷。在因欺詐、脅迫而成立合同場合,若損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若未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被變更或撤銷。
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里的法律,一方面應作擴大解釋,既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 又包括國務院頒發的行政法規; 另一方面應作縮小解釋,僅指其中的強行性規范, 不包括任意性規范。
合同不得違反強行性規范,是由合同制度的目的所決定的,為一般的原則。除了法律的強行性規范外, 合同還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
(7)合同法對合夥擴展閱讀:
對人的效力
①對中國公民的效力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外的中國公民,也應遵守中國法律並受中國法律保護。
②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適用問題,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法律適用問題;另一種是對其在中國領域外的法律適用問題。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在中國領域內,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律。
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中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⑧ 合同法中對合同效力的規定
合同法關於合同效力,現在規定的有無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合同生效
⑨ 2021年新的合同法怎麼判定合夥和借款的關系
合夥屬於不僅共享收益,而且共擔風險,並且還可能承擔無限責任的風險,新老合同法都有規定。借款就是債權債務關系,不存在承擔企業經營風險,如果不還,可以起訴來解決。
⑩ 個人與個人簽訂的合夥協議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個人與個人簽訂的合夥協議的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第五節 個人合夥版
第三十條 個人合夥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權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
第三十一條 合夥人應當對出資數額、盈餘分配、債務承擔、入伙、退夥、合夥終止等事項,訂立書面協議。
第三十二條 合夥人投入的財產,由合夥人統一管理和使用。
合夥經營積累的財產,歸合夥人共有。
第三十三條 個人合夥可以起字型大小,依法經核准登記,在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
第三十四條 個人合夥的經營活動,由合夥人共同決定,合夥人有執行和監督的權利。
合夥人可以推舉負責人。合夥負責人和其他人員的經營活動,由全體合夥人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 合夥的債務,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
合夥人對合夥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償還合夥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數額的合夥人,有權向其他合夥人追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