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對職工處理的時效期限
最高法院關於勞動合同法現在一共有四個司法解釋,分別如下: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專議案件適屬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65次會議通過法釋〔2001〕14號)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法釋〔2006〕6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已於2006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9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二OO六年八月十四日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1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89次會議通過)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Ⅱ 關於違反勞動合同法的使用期限
你好~
《勞動合同法》19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兩個月。所以是違反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27條的仲裁時效,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關於違法約定試用期的法律責任,《勞動合同法》83條有規定。如果勞動者已經實際履行,那麼用人單位要按照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如果還沒履行那就不用了。此外,支付賠償金不能代替正常的勞動報酬,如果勞動者實際履行的試用期超過了法定的最高時限,則用人單位除了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外,還要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合同約定的試用期滿後的月工資。
Ⅲ 勞動合同法雙倍工資時效是多久
如果您指的是未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因該部分工資屬於補償性質的,故受一年仲裁時效的限制。
Ⅳ 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雙倍工資請求法律時效期的解釋有什麼不同。
提起勞動仲裁訴訟有效期需要一年以內。
Ⅳ 勞動合同法八十二條是否有訴訟時效
勞動合復同法八制十二條是有訴訟時效的,時效為1年。主要依據如下: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Ⅵ 勞動合同法對員工勞動合同的簽訂期限有何要求
1、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版務為期許可權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同員工可以自由約定。
2、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3、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Ⅶ 關於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仲裁時效的問題
根據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內,應當向勞動容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我認為應該可以,如果截止日期為2015年9月,期間一直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即權益受到侵害的時間到進行訴訟不超過兩年,應該不算超過訴訟時效。如果認為超過訴訟時效,按照規定應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合同,沒有簽訂也應該支付雙倍工資。具體可以找專業的律師事務所進行咨詢。
Ⅷ 單位對違紀員工的處理有時效限制嗎
《勞動合同法》 第39條第2項規定, 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其勞動合同。
但是,勞動者出現違紀行為後, 用人單位應當在多久時間內予以處理呢? 已經廢止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20條曾規定:
「審批職工處分的時間, 從證實職工犯錯誤之日起,開除處分不得超過5個月,其他處分不得超過3個月。 職工受到行政處分、
經濟處罰或者被除名,企業應當書面通知本人,並且記入本人檔案。」 按照這一規定,
勞動者違紀並經調查核實後,作出解除勞動合同處理的,用人單位應當在證實勞動者犯錯誤之日後5個月內進行處分;做出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等一般性處分的,
用人單位應當在證實勞動者犯錯誤後3個月內實施處理。用人單位一旦逾期處理違紀職工,將面臨敗訴的風險。
Ⅸ 勞動合同法規定賠償的年限最長是多久
勞動合同法規定賠償年限最長是十二年。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普通訴訟時效、最長權利保護期間】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