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喪夫寡婦繼承權
㈠ 婚姻法對於夫妻間的遺產繼承權有哪些規定
您好,
我國《婚姻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第一,合法的配偶身份回是夫妻遺產繼承權的前提。
第二,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依然享有夫妻遺產繼承權。
第三,夫妻相互繼承遺產時,應先行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和家庭成員共有財產,確定遺產范圍,防止侵害生存方和其他家庭成員的合法利益。
第四,我答國實行限定繼承製度,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
第五,夫妻互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繼承開始後,被繼承人有子女、父母的,生存配偶一般應按份額均等原則與他們 共同繼承;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其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沒有其他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和代位繼承人的,由生存配偶單獨繼承。
㈡ 婚姻法喪偶的事情改怎麼處理
按照我國《婚抄姻法》規定,夫妻一方死亡,婚姻關系自然終止。但還存在遺產繼承等法律關系。第二十四條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同時《繼承法》第十二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二十六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餘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
如需追問,請繼續。
㈢ 寡婦要改嫁還能帶走丈夫遺產嗎
寡婦改嫁,有帶走自己從配偶方合法繼承的財產和個人財產的權利。回
相關法律依據:
《婚姻法》第二答十四條規定:「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繼承法》第十條把配偶相互列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因此,夫妻一方去世,生存的一方可以分割出夫妻共同財產的一半,剩下的一半由配偶、子女、父母按份繼承或按遺囑繼承。
《繼承法》第三十條規定:「夫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再嫁的,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任何人不得干涉。」這是基於繼承權的實質即繼承人無償享有被繼承人的財產權,繼承人取得財產權,該財產依法歸繼承人所有,其物權受法律保護,對依法歸個人所有的財產,個人當然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對此,任何個人、組織或法人都不得干涉。
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我國實行婚姻自由的原則。婚姻自由,既適用於未婚男女,也適用於已婚喪偶的男女。丈夫喪妻可以另娶,妻子喪夫也可以另嫁。寡婦再婚是行使婚姻自由權,繼承已故丈夫的遺產是行使繼承權,帶產改嫁是行使所有權,這些權利都是寡婦依法所享有的,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
㈣ 喪夫兒媳是否有公婆繼承權
《婚姻法》規定,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我國《繼承法》規定,公婆與兒媳同屬第一順序繼承人,對遺產的繼承按均等的原則。
㈤ 婚姻法喪偶財產分配
婚姻法喪偶關於財產分配:子女、配偶、父母作為第一繼承人,優先平等分配。具體情專況屬參考如下:
1、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2、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3、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4、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5、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㈥ 夫妻一方喪偶,根據婚姻法,他們的夫妻關系是否就自動解除了還有權在要財產嗎
一方死亡,婚姻關系就消滅了~
至於遺產,有遺囑的按遺囑,沒有的根據法定繼承,原本夫妻共有的財產一半屬於活著的那一方,,另一半作為遺產進行分配~~
㈦ 喪偶婦女改嫁後,對已故丈夫的遺產是否還有繼承權
對已故丈夫的遺產是否還有繼承權
我國《婚姻法》規定,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根據《繼承法》的規定,配偶是第一順序繼承人,其繼承地位並不因是否再婚而改變,喪偶婦女再婚前有權繼承,再婚後仍然有權繼承。因為喪偶婦女對已故丈夫遺產的繼承權,是基於與其丈夫生前的婚姻關系所發生的,它不以丈夫死後喪偶婦女是否再婚而轉移。同樣,喪失配偶的丈夫再婚後,也有權繼承已故妻子的遺產。在這方面男女平等,不因性別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繼承是受法律保護的,任何人不能借口喪偶婦女已經改嫁而剝奪她對已故丈夫遺產的繼承權。
㈧ 新婚姻法 喪偶再婚的財產問題
依據法律規定,再婚後有房產的一方死亡,財產如何分配的問題是這樣回的。如果答死者生前有遺囑的話,應當依遺囑辦。
沒有遺囑的房產分配是:
一,確定房產是屬於死者的。
二,確定死者的第一程序繼承人。如果死者死亡時,其父母親還活著、有兒子和女兒的話,則原則上財產應該由其父、母親、妻子、兒子和女兒五人平分。如果死者死亡時,其父母親已經去世、沒有兒子和女兒的話,則由再婚的妻子一人繼承。
下面是繼承的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九條繼承權男女平等。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㈨ 2015新婚姻法關於喪偶房產的規定,丈夫去世後,房產歸屬的問題
您的問題不是婚姻法調整的范圍,需要參照繼承法的規定,首先確定是否有遺囑,有遺囑的話按照遺囑處理遺產,無遺囑的話,按照法定繼承處理,遺產由逝者的配偶、子女、父母一起繼承,通常均分。
㈩ 夫妻之間相互繼承財產的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我國《婚姻法》第24條第1款明確規定:「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對夫妻間繼承權要注意下列問題:
1.必須有婚姻關系的合法存在,是夫妻間相互享有繼承權的先決條件。這里要注意,只有在婚姻關系依法有效締結之後,合法有效終止之前,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才享有繼承權。
2.夫妻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享有同等的繼承權。這里要注意,除了《繼承法》所規定的喪失繼承權和限制遺產分割的份額的情形之下,任何人均不得以任何借口剝奪、干涉或妨礙生存配偶對繼承權的享有和行使。
3.夫妻繼承權與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不能相混餚。我國以夫妻共同財產制為法定財產制,凡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均為共同財產,因而當夫妻一方死亡,其現在有財產狀態多為夫妻生前共有,並非全部是個人遺產。這里注意,必須進行夫妻共有財產的認定和分割,保障生存一方的共有財產權,同時確定死者個人遺產的價值和范圍,認定和保護生存配偶及其他同一依順序繼承人的繼承權。
4.夫妻繼承權不受婚姻存續時間長短的影響,也不受生存一方是否再婚的妨礙。這里要注意,在實踐中要防範和杜絕干涉「寡婦帶產再嫁」或干涉「上門女婿帶產再嫁」等侵犯夫妻繼承權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