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民事案件卷宗
Ⅰ 經濟法 經濟糾紛案件的起訴必須符合哪些條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經濟糾紛產生的原因
產生經濟糾紛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結合我國經濟活動的情況,產生經濟糾紛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進行經濟活動的依據不規范。市場主體在進行經濟活動時,其依據不規范是引起經濟糾紛的主要原因。君子合同隨處可見,導致經濟合同履行過程無章可循,從而產生糾紛;
2、在進行經濟活動中,不嚴守規則,有些經濟法律關系主體不嚴格依法辦事,根據自己的利益,故意不履行合同或訂立假合同,因而產生糾紛;
3、有關部門的行政干預,而導致經濟糾紛。
(1)經濟法民事案件卷宗擴展閱讀:
經濟糾紛的解決方法:
1、申請經濟仲裁
當出現經濟合同糾紛,企業可以申請經濟合同仲裁。
經濟合同仲裁是由國家規定的經濟合同仲裁機關依法對當事人之間的經濟合同糾紛居中調解,依法作出判斷或裁決的活動。
企業在仲裁活動中享有申訴權、答辯權、申請迴避權、申請保全措施權和申請執行權。同時應當遵守仲裁程序和仲裁紀律,如實陳述案情和提供證據,全面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或裁決書,按規定繳納仲裁費等。
2、進行經濟訴訟
經濟訴訟是指國家司法機關,按照法律的規定,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並依法作出判決的活動。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申請迴避,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當事人除可以查閱本案資料外,還可以復制本案有關資料和法律文書。
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同時,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繳納訴訟費用等。
3、進行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審理和解決行政爭議案件和訴訟活動,經理人應該認識到通過行政訴訟活動對於認真執行憲法和行政法規。
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促進行政管理法制化和廉政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和維護國家安定團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行政訴訟中的原告和被告享有同等權利,承擔同等的行政訴訟義務,任何一方都作為平等實體而不享有特權。
企業應正確行使自己的訴訟權利,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以防止或避免給自己造成更大的損失。
Ⅱ 經濟法民事訴訟
有,判決是針對實體問題做出裁判,而裁定多是解決訴訟過程中的程序問題,例如裁定駁回管轄權異議。
民事訴訟法中有適用裁定的具體情形,你可以去看看。
Ⅲ 「一宗案件」和「一起案件」的區別
1、兩者的定義不同。
一宗案件是已經解決了的案件,屬於已經結案的過去案件;一起案件是正在發生解決的案件,是現在時,屬於現在正在發生尚未結案的現在案件。
2、辦案所需要的材料不同。
一宗案件在全國公安系統里都會有相應完整的檔案資料,包括辦案人員的工作匯報,具體的辦案過程,案件的具體材料;一起案件屬於正在調查跟蹤的案件,材料和檔案沒有一宗案件那麼齊全。
(3)經濟法民事案件卷宗擴展閱讀:
案件分為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經濟案件、行政案件。
行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侵犯其合法權益時,依照《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程序提出起訴,由人民法院立案處理的行政爭議案件。
根據中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行政訴訟案件必須具備四個基本條件:
1、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4、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Ⅳ 經濟法與民事訴訟法
答案:C
【解析】《環境保護法》第41條第1款和第2款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回除危害,答並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因此A項的說法是正確的。
《環境保護法》第42條規定:「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所以B項的說法也是正確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第(三)項規定:「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所以環境污染案件由加害方對污染致害的因果關系負舉證責任,因此C項的說法是錯誤的,而D項的說法是正確的。
Ⅳ 法院民事案件卷宗裝頂順訂
民事一審訴訟文來書材自料的排列順序:
(1)卷宗封面;(2)卷內目錄;(3)訴狀或口訴筆錄;(4)立案通知書(通知繳納訴訟費或免費手續);(5)應訴通知書回執;(6)答辯書;(7)詢問筆錄;(8)調查筆錄或調查取證材料;(9)調解材料和調解筆錄;(10)准備庭筆錄;(11)訴訟代理人、法定代表人授權委託書、鑒定委託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12)開庭前的通知、傳票等;(13)開庭公告;(14)審判庭筆錄;(15)案情報告;(16)評議筆錄;(17)調解書、撤訴書;(18)審判委員會決議或記錄;(19)判決書或裁定書原本和正本;(20)宣判筆錄;(21)送達回證;(22)上訴書;(23)上級法院退卷函;(24)上級法院判決書、裁定書正本;(25)證物處理手續材料;(26)執行手續材料;(27)備考表;(28)卷底。
Ⅵ 經濟法和民法問題
B不是消費者,不能找酒店賠償,但B是A的朋友,如果有證據能夠證明B是接受A的邀請才來玩的,B可以起訴A要求其承擔部分賠償責任,而不是全額賠償,畢竟雙方都有一定的責任。
而A如果覺得自己虧了,則可以作為消費者起訴酒店,要求酒店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理由是酒店設施未達到安全要求。但是,如果酒店有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比如證明是A要求不鋪防滑墊才導致的事故,那麼酒店只需要負較小的責任。
Ⅶ 一個民事案件有幾個卷宗
一般情況下有兩個卷宗,一個正卷,一個副卷,正卷是按照法定程序從立案到結案內當事人所提交的證容據以及法院的筆錄和該案件的最後結果相關的書面材料,可以由當事人調取,並且其中的材料可以復制,而副卷是不能讓當事人看也不能復制的卷,也就是跟案件有關的所有涉及審判機密的材料,有審理報告,合議筆錄,以及該案件的法律文書簽發原件,通俗的講就是所有有領導簽字的材料都在副卷,除了法官,別人看不到。
但是特殊情況下如果該案件的證據材料特別多,可以將證據材料挑出來專門訂一個證據卷,如果證據很多也可以定兩個,一般一本在100頁左右,所以說民事案件的卷宗正卷可以有很多冊,但是副卷卻只可能有一本。603724700 楊律師
Ⅷ 民事訴訟完整的卷宗包括哪些
1、那要看從哪個角度來看了。例如法院可能需要合議庭合議記錄,但內是律師的檔案中不可能有容這個材料,因為合議庭記錄屬於依法不公開的材料。
2、我簡要從律師角度來說一下民事訴訟完整卷宗的材料:
(1)聘請律師合同、授權委託書
(2)主體資格材料,公司的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如果是自然人的話,只需要身份證復印件。
(3)起訴狀及證據材料
(4)答辯狀、代理詞
(5)法院通知材料:受理案件通知書/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告知合議庭成員通知書、傳票等。
(6)如果有訴訟保全的,還應該有保全材料,例如保全申請書、擔保函、保全裁定書。
(7)民事判決書、調解書、裁定書(准予撤訴、駁回起訴、不予受理等)
(8)退回訴訟費的材料
(9)其他材料,例如郵寄憑證等
Ⅸ 法官弄丟民事案件卷宗會受到什麼處罰
卷宗丟了是大事哦,記大過,可能還不只
Ⅹ 求民事案件和經濟案件的區別。
民事案件和經濟案件的區別主要有,現金借條屬於民事案件。
1、性質不回同
民事案件解決的是答當事人之間關於民事權利、義務性質的糾紛和爭議,而經濟案件解決的是公民、法人因為國家所認可的盈利機構所受到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以及不當的違法經營和商業舞弊、商業間諜的經濟案件。
2、法律依據不同
民事案件的法律依據《民法通則》、《合同法》、《婚姻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公司法》、《保險法》、《海商法》、《證券法》、《票據法》、《商標法》、《專利法》、《房地產管理法》等民事、商事法律規范。而經濟案件則是《公司法》、《經濟法》。
3、分類范圍不同
民事案件類別條目更多,分類較細,根據案由分類就可以分為四大類,且每大類下又可以分許多小類。而經濟案件則一般分為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