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中關於委託加工的法律法規

合同法中關於委託加工的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1-11-29 00:36:17

㈠ 委託加工的業務須知

委託加工業務的會計分錄:
1、發出加工材料時: 借:委託加工材料
貸:原材料
2、支付加工費時: 借:委託加工材料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3、加工完畢收回時: 借:原材料(或產成品)
貸:委託加工材料
委託加工變通的反映企業的庫存,但這個流程是不完整的。因為:
1、不能真實反映委外發出的企業材料成本,
2、不能單獨核算加工費用,
3、不能明確反映委外加工的合作關系。 一、食品委託加工備案應提供以下材料:
1、委託加工備案申請書;
2、委託企業和被委託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營業執照應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有效的,經營范圍應當覆蓋申請委託加工備案的產品。營業執照上應分別加蓋企業公章);
3、公證的委託加工合同和公正書復印件。(公證可在任一方所在地的公證處辦理)
4、被委託企業的生產許可證復印件;
5、委託企業的生產許可證復印件(如產品標注委託企業生產許可證編號時提供);
對委託加工未納入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管理食品的,僅提供1、2、3。
以上材料均一式三份,公正的委託加工合同和公正書需提供原件確認。
二、食品委託加工產品標注式樣應符合以下規定:
1、有證企業委託有證企業(有證是指食品生產許可證):
須標注委託方名稱、地址和許可證編號。可不標注被委託方的有關信息,由委託方承擔食品質量安全責任。
2、無證企業委託有證企業:
標注委託方名稱、地址以及被委託方的名稱、地址和生產許可證編號。
3、委託企業名稱和被委託企業名稱應為同一字型大小。
三、委託加工合同應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1、委託加工合同必須明確委託企業負責全部產品銷售;
2、合同中應有委託加工產品標注方式條款;
3、依照《合同法》應包括的內容。如當事人的名稱和住所,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等。
四、委託加工備案申請程序:
1、填寫《委託加工備案申請書》;
2、企業將申請材料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局對申請材料及委託加工備案合同初審;
3、企業持初審符合要求的委託加工備案合同到具有資格的公正部門公正;
4、企業將所需申請材料報市局;
5、市局自收到備案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企業予以備案。
五、受理部門及聯系方式 盡管納稅人委託加工的應稅消費品是由受託方代收代繳的,但委託方在涉及委託加工應稅消費品義務時,也要注意消費稅的計算及賬務處理。
1.納稅人委託個體經營者加工的應稅消費品,一律於委託方收回後在委託方所在地繳納消費稅。
例某副食品公司委託某個體經營者加工黃酒一批,2002年1月收回20噸,每噸單位稅額是240元。其應納消費稅稅額的計算如下:
應納消費稅稅額=20×240=4800元
2.外購委託加工材料:當委託方外購用於委託加工的原料和主要材料時,要向供貨方支付增值稅。如果能夠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就可以將此項增值稅予以抵扣。
3.發出委託加工材料:納稅人發出委託加工材料時,如果由運輸單位負責運送,也會涉及到增值稅的進項稅額抵扣事宜。
4.支付加工費:委託方支付加工費時,如能取得受託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也可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5.對於受託方未按規定代收代繳消費稅稅款的,由委託方補稅。委託方補征消費稅的計稅依據是:
(1)如果委託加工收回的應稅消費品已經直接銷售的,應按銷售額計稅;
(2)如果尚未銷售或不能直接銷售的(如用於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等),應接組成計稅價格計算納稅。補征消費稅的組成計稅價格為:
組成計稅價格=[生產成本×(1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 保稅區內加工企業委託非保稅區企業或者接受非保稅區企業委託進行加工業務,應當事先經海關批准,並符合下列條件:
(一)在區內擁有生產場所,並已經正式開展加工業務;
(二)委託非保稅區企業的加工業務,主要工序應當在區內進行;
(三)委託非保稅區企業加工業務的期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期限的,應當向海關申請展期,展期期限為6個月。在非保稅區加工完畢的產品應當運回保稅區;需要從非保稅區直接出口的,應當向海關辦理核銷手續;
(四)接受非保稅區企業委託加工的,由區內加工企業向海關辦理委託加工料、件的備案手續,委託加工的料、件及產品應當與區內企業的料、件及產品分別建立帳冊並分別使用。加工完畢的產品應當運回非保稅區企業,並由區內加工企業向海關銷案。

㈡ 委託加工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合同效力

㈢ 委託加工合同需要注意什麼

委託加工合同的主要注意事項:1、委託產品的質量標准;2、委託包裝要求;3、原料來源;4、受託加工方的報酬及支付方式;5、違約責任;6、承攬方必須具備履約能力和條件;7、定作方必須明確提出定作物的品名、數量、質量及其他特殊要求,承攬方不得擅自改變定作方的要求;8、訂立合同時要符合法定程序和合同要件要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二十條 委託人可以特別委託受託人處理一項或者數項事務,也可以概括委託受託人處理一切事務。

㈣ 委託加工的定義在我國哪部法律里邊有明確規定

合同法裡面有,具體就要看情況,使用分則里的那種合同。有加工承攬合同,來料加工合同,委託合同等。雙方當事人要是簽的有合同就要好處理些。

㈤ 委託加工與租憑設備在合同法中的區別

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及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融資租賃合同是一種新型的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兼具融物和融資的功能,以融物為表現形式,內容卻是融資。出租人按照承租人的要求出資購買租賃物,使承租人不必付出租賃物的價值,即可取得租賃物的使用收益,從而達到融資的目的。租賃合同是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這里指的是傳統的租賃合同。兩者有一定的共性,在實踐中易混淆,兩者的區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合同形式的區別

融資租賃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而在傳統的租賃合同即可以是書面形式,也可以是口頭形式。

融資租賃合同一般標的額大,履行周期長,法律關系復雜,採用書面形式一方面有利於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另一方面發生糾紛時可以作為證明法律事實的重要證據。所以法律規定融資租賃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而不能採用口頭形式。

傳統租賃合同的合同形式可分為兩個層次:1. 租賃期不滿六個月的,一般來說租賃物價值較小,租金較低,租期也較短,證據易於收集。所以合同形式既可以採用書面形式,也可以採用口頭形式。2.租賃期六個月以上的,往往租賃物價值較大,租金較高,租期也較長,一旦發生糾紛口說無憑,當事人的權利很難得到保護。所以法律規定採用書面形式,以便發生爭議時有據可查。

特別提醒:

法律規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未採用的,一般應當推定合同不成立。但是,形式不是主要的,重要的在於當事人之間是否真的存在一個合同。如果合同已經得到完全履行,或者一方已經履行了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即使沒有按照規定訂立書面合同,合同是成立的。如果合同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就是有效的。

2. 合同當事人的區別

融資租賃中涉及三方當事人:出租人、承租人和出賣人。而在傳統的租賃合同中只涉及兩方當事人:出租人和承租人。

融資租賃有三方當事人(出租人、承租人和出賣人)參與,通常由兩個合同(融資租賃合同、買賣合同)或者兩個以上合同(有些情況下,還可能出現出租人與金融機構之間的借貸合同、承租人與出賣人之間的設備供應合同等等)構成,其內容是融資,表現形式是融物。

傳統的租賃合同是出租人將租賃物有期限的交付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照約定使用該租賃物。租賃合同只有兩方當事人。

3. 出租人資格要求的區別

融資租賃合同中的出租人必須具備相應的經營資格。傳統的租賃合同中的出租人沒有特別的限制。

未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融資租賃業務,所以從事融資租賃業務必須具備相應的經營資格。融資租賃合同的出租人只能是法人。傳統的租賃合同中出租人是非常廣泛的,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沒有特定的限制。

4. 租賃物是否事先擁有的區別

在訂立融資租賃合同時,出租人事先並不擁有租賃物。而在訂立傳統的租賃合同時,出租人事先已經擁有了租賃物。

在融資租賃中出租人事先並不擁有租賃物,而是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和租賃物的選擇出資購買租賃物。傳統的租賃合同的出租人是以自己現有的財物出租,或者根據自己的意願購買財物用於出租,總之出租人事先是擁有租賃物的。

在融資租賃中因承租人使用租賃物的復雜性,出租人是沒有相應的經驗去選購租賃物的,也沒有相應的信息去選擇出賣人,選擇出賣人、選購租賃物基本上都是由承租人決定的。在傳統的租賃合同中,出租人對自己的租賃物是了解和熟悉的,這也是兩種區別之一。

5. 租賃物是否可反復出租的區別

融資租賃合同中的租賃物一般不反復出租。而在傳統的租賃合同中的租賃物可反復出租。

融資租賃合同中一般是承租人需要某種設備又缺少資金購買時,而向出租人提出要求其出資購買並租給其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因租賃物的特殊用途,在一般情況下,租賃物並不向多個承租人反復出租。在融資租賃合同中一般都約定租賃期滿,租賃物所有權歸承租人。

在傳統的租賃合同租賃期滿,承租人返還租賃物,出租人可以反復租賃租賃物。

6. 租賃物交付的區別

融資租賃合同中由出賣人向承租人交付租賃物。而在傳統的租賃合同中由出租人向承租人交付租賃物。

在融資租賃中,租賃物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的選擇購買的。出租人實際上是為承租人購買租賃物提供資金,真正的買賣雙方是承租人和出賣人。出賣人應直接向承租人交付租賃物。出賣人向承租人交付租賃物的義務,當事人應當事先在買賣合同中進行約定。

在傳統的租賃合同中只有兩方當事人,由出租人直接向承租人交付租賃物。

7. 疵擔保責任的區別

融資租賃合同中出租人不負瑕疵擔保責任。而在傳統的租賃合同中出租人負瑕疵擔保責任。

在融資租賃中,租賃物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的選擇購買的,作為買受人的出租人只有付款的義務。出租人實際上是為承租人購買租賃物提供資金,真正的買賣雙方是承租人和出賣人。因此,出賣人應直接向承租人承擔瑕疵擔保責任。

在傳統的租賃中,出租人是將自己現有的物或者根據自己意願購買的物租賃給承租人,承租人和出賣人之間不存在任何法律關系,出租人對租賃物負瑕疵擔保責任。

8. 租金的區別

融資租賃中的租金,一般根據購買租賃物的大部分或者全部成本加上出租人的合理利潤來確定。而在傳統租賃合同中的租金可以自由約定。

在融資租賃中因其為「融資」租賃,所以承租人支付的對價並非是使用租賃物的對價,而是融資的對價。承租人交納的租金並不是使用租賃物的代價,而是承租人分期對出租人購買租賃物的價金的本息和出租人應當獲取的利潤等費用的償還。又因為融資租賃中租賃物一般不反復租賃。所以,融資租賃合同中租金標準的確定,與傳統租賃合同中租金的確定標准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它高於傳統租賃中的租金。租金以出租人消耗在租賃物上的價值為基礎,通常情況下,出租人消耗在租賃物上的價值包括三部分,即租賃物的成本、為購買租賃物向銀行貸款而支付的利息、為租賃而支付的其他費用(包括合理的利潤)。在傳統的租賃中,租金由雙方自由約定。

9. 租賃物維修義務負擔的區別

在融資租賃中,承租人對租賃物負有維修義務。而在傳統租賃合同中一般由出租人承擔租賃物的維修義務。

在融資租賃中,出租人一方面不負擔租賃物的瑕疵擔保責任,另一方面享有於租賃期滿後收回租賃物加以使用或者處分的期待利益。因此,承租人為保障出租人期待利益的實現,不僅需妥善保管租賃物,而且負有維修保養租賃物的義務。

在傳統的租賃中承租人租賃的目的是為了使用收益,這就要求租賃物的狀態必須符合使用的目的。對租賃物的維修義務應當由出租人承擔,這是出租人在租賃合同中的主要義務,但並不排除在有些租賃合同中約定由承租人負擔租賃物的維修義務。

10. 租賃期滿租賃物歸屬的區別

在融資租賃合同中一般約定租賃期滿租賃物歸承租人所有。而在傳統的租賃合同中租賃期滿租賃物歸還出租人。

在融資租賃中,出租人關心的是如何收回其投資以及盈利,而對租賃物本身並沒有什麼興趣,在實踐中,大多數融資租賃交易均把承租人留購租賃物作為交易的條件。這是因為出租人購買租賃物的目的,並不是要取得租賃物的所有權,而在於通過向承租人融通資金來獲得利潤,其之所以在租賃期間要保留租賃物的所有權,主要是為擔保能取得承租人支付的租金,收回投資。租賃期滿,出租人無保留租賃物的必要,而租賃物對承租人仍有價值。

在傳統的租賃中,出租人為租賃物的所有人,承租人的一項主要義務就是於租賃期滿時,將租賃物返還給出租人。

11. 租賃期限的區別

在融資租賃合同中對租賃期沒有特別的限制。在傳統的租賃合同中租賃期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㈥ 委託加工合同的標准有哪些

委託加工合同形式有:
1、兩頭在內,是指委託方對原材料和加工後產品均驗收入庫;
2、一頭在外,是指委託方僅將原材料或加工後產品中的一種貨物驗收入庫;
3、兩頭在外,是指委託方對原材料和加工後產品均未驗收入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百七十條
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承攬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工作。
第七百七十一條
承攬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承攬的標的、數量、質量、報酬,承攬方式,材料的提供,履行期限,驗收標准和方法等條款。

熱點內容
2018年注冊經濟法教材 發布:2025-09-13 03:31:48 瀏覽:657
網頁截圖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3 03:27:30 瀏覽:957
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英文 發布:2025-09-13 03:27:29 瀏覽:355
合同法糾紛的管轄權 發布:2025-09-13 03:25:14 瀏覽:884
經濟法李昌麒第四版 發布:2025-09-13 03:03:52 瀏覽:108
簽協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3 03:03:14 瀏覽:213
什麼人員是適用勞動法 發布:2025-09-13 02:55:51 瀏覽:164
小學法律知識趣味問答 發布:2025-09-13 02:44:05 瀏覽:934
林楠律師 發布:2025-09-13 02:43:54 瀏覽:246
法官也怕律師 發布:2025-09-13 02:38:16 瀏覽: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