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惡意違約賠償

合同法惡意違約賠償

發布時間: 2021-11-30 08:22:21

① 誰能論述《合同法》關於違約損害賠償范圍的規定

違約損害賠償就是指違約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而給對方造成損失,依法或依據合回同規定答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它是合同責任中最常見的形式,也是充分保護受害人利益的一種補救方式。從性質上,違約損害賠償實際上法律強制當事人給受害人一筆金錢,目的在於彌補受害人所遭受的損失。
合同法第113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Υ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這一款是合同法對違約損害賠償規則最集中的體現和規定。從體繫上來看,它首先以因果關系的基本原理界定了損害賠償的可能范圍或者說合同利益的總體構成,接著就損害作了基本的類型劃分—所受損失和所失利益,最後確立了賠償范圍的最基本的限定手段—可預見規則,從而最終確定受害人真正獲得賠償的數額。

② 合同法中,如果因第三方導致違約,一般怎麼賠償

1、合同依法生效後,雙方均應依合同約定條款全面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2、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應由原合同當事人承擔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然後再向相關責任主體(第三方)進行追償。

③ 合同法規定違約方如何賠償別一方

樓主是問違約賠償的規則吧。分述如下: 一. 根據合同法相關規定,違約方應按照「完全賠償原則」賠償損失,即需要賠償受害人期待利益的損失,包括受害人積極利益(指現有財產的減少,即履行利益的損失,如為了履約而付出的運費,工本費等)和消極利益(指本應得到的財產利益未得到,即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如受害人已經與他人簽訂轉賣的合同,此時消極利益就是指轉賣獲得的差價額); 二. 但是,另一方獲得的違約賠償也存在限制: 1)合理預見的規則:指違約方承擔損害賠償的范圍不應該超過其締約時應當預見的因違約而可能造成的損失; 2)損益相抵的規則:指受害人基於損害發生的同一原因獲得利益時(如保險賠償),應當將所獲利益從所受損失中扣除; 3)過失相抵的規則:指受害人對損害的發生或擴大有過錯的,可減輕或免除違約方的賠償責任; 三. 當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事先約定違約金,當違約發生時,違約方只要向守約方支付違約金就可以了。這里需要說的一點是:當違約金過分高於(司法解釋規定為30%以上)實際損失時,當事人才能請求減少;當違約金低於(不強調「過分」)實際損失時,當事人可請求增加; 具體法律規定樓主還可以參見《合同法》第107條至122條

④ 合同法對違約的損害賠償有什麼規定

您好!合同法第113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屬,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Υ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Υ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Υ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這一款是合同法對Υ約損害賠償規則最集中的體現和規定。從體繫上來看,它首先以因果關系的基本原理界定了損害賠償的可能范Χ或者說合同利益的總體構成,接著就損害作了基本的類型劃分—所受損失和所失利益,最後確立了賠償范Χ的最基本的限定手段—可預見規則,從而最終確定受害人真正獲得賠償的數額。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對違約救濟是怎麼規定的

合同法第七章對違約責任進行了規定,但這些都死原則性的,在實踐中簽合同時一定要把違約責任簽訂的詳細一些。
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
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
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九條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
報酬。
第一百一十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
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第一百一十一條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
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
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
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二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
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
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
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
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
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
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
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
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第一百一十五條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
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
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
,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第一百一十六條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
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第一百一十七條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
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
責任。
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第一百一十八條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
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第一百一十九條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
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第一百二十條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第一百二十
一條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
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
第一百二十二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
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⑥ 什麼情況是惡意違約有什麼責任

惡意違約是指合同當事人在完全有能力履行合同義務的情況下,故意不去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以達到合同無法履行的目的。

一、什麼情況是惡意違約?

在房產交易領域,惡意違約發生最典型的是先賣後抵、一房多賣兩種情況。

1.先賣後抵

房屋買賣合同訂立後,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

2.一房多賣

房屋買賣合同訂立後,出賣人又將該房屋賣給第三人。

除了這兩種常見情況外,房產交易領域的惡意違約情況還有賣方拖延交付房屋、拖延辦理房屋過戶手續、拒絕接受買房人交付的購房款、毫無理由地退還購房款等。

二、惡意違約有什麼責任?

因惡意違約行為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要承擔違約責任。1.一般惡意違約

《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2.先賣後抵、一房多賣

導致惡意違約導致合同解除的後果處理上,除適用《合同法》規定的違約責任形式外,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先賣後抵、一房多賣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買方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要求賣方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並可以請求賣方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三、相關案例

案例:2015年10月,北京張女士通過中介出售了一套房產,售價370萬元。買賣雙方及中介公司一起簽訂《房地產買賣中介合同》,並約定於2015年11月30日前簽訂《北京市存量房交易合同》,辦理過戶手續,如一方無正當理由不履行合同或毀約的,違約方應承擔違約金20萬元。合同簽訂當日,買方向張女士支付了5萬元定金,之後又向張女士支付70萬元購房款用於辦理解押手續。

在買方先行依約支付75萬元購房款後,張女士反悔,要求買方至少加價10萬元,理由是房價一直在漲。因買方不同意,張女士決定單方違約,拒絕繼續履行合同。雙方經多次協商無果後,2015年11月4日,買方向法院提起訴訟,提出三點訴訟請求:被告張女士繼續履行《房地產買賣中介合同》,被告向原告支付違約金20萬元,本案訴訟費、保全費由被告承擔。

法院判決:2016年3月23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原告買方與被告張女士繼續履行《房地產買賣中介合同》,原告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向被告支付剩餘房款;被告在原告付款後5日內協助原告辦理房屋權屬變更登記,並在權屬登記變更後5日內將房屋交付原告;被告張女士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一次性向原告買方支付違約金20萬元;案件受理費、保全費由被告負擔。

資料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該內容僅在北京適用

⑦ 違反經濟合同法賠償標準是多少

欺詐合同導致合同無效或者合同被撤銷,因為除了賠償對方的損失之外,還要支付回違約金,當事人可以答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所以,違約金具有懲罰性的特徵,它不以非違約方遭受損失為前提。一般來說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30%。但是如果過高或者過低是可以請求法院給予減少或者增加的。違約金是當事人雙方在訂約時對一方違約後可能造成的損失的一種預先估算,與違約後守約方的實際損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

⑧ 新合同法違約金賠償是多少

一般來說合同違來約金上限是不超過自實際損失的30%。但是如果過高或者過低是可以請求法院給予減少或者增加的。《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適當減少。

熱點內容
道德經前提 發布:2025-09-12 17:49:39 瀏覽:657
分手後前女友懷孕了負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5-09-12 17:45:38 瀏覽:723
公司代打卡三個月負責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12 17:38:13 瀏覽:819
劉家凱法院 發布:2025-09-12 17:24:19 瀏覽:584
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 發布:2025-09-12 17:19:01 瀏覽:475
本協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16:59:02 瀏覽:995
道德相關的作文 發布:2025-09-12 16:39:38 瀏覽:266
道德3階 發布:2025-09-12 16:27:04 瀏覽:393
國際經濟法概論串講 發布:2025-09-12 16:12:46 瀏覽:463
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發布:2025-09-12 16:06:34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