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繼承法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運用

繼承法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運用

發布時間: 2021-11-30 13:29:10

㈠ 婚姻家庭繼承法對大學生今後生活的指導 意義!!! 很急啊很急

婚姻家庭繼承法的對於大學生今後生活將起到半強制獨立的做用,中國家庭正處在十分怪異,從八十年代開始中國的生育強制要求獨生子女,保證國內人生口的增長比例,但這一要求就面臨了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嬌生慣養,造成九成以上的孩子現今沒有獨立生存能力,而國人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理又以送子女進高等學府為榮,但其結果是,家有財勢剛出了學門還是一個孩子或是繼承家庭生活方式,現實社會中不平衡的專業技能學生分流造成了用工荒,大學生擇業難等問題,而無法進入工作獨立狀態的或者不願面對社會壓力的學生們則變成了「啃老族」,立法後只能是以一種非父母情願子女便無法繼續啃下去的強制「斷奶」手段,但這畢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做為長遠解決方案,國人應該培養的是正確面對下一代,定製正常的教育手段,改變嬌慣的奇怪模式,將生命以優良的方式進行延續。

㈡ 繼承法中的詳細問題

不宜分割的遺產,可以採取折價、適當補償或者共有等方法處理。
第三十條 夫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再婚的,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任何人不得干涉。
第三十一條 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第三十二條 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
第三十三條 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第三十四條 執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五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根據本法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財產繼承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的或者補充的規定。自治區的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自治州、自治縣的規定,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三十六條 中國公民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國人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外國人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中國公民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外國訂有條約、協定的,按照條約、協定辦理。
第三十七條 本法自一九八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㈢ 《繼承法》適用情況

  1. 《繼承法》的適用范圍是:只要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范圍內(不包括港澳),公民繼承遺產,都適用。另外,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據《繼承法》制定變通規定,但應當報省級以上人大備案。

  2. 你的情況:(1)你父親先於你爺爺去世,你爺爺的遺產,你和你的兄弟姐妹有繼承權,是代位繼承,見:《繼承法》第十一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2)你媽媽如果在你父親去世後贍養了你爺爺奶奶,你媽媽也有對你爺爺遺產的繼承權,見:《繼承法》第十二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3)你大伯是在你爺爺之後去世的,你爺爺死亡時他的遺產已經發生繼承,你大伯取得了繼承權,其後他去世,他應繼承的份額應當由你伯母、你堂兄繼承,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的 繼承開始後,遺產分割前,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的,就視為接受繼承。 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二條: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並於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繼承遺產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 (3)你叔、伯、姑們有對你爺爺遺產的繼承權,見:《繼承法》第十條,不再例。

  3. 想將遺產全部給你媽媽,需要你奶奶、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你大伯母和你堂兄、你的叔伯姑們全部放棄繼承並贈與你媽媽。


㈣ 關於繼承法

如果沒有特別約定,有50%屬於另一方的夫妻共同財產,這50%完全屬於另一方個人所有。剩下的50%由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共同繼承。具體有多少,就看有多少在世的繼承人了。

公證的收費各地不太一樣,北京一般按受益額的2%,最低收取200元。

㈤ 研究繼承法的意義

繼承法為私法、普通法、實體法、強行法和財產法。繼承法是民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與一國的政治、經濟制度相關,更與一國的文化傳統、婚姻家庭制度有密切聯系。因繼承涉及每個自然人,因此,繼承法在社會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㈥ 繼承法的重要意義

繼承製度,是規定死者生前的財產如何轉移給他人的法律制度。我國的財產繼承製度,建立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上,廢除了傳統的宗族繼承、立嗣隨宗的制度,對於鞏固社會主義家庭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的財產繼承有五項基本原則,即男女平等,養老育幼,照顧病殘,權利義務相一致和互諒互讓,和睦團結。要掌握這五個原則的基本內容及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公民遺產范圍包括哪些,以及被繼承人死亡時間的會計室也是繼承法中較重要的問題。關於繼承權的行使用喪失主要掌握繼承權更新換代的原因和繼承權糾紛訴訟的時效。繼承權的接受和放棄中,主要掌握默示形式在繼承權中的得失以及遺贈的取得和放棄的效果。

關於法定繼承,要掌握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順序。在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是:(1) 《婚姻法》實施前(1950年)遺留的多妻問題。(2)繼子女繼承權形成的條件。(3)喪偶兒媳、女婿對公婆、岳父母的遺產的繼承權的確定。(4)繼承人支外的人遺產適當分得權。這中間要注意法定繼承人有能力贍養,被繼承人由他人扶養照料的遺產處理問題。此外,還要重點掌握代位繼承人轉繼承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遺產分配的原則也是法定繼承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於遺囑繼承和遺贈,要掌握兩者的概念和區別。兩地大物博的區別主要有兩條:(1)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的范圍不同。(2)遺囑繼承權和受貴贈權的標的不同。

關於遺囑要掌握它的法律特徵及其法定形式。遺囑包括錄音遺囑成立的條件及相互間效力的大小。關於遺囑,還要掌握什麼人不能作為遺囑的見證人以及法律尋於遺囑自由的限制。對於遺囑自由的限制主要指:「遺囑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關於遺囑和撤銷和變更,要掌握遺囑撤銷和變更的方式和程度。此外,還要掌握遺囑無效的四個原因。

關於遺產的處理,要掌握遺產分割的原則和方法.在遺產分割中,要注意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和胎兒份額的保留。在遺產的處理中,要注意遺贈扶養協議、遺囑和法定繼承的相互效力問題。關於被繼承人的債務的清償,應掌握何為限定繼承的原則,以及債務清償的程序和方法。在債務清償中,還要注意對無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仍的生活保障問題。此外,還要掌握法律對於無人繼承的遺產的處理規定。

可以加我好友,在線法律咨詢

㈦ 關於<繼承法>第14條,進來看詳細的.

除了繼承人以外,哪些人可以分得遺產?

問:我與周老太太是鄰居關系。長期以來,兩家的關系一直不錯。由於她的兒女均在外地,所以近10年來一直由我為她代購油鹽、大米、魚肉、蔬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還常陪她上醫院看病,替她排隊掛號、取葯,特別是在她生前最後一次住院的4個多月里,我一直陪伴著她,服侍她,還經常為她買水果或者煮些她喜歡吃的菜餚。直至上個月,周老太太終因病情突然惡化去世後,我還協同她的兒女一起料理她的後事。據我所知,周老太太遺下一套兩室產權房、數萬元現金和若干有價物品。我過去為周老太太所做的一切,包括前前後後為她花了一些錢,盡管不是為了貪圖什麼,但是聽說法律有規定,像我這樣的情況,可以適當分得周老太太的部分遺產。請問,法律是這樣規定的嗎?

延長路林××

答:我國《繼承法》規定了配偶、子女、父母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在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情況下,由第二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這是法定繼承。你顯然不屬於法定繼承人。但是,《繼承法》第14條又規定:「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撫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遺產。」這里說的繼承人以外的兩種人,可以是侄兒、叔伯、姨舅、外甥等遠親屬,也可以是鄰居、同事、朋友。你屬於對周老太太盡了較多扶養義務的人,要求適當分得部分遺產,完全是合理、合法的。我的看法是,你可以在周老太太的遺產沒有被繼承之前,向她的兒女提出要求適當分得部分遺產的主張,以協商解決。如果協商無果,則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尚之

解放日報·解放周末2002年7月26日

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46/20020726/785768.html

各位朋友:
你們好!今天有一個案例是關於祖遺房產糾紛方面的,請求給予法律方面解答,謝謝!
案例:黃小東(男)與李秀娟(女)一九四六年結婚,一九四八年生一女叫黃桂花,在一九五三年李秀娟向黃小東提出離婚,至今沒有留下任何法律文書,離婚後不久,黃小東去了黑龍江東海煤礦。一九六零年在煤礦與付桂茹結婚,付某帶來四個孩子(一男三女)。一九六五年又生一女兒叫黃紅。黃小東八四年在黑龍江病逝。黃小東老家祖遺有樓屋一間半,黃小明(黃小東的弟弟)長期借住著這些房屋。黃小東與女兒黃桂花五十多年來始終沒來住過。當時黃小東與李秀娟離婚時,女兒歸女方撫養。後來時間不長,李秀娟在當地改嫁了。今年,政府要開發要佔用黃小東祖遺下來的房基地,並要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為此,李秀娟、黃桂花與黃小明(黃小東弟弟)之間發生了一場房產權屬糾紛案,在法院審理此案過程中,黃小東的前妻李秀娟拿出來一份在一九五三年房屋土地產權登記證(產權所有證),在證上寫有黃小東、李秀娟、黃桂花三個人的名字。黃小明(黃小東弟弟)因原來房子年久失修,後來在原來宅基上又翻蓋了新房,並領取了黃集建(92)字第****號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在審理此案中,黃小明(黃小東弟弟)一看自己沒有任何希望,便講出了遠在黑龍江的嫂子和侄子、侄女等六人都享有繼承權,後來法院就給黃小東原單位去信聯系,了解黃小東家庭以及子女情況。原單位給法院出了有關黃小東情況的證明。法院初步裁定黃小東、李秀娟和女兒黃桂花各得祖遺房產補償的1/3,這樣,黃小東的現任妻子付桂茹和五個子女共同繼承黃小東分得的那一份。
問:1、法院這樣分割裁定對嗎?
2、李秀娟離婚後又再婚時隔五十年後來分財產對嗎?
3、付桂茹(黃小東現任妻子)依照法律應分得多少?

謝謝!

http://www.bj148.org/bbs/bbsinfo/listbbs.jsp?boardid=5&bbsid=3844&pageNum=17

本是同根生 為財而相煎

--------------------------------------------------------------------------------

[案情]:

茅子是啟東市呂四港鎮的一位退休工人。共有三女一子,即茅甲(女)、茅乙(女)、茅丙(女)、茅丁(男)。四子女均已成家。

1979年5月,茅子從天津市某鋼鐵廠退休回家,在自己的三間房屋內與老伴居住,老倆口相依為命。1983年7月,茅子之妻不幸因病去世。2002年9月6日,茅丁知曉父親年老多病,不便獨自生活,即將其接到自己家裡共同生活。2003年10月2日,茅丁到當地銀行取走了在茅子名下的退休工資6500元;同月17日,茅丁又以同樣方式取走了26000元;同月28日,又取走10000元。至此,茅丁前後取走茅子的收入共計42500元。2004年7月9日,茅子病逝。茅丁在未通知三姐妹到場的情況下一人獨自料理了其父茅子的喪事,為此花去費用7200元。2004年8月10日,三姐妹得悉其父病故且父親的遺產全被茅丁侵吞的情況後,在與茅丁協商無效的情況下遂以原告的身份向啟東市人民法院提起了繼承訴訟,要求依法繼承父親茅子的遺產,並責令被告賠禮道歉。茅丁則在答辯中提出,原告在訴狀中所稱被告在2003年10月28日從銀行取走的10000元不是事實,其在銀行取走的只有100元,取款單上填10000元純系銀行職員把開戶100元誤操作為10000元後為平帳而採取的做帳方式,實際被告只提取100元。被告並向法庭提供了相關證據予以了證實。

法庭經審理後認為,繼承權男女平等,三原告與被告對其父親茅子的遺產均享有繼承的權利。本案中被告在被繼承人茅子患病期間承擔了較多的義務,故在遺產分配時可以適當照顧。被繼承人茅子的配偶已於1983年7月病故,原、被告均未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繼承,故茅子配偶的遺產應屬被繼承人的遺產,由原、被告共同繼承。三原告訴稱因被告在茅子死亡時未盡通知義務而要求被告給予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因無法律依據,法庭不予支持。關於2003年10月28日被告在銀行以茅子名義開戶後又取走9900元的情況,經庭審質證,因三原告的訴稱與事實不符,法庭不予採信。法庭遂當庭作出一審判決,一、三原告共同繼承座落在啟東市呂四港鎮某村屬被繼承人茅子所有的房屋東頭兩間,被告茅丁繼承西頭房屋一間。二、被告茅丁為被繼承人茅子喪葬期間所化費用7200元,由三原告及被告各負擔1800元。三、在被告茅丁處屬被繼承人的積蓄32600元,由三原告各繼承7500元,餘款由被告繼承。本案受理費3060元,由三原告負擔2200元,被告負擔860元。

[評析]

通過對本案案情的介紹,可以看出有這幾個問題值得探討。1、什麼是遺產?2、繼承何時發生並按何規則處理?3、哪些人有繼承權?4、在多子女的情況下,當老人年老時的生活主要由一個子女料理時其遺產是否全部歸該子女享有?

1、什麼是遺產?遺產是指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家禽、文物、圖書資料、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公民的著作權、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以及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個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許由繼承人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辦理。

2、繼承何時發生並按何規則處理?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3、哪些人有繼承權?繼承權男女平等。死者留下的個人合法財產即遺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其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另外,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作一順序繼承人。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4、在多子女的情況下,當老人年老時的生活主要由一個子女料理時其遺產是否全部歸該子女享有?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五條的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本案茅丁雖對其父茅子盡了贍養扶助的義務,如:茅子晚年在其身邊吃住,生活由其照顧,甚至茅子的喪事也由茅丁料理。但這並不是說,茅丁就享有全部繼承茅子遺產的權利。因為,茅甲(女)、茅乙(女)、茅丙(女)也系茅子的子女,因婚姻方面的原因而居住在夫家,且離茅子的住所較遠,來往並不方便,但平時,她們也能對茅子盡了一定的義務,不符合喪失繼承權的條件。至於茅丁因對茅子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說是與茅子共同生活的時間較長,在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法律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七條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三)遺棄被繼承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第八條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來源:啟東市人民法院 作者:陸建輝 袁靜飛

http://law.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47/5/class014700003/hwz670989.htm

㈧ 關於繼承法的案例分析!!急 !!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六屆第24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1985年4月10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李先念
1985年4月1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年4月1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1985年4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四號公布 自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為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制定本法。
第二條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第三條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第四條 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依照本法規定繼承。個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許由繼承人繼續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辦理。
第五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六條 無行為能力人的繼承權、受遺贈權,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
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繼承權、受遺贈權,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或者徵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後行使。
第七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第八條 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第二章 法定繼承
第九條 繼承權男女平等。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十一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十二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條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第十五條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章 遺囑繼承和遺贈
第十六條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第十七條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第十八條 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
(一)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
(二)繼承人、受遺贈人;
(三)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
第十九條 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第二十條 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准。
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第二十一條 遺囑繼承或者遺贈附有義務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應當履行義務。沒有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的,經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遺產的權利。
第二十二條 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
偽造的遺囑無效。
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第四章 遺產的處理
第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後,知道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應當及時通知其他繼承人和遺囑執行人。繼承人中無人知道被繼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繼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繼承人生前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負責通知。
第二十四條 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爭搶。
第二十五條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二十六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餘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
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
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
(二)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
(三)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於遺囑人死亡的;
(四)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五)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第二十八條 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第二十九條 遺產分割應當有利於生產和生活需要,不損害遺產的效用。
不宜分割的遺產,可以採取折價、適當補償或者共有等方法處理。
第三十條 夫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再婚的,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任何人不得干涉。
第三十一條 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第三十二條 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
第三十三條 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第三十四條 執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五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根據本法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財產繼承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的或者補充的規定。自治區的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自治州、自治縣的規定,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三十六條 中國公民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國人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外國人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中國公民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外國訂有條約、協定的,按照條約、協定辦理。
第三十七條 本法自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是我國公民處理繼承問題的准則,是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繼承案件的依據。人民法院貫徹執行繼承法,要根據社會主義的法制原則,堅持繼承權男女平等,貫徹互相扶助和權利義務相一致的精神,依法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
為了正確貫徹執行繼承法,我們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和審判實踐經驗,對審理繼承案件中具體適用繼承法的一些問題,提出以下意見,供各級人民法院在審理繼承案件時試行。
一、關於總則部分
1、繼承從被繼承人生理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時開始。
失蹤人被宣告死亡的,以法院判決中確定的失蹤人的死亡日期,為繼承開始的時間。
2、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確定死亡先後時間的,推定沒有繼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繼承人的,如幾個死亡人輩分不同,推定長輩先死亡;幾個死亡人輩分相同,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分別繼承。
3、公民可繼承的其他合法財產包括有價證券和履行標的為財物的債權等。
4、承包人死亡時尚未取得承包收益的,可把死者生前對承包所投入的資金和所付出的勞動及其增值和孳息,由發包單位或者按接承包合同的人合理折價、補償,其價額作為遺產。
5、被繼承人生前與他人訂有遺贈扶養協議,同時又立有遺囑的,繼承開始後,如果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沒有抵觸,遺產分別按協議和遺囑處理;如果有抵觸,按協議處理,與協議抵觸的遺囑全部或部分無效。
6、遺囑繼承人依遺囑取得遺產後,仍有權依繼承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取得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7、不滿六周歲的兒童、精神病患者,可以認定其為無行為能力人。
已滿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應當認定其為限制行為能力人。
8、法定代理人代理被代理人行使繼承權、受遺贈權,不得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法定代理人一般不能代理被代理人放棄繼承權、受遺囑權。明顯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應認定其代理行為無效。
9、在遺產繼承中,繼承人之間因是否喪失繼承權發生糾紛,訴訟到人民法院的,由人民法院根據繼承法第七條的規定,判決確認其是否喪失繼承權。
10、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情節是否嚴重,可以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後果和社會影響等方面認定。
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不論是否追究刑事責任,均可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11、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不論是既遂還是未遂,均應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12、繼承人有繼承法第七條第(一)項或第(二)項所列之行為,而被繼承人以遺囑將遺產指定由該繼承人繼承的,可確認遺囑無效,並按繼承法第七條的規定處理。
13、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或者遺棄被繼承人的,如以後確有悔改表現,而且被虐待人、被遺棄人生前又表示寬恕,可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14、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
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由誰繼承遺產穿過林地的高速路20140228《法邦直播室》
。侵害了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利益,並造成其生活困難的,應認定其行為情節嚴重。
15、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繼承人無法主張繼承權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訴訟時效處理。
16、繼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二年之內,其遺產繼承權糾紛確在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期間,可按中止訴訟時效處理。
17、繼承人因遺產繼承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時效即為中斷。
18、自繼承開始之日起的第十八年後至第二十年期間內,繼承人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犯的,其提起訴訟的權利,應當在繼承開始之日起的二十年之內行使,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行提起訴訟。
二、關於法定繼承部分
19、被收養人對養父母盡了贍養義務,同時又對生父母扶養較多的,除可依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繼承養父母的遺產外,還可依繼承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分得生父母的適當的遺產。
20、在舊社會形成的一夫多妻家庭中,子女與生母以外的父親的其他配偶之間形成扶養關系的,互有繼承權。
21、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父母的遺產。
繼父母繼承了繼子女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子女的遺產。
22、收養他人為養孫子女,視為養父母與養子女的關系的,可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23、養子女與生子女之間、養子女與養子女之間,系養兄弟姐妹,可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被收養人與其親兄弟姐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不能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24、繼兄弟姐妹之間的繼承權,因繼兄弟姐妹之間的扶養關系而發生。沒有扶養關系的,不能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繼兄弟姐妹之間相互繼承了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親兄弟姐妹的遺產。
25、被繼承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都可以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不受輩數的限制。
26、被繼承人的養子女、已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的生子女可代位繼承;被繼承人親生子女的養子女可代位繼承;被繼承人養子女的養子女可代位繼承;與被繼承人己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的養子女也可以代位繼承。
27、代位繼承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或者對被繼承人盡過主要贍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28、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晚輩直系血親不得代位繼承。如該代位繼承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或對被繼承人盡贍養義務較多的,可適當分給遺產。
29、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無論其是否再婚,依繼承法第十二條規定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時,不影響其子女代位繼承。
30、對被繼承人生活提供了主要經濟來源,或在勞務等方面給予了主要扶助的,應當認定其盡了主要贍養義務或主要扶養義務。
31、依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可以分給適當遺產的人,分給他們遺產時,按具體情況可多於或少於繼承人。
32、依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可以分給適當遺產的人,在其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受到侵犯時,本人有權以獨立的訴訟主體的資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在遺產分割時,明知而未提出請求的,一般不予受理;不知而未提出請求,在二年以內起訴的,應予受理。
33、繼承人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願意盡扶養義務,但被繼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勞動能力,明確表示不要求其扶養的,分配遺產時,一般不應因此而影響其繼承份額。
34、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雖然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但對需要扶養的被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分配遺產時,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三、關於遺囑繼承部分
35、繼承法實施前訂立的,形式上稍有欠缺的遺囑,如內容合法,又有充分證據證明確為遺囑人真實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遺囑有效。
36、繼承人、受遺贈人的債權人、債務人,共同經營的合夥人,也應當視為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不能作為遺囑的見證人。
37、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餘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
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38、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於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的財產,遺囑的這部分,應認定無效。
39、遺囑人生前的行為與遺囑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遺囑處分的財產在繼承開始前滅失,部分滅失或所有權轉移、部分轉移的,遺囑視為被撤銷或部分被撤銷。
40、公民在遺書中涉及死後個人財產處分的內容,確為死者真實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簽名並註明了年、月、日,又無相反證據的,可按自書遺囑對待。
41、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後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後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42、遺囑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數份內容相抵觸的遺囑,其中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公證遺囑為准,沒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的遺囑為准。
43、附義務的遺囑繼承或遺贈,如義務能夠履行,而繼承人、受遺贈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經受益人或其他繼承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附義務那部分遺產的權利,由提出請求的繼承人或受益人負責按遺囑人的意願履行義務,接受遺產。
四、關於遺產的處理部分
44、人民法院在審理繼承案件時,如果知道有繼承人而無法通知的,分割遺產時,要保留其應繼承的遺產,並確定該遺產的保管人或保管單位。
45、應當為胎兒保留的遺產份額沒有保留的應從繼承人所繼承的遺產中扣回。
為胎兒保留的遺產份額,如胎兒出生後死亡的,由其繼承人繼承;如胎兒出生時就是死體的,由被繼承人的繼承人繼承。
46、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
47、繼承人放棄繼承應當以書面形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用口頭方式表示放棄繼承,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定其有效。
48、在訴訟中,繼承人向人民法院以口頭方式表示放棄繼承的,要製作筆錄,由放棄繼承的人簽名。
49、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在繼承開始後、遺產分割前作出。遺產分割後表示放棄的不再是繼承權,而是所有權。
50、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進行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其提出的具體理由,決定是否承認。遺產處理後,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不予承認。
51、放棄繼承的效力,追溯到繼承開始的時間。
52、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並於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繼承遺產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
53、繼承開始後,受遺贈人表示接受遺贈,並於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遺贈的權利轉移給他的繼承人。
54、由國家或集體組織供給生活費用的烈屬和享受社會救濟的城市居民,其遺產仍應准許合法繼承人繼承。
55、集體組織對「五保戶」實行「五保」時,雙方有扶養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扶養協議,死者有遺囑繼承人或法定繼承人要求繼承的,按遺囑繼承或法定繼承處理,但集體組織有權要求扣回「五保」費用。
56、扶養人或集體組織與公民訂有遺贈扶養協議,扶養人或集體組織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致協議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其支付的供養費用一般不予補償;遺贈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致協議解除的,則應償還扶養人或集體組織已支付的供養費用。
57、遺產因無人繼承收歸國家或集體組織所有時,按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可以分給遺產的人提出取得遺產的要求,人民法院應視情況適當分給遺產。
58、人民法院在分割遺產中的房屋、生產資料和特定職業所需要的財產時,應依據有利於發揮其使用效益和繼承人的實際需要,兼顧各繼承人的利益進行處理。
59、人民法院對故意隱匿、侵吞或爭搶遺產的繼承人,可以酌情減少其應繼承的遺產。
60、繼承訴訟開始後,如繼承人、受遺贈人中有既不願參加訴訟,又不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應追加為共同原告;已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不再列為當事人。
61、繼承人中有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即使遺產不足清償債務,也應為其保留適當遺產,然後再按繼承法第三十三條和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條的規定清償債務。
62、遺產已被分割而未清償債務時,如有法定繼承又有遺囑繼承和遺贈的,首先由法定繼承人用其所得遺產清償債務;不足清償時,剩餘的債務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如果只有遺囑繼承和遺贈的,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
五、關於附則部分
63、涉外繼承,遺產為動產的,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即適用被繼承人生前最後住所地國家的法律。
64、繼承法施行前,人民法院已經審結的繼承案件,繼承法施行後,按審判監督程序提起再審的,適用審結時的有關政策、法律。
人民法院對繼承法生效前已經受理、生效時尚未審結的繼承案件,適用繼承法。但不得再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駁回起訴。

㈨ 在日常生活中有關法律的10個例子

1,早晨來上班,你過馬路要遵守道路安全交通法。
2,路過菜市場,內買了煎餅果子。他要約容,你承諾,跟攤主形成買賣合同。
3.來到所里,有個當事人來交代理費,沒帶夠,給所里打了個條。當事人跟所里形成了債權債務關系。
4,坐在電腦前,打不開電腦,壞了,讓人來維修。你跟維修人員之間建立了合同法上的加工承攬關系。
5,人家維修完了,讓你掏錢結賬,突然發現錢包不見了。原來被小偷偷了,小偷的行為是盜竊行為。應受到法律制裁。這是刑事法律關系。
6.你向公安機關報警,公安機關以過年放假不出警,你起訴公安局,屬於行政訴訟。你與公安機關之間形成行政法律關系。
7.公安機關敗訴了,需要承擔賠償責任。按照國家賠償法賠償了你的損失。這屬於國家賠償法調整的范圍。
8,你很高興,請大夥去吃飯,到飯店,與飯店形成合同關系。
9,在飯店吃飯,你拚命勸大夥喝酒,結果導致一人酒後腸胃出血,朋友起訴你,與你形成了侵權法律關系。
10,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比如結婚得達到法定條件,離婚得符合法定標准啊。

熱點內容
道德經前提 發布:2025-09-12 17:49:39 瀏覽:657
分手後前女友懷孕了負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5-09-12 17:45:38 瀏覽:723
公司代打卡三個月負責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12 17:38:13 瀏覽:819
劉家凱法院 發布:2025-09-12 17:24:19 瀏覽:584
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 發布:2025-09-12 17:19:01 瀏覽:475
本協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16:59:02 瀏覽:995
道德相關的作文 發布:2025-09-12 16:39:38 瀏覽:266
道德3階 發布:2025-09-12 16:27:04 瀏覽:393
國際經濟法概論串講 發布:2025-09-12 16:12:46 瀏覽:463
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發布:2025-09-12 16:06:34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