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經濟法罰款匯總
Ⅰ 初級經濟法
選D,a市為原告所在地,b為被告所在地,c市為合同履約地。
Ⅱ 經濟法基礎.初級會計實務的重點歸納.
初級會計實務建議全面復習,因為難免會考偏門,我考初級和中級的時候都遇內到過,好在我復習的很容全面,都順利過了。一定要把官方教材上所有例題都做會,因為實際的考題再偏,也和例題幾乎無異。
經 濟 法重中之重是股 份 有 限公司和有 限 責 任公司相關的章節和段落,實際考試的時候占的分數很多。另外一定要做筆記,凡是涉及條件、金額、時限以及其他數字的段落或條款都記下來並牢記。
Ⅲ 《初級經濟法》考點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有哪些內容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計稅依據是應納稅所得額,即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人總額,減除不征稅收人、免稅收人、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
(一)收人總額
企業收入總額是指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人。包括:銷售貨物收人,提供勞務收人,轉讓財產收人,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人,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人,接受捐贈收人以及其他收入。
(二)不征稅收人
1.財政撥款。
2.依法收取並納人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3.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人。
(三)稅前扣除項目
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人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四)扣除標准
1.工資、薪金支出。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2.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
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按標准扣除。未超過標準的按實際發生數額扣除,超過扣除標準的只能按標准扣除。
3.社會保險費。
4.借款費用。
5.利息費用。
6.匯兌損失。
7.公益性捐贈。
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8.業務招待費。
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人的的5‰。
9.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10.環境保護專項資金。
企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規定提取的用於環境保護、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專項資金,准予扣除。上述專項資金提取後改變用途的,不得扣除。
11.保險費。
企業參加財產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准予扣除。
12.租賃費。
13.勞動保護費。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勞動保護支出,准予扣除。
14.有關資產的費用。
企業轉讓各類固定資產發生的費用,允許扣除。企業按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的攤銷費,准予扣除。
15.總機構分攤的費用。
16.資產損失。
17.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稅法規定準予扣除的其他項目。如會員費、合理的會議費、差旅費、違約金、訴訟費用等。
(五)不得扣除項目
1.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2.企業所得稅稅款。
3.稅收滯納金。
4.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5.超過規定標準的捐贈支出。
6.贊助支出。
7.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
8.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
9.與取得收人無關的其他支出。
(六)虧損彌補
企業某一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最長不得超過5年。而且,企業在匯總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其境外營業機構的虧損不得抵減境內營業機構的盈利。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Ⅳ 哪位前輩能告訴我會計初級職稱中的《經濟法基礎》,復習有什麼好的方法嗎各種天數,各種罰款金額,各種
記在筆記本上,每次做題查看,多做題,慢慢就熟練了,考前要多看,
Ⅳ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點:財會違法行為及責任
【導讀】初級會計職稱考試作為財會入門考試,考試難度不是很大,只是考察的知識點比較繁瑣,很多考生記不住,所以認為考試難度大,其實只要你平時認真復習,並進行了做題鞏固,其實考試成功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備考2021年考試的考生,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必考考點現在就可以學起來了,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點:財會違法行為及責任。
終身禁入
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佔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再從事會計工作。
授意、指使、強令行為及責任
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
1.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尚不構成犯罪的:
(1)可以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2)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打擊、報復行為及責任
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
1.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的領導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情節惡劣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3.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應當恢復其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
關於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點:財會違法行為及責任,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已經學會了,當然想要初級會計考試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三大命題規律,然後認真進行考試復習就可以了,加油!
Ⅵ 在「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中都有「警告」怎麼區分啊(ps 初級經濟法)
行政處分是針對內部行政行為,行政處罰是針對外部行政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