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2016婚姻法婚假規定的

2016婚姻法婚假規定的

發布時間: 2021-12-07 10:43:40

『壹』 2016年國家規定婚假是多少天

國家關於婚假的規定
1、按抄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不再享受晚婚假獎勵,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4、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婚假和路程假期間的工資待遇
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間,工資照發,也就是說,帶薪休假。
二婚婚假規定
再婚者與初婚者一樣,均應享受婚假待遇。根據我國的相關規定,職工享受三天的婚假。對於再婚者的婚假問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曾有明確答復,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和國家有關職工婚假的規定精神,再婚者與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單位對再婚職工應當參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同初婚職工一樣的婚假待遇」。

『貳』 2016年最新婚姻法規定婚假多少天

婚姻法不規定婚假,各地計生條例規定。

『叄』 婚姻法關於婚假的規定

1法定婚假根據有關規定:
婚假:
a、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b、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c、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d、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f、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2婚假和路程假期間的工資待遇:
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間,工資照發,也就是說,帶薪休假。

3.地方政策
上海: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
「第三十三條晚婚的公民,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晚婚假七天。符合本條例規定生育的晚育婦女,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晚育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晚育護理假三天。晚婚假期間享受婚假同等待遇,晚育假、晚育護理假期間享受產假同等待遇。」——上海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03年12月31日上海市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

4.參考
http://ke..com/link?url=--TP77

『肆』 2016年國家法定婚假多少天,晚婚婚假多少天

2016年取消晚婚假變3天?網傳晚婚假被砍,還沒扯證的小情侶感覺受到了一萬點傷害。專家稱現在斷言還為時過早,2015 年全國各地婚假規定多長時間?
15天變3天?晚婚假的這一刀真會砍下去嗎?
專家表示,現在判斷晚婚假取消為時過早,事實上現行晚婚假各地也不一樣起因是今年12月2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中刪除了對晚婚晚育夫妻、獨生子女父母進行獎勵的規定。
難道,明年1月1日起,晚婚假就沒有了嗎?不過有專家表示,這需要各地的立法機關來修改對應的法規或條例,到時候各地立法機關才會討論具體的延長或取消的問題,這需要一個過程。
晚婚假有多少天?其實全國各地情侶們能享受的晚婚假是不一樣的。根據現有《婚姻法》以及《計劃生育條例》的規定: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夫婦,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夫婦,根據當地《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可享受晚婚假10-30天不等(含3天法定婚假)。
專家表示,現在斷言為時過早
婚姻法和人口計生法並不會對婚假或生育假的長短作出具體規定,應該由地方性法規或條例把它具體化,各地的規定也不一樣。
現在就判斷生育假將延長多少,或者取消晚婚假都為時過早。待草案通過以後,還需要各地的立法機關來修改對應的法規或條例,到時候各地立法機關才會討論具體的延長或取消的問題,這需要一個過程。
2015最新國家法定婚假規定,2015國家規定婚假多少天。
關於婚假的規定
1、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4、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伍』 2016年婚姻法新規定婚假實施了嗎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12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召開,此次會回議初次審議了《人答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明確在2016年1月1日施行。修正案草案修改了與全面兩孩政策不協調的獎勵保障措施,刪除了對晚婚晚育夫妻、獨生子女父母進行獎勵的規定。
根據目前《婚姻法》以及《計劃生育條例》的規定,符合法定結婚年齡的初婚公民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晚婚初婚者可享受15天晚婚假(包含3天法定婚假);二婚者只可享受3天的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國家關於婚假的規定
1、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4、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陸』 2016國家規定的婚假有多少天

15年請婚假的,還可以享受晚婚假;16年去請,就不能享受晚婚假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12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明確在2016年1月1日施行。修正案草案修改了與全面兩孩政策不協調的獎勵保障措施,刪除了對晚婚晚育夫妻、獨生子女父母進行獎勵的規定。
根據目前《婚姻法》以及《計劃生育條例》的規定,符合法定結婚年齡的初婚公民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晚婚初婚者可享受15天晚婚假(包含3天法定婚假);二婚者只可享受3天的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國家關於婚假的規定
1、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4、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柒』 2016年最新婚姻法規定婚假個產假分別是多少天

,產假原則上九十天,產假休息十五天,產後七十五天.具體而言: (一)單胎順產者,給予產假九十天,其中產前休息十五天,產後休息七十五天。
(二)難產者,增加產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十五天。
(三)妊娠三個月內自然流產或子宮外孕者,給予產假三十天;妊娠三個月以上,七個月以下自然流產者,給予產假四十五天。

『捌』 婚假規定在《婚姻法》中那一條

婚假不是規定在《婚姻法》里的。
95年勞動法,和07年的勞動合同法都有規定,還可以參照所在省出台的各項勞動法規的規定和執行辦法等具體法律條文。
1980年2月20日國家勞動總局、財政部發布的《關於國營企業職工請婚喪假和路程假問題的通知》,該《通知》現在仍然在適用,該《通知》規定婚假最長三天。另外,《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有原則性規定,各地的地方性法規有明確規定,如《陝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三十六條:「 男二十五周歲以上、女二十三周歲以上初婚的為晚婚。二十四周歲以上的已婚婦女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為晚育。職工實行晚婚的,增加婚假二十天;實行晚育的,增加產假十五天,同時給予男方護理假十天;在產假期間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另增加產假三十天。」
你要依照各個省的政策來看,一般來說:
1、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4、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玖』 婚姻法修正案從16年|月開始關於婚假的規定

16年請婚假沒晚婚待遇,15年還是有的。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12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明確在2016年1月1日施行。明確全國統一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地方可以結合實際對允許再生育子女的情形制定具體辦法(具體延長生育假到幾天各地還未定)。修正案草案修改了與全面兩孩政策不協調的獎勵保障措施,刪除了對晚婚晚育夫妻、獨生子女父母進行獎勵的規定。

根據目前《婚姻法》以及《計劃生育條例》的規定,符合法定結婚年齡的初婚公民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晚婚初婚者可享受15天晚婚假(包含3天法定婚假);二婚者只可享受3天的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熱點內容
民法典農村 發布:2025-09-10 22:53:11 瀏覽:208
海商法英文單詞 發布:2025-09-10 22:51:35 瀏覽:732
民訴立法體例 發布:2025-09-10 22:28:01 瀏覽:973
上海司法仲裁 發布:2025-09-10 22:19:53 瀏覽:322
2013年廈門大學法律碩士錄取名單 發布:2025-09-10 22:09:33 瀏覽:203
法官騷擾 發布:2025-09-10 21:39:08 瀏覽:914
勞動合同法員工離職 發布:2025-09-10 21:38:30 瀏覽:434
得失道德經 發布:2025-09-10 21:23:01 瀏覽:406
經濟法和會計一起考 發布:2025-09-10 21:03:46 瀏覽:483
法學書綠皮 發布:2025-09-10 21:03:45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