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風險抵押金

勞動合同法風險抵押金

發布時間: 2021-12-15 17:26:36

❶ 風險抵押金制度是否違法

不合法。

勞部發[1994]118號文件明確指出:「企業不得向職工收取貨幣、實物等作為入廠押金,也不得扣留或者抵押職工的居民身份證、暫住證和其他證明個人身份的證件。對擅自扣留、抵押居民身份證等證件和收取抵押金的,公安部門、勞動監察機構應責令企業立即退還職工本人」。

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是指企業以其法人或合夥人名義將本企業資金專戶存儲,用於本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搶險、救災和善後處理的專項資金。 為強化企業 安全生產意識和責任,保證事故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財政部、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中國人民銀行2006年7月聯合制定下發了《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管理暫行辦法》,並從當年8月開始施行。 暫行辦法規定,省級安監部門及同級財政部門將結合企業產量、銷售收入等綜合因素,確定風險抵押金具體存儲金額:小型企業不低於30萬元;中型企業不低於100萬元;大型企業不低於150萬元;特大型企業不低於200萬元。

最高存儲金額原則上不超過500萬元。 暫行辦法提出,企業發生事故後產生的搶險、救災及善後處理費用,全部由企業負擔,原則上應由企業先行支付,確需動用風險抵押金的,經安監部門及同級財政部門批准,由代理銀行具體辦理手續。

暫行辦法強調,企業負責人在事故發生後逃逸,未在規定時間內支付搶險、救災及善後處理費用的,省、市、縣級安監部門及同級財政部門可根據需要,將風險抵押金部分或全部轉作事故搶險、救災及善後處理所需資金。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解釋說,風險抵押金實行分級管理,由省、市、縣級安監部門及同級財政部門按 屬地原則共同負責;企業當年未發生事故、沒有動用風險抵押金的,自然結轉,下年不再增加存儲。

當年發生事故、動用風險抵押金的,安監部門及同級財政部門應重新核定企業應存儲的數額,並及時告知企業。

企業在通知送達後1個月內要將風險抵押金補齊;企業依法關閉、破產或轉入其他行業的,在企業提出申請,並經安監部門及同級財政部門核准後,可按國家有關規定自主支配其風險抵押金專戶結存資金。 風險抵押金應專款專用,不得挪用。安監部門、同級財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若挪用風險抵押金,依國家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❷ 在勞動法中煤礦安全風險抵押金和安全獎一樣嗎

這兩個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安全風險抵押金是由用人單位向勞動者違法收取的,而安全獎是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前者是勞動者拿錢給用人單位作為押金,後者是用人單位拿錢給勞動者作為表揚。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收取安全風險抵押金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應當無條件足額退還。而安全獎作為一種獎勵福利,可以由用人單位自行規定是否向勞動者發放。
勞動合同法: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❸ 企業向職員工收取風險抵押金是否合法

收取風險抵押金不合法。勞動合同法第9條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縱橫法律網 劉明明律師

❹ 公司所謂的「風險抵押金」到底是什麼

風險抵押金是指企業以其法人或合夥人名義將本企業資金專戶存儲,用於本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搶險、救災和善後處理的專項資金。

1994年3月4日勞動部、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於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勞動管理、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通知》,即勞部發[1994]118號文件明確指出:「企業不得向職工收取貨幣、實物等作為入廠押金,也不得扣留或者抵押職工的居民身份證、暫住證和其他證明個人身份的證件。對擅自扣留、抵押居民身份證等證件和收取抵押金的,公安部門、勞動監察機構應責令企業立即退還職工本人」。

再有,勞辦發[1994]256號文件,對「關於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能否參照執行勞部發[1994]118號文件中有關規定的請示」的復函同樣指出:「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也不得向職工收取貨幣、實物等作為入廠押金或風險金,對擅自收取抵押金的,勞動行政部門應責令企業立即退還給本人」。

另外,1995年7月3日勞辦發[1995]150號文件,即「關於用人單位要求在職職工繳納抵押性錢款或股金的做法應否制止的請示」的復函再次重申了118號文及256號文的精神,並進一步指出:「對於用人單位向職工收取的勞動合同保證金、勞動保護物品及生產工具使用(承包)抵押金等行為也應予以制止。

於一些用人單位與職工建立的勞動關系後,根據本單位經營管理實際需要,按照職工本人自願原則向職工收取風險抵押金及要求職工全員入股等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行為,不屬於上述規定調整范圍。但是用人單位不能以解除勞動關系等為由強制職工繳納風險抵押金及要求職工入股。否則,由此引發的勞動爭議,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規定處理。」

(4)勞動合同法風險抵押金擴展閱讀:

風險評價

指評價風險程度並確定風險是否可容許的全過程。評價風險程度需研究分析危險源導致事故的可能性與後果的嚴重度。通過我們可將風險評價劃分為兩個部分,事故易發性評價和後果嚴重度評價。事故易發性評價是在建立事故易發性評價指標[2]的基礎上,採取合理數學方法進行處理,最後得出一個綜合指標來實現。事故後果嚴重度要通過工程學的方法分析獲得。

❺ 用工單位讓勞動者繳納風險抵押金合法嗎

按照《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
用工單位讓勞動者繳納風險抵押金合法都是違法的,你可以就此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舉報。

❻ 有關勞動合同法——當事人約定風險抵押金條款的效力——的案例分析,法律高手進~

小馬的請求正確,但是尋求權利救濟的機構不對,應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理由:《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第八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目前代表勞動行政部門行使執法權的是當地勞動監察大隊,小馬可以向他們舉報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關於違約金的問題,小馬如果是企業普通職工,在勞動合同中不應約定有違約金,即使約定違約金,也是違法無效條款。

❼ 風險抵押金制度是否違法

單位收取風險抵押金的行為不合法。

首先,它違反了勞動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建立勞動關系應遵循平等、協商一致的原則」;

其次,1994年3月4日勞動部、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於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勞動管理、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通知》,即勞部發號文件明確指出:「企業不得向職工收取貨幣、實物等作為入廠押金,也不得扣留或者抵押職工的居民身份證、暫住證和其他證明個人身份的證件。對擅自扣留、抵押居民身份證等證件和收取抵押金的,公安部門、勞動監察機構應責令企業立即退還職工本人」;

再有,勞辦發56號文件,對「關於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能否參照執行勞部發[1994]118號文件中有關規定的請示」的復函同樣指出:「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也不得向職工收取貨幣、實物等作為入廠押金或風險金,對擅自收取抵押金的,勞動行政部門應責令企業立即退還給本人」;

另外,1995年7月3日勞辦發[1995]150號文件,即「關於用人單位要求在職職工繳納抵押性錢款或股金的做法應否制止的請示」的復函再次重申了118號文及256號文的精神,並進一步指出:「對於用人單位向職工收取的勞動合同保證金、勞動保護物品及生產工具使用(承包)抵押金等行為也應予以制止。

至於一些用人單位與職工建立的勞動關系後,根據本單位經營管理實際需要,按照職工本人自願原則向職工收取風險抵押金及要求職工全員入股等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行為,不屬於上述規定調整范圍。但是用人單位不能以解除勞動關系等為由強制職工繳納風險抵押金及要求職工入股。否則,由此引發的勞動爭議,按規定處理。」

❽ 勞動法關於風險抵押金的規定

企業相對勞動者屬於強勢群體,建議你繳納押金,求的工作,但應該要其開具收據,為以後糾紛發生保存證據。

❾ 風險抵押金是什麼

風險抵押金是指企業以其法人或合夥人名義將本企業資金專戶存儲,用於本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搶險、救災和善後處理的專項資金。 為強化企業安全生產意識和責任,保證事故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財政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人民銀行2006年7月聯合制定下發了《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管理暫行辦法》,並從當年8月開始施行。 暫行辦法規定,省級安監部門及同級財政部門將結合企業產量、銷售收入等綜合因素,確定風險抵押金具體存儲金額:小型企業不低於30萬元;中型企業不低於100萬元;大型企業不低於150萬元;特大型企業不低於200萬元。最高存儲金額原則上不超過500萬元。 暫行辦法提出,企業發生事故後產生的搶險、救災及善後處理費用,全部由企業負擔,原則上應由企業先行支付,確需動用風險抵押金的,經安監部門及同級財政部門批准,由代理銀行具體辦理手續。 暫行辦法強調,企業負責人在事故發生後逃逸,未在規定時間內支付搶險、救災及善後處理費用的,省、市、縣級安監部門及同級財政部門可根據需要,將風險抵押金部分或全部轉作事故搶險、救災及善後處理所需資金。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解釋說,風險抵押金實行分級管理,由省、市、縣級安監部門及同級財政部門按屬地原則共同負責;企業當年未發生事故、沒有動用風險抵押金的,自然結轉,下年不再增加存儲。當年發生事故、動用風險抵押金的,安監部門及同級財政部門應重新核定企業應存儲的數額,並及時告知企業;企業在通知送達後1個月內要將風險抵押金補齊;企業依法關閉、破產或轉入其他行業的,在企業提出申請,並經安監部門及同級財政部門核准後,可按國家有關規定自主支配其風險抵押金專戶結存資金。 風險抵押金應專款專用,不得挪用。安監部門、同級財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若挪用風險抵押金,依國家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❿ 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安全風險抵押金是多少

哪方面的?
如果是勞動合同方面的 國家是不允許收取任何形式的抵押金及抵押物。

熱點內容
葯師法律法規視頻 發布:2025-08-28 20:10:49 瀏覽:26
合同法第237 發布:2025-08-28 19:49:58 瀏覽:944
勞動法病假應扣除多少錢 發布:2025-08-28 19:34:08 瀏覽:787
赤裸刑法 發布:2025-08-28 19:33:06 瀏覽:295
東和勞動法在線 發布:2025-08-28 19:20:58 瀏覽:439
協調成員國商標立法第一號指令 發布:2025-08-28 19:14:31 瀏覽:725
山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28 19:13:57 瀏覽:197
法院敗訴了 發布:2025-08-28 18:53:14 瀏覽:428
司法所長包村 發布:2025-08-28 18:50:59 瀏覽:930
新民法利率 發布:2025-08-28 18:50:17 瀏覽: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