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消費者的定義

經濟法消費者的定義

發布時間: 2021-12-15 17:38:48

A. 如何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經濟法屬性

我們判斷某一法律屬於哪個部門法 主要是通過它的調整對象來確定的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版的調整對象被包含權在經濟法德調整對象之下 所以屬於經濟法 具體原因如下:經濟法主要調整如下社會關系 1國家因調整市場經濟主體的經營者地位和資格而形成的組織管理關系2國家在調整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的過程中形成的市場管理關系3國家在實行市場調控、促進經濟協調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經濟調控關系4國家在協調經濟發展過程中,對經濟法的各項法律制度的實施和經濟活動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進行監督而形成的經濟監督關系。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屬於國家在調整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的過程中形成的市場管理關系。應該與民法的調整關系相區別一下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但是 消保法明顯不是規定平等主體之間關系的,因為,根據立法內容我們不難發現,它是著重強調消費者權利而加重銷售者義務的。它一開始就把消費者定義在一個弱者的地位 故它的任務是規范市場秩序 而不是調整平等主體財產關系

B. 消費者的定義

消費者,國際標准化組織(ISO)認為,消費者是以個人消費為目的而購買使用商品和服務的個體社會成員。
消費者與生產者及銷售者不同,他或她必須是產品和服務的最終使用者而不是生產者、經營者。也就是說,他或她購買商品的目的主要是用於個人或家庭需要而不是經營或銷售,這是消費者最本質的一個特點。作為消費者,其消費活動的內容不僅包括為個人和家庭生活需要而購買和使用產品,而且包括為個人和家庭生活需要而接受他人提供的服務。但無論是購買和使用商品還是接受服務,其目的只是滿足個人和家庭需要,而不是生產和經營的需要。
共2張
中國消費者協會會徽
從生物上講,消費者也是自然界中的一個生物群落,異養型生物,包括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稱為消費者。顧名思義,這些消費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陽能來生產食物,只能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獲得能量,根據不同的取食地位,又可以分為直接依賴植物的枝、葉、果實、種子和凋落物為生的一級消費者,如蝗蟲、野兔、鹿、牛、馬、羊等食草動物;以草食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為二級消費者,如黃鼠狼、狐狸、青蛙等;肉食動物之間存在著弱肉強食的關系,其中的強者成為三級和四級消費者。這些高級的消費者是生物群落中最兇猛的肉食動物,如獅、虎、鷹和水域中的鯊魚等。有些動物既食植物又食動物,稱為雜食動物,如某些鳥類和魚類等。消費者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轉化過程中處於中間環節。

C. 消費者定義是什麼

消費者的定義是:自然人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或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生產資料。所以消費者僅限為自然人,不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因為相對於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個人在與經營者的對抗中一般都處於弱勢對位,法律必須進行傾向保護才能打破這種不平衡。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
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
第六十二條
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生產資料,參照本法執行。

D. 法律上消費者定義

關於消費者的概念,在各國法律中,以及一國各部門法中不盡相同。按不同的確認標准,大體分為三種:

1、以經濟領域為主要標准:

認為凡是在消費領域中,為生產或生活目的消耗物質資料的人,不論是自然人還是法人,不論是生活消費還是生產消費,也不論是生活資料類消費者還是生產資料消費者, 都屬於消費者之列。

2、以消費目的為主要標准:

認為消費者僅指因非商業性目的而購買商品、使用商品的人。所謂非商業性目的就是僅限於購買者自己的消費,而不是用於轉賣或營業。

如中國福建省《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條例》規定:消費者是「有償獲得商品和接受服務用於生活需要的社會成員」,江蘇省《保護消費者權益條例》把消費者定義為「有償獲得商品和服務用於生活需要的單位和個人」。顯然,這種定義並未明確排除法人等社會組織。

3、以自然人為主要標准:

這種劃分不以或不惟一以消費目的為標准,而特別強調消費者的自然人屬性。

如美國的《布萊克法律詞典》認為,「消費者是那些購買、使用、持有、處理產品或服務的個人」。1978年國際標准化組織消費者政策委員會在日內瓦召開的第一屆年會上,將「消費者」定義為「為個人目的購買或使用商品和服務的個體成員」。

關於商品的消費,即購買和使用商品,既包括消費者購買商品用於自身的消費,也包括購買商品供他人使用或使用他人購買的商品。

關於服務的消費,不僅包括自己付費自己接受服務,而且也包括他人付費自己接受服務。不論是商品的消費還是服務的消費,只要其有償獲得的商品和接受的服務是用於生活消費,就屬於消費者。

因此你所問的問題答案,應該是你和你的朋友都是消費者。

(4)經濟法消費者的定義擴展閱讀

消費者范疇

1、消費者應當是公民為生活目的而進行的消費,如果消費的目的是用於生產,則不屬於消費者范疇;

2、消費者應當是商品或服務的受用者;

3、消費的客體既包括商品,也包括服務;

4、消費者主要是指個人消費。但是也有例外,如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並沒有明確規定,消費者是指消費者個人,實質上就是即包括了消費者個人,也包括了單位或集體,只要是用於生活消費的,都屬於消費者范疇。

E.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消費者指的是什麼人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雖未直接明確消費者的定義,但第二條將「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行為界定為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根據這一規定,所謂消費者,是指為滿足生活需要而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由國家專門法律確認其主體地位和保護其消費權益的個人。

消費者的范疇:

1、消費者應當是公民為生活目的而進行的消費,如果消費的目的是用於生產,則不屬於消費者范疇。

2、消費者應當是商品或服務的受用者。

3、消費的客體既包括商品,也包括服務。

4、消費者主要是指個人消費。但是也有例外,如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並沒有明確規定,消費者是指消費者個人,實質上就是即包括了消費者個人,也包括了單位或集體,只要是用於生活消費的,都屬於消費者范疇。

(5)經濟法消費者的定義擴展閱讀:

關於消費者的概念,在各國法律中,以及一國各部門法中不盡相同。按不同的確認標准,大體分為三種:

1、以經濟領域為主要標准

認為凡是在消費領域中,為生產或生活目的消耗物質資料的人,不論是自然人還是法人,不論是生活消費還是生產消費,也不論是生活資料類消費者還是生產資料消費者, 都屬於消費者之列。

如《泰國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所謂消費者,是指買主或從事業者那裡接受服務的人,包括為了購進商品和享受服務而接受事業者的提議和說明的人。」

2、以消費目的為主要標准

認為消費者僅指因非商業性目的而購買商品、使用商品的人。所謂非商業性目的就是僅限於購買者自己的消費,而不是用於轉賣或營業。

如中國福建省《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條例》規定:消費者是「有償獲得商品和接受服務用於生活需要的社會成員」,江蘇省《保護消費者權益條例》把消費者定義為「有償獲得商品和服務用於生活需要的單位和個人」。顯然,這種定義並未明確排除法人等社會組織。

3、以自然人為主要標准

這種劃分不以或不惟一以消費目的為標准,而特別強調消費者的自然人屬性。

如美國的《布萊克法律詞典》認為,「消費者是那些購買、使用、持有、處理產品或服務的個人」。

1978年國際標准化組織消費者政策委員會在日內瓦召開的第一屆年會上,將「消費者」定義為「為個人目的購買或使用商品和服務的個體成員」。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利保護法》將「消費者」定義為「使用、取得、定作或者具有取得或定作商品(工作、勞務)的意圖以供個人生活需要的公民。」

關於商品的消費,即購買和使用商品,既包括消費者購買商品用於自身的消費,也包括購買商品供他人使用或使用他人購買的商品。

關於服務的消費,不僅包括自己付費自己接受服務,而且也包括他人付費自己接受服務。不論是商品的消費還是服務的消費,只要其有償獲得的商品和接受的服務是用於生活消費,就屬於消費者。

F. 關於消費者的定義

產生交易了就是消費者
這個問題中的給自己買是什麼意思呢?買東西就是消費者啊,不管是給誰買的!就是不買東西也是消費者,這里還存在一個潛在消費群體的問題。
范圍說的大一些,人都是消費者,甚至寵物我任務額哦也可以歸為消費者。

G. 經濟法中產品的定義是什麼

經濟法中的產品:
產品是市場上任何可以讓人注意、獲取、使用、或能夠滿足某種消費需求和版慾望權的東西。一般指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者所創造的物質 資料。廣義指具有使用價值、能夠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或精神需要的勞動成果,包括物質資料、勞務和精神產品。產品總是在一定的 社會生產關系下生產出來的。

H. 消費者的定義是什麼

從法律意義上講,消費者應該是為個人的目的購買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的社會成員。消費者與生產者及銷售者不同,他或她必須是產品和服務的最終使用者而不是生產者、經營者。也就是說,他或她購買商品的目的主要是用於個人或家庭需要而不是經營或銷售,這是消費者最本質的一個特點。作為消費者,其消費活動的內容不僅包括為個人和家庭生活需要而購買和使用產品,而且包括為個人和家庭生活需要而接受他人提供的服務。但無論是購買和使用商品還是接受,其目的只是滿足個人和家庭需要,而不是生產和經營的需要。
從生物上講,消費者也是自然界中的一個生物群落,異養型生物,包括草食動物和食肉動物,稱為消費者。顧名思義,這些消費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陽能來生產食物,只能通過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獲得能量。根據不同的取食地位,又可以分為直接依賴植物的枝、葉、果實、種子和凋落物為生的一級消費者,如蝗蟲、野兔、鹿、牛、馬、羊等食草動物;以草食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為二級消費者,如黃鼠狼、狐狸、青蛙等;肉食動物之間存在著弱肉強食的關系,其中的強者成為三級和四級消費者。這些高級的消費者是生物群落中最兇猛的肉食動物,如獅、虎、鷹和水域中的鯊魚等。有些動物既食植物又食動物,稱為雜食動物,如某些鳥類和魚類等。消費者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轉化過程中處於中間環節。
[編輯]

消費者應具備什麼條件
第一,消費者應當是公民為生活目的而進行的消費,如果消費的目的是用於生產,則不屬於消費者范疇;
第二,消費者應當是商品或服務的受用者;
第三,消費的客體既包括商品,也包括服務;
第四,消費者主要是指個人消費。但是也有例外,如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並沒有明確規定,消費者是指消費者個人,實質上就是即包括了消費者個人,也包括了單位或集體,只要是用於生活消費的,都屬於消費者范疇。

熱點內容
合同法第237 發布:2025-08-28 19:49:58 瀏覽:944
勞動法病假應扣除多少錢 發布:2025-08-28 19:34:08 瀏覽:787
赤裸刑法 發布:2025-08-28 19:33:06 瀏覽:295
東和勞動法在線 發布:2025-08-28 19:20:58 瀏覽:439
協調成員國商標立法第一號指令 發布:2025-08-28 19:14:31 瀏覽:725
山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28 19:13:57 瀏覽:197
法院敗訴了 發布:2025-08-28 18:53:14 瀏覽:428
司法所長包村 發布:2025-08-28 18:50:59 瀏覽:930
新民法利率 發布:2025-08-28 18:50:17 瀏覽:584
勞動合同法笫二十如何理解 發布:2025-08-28 18:50:17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