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關於公司名稱變更的規定
A. 簽訂合同的公司變更公司名稱需要告知對方嗎
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簽訂合同的公司變更公司名稱需要告知對方當事人。但是,如果合同中約定,一方當事人變更名稱需要告知對方當事人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告知義務。即使合同沒有約定,變更名稱的一方當事人從雙方履行合同需要考慮,也應當告知對方當事人,這樣做有利於雙方的合作與業務開展。
而且,《合同法》第七十六條規定,合同生效後,當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稱的變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承辦人的變動而不履行合同義務。所以,簽訂合同的公司變更公司名稱最好及時告知對方當事人。
B. 公司更改了法人和名稱後我們必須要重新簽訂合同嗎
公司更改了法人和名稱後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勞動合同可以不用重新簽訂,但是如果涉及到其他的商務合同,則需要重新簽訂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三條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四條用人單位發生合並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2)合同法關於公司名稱變更的規定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C. 企業名稱變更後,法律責任是否繼續承擔,哪個具體法律條文規定
法律責任需要繼續承擔履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九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內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容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變更前的債權、債務由變更後的公司承繼。該處的變更涉及的除了企業名稱變更同時包含股權結構的變更,均需要履行原法律責任。
同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六條規定合同生效後,當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稱的變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承辦人的變動而不履行合同義務。
(3)合同法關於公司名稱變更的規定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分類: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經濟法責任、刑事責任、違憲責任和國家賠償責任。
1、民事責任包括10種: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2、刑事責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3、行政責任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D. 公司名稱變更後仍用原公司的公章簽署合同,該合同的效力如何
公司名稱變更後仍用原公司的公章簽署合同,合同的效力影響:
一、看是不是原來法人簽的字了,是的話新公司有連帶責任。如果變更後原來的法人是現在公司的法人,那麼這個簽字就有效。
二、這種情況屬於合同形式瑕疵,但如果合同簽了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名字就有效,但可能存在未來因主體名稱錯誤造成難以追究責任的隱患。
三、如果公司已變更名稱,且已領了新章,仍用舊章,會受到工商局的處罰。如罰款,責任改正,情節嚴重的還有可能被吊銷營業執照,嚴重的還可能構成欺詐。
(4)合同法關於公司名稱變更的規定擴展閱讀:
所謂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規定成立並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合同。從目前現有的法律規定來看,都沒有對合同有效規定統一的條件。但是我們從現有法律的一些規定還是可以歸納出作為一個有效合同所應具有共同特徵。
根據《民法通則》 第55條對「民事法律行為」所規定的條件來看,主要應具有以下條件: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因為上述三個條件是民事行為能夠合法的一般准則,當然也應適用於當事人簽訂合同這種民事行為。所以,合同有效的條件也應當具備上述三個條件,只不過是根據《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民法通則》中的「不違反法律」具體表現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同時結合到《合同法》第10條等規定來看,有些合同的生效或有效還要求合同必須具備某一特定的形式。因此,以上四個條件也就是合同有效的要件。
從《合同法》第44條來看,就是要「合法」。當然以上四個條件也都是《民法通則》、《合同法》的相關具體規定,只有符合這些條件,合同才能「合法」,也才會有「有效」的可能。
合同如果成立後生效,則會在合同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約束力。我國《合同法》第8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而且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可依照本條規定及合同的具體要求對方履行或承擔違約責任。
E. 關於公司更名重新簽勞動合同的問題
只需要更改合同中牽涉公司名稱的部分,以及蓋上新的公司章,
F. 合同法中法定變更權的特殊規定
在合同法的第五章,第七十七條,當事人協商一致 可以變更。應當辦批準的,要批准。
債權轉讓,只需要通知就能發生轉讓的效力。債務轉讓需要債權人同意(是為了保護債權人,防止新的債務人沒有履行能力)
G. 公司名稱變更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勞動合同繼續有效,但需要變更公司的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三條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