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
『壹』 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的師資力量
目前有教職工52人,在校本科生700多人,碩士研究生500多人。學院十分注重師資隊伍建設,職稱結構和學歷結構較為合理。目前有教授21人,副教授1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9人,博土和在讀博土18人,碩士26人。有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有河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河北省優秀中青年社科專家2人,享受中青年骨幹教師津貼4人。有1人擔任中國法學會理事,有5人擔任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等全國性學術團體理事和常務理事,5人擔任河北省經濟法研究會、WTO法研究會等省級學術團體會長和副會長職務。
『貳』 董玉明的論文專著
論文 1、 試論我國地方事權與財權的依法制分 《美中法律評論》2005年4期
2、我國會計監督法律責任立法完善的實證研究收錄於《財稅法論壇》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3、論宏觀調控法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科學調整 《山西大學學報》2005年3期
4、經濟法的語義和語境的辨析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4期
5、試論旅遊業發展區域屬性及其法律調整 收錄於《旅遊法論叢》第一輯 中國旅遊出版社 2005年7月
6、論旅遊業區域屬性及其法律調整》,全國首屆旅遊法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2004)
7、《試論地方事權與財權的依法劃分》,全國財稅法學教學研究會第二屆年會交流論文(2004年)。
8、《經濟法的語義、語境辨析》,2004年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全國政法院校經濟法研究會年會交流論文。
9、《我國會計監督法律責任立法完善的實證研究》,中國法學會財稅法研究會交流論文(2004年9月)。
10、《論國際國內經濟法視野下的區域經濟立法》,第10屆海峽兩岸法學學術研討會暨紀念梅汝璈誕辰100周年大會交流論文(2004年8月);13省市自治區法學會經濟法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2004年9月)發表於《安徽法學》2004年第5期。
11、《區域經濟法律調整的二元結構解析》,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年會交流論文(2003年)《山西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發表。被收編於吳志攀主編:《經濟法學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2、《論經濟法的憲法地位》,《理論探索》2004年第2期。
13、《試論我國行業管理法的地位與體系》,《法商研究》2004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4年第4期全文轉載。
14、《經濟法責任「綜合說」質疑-兼談經濟法責任獨立的幾個基本問題》,第四屆經濟法前沿理論研討會交流論文;13省市自治區法學會經濟法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2003)
15、《稅式支出法律問題研究》,中國法學會財稅法研究會年會交流論文《經濟問題》2003年第6期發表,《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財政與稅收》2003年11期全文轉載,被劉隆亨主編:《當代財稅法基礎理論及熱點問題》(論文集)收錄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6、《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山西社科聯》2003年第1期。《政府法制》2003年第8期。
17、《簡論會計信息失真責任》,中國財經法律論壇(2002)交流論文。
18、《宏觀經濟法法律責任研究》,第十屆全國經濟法理論研討會交流論文。(2002年10月)
19、《正確認識「入世」 增強兩岸經濟法互動》經濟法學研討會暨海峽兩岸經濟法學術討論會(2002北京)交流論文。
20、《環境調控法論綱》,《山西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21、《社會保障調控法研究》,全國經濟法理論研討會交流論文,漆多俊主編《經濟法論叢》採用,中國方正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2、《以德治國的法學思考》,《光明日報》(理論版)2002年1月4日
23、《試論風險投資中政府的職責與地位》,中國法學會民法、經濟法研究會2000年年會交流論文,《山西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發表,被收錄於孫憲忠主編:《WTO 與中國市場經濟法制》(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24、《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新增長點所需政策環境研究》,國家體育局課題成果,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編:《體育產業現狀 趨勢與對策》(論文集),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25、《入世與我國的宏觀調控法制的完善》2000年12月北京全國首屆宏觀調控理論研討暨北京市經濟法研究會年會交流論文,中國法學會WTO組織法研究會成立暨首屆年會交流論文,公開發表於劉文華主編:《宏觀調控法制文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6、《試論政府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經濟職責》,《中國法學》2000年第2期。
27、《金融調控法與金融監管法比較研究》,《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28、《試論知識經濟條件下我國法律制度的完善》,《學術論叢》2000年第3期。
29、《論中國行政性壟斷及其綜合治理》山西省經濟法制理論與實踐交流論文,被收錄於日本關東大學法學部編《現代中國的法治社會》論文集,2000年3月由 友印刷株式會社在日本出版發行。
30、《微觀、中觀、宏觀經濟與經濟法體系的完善》全國政法院校經濟法年會交流論文,《經濟法論》(論文集)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31、《產業結構調整與我國企業法的完善》,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經濟法學研究會1999年年會交流論文。
32、《關於制定區域經濟法的幾個基本問題》,13省市自治區法學會第13次經濟法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1997年8月)《政府法制》1999年第3期發表。
33、《企業國有資產審計監督形式的立法比較及思考》,《生產力研究》1999年增刊·1
34、《我國經濟法治化的問題與對策》,《晉陽學刊》1998年第5期。
35、《試論中觀經濟法治化的幾個基本問題》,《山西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36、《試論會計法制化的涵義及其實踐意義》,《經濟師》1998年第2期。
37、《略論區域經濟基本法的制定》,《法學雜志》1997年第6期。
38、《試論我國會計法律形式》,《會計研究》1997年第6期。
39、《試論經濟法學科群的建立與發展――關於經濟法學如何走向21世紀的思考》,全國第四屆市場經濟與經濟法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交流論文(1997)
40、《略論香港公司法中有關審計監督規定的特點》,《會計之友》1997年第3期。
41、《中觀經濟法律調整與經濟法的完善》全國經濟法理論研討會交流論文(武漢會議1996年5月)。
42、《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規體系的思考》《經濟師》1995年第12期。
43、《高等財經專業經濟法教學改革探析》《中國經濟問題與高等財經教育研究》(山西財經學院建校35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年6月版。
44、《試論國有企業勞動力價值的法律保障》,《經濟法制》1994年第5期。
45、《市場經濟中的計劃立法問題》,《山西財經學院學報》1994年第4期。
46、《試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法律形式》,《山西財經學院學報》1993年第3期。
47、《試論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勞動關系的法律保護》,《經濟與法》1993年第3期。
48、《「組織→管理→協作律」與中國現代經濟法的發展》,《山西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2年第3期。
49、《略論合同發展理論》,《晉陽法制》1991年第4期。
50、《系統觀與我國經濟法的發展》,《山西財經學院學報》1990年第4期;《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0年第1期;被《法學雜志》1990年第6期摘編。
51、《統計法制建設芻議》,《山西統計》1987年第2期。
52、《試論我國經濟法律體系的建立》,《晉陽法制》1986年第4期,《經濟法制》1987年第4期。 著作 專著:
《中國經濟法學導論》,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3月版。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計劃法研究》(與汪淵智 薛榮 侯懷霞等合著),書海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與改革同行——經濟法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年5 月版。
《公司賬簿法律監督機制研究》(合著),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年4月版。
《宏觀調控視野下的體育政策法規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合著,第一作者),法律出版社2012年5月版。
主編:
《經濟法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版。
《新編法律考試標准化習題叢書(經濟法分冊)》,法律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會計法概論》,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5月版。
《經濟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
《中國現代經濟法學》,中國商業出版社1993年7月版。
『叄』 中國法學會
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
沒有這個中國法學會刑法學會
『肆』 漆多俊的研究學術活動
1、1981年編寫《經濟法學講義》,共計20萬字,列印稿。
2、1984年12月完成《國民經濟的法律調整》書稿,1986年3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書共4編23章,42萬8千字。這是我國最早的兩部經濟法學個人獨著之一。是「國家調節說」(「三三理論」)的發端。
3、1993年4月個人獨著《經濟法基礎理論》(第1版)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法學》、《法學評論》等期刊書評稱該書為「經濟法學理論奠基之作」。
4、1996年4月上述《經濟法基礎理論》修訂版出版。
5、2000年1月《經濟法基礎理論》第3版出版。
6、2008年6月《經濟法基礎理論》第4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7、2001年12月《經濟法基礎理論》(第3版)被評為「全國優秀暢銷書」。銷量突破10萬冊。
8、2007年1月《經濟法基礎理論》(第3版)被評為「第一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為全國唯一獲此獎的經濟法學成果)。
9、1996年10月在武漢發起、主辦全國經濟法基礎理論研討會。
10、1998年創辦和主編我國第一套經濟法集刊《經濟法論叢》,1999年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第1卷。截至2008年9月先後共出版了15卷。
11、2007年漆多俊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的《經濟法論叢》,經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指導委員會評選確定為CSSCI來源集刊。這是我國迄今以「經濟法」命名的期刊、集刊中第一和唯一的一部進入CSSCI的連續出版物。
12、1999年開始至2008年召開以武漢大學、中南大學為主的經濟法博士論壇,每年一屆,已經連續十屆。
13、2005年創辦漆多俊經濟法網站。
14、2005年8月漆多俊主編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經濟法學》被中國大學出版社協會評為中南地區大學出版社優秀教材一等獎。
15、2007年11月漆多俊主編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14門核心課程教材《經濟法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6、2003年列入全國引用率最高的法學家前50名(全國經濟法學者共3名)。
17、2005年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18、1996年10月受湖北省法學會委託,負責湖北省經濟法專業委員會籌辦和組建工作,並擔任成立後的經濟法研究會會長,至今。
19、2004年擔任湖南省法學會副會長,至今。
20、2002年擔任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至今。
『伍』 中國法學會到底是一個什麼性質的機構
1、性質:民團體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市)各全性專科、專業、專門研究屬聯合組民團體界、律界全性術團體
2、員加入:員員團體員 凡贊章程定理論基礎或律工作實踐經驗並較強研究能力我工作者、律工作者其各界士由本提申請本員介紹經本批准即員本團體員凡贊本章程全性、律團體向本提申請經本批准即本團體員團體員員符合本員條件根據前款規定程序申請加入本
3、職能概:組織推廣工作者、律工作者參與立起草、論證參與執調查司改革參與教制宣傳展科、層、寬領域研究據近20統計召全性術研討數百計召區性術研討數千計撰寫術研究論文律策建議數萬計社主義民主制建設探索實踐社主義市場經濟序發展社主義律體系斷完善依治、建設社主義治家基本略形實施做量創造性、拓性工作
『陸』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知名學者
王家福、李步雲
註: 為表彰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建設和法治建設做出傑出貢獻的老法學家,營造法學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法學理論隊伍,經中國法學會各研究會、省級法學會、全國重點法學院校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推薦,中國法學會會長會議討論研究,2012年9月,中國法學會決定授予王作富等25位同志「全國傑出資深法學家」稱號。 第一屆(1995年):夏勇
第二屆(1999年):信春鷹、孫憲忠
第四屆(2005年):莫紀宏
第六屆(2011年):熊秋紅
第七屆(2014年):張生 王家福: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法學會原副會長,原中國法學會民法經濟法研究會會長
李步雲: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法理學研究會顧問,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顧問
梁慧星: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日民商法研究會會長
劉海年:中國法學會互聯網與信息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律史學會學術顧問,中國人權研究會顧問
張慶福:中國憲法學研究會顧問,原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會長
劉楠來:中國國際法學會原副會長
陳明俠: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顧問
劉兆興: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李順德:中國知識產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副會長
王曉曄:中國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競爭法專業委員會主任
李林: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副會長,海峽兩岸關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陳澤憲:國際刑法協會中國分會副主席,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副會長
陳甦: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莫紀宏:國際憲法學協會副主席,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馮軍: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孫憲忠: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李明德: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吳玉章:中國法律史學會會長
劉作翔: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副會長
王敏遠: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周漢華:中國法學會互聯網與信息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行政法學會政府規制專業委員會會長
沈涓: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副會長
冀祥德: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
張廣興: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陳欣新: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副會長
薛寧蘭: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鄒海林: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熊秋紅: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謝增毅: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柳華文:中國行為法學會軟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海洋法學會常務理事
常紀文: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分會副會長
渠濤: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日民商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劉仁文:中國犯罪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行為法學會常務理事
張生: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
謝鴻飛: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
鄧子濱:中國警察法學會常務理事
席月民: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高旭晨:中國法律史學會秘書長
高漢成:中國法律史學會副秘書長
徐立志: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
葉自強: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余少祥:中國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
『柒』 中國法學會就是中國法學協會嗎是屬於中國科學院的下屬單位嗎
沒有中國法學協會的說法也沒有這個團體,只有中國法學會。
中國法學會不是任何機構部門的下屬單位。它是在民政部依法登記注冊的人民團體,是法學界、法律界的全國性群眾團體和學術團體,同時也是全國性法學社團業務主管單位。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兵馬司胡同63號
電話:010-66132315 010-66182129
另外說個事情:中國科學院是研究自然科學的,法學屬於社會科學,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有個法學研究所。
『捌』 盧代富的介紹
現為重慶市首批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農村經濟法制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重慶市首批巴渝特聘教授、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市法學會民法經濟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和秘書長、重慶市首批巴渝學者特聘教授、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經濟法學)、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重慶仲裁委員會仲裁員、重慶市政府立法評審委員會委員、西南政法大學法律顧問、西南政法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
『玖』 唐青陽的介紹
唐青陽,男,1968年生,四川省蓬溪縣人,中共黨員,法學博士,法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注冊職業律師,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日本立命館大學特別研修生。歷任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系(法學二系)國際經濟法教研室助教、講師、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總支委員、教師支部委員、國際經濟法教研室支部書記;西南政法大學科研處處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秘書長;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首任院長、黨總支書記;重慶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兼有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理事、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WTO法研究會理事、重慶市法學會常務理事及國際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重慶市人大立法咨詢專家、重慶市人民政府立法評審委員、重慶市「十五」、「十一五」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重慶市第二屆青年聯合會委員、重慶市律師協會涉外及WTO業務委員會副主任、中共重慶市委黨校客座教授、四川外語學院兼職教授、重慶市沙坪壩區戰略發展顧問等學術和社會職務。
『拾』 中國法學會和中國檢察學研究會分別是什麼組織啊兩者有關系嗎
中國法學會的前身是新法學研究會、新政治學研究會和中國政治法律學會。目前屬於全國性的人民團體。中國法學會機關設辦公室、研究部、會員部、對外聯絡部和機關黨委(人事部)等5個內設機構。所屬事業單位有中國法學會機關服務中心、《中國法學》雜志社、《中國法律年鑒》社、《民主與法制》社、中國法學學術交流中心、中國法律咨詢中心、中國法學會培訓中心、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及中國法學交流基金會。
從地理區域上來分,在全國各地都設有中國法學會的下屬機構,類似於分會;而就研究領域而言,又分為憲法、商法、經濟法等各個不同的領域,而中國檢察學研究會即是這眾多領域之一。
更為詳細的信息請查閱http://www.chinalaw.org.cn/xhgk/及http://www.jcll.cn/。至於其清晰的隸屬關系,尚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