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特殊動產

經濟法特殊動產

發布時間: 2021-12-23 23:06:41

A. 經濟法中的立質權是什麼呀

知識點:質權
(一)質權的概念
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或權利出質給債權人佔有,當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時,債權人有權就該動產或權利優先受償。在此法律關系中,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交付的動產為質押財產或稱質物。
與抵押權不同,質權以交付質押物的佔有為前提,因而,出質人交付質押物後,即失去使用該質押物的機會,而負有保管義務的質權人又不得使用,由此可見,質權較之抵押權更為僵硬。
(二)質權的客體
質權不能存在於不動產之上。能夠成為質權客體的,只能是動產或者權利。
1.動產質權
除法律、行政法規禁止轉讓的動產外,原則上,所有動產均可出質。
2.權利質權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權利可以出質:
(1)匯票、支票、本票;
(2)債券、存款單;
(3)倉單、提單;
(4)可以轉讓的基金份額、股權;
(5)可以轉讓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
(6)應收賬款;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出質的其他財產權利。
需要特別界定的是應收賬款,它是指權利人因提供一定的貨物、服務或設施而獲得的要求義務人付款的權利,包括現有的和未來的金錢債權及其產生的收益,但不包括因票據或其他有價證券而產生的付款請求權。具體包括下列權利:(1)銷售產生的債權,包括銷售貨物,供應水、電、氣、暖,知識產權的許可使用等;(2)出租產生的債權,包括出租動產或不動產;(3)提供服務產生的債權;(4)公路、橋梁、隧道、渡口等不動產收費權;(5)提供貸款或其他信用產生的債權。
(三)質權的設定
1.質權設定行為
設立質權,當事人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訂立質權合同。
2.交付或登記生效
(1)動產。質權自出質人交付質押財產時設立。金錢是作為支付手段的特殊動產,一般不能出質,但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金錢以特戶、封金、保證金等形式特定化後,移交債權人佔有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亦可以該金錢優先受償。
若當事人約定出質人代質權人佔有質物,則質權不生效。
(2)證券權利。以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出質的,質權自權利憑證交付質權人時設立;沒有權利憑證的,質權自有關部門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另外,票據是文義證券,票據之上的權利必須記載於票據,因此,《擔保法解釋》規定:「以匯票、支票、本票出質,出質人與質權人沒有背書記載『質押』字樣,以票據出質對抗善意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基金份額與股權。以基金份額、股權出質的,以基金份額、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登記的股權出質的,質權自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以其他股權出質的,質權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
(4)知識產權。以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出質的,質權自有關主管部門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
(5)應收賬款。以應收賬款出質的,質權自信貸徵信機構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是應收賬款質押的登記機構。
(四)質權的效力
1.質押擔保的范圍
(1)所擔保的債權范圍。質權的擔保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其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保管擔保財產和實現質權的費用。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2)出質物的范圍。動產質權的效力及於質物的從物。但是,從物未隨同質物移交質權人佔有的,質權的效力不及於從物。另外,以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股票出質的,質權的效力及於股份、股票的法定孳息。
(3)出質物的物上代位。擔保期間,質押財產毀損、滅失或者被徵收等,質權人可以就獲得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優先受償。被擔保債權的履行期未屆滿的,也可以提存該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
2.質權人的優先受償權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質權人可以與出質人協議以質押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質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
如同流押合同被禁止,流質合同亦被禁止,即,質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出質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質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
3.質權人的孳息收取權
質權人有權收取質押財產的孳息,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所收取的孳息應當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費用。
4.質權人的義務
(1)保管義務。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財物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質權人的行為可能使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出質人可以要求質權人將質押財產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償債務並返還質押財產。
(2)返還義務。債務人履行債務或者出質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的,質權人應當返還質押財產。
5.質權之保全
因不能歸責於質權人的事由可能使質押財產毀損或者價值明顯減少,足以危害質權人權利的,質權人有權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出質人不提供的,質權人可以拍賣、變賣質押財產,並與出質人通過協議將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6.質物處分限制
(1)對質權人的限制。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給出質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轉質,造成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向出質人承擔賠償責任。
(2)對出質人的限制。基金份額、股權出質後,不得轉讓,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除外。出質人轉讓基金份額、股權所得的價款,應當向質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出質後,出質人不得轉讓或者許可他人使用,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除外。出質人轉讓或者許可他人使用出質的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所得的價款,應當向質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應收賬款出質後,不得轉讓,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除外。出質人轉讓應收賬款所得的價款,應當向質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五)質權的實現
質押財產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後,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出質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出質人可以請求質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後及時行使質權;質權人不行使的,出質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質押財產。出質人請求質權人及時行使質權,因質權人怠於行使權利造成損害的,由質權人承擔賠償責任。
(六)最高額質權
出質人與質權人可以協議設立最高額質權。最高額質權除適應質權自身特點外,其他准用最高額抵押的規則。
(七)質權的消滅
諸如債權消滅、質物消滅、質權實現等均與抵押權大致相同,特別之處在於質權人喪失質押物的佔有。一般情況下,因不可歸責於質權人的事由而喪失對質物的佔有,質權人可以向不當佔有人請求停止侵害、恢復原狀、返還質物,但若質權人喪失質物佔有後不能主張返還,或者質權人將質物返還於出質人,則質權消滅。
另外,質權人可以放棄質權。債務人以自己的財產出質,質權人放棄該質權的,其他擔保人在質權人喪失優先受償權益的范圍內免除擔保責任,但其他擔保人承諾仍然提供擔保的除外。

B. 經濟法案例分析。(需要比較詳細的回答)

區分原則,張三與李四買賣合同成立;特殊動產的物權變動以交付為生效要件,版李四取得所有權;權銀行與張三的抵押合同生效時,是否適用善意取得而取得汽車的抵押權尚有爭議;李四已取得汽車所有權,有權要求張三協助變更登記,亦有理由拒絕銀行實現轎車的抵押權。

C. 注會經濟法術語

1.能修飾後邊的"船舶","航空器".

2.以船舶製造業為例

建造中船舶,是指處於造船人佔有之下的用於和將要用於建造某一特定船舶的材料、機器和設備的總稱,屬於正在建造尚未獨立存在且將來一定存在的未來財產。

依據傳統民法理論,物權客體應是已經客觀存在的獨立物,從此意義上講,正在建造中的船舶不能作為抵押物。

但在實踐中,船舶的建設周期長,所需資金巨大,如果不允許以正在建造中的船舶作為融資擔保,建設者將陷入融資難的困境,很難保證在建工程的順利完工。

因此,出於融資便利的需要,法律上將前述特定材料、機器、設備等作為單一的物權客體,允許權利人在該客體上創設抵押權,以充分利用其經濟價值,發揮其融通資金的能力。

設立建造中船舶抵押,一方面,抵押人可以獲得貸款,繼續造船,增加在造船舶價值,提高其償債能力,另一方面,債權人(銀行等金融機構)也獲得了有保障的擔保。

在國外,船舶融資問題主要是通過對正在建造中船舶設立抵押來解決的。

而早在1992年,我國《海商法》就已借鑒了這一先進船舶融資方式,該法第14條明確規定「建造中的船舶可以設定船舶抵押權。建造中的船舶辦理抵押權登記,還應當向船舶登記機關提交船舶建造合同。」

2007年3月頒布的《物權法》第180條再次明確「正在建造的建築物、船舶、航空器」可以抵押,將在建船舶的范圍擴大到所有船舶,而不僅限於《海商法》第3條所定義的船舶范圍。並且,《物權法》第188條明確在建船舶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3.不難看出,相對於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以及交通運輸工具來說,船舶、航空器屬於特殊動產,其與建築物一樣,都是建造周期長、資金密集型的建設工程,《物權法》第180條將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包括在可以抵押的財產范圍內,主要是為了解決建設者融資難,保證在建工程順利完工。

D. cpa經濟法 特殊不動產物權法問題

按照物權法的規定,動產的權利轉移是以交付為要件,如果動產未交付,那麼表明內上面的容所有權也沒有轉移。回到你問題,如果與甲訂立合同並且交付了,即使沒有登記也不影響物權的轉移,關鍵點是動產的物權轉移是以交付為準的。但是不動產的物權轉移是以登記為准,如果是房產的話,那麼登記了才是物權轉移的關鍵。

E. 抵押與質押的區別是啥

一是標的物不同。抵押的標的物原則上以不動產為准,但不限於動產,法律允許某些動產如機器、交通工具等可以設定為抵押物。質押的標的物,通常是動產、權利。例如票據、股票等有價證券都可以質押。

二是方式不同。抵押不轉移標的物的佔有,仍由標的物所有權人佔有;而質押則相反,出質人必須轉移質物的佔有,佔有權歸質權人。

三是擔保范圍有差別。抵押法定擔保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抵押權的費用,而質押擔保范圍除此之外,還包括質物保管費用,為保管質物,質權人要支付必要的費用。

抵押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對債權人以一定財產作為清償債務擔保的法律行為。提供抵押財產的債務人或第三人稱為抵押人;所提供抵押財產稱為抵押物;債權人則為抵押權人,因此享有的權利稱為抵押權,為擔保物權的一種。

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或權利移交債權人佔有,將該動產或權利作為債權的擔保。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以其佔有的財產優先受償。其中,債務人或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移交的動產或權利為質物。

(5)經濟法特殊動產擴展閱讀

抵押與質押的聯系

1、抵押權與質權同為擔保物權;

2、抵押與質押都應以書面形式簽訂抵押合同或質押合同;

3、合同中都不得約定當債務履行期屆滿抵押權或質權未受清償的抵押物或質物的所有權轉移為抵押權人或質權人所有;

4、抵押合同與質押合同都有向有關部門辦理登記的規定;

5、抵押物與質押物都必須辦理登記的抵押合同與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6、抵押權與質權與其各自擔保的債權同時存在同時消滅。

F. 如何學注會《經濟法》:買賣合同雙方當

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買賣合同是最基本、最典型的有償合同,故《合同法》規定,其他有償合同,法律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沒有規定的,則參照買賣合同的有關規定執行。
買賣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主要有以下權利與義務:
1、交付標的物
(1)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交付標的物。當事人約定交付期間的,出賣人可以在該交付期間內的任何時間交付。當事人沒有約定標的物的交付期限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規定執行。標的物在訂立合同之前已為買受人佔有的,合同生效的時間為交付時間。
(2)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地點交付標的物,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合同法》有關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①標的物需要運輸的,出賣人應當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以運交給買受人;
②標的物不需要運輸,出賣人和買受人訂立合同時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出賣人應當在該地點交付標的物;不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應當在出賣人訂立合同時的營業地交付標的物。此條規定的「標的物需要運輸的」,是指標的物由出賣人負責辦理托運,承運人系獨立於買賣合同當事人之外的運輸業者的情形。
(3)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或者交易習慣向買受人交付提取標的物單證以外的有關單證和資料。此類單證主要應當包括保險單、保修單、普通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產品合格證、質量保證書、質量鑒定書、品質檢驗證書、產品進出口檢疫書、原產地證明書、使用說明書、裝箱單等。
2、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
(1)出賣人應當履行向買受人交付標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標的物的單證,並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的義務。故交付標的物時,標的物必須是屬於出賣人所有或者出賣人有權處分的物。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或者限制轉讓的標的物,不得隨意轉讓,應依照有關規定執行。
(2)出賣人就交付的標的物,負有保證第三人不得向買受人主張任何權利的義務,但買受人訂立合同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第三人對買賣的標的物享有權利的,或法律另有其他規定的除外。買受人有確切證據證明第三人可能就標的物主張權利的,可以中止支付相應的價款,但出賣人提供適當擔保的除外。
(3)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4)出賣具有知識產權的計算機軟體等標的物的,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該標的物的知識產權不屬於買受人。在此類無需以有形載體交付的電子信息產品,當事人對交付方式約定不明確,且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買受人收到約定的電子信息產品或者權利憑證即為交付。
(5)《買賣合同解釋》規定,在普通動產情形,如果出賣人就同一標的物訂立多重買賣合同,在買賣合同均有效的情況下,買受人均要求實際履行合同的,應當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①先行受領交付的買受人請求確認所有權已經轉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②均未受領交付,先行支付價款的買受人請求出賣人履行交付標的物等合同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③均未受領交付,也未支付價款,依法成立在先合同的買受人請求出賣人履行交付標的物等合同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6)在船舶、航空器、機動車等特殊動產情形,如果出賣人就同一標的物訂立多重買賣合同,在買賣合同均有效的情況下,買受人均要求實際履行合同的,應當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①先行受領交付的買受人請求出賣人履行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等合同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②均未受領交付,先行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的買受人請求出賣人履行交付標的物等合同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③均未受領交付,也未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依法成立在先合同的買受人請求出賣人履行交付標的物和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等合同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④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買受人之一,又為其他買受人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已受領交付的買受人請求將標的物登記在自己名下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3、標的物的風險承擔
買賣合同中的風險承擔就是在風險發生後,誰負擔由此導致的損失。
(1)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後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2)因買受人的原因致使標的物不能按照約定的期限交付的,買受人應當自違反約定之日起承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
(3)出賣人出賣交由承運人運輸的在途標的物,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毀損、滅失的風險自合同成立時起由買受人承擔。但如果出賣人出賣交由承運人運輸的在途標的物,在合同成立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標的物已經毀損、滅失卻未告知買受人,買受人主張出賣人負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4)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標的物需要運輸的,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後,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買受人承擔。
(5)出賣人按照約定或者依照《合同法》有關規定將標的物置於交付地點,買受人違反約定沒有收取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自違反約定之日起由買受人承擔。
(6)出賣人未按照約定交付有關標的物的單證和資料的,不影響標的物毀損、滅失風險的轉移。
(7)因標的物不符合質量要求,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買受人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出賣人承擔。
(8)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買受人承擔的,不影響因出賣人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買受人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的權利。
4、標的物的檢驗
(1)標的物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質量要求交付標的物。出賣人提供有關標的物質量說明的,交付的標的物應當符合該說明的質量要求。
(2)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包裝方式交付標的物。
(3)買受人收到標的物時應當在約定的檢驗期間內檢驗。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間內將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情形通知出賣人。買受人怠於通知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
(4)買受人在合理期間內未通知或者自標的物收到之日起兩年內未通知出賣人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但對標的物有質量保證期的,適用質量保證期,不適用該兩年的規定,出賣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提供的標的物不符合約定的,買受人不受上述通知時間的限制。這里的「兩年」是最長的合理期間。該期間為不變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定。在超過合理期間或者兩年期間後,出賣人自願承擔違約責任後,又以上述期間經過為由翻悔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5、價款支付
(1)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數額支付價款。對價款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確定。
(2)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地點支付價款。對支付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合同法》有關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買受人應當在出賣人的營業地支付,但約定支付價款以交付標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標的物單證為條件的,在交付標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標的物單證的所在地支付。
(3)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支付價款。對支付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合同法》有關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買受人應當在收到標的物或者提取標的物單證的同時支付。
6、買賣合同的特別解除規則
(1)因標的物的主物不符合約定而解除合同的,解除合同的效力及於從物。標的物的從物因不符合約定被解除的,解除的效力不及於主物,即從物有瑕疵的,買受人僅可解除與從物有關的合同部分。
(2)標的物為數物,其中一物不符合約定的,買受人可以就該物解除,但該物與他物分離使標的物的價值顯受損害的,當事人可以就數物解除合同。
(3)出賣人分批交付標的物的:
①出賣人對其中一批標的物不交付或者交付不符合約定,致使該批標的物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就該批標的物解除。
②出賣人不交付其中一批標的物或者交付不符合約定,致使今後其他各批標的物的交付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就該批以及今後其他各批標的物解除。
③買受人如果就其中一批標的物解除,該批標的物與其他各批標的物相互依存的,可以就已經交付和未交付的各批標的物解除。
以上總結的買賣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的六個方面,都是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的,可能內容比較多,但建議重復多看幾次,有意識地記住其中的重要內容,再做些練習鞏固記憶。

G. 5月4日,甲將自家的耕牛出租給乙使用兩個月。經濟法內容,有誰知道答案嗎

耕牛屬於動產,在5月11日簽訂合同時,標的物已經在乙手裡了,也就是說5月11日所有權就轉移了。

不動產所有權的轉移適用登記主義,不動產自登記之日所有權發生轉移。注意:對於航空器、船舶、車輛,它們屬於動產,但因其價值較大,可移動,故法律對其所有權轉移做出了登記的規定,如車輛,以登記為權利公示方法,其所有權就不能隨交付而轉移,必須辦理所有權人的變更登記。(動產均以交付而獲得所有權,而車輛等特殊動產因登記而取得對抗第三人的效力)

(7)經濟法特殊動產擴展閱讀:

所有權轉移的方式

1、現實交付,即出賣人將標的物置於買受人的實際控制之下,是標的物直接佔有的移轉,此為交付的常態。

2、簡單交付,即買賣合同訂立前,買受人已經通過租賃、借用、保管等合同關系實際佔有標的物,標的物的交付系於合同生效的交付方式。

3、佔有改定,即動產物權的出讓人與受讓人之間特別約定,標的物仍由出讓人繼續佔有,但在物權讓與合同成立時,視為交付,受讓人取得間接佔有。

4、指示交付,又稱返還請求權讓與,動產由第三人佔有時,出讓人將其對第三人的返還請求權讓與受讓人以代替支付。

5、擬制交付,即出讓人將標的物的權利憑證交與受讓人以代替物的現實交付,如倉單、提單等。

H. 經濟法,物權法,一物二賣,特殊動產

按照物權法的規定,動產的權利轉移是以交付為要件,如果動產未交付,那麼表明上面的所有權也沒有轉移。
回到你問題,如果與甲訂立合同並且交付了,即使沒有登記也不影響物權的轉移,關鍵點是動產的物權轉移是以交付為準的。
但是不動產的物權轉移是以登記為准,如果是房產的話,那麼登記了才是物權轉移的關鍵。

I. 經濟法案例分析求答案

區分原則,張三與李四買賣合同成立;特殊動產的物權變動以交付為生效要件內,李四取得容所有權;銀行與張三的抵押合同生效時,是否適用善意取得而取得汽車的抵押權尚有爭議;李四已取得汽車所有權,有權要求張三協助變更登記,亦有理由拒絕銀行實現轎車的抵押權。

J. 一個經濟法問題

是矛盾的,但根據法律的位階原則,上位法優於下位法,司法解釋與法律規定不一致的,肯定要以法律為依據。之所以會出現自相矛盾的規定,這是有原因的,司法解釋是最高檢最高法做出的,而物權法是全國人大制定的。在二者不一致的情況下,根據位階原則處理

熱點內容
法院調查取證時間 發布:2025-08-25 18:45:09 瀏覽:723
環境道德的主要內容 發布:2025-08-25 18:27:38 瀏覽:523
法院會計工作 發布:2025-08-25 18:22:54 瀏覽:300
20年經濟法教材 發布:2025-08-25 18:21:24 瀏覽:746
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不能統一 發布:2025-08-25 18:11:51 瀏覽:995
中國道德狀況 發布:2025-08-25 18:11:40 瀏覽:890
法治的logo 發布:2025-08-25 18:04:58 瀏覽:19
李惠律師 發布:2025-08-25 17:58:04 瀏覽:44
化妝品生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25 17:53:30 瀏覽:767
合同法387條 發布:2025-08-25 17:46:09 瀏覽: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