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征詢

婚姻法征詢

發布時間: 2021-12-24 15:06:40

Ⅰ 新婚姻法離婚孩子多大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

這個離婚問題
當然是孩子能說話以後
只要孩子能說出跟誰就可以跟誰在一起生活
這一般法院都可以同意

Ⅱ 婚姻法漏洞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六點建言,寫的很不錯,在此基礎上擴充應該是一篇很不錯的論文。 消除「法律保護了小三」的錯覺
《徵求意見稿》第二條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為解除同居關系約定了財產性補償,一方要求支付該補償或支付補償後反悔主張返還的,法院不予支持;但合法婚姻當事人以侵犯夫妻共同財產權為由起訴主張返還的,法院應當受理並根據具體情況作出處理。這表明有配偶者與「小三」達成的「分手協議」是無效的,符合我國一直提倡的婚姻忠誠原則。但就已經支付的補償,不支持主張返還,在立法導向上容易引起民眾「小三獲得補償為正常現象」,「法律保護了小三利益」的錯覺。
考慮女方的婚俗習慣
《徵求意見稿》第十一條規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可將該不動產認定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財產,尚未歸還的部分貸款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債務。這個規定對於離婚訴訟中如何認定夫妻一方婚前財產的性質起到了指導性作用。目前,在一方婚前貸款購房,產權證登記在一方個人名下,房屋是屬於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各地的法院有不同的認定。《徵求意見稿》根據物權原則作出規定,使這種情況有法可依,以後類似的問題就有明確的規定,不會有同案不同判的現象出現。但是,該條在社會上引起了質疑。根據一般多為男方准備房屋、女方准備裝修和家電的婚禮風俗習慣,房屋為不動產,而女方提供的則為消耗品,若離婚,無法保證女方的合法利益,甚至可能因離婚而無房可住。
釐清物權與孳息的關系
在認定一方婚前貸款購房為個人婚前財產時,《徵求意見稿》第十一條又規定,應考慮離婚時不動產的市場價格及共同還貸所佔全部款項等因素,由不動產權利人對另一方進行合理補償。這實際是對房屋增值部分考慮分割,符合了民法公平合理的原則。但是,既然物權已經歸於一方,物權的孳息(增值)也應為一方所有,又要求所有人對另一方就增值部分補償,是否相互矛盾,不符合邏輯?
明確「不損害債權人」的情況
《徵求意見稿》第五條規定,如果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行為的,夫妻一方可以要求分割共同財產。這一條是法律的進步。但是,又規定需要在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受理,「不損害債權人」的規定太過模糊,在實踐操作中會遇到如何界定的問題。
說明子女拒絕做親子鑒定的處理方式
《徵求意見稿》第十條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生育的子女,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並提供必要證據,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可以推定主張不存在親子關系的一方主張成立。該規定對離婚訴訟中就婚生子女做親子鑒定的問題進行了明確,減少了在實踐中可能發生的不必要的爭端。但是,若子女拒絕做親子鑒定,法院能否依據該條的規定進行推定?
細化撫養費的支付方式
《徵求意見稿》第十條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拒不履行撫養義務,子女可以請求其支付撫養費。相對於以前在父母未離婚或分居時,一方很難要求另一方共同承擔子女的撫養義務,相關法律有很大的進步,旨在保護未成年子女的合法利益。但是,如何計算撫養費的支付時間?如何舉證?這些問題都需要明確。

Ⅲ 婚姻法中規定的離婚方式有幾種

根據法律規定,離婚的方式有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兩種。

(1)協議離婚。

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需要帶的材料為:戶口簿、身份證、結婚證、雙方當事人共同簽署的離婚協議書。如果未簽署離婚協議,則即使已對財產、子女等問題達成一致也不能發給離婚證。婚姻登記機關對當事人是否確屬自願離婚,是否已對子女撫養、財產、債務等問題達成一致處理意見進行審查,審查確屬自願並簽署離婚協議的,應當場予以登記,發給離婚證。

(2)訴訟離婚。

我國訴訟離婚適用於以下幾類情形:①夫妻一方要求離婚,另一方不同意離婚的;②夫妻雙方都願意離婚但在子女撫養、財產等問題上不能達成協議的;③夫妻雙方雖然都自願離婚並對子女撫養、財產等問題達成協議,但未依法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且為法律承認的事實婚姻;④雖進行婚姻登記但登記的地點並不在中國內地的。

審理離婚案件必須首先進行調解。經過調解後一般會產生兩種法律後果:①男女雙方對離婚的各方面問題達成一致,人民法院製作民事調解書,調解書送達當事人簽字後發生離婚的效力。②在人民法院調解無效的情形下,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財產和子女等問題作出判決,判決生效之日起發生離婚的效力。

Ⅳ 婚姻法解釋一全文哪兒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婚姻法解釋一)
為了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 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所稱的「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後果的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第二條 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
第三條 當事人僅以婚姻法第四條為依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第四條 男女雙方根據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補辦結婚登記的,婚姻關系的效力從雙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規定的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算。
第五條 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第六條 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一方死亡,另一方以配偶身份主張享有繼承權的,按照本解釋第五條的原則處理。
第七條 有權依據婚姻法第十條規定向人民法院就已辦理結婚登記的婚姻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主體,包括婚姻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利害關系人包括:
(一)以重婚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及基層組織。
(二)以未到法定婚齡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未達法定婚齡者的近親屬。
(三)以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
(四)以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與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親屬。
第八條 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十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申請時,法定的無效婚姻情形已經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宣告婚姻無效案件,對婚姻效力的審理不適用調解,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有關婚姻效力的判決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
涉及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可以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另行製作調解書。對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的判決不服的,當事人可以上訴。
第十條 婚姻法第十一條所稱的「脅迫」,是指行為人以給另一方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的生命、身體健康、名譽、財產等方面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另一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願結婚的情況。
因受脅迫而請求撤銷婚姻的,只能是受脅迫一方的婚姻關系當事人本人。

具體內容可查看網路http://ke..com/link?url=VJYbMwaRm5QHp-8-pwhDIFfXBSQ2Zkz1ZOmDzbCcXo_RL1KZG5498UP7_nkPbVNSpA7Mw2J8DWAVbn8RDk8mdK

Ⅳ 新婚姻法徵求意見結束後什麼時候施行 好期待

在網上看到許多新婚姻法的規定,好像不怎麼人性化。現在結婚的都需要男方出錢買房子,有的也是男方提前買好的房子,房產證上的名子也不是女方的,所以對於女人來說,就是一條,我就感覺不人性化。女人不能被拋棄了還沒有一個居住的地方吧。
具體什麼時候公布,可能還要等一小段時間吧!

Ⅵ 最高法院就婚姻法司法解釋徵求意見什麼時候施行

版本肯定會有不同,甚至可能有原則性的改動。具體頒布時間則很難預測。估計在明年內吧。

Ⅶ 婚姻法是如何規定探視權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三十八條規定,「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根據此規定,享有探望權的主體是離婚後未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也就是即使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有不利因素,也不能變更探望權主體。並且將子女規定為探望的對象,只能被動的接受探望。這在司法實際中出現了很多矛盾和沖突。

第四十八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有關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7)婚姻法征詢擴展閱讀:

離婚後孩子的探視權:

1.探視權是指夫妻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按照離婚協議或法院判決,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時間,探望子女的權利。

2.探視權屬於身份權的范疇,是基於父母子女關系而享有的身份權。也是有子女的父或母,基於夫妻離婚而產生的一種身份權。它是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

3.離婚後對不直接與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來說,只是變更行使探視權的方式。

4.離婚後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教育是父母雙方應盡的法定義務,同時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對子女的探視也是應有的法定權利,這種權利和義務不能因離婚而消除。

參考資料:網路-《婚姻法》

Ⅷ 婚姻法解釋3徵求意見稿在哪裡徵求意見,是徵求普通老百姓的意見嗎

在人民法院網上公開徵求意見,任何公民都可以發表意見,參與討論。

熱點內容
法院調查取證時間 發布:2025-08-25 18:45:09 瀏覽:723
環境道德的主要內容 發布:2025-08-25 18:27:38 瀏覽:523
法院會計工作 發布:2025-08-25 18:22:54 瀏覽:300
20年經濟法教材 發布:2025-08-25 18:21:24 瀏覽:746
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不能統一 發布:2025-08-25 18:11:51 瀏覽:995
中國道德狀況 發布:2025-08-25 18:11:40 瀏覽:890
法治的logo 發布:2025-08-25 18:04:58 瀏覽:19
李惠律師 發布:2025-08-25 17:58:04 瀏覽:44
化妝品生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25 17:53:30 瀏覽:767
合同法387條 發布:2025-08-25 17:46:09 瀏覽: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