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學國際經濟法期末考試
① 國際經濟法試題
23、b c d
24、<1> b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5> b
<6> c
<7> c
② 國際經濟法的簡答題,急求
海上保險法有四大原則,即保險利益原則、最大誠信原則、因果關系原則以及代位求償原則。
1, 簡述不適用1980年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買賣。
答:(1)購進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貨物的銷售。(2)通過拍賣的方式簽訂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3)根據法律、執行令狀或其它令狀的銷售。(4)公債、股票、投資證券、流通票據或貨幣的銷售。(5)船舶、飛機或氣墊船的銷售。(6)電力的買賣。
③ 國際經濟法 試題
1、b d
4、c d
5、b c
12、c
13、d
14、d
④ 國際經濟法例分析題
國際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內他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容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隨著各國之間貿易和經濟往來日益增長以及國家對貿易和經濟活動的干預日益加強而形成和發展的。早在中世紀末期,歐洲主要商業城市就有一些關於國際商業交易的規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關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則和制度大量出現,並具有了國家之間條約的形式。作為一門學科,國際經濟法學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發展起來。國際經濟法調整的是廣義的國際經濟關系,那麼它必然既包括國際法規范,也包括國內法規范;既包括公法,也包括私法。在經濟全球化加快的背景下,國際經濟關系、國際經濟秩序和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和更改,是在南北矛盾—交鋒—磋商—妥協—合作—協調—新的矛盾中曲折行進的。如何擴大和加強眾多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事務的發言權、參與權和決策權,把有關的「國際游戲規則」或行為規范制定得更加公平合理,從而更能促進建立起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面臨這一客觀需求,國際經濟法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⑤ 國際經濟法的司法考試
國際經濟法在司法考試中主要考查的內容是國際貨物買賣、國際貨物運回輸與保險、國際答貿易支付、對外貿易管理制度、世界貿易組織、國際經濟法領域的其他法律制度(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國際投資法、國際融資法、國際稅法)等。
在2009年司法考試中,國際經濟法部分考查7道單選題、4道多選題和1道不定項選擇,共計17分。
⑥ 國際經濟法題目
一、
1、國際貿易慣例,是指在國際貿易的長期實踐中,在某一地區或某一行業逐漸形成的為該版地區權或該行業所普遍認知、適用的商業做法或貿易習慣,作為確立當事人權利義務的規則對適用的當事人有約束力。現在的國際貿易慣例經過人們的整理、編纂,表現為書面的成文形式。某一組織、協會的標准合同文本,指導原則,業務規范,術語解釋,都可以是國際貿易慣例。
2、我國《合同法》對要約邀請這一概念的規定是: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但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3、根據《匯票與本票統一法》,匯票是出票人要求付款人見票即付或見票後定期付給受款人或其代理人一定金額的無條件支付的命令。我國《票據法》對匯票的定義略有不同: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