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權利人提出新要約合同法

權利人提出新要約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2-01-05 18:55:41

A. 中國合同法如何規定要約和承諾問題

合同法第十三條的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約的構成要件主內要有:

(一)內容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人與人之間,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所說的具有一定憧憬的話,一般是可以實現。

承諾是受要約人按照所指定的方式,對要約的內容表示同意的一種意思表示,須具備以下條件:

(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要約和承諾是一種相對人的行為。因此,承諾必須由被要約人作出。被要約人,通常指的是受要約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權的代理人。

(2)承諾必須是在有效時間內作出。所謂有效時間,是指要約定有答復期限的,規定的期限內即為有效時間;要約並無答復期限的,通常認為合理的時間(如信件、電報往來及受要約人考慮問題所需要的時間),即為有效時間。

(3)承諾必須與要約的內容完全一致。即承諾必須是無條件地接受要約的所有條件。

B. 根據《合同法》,下列變更中屬於新要約的是(  )的變更。

正確答案:C
解析:屬於新要約的情形:①受要約人逾期承諾,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內受要約人該承諾有容效以外,為新要約;②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實質性變更包括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

C. 簡要敘述我國新合同法關於"要約"與"承諾"以及對數據電文合同的有關規定

要約
這一概念在在其他國家有的被稱之為「發價」,也有的被稱之為「發盤」。發出要約的人被稱為「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人被稱之為「受要約人」。
要約的構成要件主要有: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人與人之間,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所說的具有一定憧憬的話,一般是可以實現的.

承諾
(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要約和承諾是一種相對人的行為。因此,承諾必須由被要約人作出。被要約人以外的任何第三者即使知道要約的內容並對此作出同意的意思表示,也不能認為是承諾。被要約人,通常指的是受要約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權的代理人。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其承諾都具有同等效力。受要約人按照所指定的方式,對要約的內容表示同意的一種意思表示,在國際貿易中,也稱「接受」或「收盤」,任何有效的承諾,都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2)承諾必須是在有效時間內作出。所謂有效時間,是指要約定有答復期限的,規定的期限內即為有效時間;要約並無答復期限的,通常認為合理的時間(如信件、電報往來及受要約人考慮問題所需要的時間),即為有效時間。
(3)承諾必須與要約的內容完全一致。即承諾必須是無條件地接受要約的所有條件。據此,凡是第三者對要約人所作的「承諾」;凡是超過規定時間的承諾,(有的也叫「遲到的承諾」);凡是內容與要約不相一致的承諾,都不是有效的承諾,而是一項新的要約或反要約,必須經原要約人承諾後才能成立合同,關於承諾有效要件,大陸法系各國要求較嚴,非具備以上三要件者則不能有效。而英美國的法律對此採取了比較靈活的態度。例如,美國《統一商法典》規定,商人之間的要約,除要約中已明確規定承諾時不得附加任何條件或所附加的條款對要約作了重大修改外,被要約人在承諾中附加某些條款,承諾仍可有效。承諾可以書面方式進行,也可以口頭方式進行。通常,它須與要約方式相應,即要約以什麼方式進行,其承諾也應以什麼方式進行。對於口頭要約的承諾,除要約有期限外,沉默不能作為承諾的方式,承諾的效力表現為要約人收到受要約人的承諾時,合同即為成立。口頭承諾,要約人了解時即發生效力。非口頭承諾生效的時間應以承諾的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為准。一般認為,承諾和要約一樣准許在送到對方之前或同時撤回。但遲到的撤回承諾的通知,不發生撤回承諾的效力。

D. 《合同法》中要約和要約邀請的分別要簡單通俗易懂的。

其一,效力不同。要約對要約人具有約束力,即:要約送達,要約人就不得撤回,如果當事人想要撤銷要約,也要符合法定的條件。要約邀請對要約人沒有在撤回上的限制,當事人可以任意撤回,要約邀請不存在撤銷的問題。但要約邀請也可能構成締約責任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廣告法》上的責任。
其二,要約以訂立合同為直接目的,受要約人承諾送達,合同即告成立。要約邀請,則不是以訂立合同為直接目的,它只是喚起別人向自己作出要約表示或使自己能向別人發出要約。

其三,要約必須包含能使合同得以成立的必要條款,或者說,要約必須能夠決定合同的內容。如對一個買賣合同要約來說,通常需要標的、數量、價金三個條款。而要約邀請不要求包含使合同得以成立的必要條款。要約邀請一般只是籠統地宣傳自己的業務能力、產品質量、服務態度等。

其四,要約一般是針對特定的對象進行。而要約邀請的對象則一般是不特定的大眾對象。這是就一般情況而言。但不宜以對象的不同作為劃分要約與要約邀請的基本標准,要約可以針對不特定的多數人,這並不妨礙某特定人的承諾與要約的結合而成立合同;要約邀請亦不妨針對特定的當事人,特定的當事人可以根據要約邀請的內容提出自己的要約。

其五,要約一般是針對特定相對人的,故要約多採取一般信息傳達方式:即口頭方式和書面方式。要約邀請一般是針對不特定多數人的,故往往藉助電視、廣播、報刊等媒介傳播。

要約與要約邀請最根本的區別是:受要約人有承諾權;受要約邀請人沒有承諾權。這是效力上的區別。

E. 《合同法》的要約問題

受要約人一旦承諾,就證明訂立合同的意思達成了一致,那麼這樣,要約人和受要約人都得受到約束,不能隨意放棄、變更

F. 關於合同法要約問題

工程招投標中,業主發出的是要約邀請並不是要約,承包人發出的投標文件是要約,業主接到投標文件後,給承包人發出的中標通知書是承諾,此時,合同才成立。

G. 合同法裡面提到的「要約」是什麼意思

要約是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發出的希望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一回方稱要約人,接收要約答的一方稱受要約人。
《合同法》第14條對要約的構成,有具體要求。
簡單說:一個有效的要約,加上受要約方反饋的有效承諾,就能成立一個有效的合同。

H. 合同法規定 受要約人超過期限發出承諾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以外為新要約

你好,新要約指的是你發出的超過期限的承諾,此時對方為受要約人,新要約要成立需得到受要約人的承諾。

I. 合同法第二十八條,什麼叫做新要約

一個合同由要約和承諾組成。新要約就是成立新的合同的一個組成部分。例如我本來出專一塊錢買屬只你的一隻筆,你不說不行,要兩塊。這時一塊錢一支筆的合同不成立。現在面臨的是二塊錢一支筆的請求,如果你答應,就是一個新的合同。不答應,那就無合同產生。

熱點內容
景洪市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8-22 11:42:43 瀏覽:15
水泥廠保安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2 11:42:36 瀏覽:729
法官考試民事案例分析 發布:2025-08-22 11:42:27 瀏覽:295
簡述經濟法的獨立性 發布:2025-08-22 11:41:49 瀏覽:347
行政法律實務論文 發布:2025-08-22 11:27:30 瀏覽:437
華東政法2017民商法學 發布:2025-08-22 11:25:50 瀏覽:719
經濟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19條 發布:2025-08-22 11:17:38 瀏覽:496
外包業務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2 11:13:27 瀏覽:60
沈陽騰達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22 11:09:10 瀏覽:421
拿手機在家值班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8-22 11:09:00 瀏覽: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