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合同法雙務合同
1. 雙務合同的相關規定
根據合同法,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履行順序的,應該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這在合同法理論上稱為「雙務合同的同時履行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效力在於,阻止對方當事人請求權的行使,並無消滅對方請求權的效力。
2. 雙務合同的合同本質
雙務合同的概念是作為單務合同的概念之存在而存在,反之亦然。兩者是一組彼此對立的對應概念。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之概念的形成源於合同的分類。研究合同的分類必先研究其分類意義,根據分類意義確定劃分標准,進而科學歸類、客觀定性、准確適用法律。
通說認為,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分類的主要意義在於確立並運用對待給付義務之規則。所謂對待給付義務,即基於利益的交換而形成的雙方給付互為依賴的義務關系,俗稱「你與則我與,你不與則我亦不與」的義務對待關系。當事人承擔義務的目的在於獲取對方給付義務。義務的對待關系又被稱為義務的對價關系。
「對價」,是英美合同法中的概念。英美法系國家的合同制度以「約因」作為合同的實質要素。「在法律上,有價值的約因是一方可得的權利、利益、利潤或好處,或是另一方須付出或承擔的寬容、損害、損失或責任」。「費德里克·波洛克(FederikPollock)曾經給約因下過這樣的定義:『一方的行動或制約不行動,或承諾採取行動或承諾抑制不行動,是用以換取對方的承諾的代價的,那麼用代價換來的承諾是可以強制執行的。』」12在這里,約因即為代價。關於對價,英國學者聖格爾曼對其作了形象的描述:「如果A基於某種對價作出了某種允諾的話,假如這個允諾不違法,如由於B為A修繕房子,所以A允諾給付B20鎊,則A的允諾就是有約束力的。但如果對A的允諾找不出其所以如此的對價的話,則A不必遵守它:因為這說明其中有錯誤。」13這一表述表明「對價」是一種報酬。代價與報酬所表達的意義相同。
中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均無「對價」這一概念,故而尋求「對價」的法律意義不能求助於中國調整合同關系的法律文件。然而,中國票據法卻對「對價」這一概念作了近乎定義的描述。《票據法》第10條第2款規定:「票據的取得,必須給付對價,即應當給付票據雙方當事人認可的相對應的代價。」上述關於「對價」的釋義表明,「對價」即為「代價」,是雙方利益的互換。諸如,用糧食交換石油,用金錢交換產品。「對價」這一特徵表明,義務的對價關系是一種典型的交換關系。正因為是交換關系,所以發生合同履行中的抗辯:當一方不履行糧食給付義務時另一方可以拒絕給付石油;當一方發現對方財產狀況明顯惡化,有難為金錢給付之可能時,可以拒絕交付產品,以防範在向對方給予利益後不能換取相應的利益。對價之給付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對價不以等價為限,無論互易之利益是否等價均為對價,一方或雙方的給付若為履行法定義務或者屬於非法的給付不構成對價。
雙務合同
雙務合同的本質特徵是合同雙方的義務存有對價關系。以此為合同分類標准,可將合同分為雙務合同和單務合同。具備上述本質特徵的為雙務合同;反之,為單務合同。這意味著雙務合同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合同當事人互負債務以及雙方的債務有對價關系。而單務合同則不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或者表現為僅一方承擔債務,或者表現為雙方雖互負債務但雙方的債務無對價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有償合同關系也是一種財產交換關系,或者說利益互換關系。能不能說,有償合同就是雙務合同?顯然不能。因為有償合同與雙務合同不同,雙務合同是有償合同的一種,有償合同卻不都是雙務合同。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在有償合同中,雙方的給付有對價關系;在雙務合同中,雙方的義務有對價關系。由於合同的義務是為特定之給付,故此,任何一種雙務合同都是有償合同。有償合同是對待給付合同,適用對待給付規則。比如,一方基於不可抗力而給付不能的,他方亦可不為給付;他方若已為給付的,可解除合同,並可依據不當得利請求返還業已給付的利益。如果說一切合同都是諾成性合同,不存在實踐性合同,那麼有償合同與雙務合同無任何區別。由於「實踐性合同」的介入,使一部分有償合同成為單務合同。下面以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為例作一簡短分析。
在中國,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無論是有償還是無償都是單務合同、實踐性合同。無償借款合同雙方無對待給付關系(即無對價給付關系),自然不能成為雙務合同。有償借款合同的雙方存在對價給付關系14,存在著利益的互換,但雙方並不存在義務的對價,無對待義務關系。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是一種實踐性合同。它使貸款人提供貸款的對價給付行為成為使合同生效的「成約行為」,而不是履行合同義務的「履約行為」。因而,有償借貸合同只有給付的對價關系,而無義務的對價關系。它無須適用合同抗辯制度。
有學者認為:「一個契約的法律性質究為雙務契約與否,應就其雙方當事人實際上是否負有互為給付關系而定,不應因其是否為要物契約而受影響。依傳統見解的思考方法,倘『民法』規定:『租賃,因租賃物之交付,而生效力』,則租賃契約亦將成為片務契約矣!此種思考方式純從形式而立,忽略於互為給付的實質上關系,是否妥適,不無研究餘地。」鄙以為,倘若不將雙務合同的區別標準定位於是否對價義務關系,而定位於是否對價給付關系,則有償合同與雙務合同無本質區別。因為,對價即代價。有償合同雙方的給付互為代價。於是乎,所有的有償合同均為雙務合同。有償合同與雙務合同雖有許多共同點,但是合同的抗辯畢竟只適用於雙務合同。
「所有的有償合同均為雙務合同」這一命題不能成立,「所有的雙務合同亦均為有償合同」這一命題則可以成立。因而,雙務合同可適用有償合同的一切規則。
3. 哪些是單務合同,怎麼和雙務合同怎麼區分
所謂「單務合同」是指由一方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而對方當事人無合同義務的合同。比如《合同法》中的贈與合同就是典型的單務合同。《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如果贈與沒有附義務,受贈人無需履行義務,那麼贈與合同就是完全的單務合同。
而大多數合同中,當事人都既有權利,也有義務,各方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需要履行義務,這類合同就是所謂「雙務合同」。
4. 什麼是單務合同,雙務合同,諾成合同
單務合同,「雙務合同」的對稱。是指一方只享有權利而不盡義務,另一方只盡義務而不享有權利的合同。單務合同的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不存在對應關系。例如贈與合同,贈送人只承擔交付贈品的義務,而不享受任何權利;受贈人則只享有取得贈送人交付贈品的權利,而不承擔任何義務。其他如無償借貸合同、無償保管合同等。與單方法律行為不同,單務合同是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協議,單方法律行為則是單方的意思表示。
雙務合同是「單務合同」的對稱。雙方當事人互相承擔義務和享有權利的合同。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承擔的義務與他們享有的權利相互關聯,互為因果,除法律或合同有特殊規定外,雙方應同時對等給付,一方不能要求他方先行給付。在等價交換的商品經濟關系中,絕大多數的合同,都是雙務合同。
諾成合同,又稱不要物合同。實踐合同的對稱。指僅以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為成立要件的合同。諾成合同自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即可成立,不以一方交付標的物為合同的成立要件,當事人交付標的物屬於履行合同,而與合同的成立無關。買賣合同是典型的諾成合同。實踐合同,又稱要物合同,是指除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須交付標的物或完成其他給付才能成立的合同。
(4)什麼是合同法雙務合同擴展閱讀
單務合同與雙務合同的劃分
(1)劃分標准:當事人雙方是否存在對待給付義務。
(2)單務合同:是指僅有一方負給付義務的合同。
(3)雙務合同:是指當事人雙方互負對待給付義務的合同。
劃分意義:
1.是否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規則。
2.在風險負擔上是不同的。雙務合同中,如果當事人因不可抗力導致其不能履行合同義務,其合同義務應被免除,其享有的合同權利亦應消滅。在此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因不再負有合同義務,也無權要求對方作出履行;在單務合同中,不存在雙務合同中的風險負擔問題。
網路-單務合同
網路-雙務合同
網路-諾成合同
5. 有償合同與單務合同、雙務合同,都存在哪些區別
馬穎秋律師解答: 單務合同,雙務合同是合同法對合同的一種分類辦法,一般情況下耽誤合同都是無償的,雙務合同都是有償的,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情況。 本文就為您解讀,有償合同與單務合同、雙務合同的區別。 首先,典型的單務合同有:贈與、借用、自然人借款,保證。 其次,無義務對價關系的合同便是單務合同。包括一方有義務,另一方無義務的合同,也包括雙方雖都有義務但雙方的義務無對價關系的合同。 贈與合同、借貸合同屬於單務合同已為學理通說。據我國《合同法》之規定,在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或者經過公證的附義務的贈與合同中,贈與人有義務交付贈與物; 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 最後,任何一種雙務合同都是有償合同。有償合同是對待給付合同,適用對待給付規則。比如,一方基於不可抗力而給付不能的,他方亦可不為給付;
6. 經濟法中雙務合同有什麼
典型的單務合同有:贈與、借用、自然人借款(不管有償與否),保證(不管有償與否)
2.無義務對價關系的合同便是單務合同。包括一方有義務,另一方無義務的合同,也包括雙方雖都有義務但雙方的義務無對價關系的合同。贈與合同、借貸合同屬於單務合同已為學理通說.
如果按照「互負義務說」、「權利義務關聯說」、「對待給付關系說」之觀點,贈與合同、借貸合同均為一方只有權利而無義務,另一方只有義務而無權利,但是贈與合同雖為無償合同、單務合同,但它決非僅僅表現為一方只享有權利而不承擔義務,另一方只承擔義務而不享有權利。
據我國《合同法》之規定,在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或者經過公證的附義務的贈與合同中,贈與人有義務交付贈與物;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
行義務。既然這樣,那附義務的贈與合同是單務合同的理由為:第一,雙務合同當事人均應按合同的約定履行義務,而不問雙方的給付是否等價。然而,附義務的贈
與只在贈與的范圍內承擔義務。第二,雙務合同中的權利人只能是合同當事人,而附條件合同的權利人是他人。
3.任何一種雙務合同都是有償合同。
有償合同是對待給付合同,適用對待給付規則。比如,一方基於不可抗力而給付不能的,他方亦可不為給付;他方若已為給付的,可解除合同,並可依據不當得利請求返還業已給付的利益。
4.如果說一切合同都是諾成性合同,不存在實踐性合同,那麼有償合同與雙務合同無任何區別。由於「實踐性合同」的介入,使一部分有償合同成為單務合同,比如:自然人之間的有償借款合同。
5.在我國,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無論是有償還是無償都是單務合同、實踐性合同。有償借款合同的雙方存在對價給付關系,存在著利益的互換,但雙方並不
存在義務的對價,無對待義務關系。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是一種實踐性合同。它使貸款人提供貸款的對價給付行為成為使合同生效的「成約行為」,而不是履行合
同義務的「履約行為」。因而,有償借貸合同只有給付的對價關系,而無義務的對價關系,也不適用合同抗辯制度,合同的抗辯只適用於雙務合同,因此其為單務合
同.
以上內容,我在 大律師網 的相關案例看過,希望能幫到你。
7. 建設工程法規中 哪些是雙務合同
合同的內容,即合同的當事人訂立合同的各項具體意思表示,具體體現為合同的各項條款。《合同法》第12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應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前述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①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②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③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④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⑤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⑥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8. 什麼是不真正的雙務合同(合同法)
雙務合同的解釋
雙務合同:是指雙方當事人都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合同。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呈對應狀態,即每一方當事人既是債權人又是債務人。
例如:買賣合同
《合同法》中的規定
根據合同法,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履行順序的,應該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這在合同法理論上稱為「雙務合同的同時履行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效力在於,阻止對方當事人請求權的行使,並無消滅對方請求權的效力。
單務合同與雙務合同的劃分
劃分標准:當事人雙方是否存在對待給付義務。
單務合同:是指僅有一方負給付義務的合同。
雙務合同:是指當事人雙方互負對待給付義務的合同。
劃分意義:
1.是否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規則。
2.在風險負擔上是不同的。雙務合同中中,如果當事人因不可抗力導致其不能履行合同義務,其合同義務應被免除,其享有的合同權利亦應消滅。在此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因不再負有合同義務,也無權要求對方作出履行;在單務合同中,不存在雙務合同中的風險負擔問題。
單務合同,比如:借,贈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