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繼續履行合同的情形

合同法繼續履行合同的情形

發布時間: 2022-01-09 08:34:34

1. 怎樣能讓賣方繼續履行合同

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所以,當合同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時,守約當事人可以主張繼續履行。但是《合同法》第110條同時也規定了:「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所以看來,繼續履行是有條件的,一是法律或事實上能夠繼續履行,二是不存在不適於強制律師或者履行費用過高的情形,三是債權人要在合理期限內要求履行。對於買賣合同的繼續履行,法院一般還要求買方已經付完全部款項或者有能力一次付清剩餘全部房款,如果是銀行貸款而貸款尚未審批通過的且買方又無力自行付清剩餘款項的,法院一般不支持繼續履行的訴求。

2. 《合同法》110條解讀。

1.合同法第110條規定的內容第一百一十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內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容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
2.合同法第110條規定的解釋本條規定了非金錢債務的違約責任。這種責任體現在兩個方面:一為繼續履行;二為賠償損失。非金錢債務,是指除了金錢作為標的的債務以外的債務,這類債務的標的包括金錢以外的物、行為和智力成果.

3. 合同法對繼續履行的時間規定

您好。

繼續履行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合同還能繼續履專行;屬2、對方有繼續履行合同的能力;3、合同約定履行的期限未過期,或債權人同意債務人繼續履行。
因此,《合同法》對於繼續履行的時間規定,以合同約定履行的期限為准,若合同履行期限的時間已過,但債權人同意並要求債務人繼續履行的,則債務人在能夠履行合同的情況下,應當繼續履行。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4. 我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合同,同時要求賠償違約金嗎

分為兩種情況:

1、對於遲延履行違約金,包括沒開始履行和中斷履行或者部分履行。從當事人的意思看,是預定遲延履行造成的損失補償,沒有免除實際履行的意思;從法律看,第114條第3款也明確了沒有免除的含義,所以可以要求繼續履行。

2、對於就不履行約定的違約金,當事人的意思就是就整個不履行合同造成的實際損失預定的賠償金,守約一方只能在要求支付違約金和要求繼續履行之間作出選擇:要麼要求支付違約金,免除對方繼續履行的責任;

要麼,要求繼續履行,不得要求支付違約金,除非出現合同法第110條規定的不得強制實際履行的情形。

此時就不履行約定的違約金和繼續履行不可並用。當然,當選擇了繼續履行而不得要求支付違約金時,可能造成了其他的如質量瑕疵的損失,那麼,這時並不是適用已約定的違約金,而可以要求其他的補救措施或損害賠償。

(4)合同法繼續履行合同的情形擴展閱讀:

根據合同法:

《合同法》第114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所以,違約金具有懲罰性的特徵,它不以非違約方遭受損失為前提。

一般來說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30%。但是如果過高或者過低是可以請求法院給予減少或者增加的。

《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適當減少。

但是違約金是當事人雙方在訂約時對一方違約後可能造成的損失的一種預先估算,與違約後守約方的實際損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

法律規定預定違約金,除了給當事人施加心理壓力外,也避免了違約後損失計算的麻煩和當事人證明損失大小的麻煩,使當事人能迅速確定自己應當承擔的具體責任。因此,當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違約金額、或者當違約金過分高於損失時,則需承擔證明損失大小的責任。

賠償性違約金作為賠償損失額的預定,雖然不要求其數額與損失額完全一致,但也不宜使兩者相差懸殊,否則,會使違約金責任與賠償損失的一致性減弱乃至喪失,而使兩者的差別性較大,以致成為完全不同的東西。因此,違約金的數額過高或者過低時允許調整是適宜的。

在這,違約金的數額與損失額應大體一致,這是商品交換的等價原則的要求在法律責任上的反映,是合同正義的內容之一,是合同法追求的理想之一。既然如此,違約金的數額過高或者過低時予以調整,就其根據。

(1)違約金高低的比較標准。《合同法》第114條所規定的比較標准,是因違約「造成的損失」。

(2)違約金的增加。賠償性違約金既屬損害賠償額的預訂,理應是在充分估計因違約所會造成的實際損失的基礎上確定的。如果違約金低於因違約造成的實際損失,該違約金在實際效果上就相當於限責條款。

(3)違約金的適當減少。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5. 合同約定的履行條件發生變化合同應繼續履行嗎

  1. 如果合同約定的履行條件發生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一方明顯不公平,可以要求變更合同或者解除合同。

  2. 這種情況叫情勢變更,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後,因不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的原因發生情勢變更,致合同之基礎動搖或喪失,若繼續維持合同原有效力顯失公平,允許變更合同內容或者解除合同。

  3.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六條規定:合同成立以後客觀情況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屬於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於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公平原則,並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變更或者解除。

6. 合同不能繼續履行怎麼辦

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6)合同法繼續履行合同的情形擴展閱讀:

1、合同法第110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 法律上或事實上不能履行 ;

(二) 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

(三) 債務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2、這是法律關於合同繼續履行請求許可權制的規定,由於該規定過於原則,在司法實踐中產生諸多困難。

3、法律上或事實上不能履行,無外乎合同標的已滅失、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已被政府徵收或已被法院執行、合同無效等情形,這些情況的共同點就是合同失去意義,必須消滅,即使作出繼續履行合同的判決,也不可能得到有效執行。

7. 合同法規定的排除繼續履行義務的情況有哪些

若有一方違約,則另一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不繼續履行義務,包括:時間、人員、項目、費用方面的違約都可解除合同。

8. 合同繼續履行的條件有哪些

您好:
一、什麼是繼續履行
繼續履行也稱強制實際履行,是指違約方根據對方當事人的請求繼續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的違約責任形式。
繼續履行雖然是合同履行的繼續,仍然是履行原合同債務,但它同一般的履行合同債務的行為不同:履行時間不一致,強制履行的時間晚於履行原合同債務的時間;作為法律規定的對違約方的一種強制形式,強制履行比正常的合同履行增加了一層國家強制,在違約方過錯違約的情況下,多了一種道德和法律對過錯違約的否定性評價。強制履行屬於違約責任的方式,而不是單純的合同債務的履行。
繼續履行的法律特徵有:
(一)繼續履行是一種獨立的違約責任形式,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合同履行。具體表現在:繼續履行以違約為前提;繼續履行體現了法的強制;繼續履行不依於其他責任形式。
(二)繼續履行的內容表現為按合同約定的標的履行義務,這一點與一般履行並無不同。
(三)繼續履行以對方當事人(守約方)請求為條件,法院不得徑行判決。
二、適用繼續履行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繼續履行的適用,因債務性質不同而不同:
(一)金錢債務:無條件適用繼續履行。金錢債務只存在遲延履行,不存在履行不能,因此,應無條件適用繼續履行的責任形式。
(二)非金錢債務:有條件適用繼續履行。對非金錢債務,原則上可以請求繼續履行,但下列情形除外:
1、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履行不能);
2、債務的標的不適用強制履行或者強制履行費用過高;
3、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請求履行(如季節性物品之供應)。

9. 合同履行不能法律規定有哪些

履行不能是指債務人在客觀上已經沒有履行能力。債務人由於某種原因,事實上已不可能履行債務。履行不能使債的目的客觀上無法實現,因而導致債務消滅或轉化為損害賠償之債,債權人無法請求繼續履行。1、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歸責於債務的事由,債務人均應承擔違約責任,但應免除債務人的實際履行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請求賠償損失。此外,若違約人的行為構成犯罪,違約人依法還應承擔刑事責任。2、因可歸責於債務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債務人應免除實際履行責任,但應承擔違約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並請求賠償損失。3、因可歸責於債務人的事由而致一時履行不能,待不能原因清除以後,債務人應履行原債務,並承擔違約責任,但此時履行不得違反《合同法》第110條規定。4、因可歸責於債務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債務人可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實際履行責任,對能履行的部分仍應繼續履行,但不得違反《合同法》第110條的規定,並同時承擔違約責任;若部分履行不能致使債權人訂約目的不能實現,債權人可解除合同,並請求賠償損失。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 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二) 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三) 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熱點內容
道德和利益統一 發布:2025-08-21 16:11:32 瀏覽:338
新公司法制度創新立法爭點與難點pdf 發布:2025-08-21 15:44:17 瀏覽:783
工傷保險條例14條具體解釋 發布:2025-08-21 15:31:57 瀏覽:210
政府法律顧問隊伍建設情況 發布:2025-08-21 15:31:52 瀏覽:408
房地產官司律師 發布:2025-08-21 15:25:09 瀏覽:691
q群群員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1 15:12:16 瀏覽:278
民法手工畫 發布:2025-08-21 15:12:11 瀏覽:520
論勞動合同法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1 14:41:33 瀏覽:332
84年的山林證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1 14:35:24 瀏覽:968
婚姻法培訓小結 發布:2025-08-21 14:21:04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