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中對企業合並

經濟法中對企業合並

發布時間: 2022-01-14 21:28:20

經濟法中的法定合並會計上並沒有

經濟法講的是法律形式上合並。必有一家公司消滅。
會計講的是經濟實質的合並。指具有控制力或影響力就必需編制合並報表。實際上還是獨立兩家公司。

Ⅱ 經濟法 企業合並

是的,經濟法上的企業合並,指的是具有不同法人資格的兩個企業之間的行為
按照法律意義上講,分公司屬於企業的分支機構,不劇透獨立的法人資格,子公司才有法人資格
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才能成為法人主體和法律主體

Ⅲ 關於經濟法的問題

1、獨資企業的法律特徵有

1.企業組建手續簡單、費用低,只要按照有關規定,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營業執照即可;

2.無須向社會公布企業的財務報表;

3.一般情況下,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一;

4.政府管制較少,企業只要遵守有關規定即可;

5.企業對自己的債務負無限責任,當個人的資產不足以償還債務時,用個人的財產償還債務;

6.企業壽命有限,為往往隨著業主的死亡而告終;

7.企業資本一般由個人籌集,一般為個人的財產,很難籌集到大筆資金。

2、設立合夥企業應具備條件:①有2個以上合夥人,並且都是依法承擔無限責任者;②有書面合夥協議;③有各合夥人實際繳付的出資;④有合夥企業的名稱;⑤有經營場所和從事合夥經營的必要條件

3.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條件

  1. 股東符合法定人數。 法定人數是指法定資格和所限人數兩重含義。法定資格是指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可以作為股東的資格。法定人數是《公司法》規定的注冊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人數。《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限定為二個以上五十個以下。
    2.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公司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於法定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其餘部分由股東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
    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三萬元。法律、行政法規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
    公司類型企業最低注冊資本
    咨詢人民幣三萬元
    貿易人民幣三萬元
    服務類人民幣三萬元
    房地產人民幣三萬元
    投資服務人民幣三萬元
    金融人民幣三千萬元
    生產、研發人民幣三萬元
    電信增值人民幣一百萬元
    特定行業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需高於前款所定限額的,由法律、行政法規另行規定(如:拍賣業至少需100萬元注冊資本;典當行至少需要300萬注冊資本)。
    3.股東共同制定章程。 制定有限責任公司章程,是設立公司的重要環節,公司章程由全體出資者在自願協商的基礎上制定,經全體出資者同意,股東應當在公司章程上簽名、蓋章。
    4.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除其名稱應符合企業法人名稱的一般性規定外,還必須在公司名稱中標明"有限責任公司"或"有限公司"。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是指有限責任公司組織機構的組成、產生、職權等符合《公司法》規定的要求。公司的組織機構一般是指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或股東會、執行董事、一至二名監事、經理。股東人數較多,公司規模較大的適用前者,反之適用後者。
    5.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4、股東大會的職權

1、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2、選舉和更換董事,決定有關董事的報酬。
3、選舉和更換由股東代表出任的監事,決定有關監事的報酬事項,審議批准董事會的報告。 4、審議批准監事會的報告:審議批推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5、審議批准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6、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做出決議。
7、對公司發行債券做出決議。
8、對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做出決議(本項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議特有的職權)。 9、對公司合並、分立、解散和清算等事項做出決議。
10、修改公司章程,以及公司章程規定需由股東大會決定的事項。

5、合同的概念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合同的分類

1、學理上分類方法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合同分為:

(1)以法律是否設有規范並賦予一個特定名稱為標准,合同分為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

(2)以給付義務是否由雙方當事人互負為標准,合同分為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

(3)以當事人取得權益是否須付相應代價為標准,合同分為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

(4)以合同的成立是否須付標的物或完成其他給付為標准,合同分為諾成性合同與實踐性合同。

(5)以法律對合同的形式是否有特定要求,可將合同分為要式合同與不要式合同。

(6)以合同相互間的主從關系,可以將合同分為主合同與從合同。

(7)其他分類

2、按照合同法規定的有名合同,分為15類:

(1) 買賣合同。指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2)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供用電合同是供電人向用電人供電,用電人支付電費的合同。供用水、供用氣、供用熱力合同,則參照供用電合同的有關規定。

(3)贈與合同。指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與贈與的合同。

(4)借款合同。指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5)租賃合同。指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6)融資租賃合同。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7)承攬合同。指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

(8)建築施工合同。指承包人進行工程建設,發包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9)運輸合同。指承運人將旅客或者貨物從起運地點運輸到約定地點,旅客、托運人或者收貨人支付票款或者運輸費的合同。

(10)技術合同。指當事人就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或者服務訂立的確立相互之間權利和義務的合同。

(11)保管合同。指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並返還該物的合同。

(12)倉儲合同。指保管人儲存存貨人交付的倉儲物,存貨人支付倉儲費的合同。

(13)委託合同。指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

(14)行紀合同。指行紀人以自己的名義為委託人從事貿易活動,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15)居間合同。指居間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6、合同的內容

  1. 合同條款。

  2. 合同條款的解釋。

  3. 合同的法律適用。

  4. .格式條款。

  5. 免責條款。

Ⅳ [CPA經濟法]關於並購

立法

Ⅳ 關於並入集團公司做合並報表的確定范圍。

非常簡單。通常來說,達到「控制」是指擁有50%以上的股權,因為根據經濟法中的規定,公司遇到重大事件,如果章程沒有約定的,需要全體股東過半數以上同意。因此一般認為控股達到50%以上就算「控制」。實際工作中要看具體的章程規定。

例題1的答案就應該是甲、乙公司納入合並范圍。W直接控制甲公司,間接控制乙公司。

而例題2來說,既然說了是「重大影響」,那就是說沒有達到控制啊。沒有達到控制自然不需要並入公司做合並報表了。

根據你提出的問題,只有達到「控制」才納入合並報表,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均不納入。

你的迷茫在於,例題1中W只是對乙公司達到35%的股份對吧?但是別忘了,W子公司甲還擁有乙公司26%。因此等於W直接擁有乙35%,間接擁有乙26%,合計擁有乙公司61%。間接控制不是相乘,而是直接相加。(另,只有「控制」才談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根本談不到間接控制)。假如例題1中,W持有甲公司40%的股份,那麼W既不控制甲,也不控制乙。

Ⅵ 經濟法中企業和公司有什麼區別

企業一般是指以營利為目的,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版術等)權,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經濟組織。
企業存在三類基本組織形式: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公司制企業是現代企業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組織形式。
公司與企業是種屬關系,凡公司均為企業,但企業未必都是公司。公司只是企業的一種組織形態。

Ⅶ 經濟法中講的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它公司合並要回購股份,是特指吸收合並嗎控股合並完全沒必要回購吧

經濟法中講的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並要回購股份,看來是指吸收合並。

Ⅷ [CPA經濟法]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合並成什麼公司

[答案]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與有限責任公司合並後,存續企業仍為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Ⅸ [CPA經濟法 公司法]合並、並購、兼並的區別

並購抄的內涵非常廣泛,一般是指兼並和收購。
兼並 —又稱吸收合並,指兩家或者更多的獨立企業,公司合並組成一家企業,通常由一家占優勢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
收購 — 指一家企業用現金或者有價證券購買另一家企業的股票或者資產,以獲得對該企業的全部資產或者某項資產的所有權,或對該企業的控制權。
與並購意義相關的另一個概念是合並——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合並成為一個新的企業,合並完成後,多個法人變成一個法人。
兼並一般指兩家或兩家以上公司的合並,組成一個新的企業。原來公司的權利與義務由新的公司承擔。按照新公司是否新設,兼並通常有兩種形式: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
收購是指一家企業購買另一家企業的資產、股票等,從而居於控制地位的交易行為。按照收購的標的,可以進一步分為資產收購和股份收購。
兼並和收購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兼並是企業之間合為一體,而收購僅僅取得對方控制權。由於在實踐中,兼並和收購往往很難嚴格區分開,所以習慣上都將二者合在一起使用,簡稱並購。

Ⅹ 經濟法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指經濟法所干預、管理和調控的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關系,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a.國家規范經濟組織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規范組織的法律,是為了防止壟斷組織的出現,從組織上保證市場經濟順利發展。這方面的法律有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合夥企業法、個人投資法等。
b.國家干預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國家對市場經濟運行進行干預是經濟法的重要調整方式,這方面的法律有證券法、票據法、破產法、金融法、保險法、房地產法、環境法、自然資源法等。
c.國家管理、規范經濟秩序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日本學者丹宗昭信認為::經濟法是國家規制市場支配的法,現代經濟法的核心是壟斷禁止法。這方面的法律有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產品質量法。
d.國家在經濟調控中發生的經濟關系。此種經濟關系的特點是國家對市場經濟運行實行宏觀調控,使經濟各部門運行協調,使整個國家經濟運行平穩。這方面的法律有財政法、稅法、計劃法、產業政策法、價格法、會計法和審計法等。
基本原則
包括社會本位原則、實質公平原則、經濟效率原則和可持續發展原則。

熱點內容
社會研究法主要內容 發布:2025-08-17 12:39:03 瀏覽:172
采購人主體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8-17 12:38:55 瀏覽:556
消毒供應中心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17 12:32:40 瀏覽:432
合同法中訂立合同簽字或蓋章 發布:2025-08-17 12:30:51 瀏覽:85
刑法第388 發布:2025-08-17 12:30:10 瀏覽:16
開會時突發疾病死亡賠償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7 12:29:26 瀏覽:350
2017火星司考筆記民法 發布:2025-08-17 12:29:24 瀏覽:945
中國婚姻法彩禮 發布:2025-08-17 12:22:06 瀏覽:612
刑事訴訟法第80第一項 發布:2025-08-17 12:11:32 瀏覽:608
新婚姻法與買房 發布:2025-08-17 12:07:23 瀏覽: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