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地域管轄

經濟法地域管轄

發布時間: 2022-01-15 16:11:09

『壹』 經濟法中,以是否可以隨意移動為標准,物可分為

基本上是這樣的分為:動產和不動產。
1、動產與不動產的概念。
動產是能夠移動並且不因移動損害價值的物,不動產是不能夠移動或雖可移動但卻會因移動損害價值的物。物就數量而言,大多數屬於動產,為了簡約法律用語,法律一般以列舉的方法界定不動產,而不動產以外的物,則解釋為動產。
2、區分的法律意義。
(1)所有權人限制。不動產中的土地、河流、森林等,只能成為國家或集體的所有權客體,任何自然人或集體組織以外的法人,都不能成為這些不動產的所有權人。
(2)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不同。動產物權的變動,通常以交付公示;而不動產物權的變動,則以登記為公示,不經登記的不生變動效力。
(3)設立的他物權類型不同。物權中的用益物權,如土地使用權、地役權、典權等,只能在不動產上設定,動產不能設定用益物權。在擔保物權中,不動產得設定抵押權,而不能設定質權和留置權;而動產可設定質權和留置權。
(4)不動產發生相鄰關系。不動產由於不能移動,相鄰的佔有人之間如因不動產的利用而產生沖突與矛盾時,就需要法律加以協調。所以,民法上有專門處理不動產相鄰關系的條文,以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相鄰關系。
(5)地域管轄不同。因不動產發生的爭議,適用專屬管轄。而因動產引起的民事訴訟,則依普通管轄確定管轄法院

『貳』 經濟法的定義

經濟法是公法,是調整國家對市場經濟活動實行干預、管理、調控所產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隨著部門法劃分界限的逐漸明確以及法學學科的不斷發展,「經濟法」這一概念的法學意義已經被特定化為與民商法相並列的經濟法法律部門以及與其相對應的經濟法學科,而不再是「調整經濟法關系的法」或「與經濟法相關的法」這樣的表面含義。

(2)經濟法地域管轄擴展閱讀

經濟法特點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五、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叄』 初級職稱經濟法問題: 位於a地的甲公司和位於b地的乙公司在c地簽訂一份勞動合同,約定由甲公

參考答案:BD

對於合同糾紛,可以協議約定起訴地點,包括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合同履行地、被告住所地,這是合同法的內容,合同法屬於民法,民法的一個主要原則是意思自治,只要雙方都同意,上述地方可以隨便選。但是,這道題中,雙方沒有約定訴訟管轄地,合同糾紛適用的特殊地域管轄(特殊管轄)是合同履行地,同時,合同糾紛不排除一般地域管轄(普通管轄)的被告住所地。因此,這題選的是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

『肆』 2021初級會計《經濟法》高頻考點答疑:地域管轄

【導讀】地域管轄是從橫的方面來確定案件的受理單位,對各自轄區對第一審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進行審理分工,不同訴訟種類有不同規定,因為和經濟活動息息相關,所以也是初級會計的重要考點,目前,2021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備考進行中,掌握考點也是初級會計考試成功的基石,因為知道和掌握了高頻考點,我們就能更有效備考,也能更節約時間,當然這也和考生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雖然努力了不一定能夠成功,但是放棄了肯定是失敗的,下面就給大家帶來2021初級會計《經濟法》高頻考點答疑:地域管轄,大家趕緊學起來。

【知識點】地域管轄

提問內容:老師,被告就原告與原告就被告分別是什麼意思啊?

回復:

您看能否這樣理解,這是屬於民事訴訟法中關於地域管轄(而且是一般地域管轄)的基本問題。一般意義上,」原告就被告」是指原告起訴時是在被告的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所在的人民法院提出。而被告就原告是相對來說特殊的幾個情形:

下列民事訴訟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1.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民事訴訟;

2.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民事訴訟;

3.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或者被監禁的人提起的民事訴訟。

【例-判斷題】民事訴訟中,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答案】×

【解析】民事訴訟中,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以上就是2021初級會計《經濟法》高頻考點答疑:地域管轄,也是客觀題的主要考點,當然會計科目也是必考考點,小編也給大家整理了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常見所有者權益類會計科目表等等,希望大家在備考的時候,也要重點掌握,烈火試真金,逆境試強者,祝大家考試成功!

『伍』 國際經濟法中的中心管轄是什麼意思

1965年《解決各國與它國國民之間投資爭端公約》
第25條1款規定:「中心的管轄適用締約國(或締約國指派到中心的該國的任何組成部分或機構)和另一締約國國民之間直接因投資而產生的任何法律爭端,而該項爭端經雙方書面同意提交給中心。當雙方表示同意後,任何一方不得單方面撤銷其同意。」根據該條款,提交並接受中心管轄的投資爭端須同時具備三個要件:主體要體,客體要件和主觀要件。

『陸』 經濟法問題

10月22日 22:25 1.該企業申請破產應經誰同意,並由那個人民法院受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第7條規定,債務人經其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後,可以申請宣告破產。債務人提出破產申請時,應當說明企業虧損的情況,提交有關的會計報表、債務清冊和債權清冊。
第5條規定,破產案件由債務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另根據最高院關於《破產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中級人民法院一般管轄地區、地級市(含本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企業的破產案件。
因該企業系省工商局注冊登記的國有工業企業,故應經其上級主管部門同意,由其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受理。
2,甲公司與該企業尚未終結的貸款應如何處理?
《破產法》意見第12條第2項規定,尚未審結且另無連帶責任人的,應當終結訴訟,由債權人向受理破產案件的人民法院申報債權。
故本案應終結訴訟,由乙公司向法院申報債權。
3,工行的1200萬元貸款應如何處理?
《破產法》第32條規定,破產宣告前成立的有財產擔保的債權,債權人享有就該擔保物優先受償的權利。有財產擔保的債權,其數額超過擔保物的價款的,未受清償的部分,作為破產債權,依照破產程序受償。
工行可以機器的價值優先受償1000萬元,余額200萬元作為普通債權,依破產程序受償。
4,乙公司能否向法院申報債權?
根據《擔保法》第32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後,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保證人可以參加破產分配,預先行使追償權。
如果某建行未申報債權,乙公司可以向法院申報債權。
5,只能通過破產程序獲得清償的債權有那些?
(一)該企業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
(二)該企業所欠稅款;
(三)破產債權,包括:甲公司150萬元的貸款(應該是貨款吧?);某工行優先受償後的200萬貸款;乙公司擔保的債權。

該回答在10月22日 23:29由回答者修改過

揪錯 ┆

『柒』 經濟法的一些問題

選擇題 1cd 2 abcd 3 abc 4 c 5 bd 6 bcd 7 * 8 ab 9 c 10 acd 11 ad 12 bcd 13 ad
判斷題 1 對 2對 3對 4錯 5對 6 對 7對 8錯(10萬) 9錯(債務人也可以) 10錯。
聲明:這答案不是標准答案 僅供參考

『捌』 問個經濟法的訴訟地法律管轄的問題

民事案件管轄法院根據糾紛性質不同,管轄的法院也不相同。
《民事訴訟》
第二內十一條對公民提起容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四條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 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六條 因公司設立、確認股東資格、分配利潤、解散等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七條 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玖』 經濟法 經濟糾紛案件的起訴必須符合哪些條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經濟糾紛產生的原因

產生經濟糾紛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結合我國經濟活動的情況,產生經濟糾紛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進行經濟活動的依據不規范。市場主體在進行經濟活動時,其依據不規范是引起經濟糾紛的主要原因。君子合同隨處可見,導致經濟合同履行過程無章可循,從而產生糾紛;

2、在進行經濟活動中,不嚴守規則,有些經濟法律關系主體不嚴格依法辦事,根據自己的利益,故意不履行合同或訂立假合同,因而產生糾紛;

3、有關部門的行政干預,而導致經濟糾紛。

(9)經濟法地域管轄擴展閱讀:

經濟糾紛的解決方法:

1、申請經濟仲裁

當出現經濟合同糾紛,企業可以申請經濟合同仲裁。

經濟合同仲裁是由國家規定的經濟合同仲裁機關依法對當事人之間的經濟合同糾紛居中調解,依法作出判斷或裁決的活動。

企業在仲裁活動中享有申訴權、答辯權、申請迴避權、申請保全措施權和申請執行權。同時應當遵守仲裁程序和仲裁紀律,如實陳述案情和提供證據,全面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或裁決書,按規定繳納仲裁費等。

2、進行經濟訴訟

經濟訴訟是指國家司法機關,按照法律的規定,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並依法作出判決的活動。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申請迴避,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當事人除可以查閱本案資料外,還可以復制本案有關資料和法律文書。

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同時,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繳納訴訟費用等。

3、進行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審理和解決行政爭議案件和訴訟活動,經理人應該認識到通過行政訴訟活動對於認真執行憲法和行政法規

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促進行政管理法制化和廉政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和維護國家安定團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行政訴訟中的原告和被告享有同等權利,承擔同等的行政訴訟義務,任何一方都作為平等實體而不享有特權。

企業應正確行使自己的訴訟權利,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以防止或避免給自己造成更大的損失。

熱點內容
法院政工幹部 發布:2025-08-17 05:38:24 瀏覽:505
道德經靜柔 發布:2025-08-17 05:34:33 瀏覽:148
法律顧問免費咨詢溫州 發布:2025-08-17 05:33:52 瀏覽:494
大學生勞動法最低試用期工資標准 發布:2025-08-17 05:33:12 瀏覽:143
勞動法簽了沒滿就走 發布:2025-08-17 05:33:04 瀏覽:124
刑事訴訟法第幾條規定偵查權的行使機關 發布:2025-08-17 05:33:03 瀏覽:265
制定民法典有何意義 發布:2025-08-17 05:07:34 瀏覽:623
上海政法學院人才 發布:2025-08-17 05:01:57 瀏覽:883
單位詐騙司法解釋 發布:2025-08-17 05:01:13 瀏覽:763
有沒勞動法上夜班給休息時間 發布:2025-08-17 05:00:49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