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原則在合同法中的體現
⑴ 論述合同法中自願原則與合法原則的關系
合法原則是事關合同效力問題,如果合同內容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可能導致合同無效的法律後果;而自願原則,應在合同合法的基礎上的自願,並且非自願(強迫、重大誤解等)本身也有可能是非法的,所以合法是自願的基礎,自願是合法的具體體現之一!
⑵ 合同自願原則
自願原則是民法典的重要基本原則,合同當事人通過協商,自願決定和調整相互權利義務關系。自願原則體現了民事活動的基本特徵,是民事關系區別於行政法律關系。刑事法律關系的特有的原則。民事活動除法律強制性的規定外,由當事人自願約定。自願原則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合同自願原則就越來越顯得重要了。
自願原則意ζ著合同當事人即市場主體自主自願地進行交易活動,讓合同當事人根據自己的知識、認識和判斷,以及直接所處的相關環境去自主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合同,去追求自己最大的利益。合同當事人在法定范Χ內就自己的交易自治,涉及的范Χ小、關系簡單,所需信息小、反應快。自願原則保障了合同當事人在交易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而市場主體越活躍,活動越頻繁,市場經濟才越能真正得到發展,從而提高效率,增進社會財富積累。
自願原則是貫徹合同活動的全過程的,包括:第一,訂不訂立合同自願,當事人依自己意願自主決定是否簽訂合同;第二,與誰訂合同自願,在簽訂合同時,有權選擇對方當事人;第三,合同內容由當事人在不Υ法的情況下自願約定;第四,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協議變更有關內容;第五,雙方也可以協議解除合同;第六,可以約定Υ約責任,在發生爭議時,當事人可以自願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總之,只要不Υ背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的規定,合同當事人有權自願決定。
⑶ 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合同抄的基本原則主要襲是:一、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二、自願原則: 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三、公平原則: 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四、誠實信用原則: 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五、權利濫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則: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⑷ 什麼是合同自願原則,如何理解自願原則
你好,意思自治原則是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合同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意思自治又叫合同自願或契約自由原則,就是指在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當事人享有充分的合同自由,合同能完全體現當事人自己的意志,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涉。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該條即是意思自治原則的條文化。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⑸ 我國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中的具體表現內容有分送哦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合同在訂立階段要遵守這樣的規則。在專訂立階段,盡管屬合同尚未成立,當事人之間已經具有訂約上的聯系,應遵守誠實信用原則,負有忠實誠實保密和相互照顧的附隨義務。
2、合同的履行之中也要遵守誠實信用原則。履行過程中,當事人應該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以及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和保密的義務。
3、合同終止後,也應該遵守保密和忠實的義務。這種義務在學術上稱為是後契約義務。
4、合同的解釋也要遵守誠實信用原則。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該根據誠實信用原則考慮各種因素,探求當事人的真實意思,正確的解釋合同,從而判明是非,確定責任。
我要說明一點:誠實信用原則只有在發生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或者即使有規定但其內涵也不清楚的情況下,才能使用誠實信用原則作為補充法律漏洞的工具。
⑹ 合同法中自由原則與強制性原則是如何體現,又如何結合的
寫過類似論文,發給你。已經η傳給你了~
⑺ 鼓勵交易原則在合同法中的體現
我國《合同法》在以下幾個方面充分體現了鼓勵交易的原則。一、從嚴認定合同無效。過去的合同立法對無效合同的認定過於寬泛,導致過多的合同被宣告無效。合同被宣告無效,就意味著消滅了一項交易,即使當事人希望繼續有效也不可能,這樣,將會帶來不必要的返還費用,造成財產損失和浪費。過多的宣告合同無效或解除在經濟上是低效率的。
二、嚴格區分了合同的無效和可撤銷。合同法規定,如果當事人僅提出變更合同而未提出撤銷合同,則法院不能撤銷合同,這就可以盡可能在保持合同效力的前提下,變更合同的條款而不是撤銷合同,從而有利於鼓勵交易,並減少因撤銷合同,返還財產所造成的損失和浪費。對於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合同,並不認為其是當然無效的合同,而允許受害人提出撤銷的要求,即可以根據受害人的自願而使合同有效,從而鼓勵交易。
三、合同法第一次規定了合同訂立制度,並在該制度中充分體現了鼓勵交易的精神。傳統的大陸法理論認為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內容相一致,任何添加限制或更改要約條件的答復都會導致拒絕要約的後果。但是,隨著交易的發展,要求承諾與要約內容完全一致,卻不利於促成合同的成立,不利於交易的完成。
四、合同法在合同形式要件的規定上,實際上採取了將形式要件作為證明合同存在的標准,而不是作為決定合同是否成立的要件來對待的觀點。如果嚴格要求當事人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將會使許多可以成立的交易不能成立。合同法規定,除了那些依法必須採取書面形式或需經過登記、審批的合同外,合同可採取口頭形式,從而體現了鼓勵交易的精神。
五、合同法嚴格限制違約解除合同的條件,一方違約時,如果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另一方有權解除合同,違約行為是解除合同的重要條件,然而,並不意味著一旦違約就必然導致合同解除,解除的實質就是消滅一項交易,而在有些情況下,如果非違約方在對方違約後願意接受合同的履行或合同能夠繼續履行且對非違約方並無不利,則一旦違約即宣告合同解除,既不利於保護非違約方的利益,也不能體現合同法鼓勵交易的目的。所以,對違約發生後的解除權,就應在法律上予以限制,合同法規定只有在一方根本違約時才能宣告解除合同。限制合同因違約而解除,有利於鼓勵交易,並避免因違約解除合同而發生財產損失和浪費。
⑻ 如何理解合同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則
意思自治原則是確定合同准據法的一項原則。合同雙方當事人有權選擇某一國的法律作為他們之間合同的准據法的准則。
《人民網》在《合同法》的立法經驗一文中。
第二條,《合同法》正確處理了合同自由與合同正義、效率與公平、交易安全與交易便利等關系,確立了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基本原則。
合同自由是私法意思自治原則在合同法中的體現,也是市場經濟關系的本質要求。市場經濟是一種通過市場即交易活動使資源達到優化配置的經濟模式。
交易當事人只有根據自己的利益需要,依自己的真實意願進行交易,才能真正達到「共贏」,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市場主體在交易中必須享有合同自由的權利。
合同自由要求當事人自主地依自己的意思訂立合同,是否訂立合同,與何人訂立合同,以何種形式訂立合同,如何確定合同的內容,訂立的合同是否變更或者解除,決定於當事人自己的意思,而不受任何外來的強力干涉。
《合同法》第4條明確規定,「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同時,合同自由要求只有依自己真實意願訂立的合同才能發生預期的法律效力。依《合同法》規定,不是基於自己真實意願訂立的合同,無論屬於何種情形,違背真實意思的當事人均有權撤銷。
合同自由促使當事人主動、積極地進行有利於自己的交易,以追求和實現自己的利益,從而形成自由競爭。合同自由原則是建立在交易雙方平等基礎上的,是以假定交易雙方是合理的「經濟人」,雙方經濟信息對稱為前提的。
然而,由於現實中的交易雙方並不都具有真正的平等地位,並非都是合理的經濟人,如果實行絕對的合同自由就會造成事實上不自由的結果,就難以實現公平、正義的法律價值。
因此,現代法無不在確認合同自由的同時對合同自由予以一定的限制。
(8)自願原則在合同法中的體現擴展閱讀:
《合同法》的訂立原則:
1、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2、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3、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4、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
5、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循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干擾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⑼ 合同法中自願原則與合法原則的關系
合法原則是事關合同效力問題,如果合同內容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回可能導致合同無效的法律後答果;而自願原則,應在合同合法的基礎上的自願,並且非自願(強迫、重大誤解等)本身也有可能是非法的,所以合法是自願的基礎,自願是合法的具體體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