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支付雙倍工資

勞動合同法支付雙倍工資

發布時間: 2022-01-17 19:57:15

A. 勞動合同法規定支付雙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違反了《勞動合源同法》的規定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需要給勞動者雙倍的賠償。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B. 關於勞動合同法支付雙倍工資的問題

這個跟勞動合同法支付雙倍工資的問題沒什麼關系,你的問題的合同上的勞動時間問題,而支付雙倍工資的問題是你工作了一年時間,公司沒有跟你簽勞動合同,你就可以在這一年內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支付雙倍工資的賠償,顯然你已經過了時間,但是公司應該跟你簽訂無固定勞動合同,而不是固定合同,超過每周40小時的工作時間視為加班時間,這兩個問題你就可以要求重訂合同。

C. 勞動合同法關於雙倍工資的支付時間

1、你與公司08年前勞動關系的參照舊《勞動法》和地方有關條例
2、依照《勞動合同法》第82條,如果你公司到08年1月31日仍沒有和你們簽合同,此後每月要向你支付二倍的工資。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D.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支付雙倍工資的起始時間

對於第二款的理解:雖然法條規定中沒有象第一款規定,明確為11個月的支付上限版,但從法律理解權上,第二款規定的情形對勞動者的權利損害,明顯較第一款輕得多,因此還應適格於第一款規定的處罰上限(也就是最長時限不能超過一年)。附:《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E. 怎麼支付雙倍工資

怎麼支付雙倍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在實踐中,未簽訂勞動合同,索要雙倍工資到勞動仲裁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一般只支持11個月,法院判決不一,有支持多餘11個月的,那麼多餘11個月未簽合同該如何主張雙倍工資呢?當然也有救濟手段,可以以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要求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有的仲裁委是不受理的,給開個不受理通知書,然後直接到法院起訴。

F. 根據勞動合同法應當支付職工11個月的雙倍工資;但這個月工資的基數標準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規、司法解釋均未對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作出相應規范性意見,審判實踐中對於雙倍工資的計算方式也因此多種多樣,具體要看各個地方的審判口徑。

一: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江蘇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制定的《關於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指導意見(二)》(2011年)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因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應每月支付的二倍工資,按照勞動者當月的應得工資予以確定,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加班加點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當月工資包含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的,應按分攤後該月實際應得獎金數予以確定。
二:中山市中級法院制定的《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參考意見 》(2011年)第四條第十四項規定,違反《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雙倍工資應以勞動者應得工資(勞動報酬)作為基數計算。
三: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制定的《關於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2009年)第二十八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後,勞動者仍在用人單位工作,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自勞動合同期滿的次日起至滿一年的前一日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兩倍工資的計算基數應以相對應的月份的應得工資為准。
四:由深圳市出台的《深圳市勞動爭議仲裁、訴訟實務座談會紀要》(2010年3月)第6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的「二倍工資」中加付的一倍工資是指包括加班工資在內的所有應發工資。
五: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制定的《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參考意見》(2009年)第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法律規定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每月支付雙倍工資的,以標准工資作為計算基數。
六: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制定的《關於勞動爭議若干問題的解答》(2010年34號)第3條規定,關於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的確定,勞動關系雙方對月工資有約定的,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應按照雙方約定的正常工作時間月工資來確定。雙方對月工資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應按《勞動合同法》第18條規定來確定正常工作時間的月工資,並以確定的工資數額作為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如按《勞動合同法》第18條規定仍無法確定正常工作時間工資數額的,可按勞動者實際獲得的月收入扣除加班工資、非常規性獎金、福利性、風險性等項目後的正常工作時間月工資確定。如月工資未明確各構成項目的,由用人單位對工資構成項目進行舉證,用人單位不能舉證或證據不足的,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按照勞動者實際獲得的月收入確定。按上述原則確定的雙倍工資基數均不得低於本市月最低工資標准。
七:由浙江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出台的,關於印發《關於勞動爭議案件處理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試行)》 (浙仲〔2009〕2號)第38條規定,加班工資和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加付的一倍工資的計算以職工所在的崗位(職位)相對應的標准工資為基數。前款標准工資難以確定的,按以下方式確定計算基數:(1)勞動合同有約定的,按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為基數;(2)勞動合同沒有約定的,實行崗位技能工資制的單位,以職工本人的崗位工資與技能工資之和為基數;(3)崗位、技能工資難以確定的,以上月職工正常工作情況下的工資為基數,同時應扣除績效、獎金和物價補貼;難以區分工資、獎金、物貼等項目的,以職工上月實得工資的70%為基數。上述計發基數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為計發基數。」。

熱點內容
合同法中的明顯不合理低價 發布:2025-08-16 01:57:10 瀏覽:431
海港區法院 發布:2025-08-16 01:56:15 瀏覽:78
行政法公益慈善 發布:2025-08-16 01:54:05 瀏覽:572
單位法律知識考試簡報 發布:2025-08-16 01:53:56 瀏覽:226
民法扣工資 發布:2025-08-16 01:27:54 瀏覽:386
司法考試6 發布:2025-08-16 01:27:04 瀏覽:772
存款保險條例是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6 01:07:04 瀏覽:214
蒂法官方cp 發布:2025-08-16 00:55:05 瀏覽:313
交通法規的英文 發布:2025-08-16 00:47:07 瀏覽:445
食品安全管理法規 發布:2025-08-16 00:39:14 瀏覽: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