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負債是經濟法還是會計實務
⑴ 先學初級會計實務還是經濟法基礎
有一定的差別。會計基礎是會計專業最基礎的課程,都是最基本的原理性內容回。初級會計要比會計基礎難答一些,會涉及更多的實務
會計基礎是會計的入門知識,都是會計方面最基本的介紹,考會計從業資格證要考的一門,會計基礎不僅僅會計專業的學習,經管類專業的一般都會學,初級會計學只有會計專業的學,比會計基礎更加細化,更有一個深度了,是初級會計職稱要考的一門。學了基礎會計只了解會計的一個基本框架,初級會計是更深入的學習做賬實務知識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⑵ 「合同負債」和「合同結算」兩個會計科目有什麼區別
合同負債是企業預收了一筆合同款項,即原來的預收賬款;
合同結算是按照合同履約進度,履行了相應的合同義務與對方結算後的一項收款權利,但還取決於時間以外的其他因素,即一項合同資產。
⑶ 預計負債和合同負債的區別是什麼
合同負債和預計負債區別:
(1)內涵不同。合同負債是指已收或應收對價而應履行的義務。預計負債是指根據預測事項確認的履行義務;
(2)范圍不同。法定質保計入預計負債,而延長質保服務計入合同負債。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二十五條
公司、企業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確認、計量和記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成本和利潤。
第二十六條
公司、企業進行會計核算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隨意改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二)虛列或者隱瞞收入,推遲或者提前確認收入;
(三)隨意改變費用、成本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費用、成本;
(四)隨意調整利潤的計算、分配方法,編造虛假利潤或者隱瞞利潤;
(五)違反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行為。
⑷ 初級會計,經濟法和會計實務,哪個難度大,不好過
個人認為經濟法基礎難一點。初級會計職稱只是比會計上崗證難一點,只要你專肯下功夫,要多看,多背,多做屬練習!復習方法得當,通過很容易。
相對而言會計實務簡單點,畢竟工作和學習中都會應用到會計知識,而經濟法都是需要記憶理解的東西。
當然,還是要看個人的,如果不看書,不學習,考試肯定難,每天積累點時間用心看書了,過的希望肯定就大些。
學初級會計最重要是歸納對比記特殊:
1.打個比方,歸納就是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核算內容你可以歸納,再有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等等,這些可以歸納,但要注意區別。
2.對比就是流動資產對比流動負債,如果你這么學,花同樣的時間會有兩遍的效果。
3.學會計實務,注意會計賬務處理,都是按照這么一個順序講的。
A初始計量
B後續計量
C處置
4.經濟法基礎難點在稅務,考試3個計算15分會出稅務的計算,注重計稅基礎如計稅價值計稅數量,哪些該計,哪些又不該計入。這個很重要。與房子有關的稅務年年會考,你可以看看歷年題,證實我的說法。
⑸ 預計負債與合同負債如何區分
合同資產,是指企業已向客戶轉讓商品而有權收取對價的權利,且該權利取決於時間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如企業向客戶銷售兩項可明確區分的商品,企業因已交付其中一項商品而有權收取款項。
因而不是負債;或有負債中的第二種義務則符合負債義務,因為雖然結算該現時義務不是很可能要求含經濟利益的資源流出企業,但由於有一項現時義務存在,預期會有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此外,僅因為該義務的金額不能可靠地予以計量才沒有在財務報表上確認,本身可以說明該義務符合負債定義。但無論是哪種情況,或有負債均是不能在財務報表上得以確認的項目。
概念的區別:
《企業會計准則-或有事項》將或有負債定義為兩種義務:
一種因過去事項而產生的潛在義務,其存在僅通過不完全由企業控制的一個或多個不確定未來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予以證實。
另一種是因過去事項而產生,但未予確認的現時義務,之所以沒有確認,是因為結算該義務不是很可能要求含經濟利益的資源流出企業,或該義務的金額不能可靠地予以計量。
根據負債的定義,某個項目是否為負債,應具備兩個基本條件。
一是因過去事項而形成的現時義務。
二是結算該義務時預期會有經濟資源流出企業。對照這兩項基本條件,或有負債中的第一種義務(潛在義務)不符合負債定義。
⑹ 合同負債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合同負債
1.收到貨款時
借:銀行存款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合同負債
2.確認融資成分的影響
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3.交付產品時
借:財務費用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借:合同負債
貸:主營業務收入
⑺ 合同負債還是預收賬款
這個題目說明不夠明確,在此的回答也不會准確,盡供參考,談談本人的見解。
合同負債是指合同列明內容的關於負債方面的金額。
預收賬款與合同負債不同,是指財務上因提前預收到的賬款掛在賬面上的金額。
⑻ 合同負債是不含稅科目嗎
新會計准則合同負債相當於預收賬款,是含稅科目。
⑼ 合同負債屬於什麼科目
合同負債屬於負債類科目,類似於預售賬款。
《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2017年修訂,以下簡稱新收入准則)首次提出了合同資產與合同負債的概念。新收入准則第四十一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本企業履行履約義務與客戶付款之間的關系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合同資產或合同負債。合同資產,是指企業已向客戶轉讓商品而有權收取對價的權利,且該權利取決於時間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合同負債是指企業已收或應收客戶對價而應向客戶轉讓商品的義務。
合同權利的會計核算
對於一項收入准則規范的合同,如果企業已將商品轉讓給客戶(即企業已履行履約義務),在客戶尚未付款的情況下,企業應當將該有權收取對價的權利列報為一項資產。
如果企業擁有無條件向客戶收取對價的權利,應當將該項資產作為應收款項單獨列示;如果該權利取決於時間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企業應當將該收款權利作為合同資產單獨列示。
(9)合同負債是經濟法還是會計實務擴展閱讀
關於合同履約成本,學習以下三點
1、對於確認為資產的合同履約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企業應當採用與該資產相關的商品收入確認相同的基礎進行攤銷,計入當期損益。
2、企業應當根據預期向客戶轉讓與資產相關的商品的時間,對資產的攤銷情況進行復核並更新,並作為會計估計變更處理.。
3、合同履約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的賬面價值,高於企業因轉讓與該資產相關的商品預期能夠取得的剩餘對價與為轉讓該相關商品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之間的差額,應當將超出部分計提減值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