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課程思政設計
Ⅰ 實訓課程教案里的課程思政寫什麼
理論對實踐的指導經驗,尊重科學,強調實踐,尊重知識,培養創新意識。
Ⅱ 課程思政建設需要解決好哪些問題
課程思政建設需要解決好哪些問題?能夠發現課程思政建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帶有共性的問題。
一是學校黨委要精選精育,樹立課程思政高標桿。各類專業課程與思政元素的天然黏合度差異很大,課程思政建設必須樹立高標桿,有序推進。課程思政涉及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教學工作與學生工作等多個方面,某一個部門或學院難以單獨完成,必須由學校黨委總體協調、統籌推進,才能保證決策權威、執行有力。首先,課程思政的專業覆蓋面要廣,以便激發更多學生的興趣,從而對課程思政的建設效果充分認同、真心喜愛。其次,課程思政教師不僅教學科研能力精湛、教書育人水平高超,而且能夠把思政元素與專業課程結合起來。
二是要聚焦專業前沿知識,激發學生專業報國志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以《現代科技與家國情懷》為例,這一系列講座,有的聚焦科技前沿以及當前熱點,內容涉及人工智慧、信息技術、量子科學、清潔能源、綠色環保、健康產業、文化創新、大數據以及技術與人文等多個領域與學科。有的圍繞電子晶元、大飛機、金融穩定等熱點技術、熱點時事問題加以推演。課程思政教師鼓勵學生勇於開拓視野,關注新興學科和新興領域,找准專業興趣點,時刻准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精湛的專業知識。
三是思政元素要有機融入,潤物無聲。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是消除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兩張皮」現象,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各校的課程思政建設可以「用本校人物講身邊榜樣」「用本校故事講中國故事」「用本校精神講使命擔當」,將理想信念和使命擔當從抽象的「天邊」拉回到具體的「身邊」。實踐證明,課程思政建設不但沒有擠占專業內容,反而成為專業課堂的點睛之筆,增加了專業課程的吸引力。課程思政建設把思政教育由少數思政教師的事變成所有教師的責任,用專業涵養、家國情懷做好教書育人工作,既使學生深入了解科技發展前沿和我國科研發展現狀,又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和使命感、責任感。
四是課程思政、思政課程、校園思政要相互促進,共鑄「三全育人」工作體系。課程思政建設,可以收到一舉多得之效。其一,課程思政反過來促進思政課程迎頭跟上。思政教師不僅要關注自己的專業,也要不斷拓寬視野,適度了解其他專業的若干知識,用一定的科技素養反哺思政教育。其二,課程思政有助於加強師德師風教育,提升教師德育水平,提高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其三,課程思政通過發揮專業課程的特色和優勢,抓住思政素材關鍵點和閃光點,從小處和細處入手感化、滋潤學生。其四,課程思政的蓬勃發展,有助於營造濃郁的人人談專業、人人講思政的校園思政氛圍,共鑄「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體系,共同培育具有濃厚家國情懷的專業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Ⅲ 會計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的方法
教學方法:充分關注學生的體驗價值,實現思政教育效果的內化
找准恰當的融合點後,不能只靠老師去告訴學生應該如何做,更重要的讓學生參與其中,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才有機會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比如情景教學法,安排學生課前觀看《華爾街》、《大空頭》等電影,就不同角色在電影中的行為選擇在課堂上討論,闡述自己如果是某角色會做如何選擇以及選擇的理由;比如各類財務造假案例、審計案例,讓學生代入不同的角色角度,思考相關行為的動機是什麼,如果自己處於那個位置,會做出什麼選擇,理由是什麼。比如就實務相關的熱點問題展開辯論,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實務具體問題的真實想法,比如是否支持「996」是愛崗敬業的表現、如何看待社_中的「關系」等。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簡單地作價值判斷,而是要做好充分准備對於學生不同的看法進行啟發並引導,不要設置明知實際存在但禁止學生討論的限制,否則學生會覺得所謂討論不過是流於形式。課程評價方式也可以更靈活,比如課前就某一問題發表問卷,收集學生的觀點,課後就同一問題發表問卷,比較學生觀點的變化;某些課程思政的教學甚至可以不設置結果的評價,只要求學生參與,但課程要留有餘韻,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專業課程建設角度,要避免各自為戰,課程與課程之間就同一主題,可以設計安排不同深度的教學活動,避免重復,實現對學生家國情懷、專業精神、三觀塑造等的持續正面影響。
錦綉·下旬2020年10期
Ⅳ 如何做好課程思政
思想政治課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在提高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強烈的愛國情感、較強的法制觀念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思想政治課是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的主要渠道 我們的教育在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在這些素質中德育是關鍵。一個人有德無才固然不可取,但有才無德則更為可怕,對社會的危害也就更大。有些學生沒有遠大的理想,對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金錢觀比較模糊。還有些學生學習不求上進,思想上不求進取,這就要求教師特別是思想政治課教師,幫助他們澄清思想,提高知識,明辨是非,提高認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政治覺悟,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其熱愛生活和積極向上的情操。
2. 思想政治課是增強愛國主義熱情的重要途徑 愛國主義教育是推進全面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教育的一個永恆課題。從小學到大學,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深入。一個人無論是在內地還是在國外,熱愛自己的祖國是衡量其思想政治素質的一個重要標准。政治課教學始終以愛國主義教育帶動思想品德教育,它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使學生感到祖國的可愛,增強其強烈的愛國感情,從而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報效祖國。
3. 思想政治課是提高學生法制觀念的最好陣地 學生作為祖國未來建設的生力軍,也是增強自身的法制觀念和對法律的理解,成為遵法守法和維護法律的模範。思想政治課教學通過向學生講授《憲法》、《民法》、《刑法》、《勞動法》、《經濟合同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常識,明確法律的強制性,明白什麼是違法行為及違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國在吸取西方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和經驗的同時,一些腐朽的思想意識和文化也侵入到我國,對公民思想意識形態產生了較大的沖擊,也必然影響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這就更需要我們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使學生真正按法律要求去做,從小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使其真正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合格人才。
思想政治課雖然重要,但抽象理論比較多,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1)教學手段要多樣化。在傳統和常規的教學中,教師主要憑借語言傳授知識,這種單一授課法容易使學生厭倦,出現上課走神,甚至睡覺的現象。所以,課堂教學必須採用多樣手段,使學生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從而收到好的結果。例如講《關於勞動力商品使用價值的特殊性》時,利用圖片數學,能收到較好的效果。通過形象直觀的畫面對比分析,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易於理解和掌握,而且,這種教學方法,學生也容易接受。
(2)要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感到了需要才願學,感到迫切需要才認真學、主動學,才真正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所以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需要什麼,在講課中使他們的需要不斷得到滿足,逐步培養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人際關系」、「友誼和愛情」都是學生平時思考的熱點,怎樣建立起崇高的友誼,如何擺正愛情在人生中的位置等等,這些都是同學們在面臨和即將面臨的問題。在講課中,可以用一些名人名言及名人故事,與現實生活中的事例進行分析,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友誼觀和愛情觀。正因為教師的分析貼近生活,貼近現實,學生感到學了有用,所以願意學。
(3)要與學生增強感情。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師生感情好了,學生喜愛老師,就相信老師講授的道理。願意學老師傳授的知識,自然就對老師講的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教師要常在課後和學生聊天,使學生無所顧忌地談自己,把自己在上學時學習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講給他們,希望他們以後加以借鑒,老師對學生敞開心扉,學生把老師當成知心朋友,這樣的授課,才能取得成功。
Ⅳ 專業課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學設計理念與方法課程中,對課堂教學的評價是哪三條
對課堂教學的評價主要是三條原則。一教學目標和教學情感以及教學理念的評價。二教學內容重難點以及教學設計及教學過程的評價。三對學生學情和知識撐屋程度以及反饋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