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兼並

合同法兼並

發布時間: 2022-01-20 18:41:35

1. 勞動合同法合並到民法典了嗎


【法律分析】
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不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民法典共有七編,分別是: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以及侵權責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調整的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目的在於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2. 公司兼並協議中,當事人約定違反公司法175條的,該條款效力如何

根據來《合同法》規自定,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對於公司兼並協議中,當事人約定的合同條款,如果違反了《公司法》第175條關於債權債務承擔的強制性規定,屬於無效條款。
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
《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六條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公司法》
第一百七十五條公司合並時,合並各方的債權、債務,應當由合並後存續的公司或者新設的公司承繼。

3. 合同中代理關系,因發生合並,合同法第90條適用嗎

《民法通則》中的委託代理與《合同法》中的委託合同都屬於委託法律關系。
兩部版法權律關於委託的規定區別大概有:
《民法通則》主要規定了代理的含義、代理權授予方式、代理類型、無權代理、代理中各方當事人的責任等等。《合同法》總則部分規定了無權代理(48條)和表見代理(49條);分則部分主要體現在「委託合同」與「行紀合同」中,委託合同部分,規定了委託合同的含義、委託合同當事人間權利義務、過錯歸責原則、轉委託等,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有關間接代理的規定,包括委託人的介入權和第三人的選擇權;行紀合同中,規定了行紀合同的定義、費用承擔、如何合理的處理事務、自己代理、責任承擔等等規定。
《民法通則》只承認直接代理,並且表明代理權的授予屬於一種單方法律行為,可以通過口頭或書面授予,不以書面授權委託書為必要。但在《合同法》委託合同第402、403條規定了間接代理制度。

4. 企業合並後,以前的合同還要履行嗎

現實困惑

張某和楊某各有一商貿性質的一人公司,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兩個一人公司都有些難以支撐。張某和楊某合議,將二人的一人公司合並為一有限責任公司,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在雙方履行合法手續後,兩一人公司合並為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楊某提出,在合並前他的一人公司曾與外地一企業簽訂商品經銷合同,現在合同由誰履行?

律師答疑

企業合並一般指兩種情況,一種是新設合並,即兩個以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並成為一個新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由新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被合並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和義務;另一種是吸收合並,即一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被撤銷後,將其債權債務一並轉讓給另一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該案中張某和楊某將雙方的一人公司合並為一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屬於新設合並。我國《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後合並的,由合並後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張某的一人公司在合並前與外地一企業簽訂商品經銷合同,該合同合法有效,依法應當由合並後新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履行合同義務,同理,合同所產生的利潤也應當由新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享有。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九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後合並的,由合並後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訂立合同後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它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

法理薈萃

新設合並成立的公司取代之前公司的主體地位,原公司的權利由其享有;同樣也要履行原合同義務。

5. 當事人訂立合同後合並或分立的,應如何處理

A公司是與顧某訂立合同的主體,雖然A公司與B公司合並成了C公司,A公司已經不存在了,作為C公司的人員拒絕顧某的送貨看似有道理,實際上是違反《合同法》的規定的。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後合並的,由合並後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訂立合同後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所以,C公司應當履行原A公司的合同義務。

6. 哪個國家將保險監督管理法與保險合同法合並立法

解放前,中國曾進行過一些保險的立法工作,由於政局不穩,沒有相應的執行措施,所以大部分沒有真正的實施。
新中國成立後,保險立法工作很曲折,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保險立法工作才有了很大進展,中國先後頒布了一些單項的保險法規。這此法規有些屬於保險合同法的范疇,有些屬於保險為法的范疇,有些屬於保險特別法的范疇。
1992年11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一次法律的形式對海上保險做了明確規定。
1995年6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保險法》,這是建國來中國的第一次保險基本法。採用了國際上一些國家和地區集保險業法和保險合同法為一體的立法體例,是一部較為完整、系統的保險法律。
2002年,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根據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保險法》做了首次修改,並於2003年1月1日起實施。
最新的《保險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於2009年2月28日修訂通過的。
保險法具體可分為以下四種:
1、保險業法
保險業法又叫保險業監督法,是調整國家和保險機構的關系的法律規范。凡規范保險機構設立、經營、管理和解散等的有關法律均屬於保險業法。
2、保險合同法
保險合同法又叫保險契約法,是調整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關系的法律規范。保險方與投保方的保險關系是通過保險合同確定的,凡有關保險合同的簽訂、變更、終止以及當事人權利義務的法律,均屬保險合同法。
3、保險特別法
保險特別法,是專門規范特定的保險種類的保險關系的法律規范。對某些有特別要求或對國計民生具有特別意義的保險,國家專門為之制定法律實施。如英國的海上保險法,日本的人身保險法。在這種保險特別法中,往往既調整該險種的保險合同關系,也調整國家對該險種的管理監督關系。
4、社會保險法
社會保險法是國家就社會保障所頒發的法令總稱。

7. 合同法有沒有可以將三個合同合並

什麼三個合同?還請說明確。另外民法以意思自治為主,你要不違法,你們可以自行約定。

8. 現行合同法是原來哪三個方面的合同法律合成的,勞動合同法為什麼沒有合並在合同法中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百二十八條本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中華版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八條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合同法屬於民商法,勞動合同法屬於社會保障法。

熱點內容
大學法律知識競賽ppt模板下載 發布:2025-08-15 16:38:19 瀏覽:509
勞動法每周上班時間 發布:2025-08-15 16:24:46 瀏覽:465
租房人侵權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16:24:04 瀏覽:825
經濟法基礎章節 發布:2025-08-15 16:16:50 瀏覽:193
襄汾法院網 發布:2025-08-15 15:55:26 瀏覽:634
探視權如何約定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15:54:25 瀏覽:404
和經濟法有關的書薄 發布:2025-08-15 15:34:13 瀏覽:494
法律碩士法學招生院校 發布:2025-08-15 15:33:39 瀏覽:698
物權法規定的質權的有 發布:2025-08-15 15:29:20 瀏覽:559
關於辭退違紀員工的勞動法 發布:2025-08-15 15:22:30 瀏覽: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