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對釋法的反響
㈠ 如何看待五次人大釋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基本法》第104條作出解釋,
1.認定依法宣誓是相關公職人員就職的必經程序,未經合法宣誓或拒絕宣誓者不得就任相應公職;
2.宣誓人必須真誠、莊重地宣誓,必須准確、完整、莊重地宣讀法定誓言;
3.拒絕宣誓者喪失就職資格,故意宣讀與法定誓言不一致的誓言或者以不真誠、不莊重的方式宣誓,屬於拒絕宣誓。
㈡ 從人大釋法看中央對香港的治理有什麼意義·
對於維護「一國兩制」方針,全面准確貫徹基本法具有非常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人大釋法表明了中央政府反對「港獨」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維護了基本法的權威和香港法治,順應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完全必要,非常及時。
人大釋法均是從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到國家與香港的整體利益。事實證明,人大釋法不會損害香港的法治,反而可以幫助香港解決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人大釋法涉及到國家重大利益,又是香港長治久安的關鍵之舉,實質是為「一國兩制」保駕護航,使其繼續沿著正確方向航行。
(2)香港社會對釋法的反響擴展閱讀:
人大釋法是慎重之舉,不會輕易進行。香港回歸以來的釋法(不包括本次基本法104條釋法),即:
(1)1999年6月26日,對基本法第22條和24條作出解釋,針對事項是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居留權問題;
(2)2004年4月6日,對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作出解釋。針對事項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和立法會普選問題;
(3)2005年4月27日,對基本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作出解釋,針對事項是新行政長官任期問題;
(4)2011年8月26日,對基本法第十三條第一款和第十九條作出解釋,針對事項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否應適用中央政府採取的國家豁免規則或政策的問題。
㈢ 形勢與政策 從人大釋法看,中央對香港的治理堅持了哪些原則
「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這是中央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
《「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對中央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進行了系統梳理和集中闡述,其提出的所有觀點在憲法、基本法以及中央關於香港方針政策的文獻中都能找到依據。
有一些人認為白皮書偏離了中央當初提出的基本方針政策,也有人擔心中央是否會收窄香港的高度自治權。這都是毫無根據的。
上世紀80年代中央提出解決香港問題的基本方針政策後,香港社會也曾出現過擔心中央的政策會變的聲音。
對此,鄧小平多次指出,「我們採取『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辦法解決香港問題,不是一時的感情沖動,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從實際出發的,是充分照顧到香港的歷史和現實情況的。」
(3)香港社會對釋法的反響擴展閱讀:
全國各族人民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要繼續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進一步發揮香港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和現代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就必須繼續堅持、全面准確貫徹中央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不斷豐富「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這不僅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也是香港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實現長治久安的需要;不僅符合國家的根本利益,也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
因此,「一國兩制」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央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始終沒有改變,也絕不會作出改變。
㈣ 香港不是享有高度的立法權嗎為什麼還會由人大發布基本法基本法在香港有什麼地位釋法又是怎麼回事
香港是享有高度的立法權,但是香港的立法也必須是在規定的范疇內,對於香港地區的立法,人大有發回權(認為與憲法或其他想抵觸的)。
㈤ 如何看待香港社會對釋法的不同反響
㎝大小呈低信號
㈥ 香港終審法院的釋法爭議
香港終審法院對除了《香港基本法》外的香港法律具有最終解釋權。基於香港終審法院對劉港榕案的判決,香港終審法院仍可就《香港基本法》作解釋,但沒有最終解釋權。因基本法第158條規定,基本法解釋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大常委授權香港法院自行解釋基本法關於香港自治范圍的條款。由於香港終審法院解釋基本法的權力源自人大常委,人大常委對基本法的解釋可推翻香港終審法院對基本法的解釋,但不能直接推翻香港終審法院的判決。
這令香港法律界經常擔憂香港的司法獨立能否保持,稱這個安排為「懸在頭上的劍」。這些爭議在1999年的香港居留權爭議中至為明顯。
㈦ 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基本法釋法之後有人宣稱香港已死,這種說法是否正確,為什麼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及有關普選問題的決定》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制發展問題作出的又一重要決定,對於全面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保障香港民主制度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循序漸進地健康發展,保持和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是在認真審議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提出的報告的基礎上,嚴格依法按程序作出的。根據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有關規定的解釋,12月1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了《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制發展咨詢情況及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是否需要修改的報告》。12月17日,委員長會議研究決定,將審議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報告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同時將報告交國務院提出意見。會議期間,常委會組成人員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對行政長官的報告進行了認真審議。大家一致認為,報告中反映的香港社會普遍「希望能早日訂出普選時間表」,「特首先行、立法會普選隨後",「不遲於2017年先行落實普選行政長官,將有較大機會在香港社會獲得大多數人接納」,「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提名委員會可參考現行的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組成",「行政長官候選人的人數以兩至四名為宜」,「至於普選立法會的模式、路線圖及時間表,立法會、社會各界和市民對此意見紛紜,未能形成主流意見」等意見和訴求,是客觀的、符合實際的。現在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政制發展問題作出決定,明確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可作適當修改以及明確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部議員普選的時間表,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有充分法律依據的。委員長會議根據基本法的規定和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並認真考慮了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的意見和行政長官的報告,提出了《決定(草案)》,提請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
香港回歸十年來,「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的貫徹實施情況總體上是好的。中央政府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全力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領導特區政府認真執行基本法,團結帶領香港各界人士沉著應對各種挑戰,保證了香港大局的穩定,香港出現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生改善的局面。特別是2003年下半年香港經濟復甦以來,一直保持著較好的發展勢頭。香港繼續保持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的特色,繼續保持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繼續是全球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和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實踐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一國兩制」是做得到的,也是行得通的,具有強大生命力,基本法是一部經得起實踐檢驗的好法律。貫徹實施基本法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們要在認真總結實施基本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更加堅定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和信心,更加珍惜香港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更加維護基本法的權威,進一步增強實施基本法的自覺性,把「一國兩制"偉大實踐不斷推向前進。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制發展問題,事關「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的貫徹實施,事關中央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關系,事關香港社會各階層、各界別和廣大香港同胞的利益,事關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中央始終高度關注和重視香港的政制發展問題。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的決定,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明確了普選時間表,再次體現了中央推進香港民主發展的一貫方針,符合香港同胞的根本利益。我們相信,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一定能夠高舉基本法的旗幟,團結香港各界人士和廣大市民,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妥善處理香港政制發展問題,順利實現基本法規定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目標。
㈧ 香港法律對保釋一詞的解釋
在被逮捕的人提供擔保或者接受特定條件的情況下將其釋放的制度。為在司法機關被關押的刑事被告人提供擔保而准予釋放。在實行資本主義的國家或地區,保釋須由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保佐人申請並繳納相當數額的保證金。
在中國,對應當逮捕的人犯,如發現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及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或罪行較輕的人,即可採取取保候審的措施。司法機關將申請保釋的人和保證人當面對保落實,然後予以釋放。這種保釋措施體現了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
(8)香港社會對釋法的反響擴展閱讀
保釋,在中國稱之為取保候審,在我國取保候審之中的「保證」,不僅有被保釋之人的「保證」(在西方的刑事訴訟法中,往往是「宣誓」),還應包括財產之擔保或他人之擔保;而所候之「審」,除了法院的審判外,還包括偵查機關和起訴機關之傳訊(審問)。
取保候審雖然為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但相對於刑事拘留和逮捕這兩種強制措施而言,在我國的刑事訴訟實踐中,卻較少被採用。
這與《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公約》第9條第3項關於「等候審判的人受監禁不應作為一般規則」的規定,明顯不相符合,因此,需對此問題予以研究,以推動取保候審在我國刑事訴訟過程中更多地被採用。
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八十五條規定:
對於被判處有期徒刑由看守所代為執行的罪犯,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管規定、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後不致再危害社會,可以假釋的,由執行的看守所提出假釋建議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查同意後,報請所在地中級以上人民法院審核裁定。
㈨ 人大釋法後,多少香港「問題
人大釋法後,10位香港立法會議員或受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