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課後題答案
㈠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法理分析
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生效合同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我國的合同法律制度規定了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主要包括承擔繼續履行合同、採取補救措施和賠償損失等內容,這三種違約責任形式可根據不同的情況具體適用,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適用兩個或全部責任形式。
(1)甲油料廠要求供銷社繼續供貨是有法律依據的。因為,雙方合同約定由供銷社供應甲油料廠黃豆30噸,現黃豆只供應了10噸,所以甲油料廠有權要求繼續供貨。
(2)若合同沒有明確約定是否繼續供應黃豆,依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甲油料廠有權要求供銷社繼續供貨。《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3)訂立合同的目的就在於通過履行合同獲取預定的利益,合同生效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對方就無法實現權利。如果違約方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對方(受損害方)認為實現合同權利對自己是必要的,有權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違約方不得以承擔了對方的損失為由拒絕繼續履行合同,受損害方在此情況下,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強制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所以供銷社不能只賠償損失或者只支付違約金而不繼續履行合同。
重點把握哪些行為屬於違約責任;一旦對方有違約責任的形式;違約責任規則、原則的闡述;
原題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ce7e60100btco.html
㈡ 2010年思考題合同法部分91~93題答案
(一)
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手機買賣合同,約定:甲公司供給乙公司某型號手機1000部,每部單價1000元,乙公司支付定金30萬元,任何一方違約應向對方支付合同總價款30%的違約金。合同簽訂後,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了30萬元定金,並將該批手機轉售給丙公司,每部單價1100元,指明由甲公司直接交付給丙公司。但甲公司未按約定期間交貨。請回答91—93題。(2010年卷三不定項第91-93題)
91.關於返還定金和支付違約金,乙公司向甲公司提出請求,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請求甲公司雙倍返還定金60萬元並支付違約金30萬元
B.請求甲公司雙倍返還定金40萬元並支付違約金30萬元
C.請求甲公司雙倍返還定金60萬元或者支付違約金30萬元
D.請求甲公司雙倍返還定金40萬元或者支付違約金30萬元
【答案】D
【考點】定金、違約金
【解析】選項A、C錯誤。《擔保法》第91條規定,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本題中,合同總價款是100萬,100×20%=20萬,即乙公司支付的30萬定金中只有20萬部分是有效的,甲公司違約適用定金罰則時,只能要求甲公司雙倍返還40萬,不能要求甲公司雙倍返還60萬。 選項B錯誤,選項D正確。《合同法》第116條規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據此可知,定金罰則與違約金不能同時適用,只能選擇其一適用。
92.關於甲公司違約時繼續履行債務,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乙公司在請求甲公司支付違約金以後,就不能請求其繼續履行債務
B.乙公司在請求甲公司支付違約金的同時,還可請求其繼續履行債務
C.乙公司在請求甲公司繼續履行債務以後,就不能請求其支付違約金
D.乙公司可選擇請求甲公司支付違約金,或請求其繼續履行債務
【答案】AC
【考點】違約金、繼續履行
【解析】《合同法》第114條第3款規定,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據此可知,違約金與繼續履行不沖突,兩種責任方式可同時並用,當然非違約方也有權利選擇適用。
93.關於甲、乙、丙公司間違約責任的承擔,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如乙公司未向丙公司承擔違約責任,則丙公司有權請求甲公司向自己承擔違約責任
B.如乙公司未向丙公司承擔違約責任,則丙公司無權請求甲公司向自己承擔違約責任
C.如甲公司遲延向丙公司交貨,則丙公司有權請求乙公司承擔遲延交貨的違約責任
D.如甲公司遲延向丙公司交貨,則丙公司無權請求乙公司承擔遲延交貨的違約責任
【答案】BC
【考點】合同的相對性
【解析】《合同法》第121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基於合同相對性原理,本題中甲乙之間存在買賣合同關系,乙丙之間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因此,因甲遲延交貨的違約責任,丙只能向乙主張,然後再由乙向甲進行追償,丙不能直接向甲主張違約責任。
㈢ 急《合同法》多選題答案
同意ABD答案
㈣ 合同法題,求答案
租賃合同終止,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就終止,但是可以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
㈤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答案
1、根據合同法規定,風險遵守合同+交付原則。本案雙方簽訂的合同已生效,牛1已實際交付,故牛1被雷電擊死的風險應由買方乙承擔。2、根據合同法規定,孳息亦遵守合同+交付原則。本案雙方簽訂的合同已生效,牛2已實際交付,其生小牛(孳息)應由乙享有所有權。3、根據合同法規定,風險遵守合同+交付原則。本案雙方簽訂的合同已生效,牛3已實際交付,其踢傷丙產生的損失(醫療費、誤工損失)應由乙承擔。4、一方無權處分的買賣合同,該合同在未得到所有權人追認前應屬於效力待定的合同。本案乙在未取得所有權前處分牛4,其與丁簽訂的合同未得到甲的追認,應屬於效力待定的合同。5、由於丁不知甲保留了此牛的所有權,其屬於善意第三人,同時丁與乙簽訂合同並已交付,買牛價格也屬於合理范圍,根據善意取得制度的規定,丁可以並已取得牛4的所有權。6、租賃協議有效,租金歸乙所有。7、根據合同法規定,定金最高不能超過合同價款20%。本合同中的定金條款屬於部分無效條款,20%范圍內(2000元)有效,可適用定金規則;其餘超出部分無效不得使用定金規則,因已交付的可作為預付款處理。
㈥ 求合同法習題答案
C A B A B C C C A
對 對 錯 對 對 隊對 對
㈦ 合同法問題答案
當事人一方抄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襲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後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民法通則第115條和合同法第97條均規定,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可以並存。但對於損害賠償的范圍,有不同觀點。其一認為,無過錯一方所遭受的一切損害均可請求賠償,既包括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也包括因恢復原狀所發生的損害賠償;其二認為,對損害賠償范圍的確定應具體分析,在許多情況下,損害賠償與合同解除是相互排斥的,選擇了其一便足以使當事人利益得到充分的保護,沒有必要同時採取兩種方式,例如協議解除、因不可抗力而解除。
我覺得賠償是可以的但是追究其違約責任比較好。
㈧ 合同法案例分析習題及答案
此合同是一種格式合同。機械公司提供的條款稱為免責條款。由於這些條款排除自己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故為無效的免責條款。
㈨ 合同法教材(第六版)練習題答案
您好!(1)合同效力待定。錢某屬於無權處分,趙某追認前合同效力待定。
(2)能,孫某屬於善意取得。無權處分、以合理價格、善意、交付。
(3)抵押
(4)無效,合同法規定禁止流押。
(5)無因管理。
(6)錢某,因為錢某是施工合同的當事人。
(7)侵權或違約。
[正確答案]
(1)合同效力未定,因錢某不是古董的所有人,其行為屬無權處分行為。根據《合同法》第51條的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2)孫某能取得該古董的所有權,因為孫某是從錢某那裡買得的且孫某是善意有償地買得該古董的,可因善意取得而得到古董的所有權。
(3)在孫某與李某之間形成動產質押法律關系。孫某是質押人,李某是質權人。
(4)該約定無效,因屬流質條款,為法律所禁止。
(5)在錢某與趙某之間形成無因管理關系。
(6)施工隊應向錢某請求付款,因施工隊與錢某之間存在合同關系。
(7)提起違約之訴或侵權之訴。依保管合同,錢某違背了保管的義務。依侵權,錢某侵害了趙某的所有權。趙某可以選擇提起違約之訴或者侵權之訴。
[綜合分析]
動產的善意取得制度是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制度.善意第三人一般可取得原物的所有權,所有權人不得請求善意第三人返還原物。其構成要件:受讓人取得財產時出於善意;財產是合法可流轉的動產;受讓人必須通過交換取得財產;但是,實踐中如果第三人是無償的從無權轉讓該項財產的佔有人那裡取得財產的,所有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權向該第三人請求返還原物。如果第三人是從出賣同類物品的市場上買得的,即使是盜贓、遺失物,所有人也無權向第三人請求返還原物。
抵押、質押、擔保合同中的流質條款為法律所禁止。流質條款是指在抵押合同或者質押合同等擔保合同中約定:當債務人逾期不履行債務時,抵押物或者質押物當然地歸屬於抵押權人或者質押權人所有。
希望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