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210條生效條件

合同法210條生效條件

發布時間: 2022-01-22 04:56:13

⑴ 合同法規定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麼

法律分析:1﹑訂約主體存在雙方或多方當事人。2﹑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必須是「依法」進行的。3﹑當事人必須就合同的主要條款協商一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合同法中合同成立及生效要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1、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行為能力。2、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條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下列條款:(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七)違約責任;(八)解決爭議的方法。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⑶ 合同生效的有效要件有哪些呢

合同生效,是指已經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是否生效,取決於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有效條件。 《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一、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

1、主體合格。

當事人應具備訂立合同的條件,即必要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意思表示真實是合同生效的一個重要構成要件,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合同是意思表示一致的產物,是一種當事人之間的合意。這種合意是否產生法律上的效力,取決於意思表示是否真實。

3、行為不違反法律及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法》第52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法律、行政法規中的強制性規定在法律用語上往往表現為「禁止、必須、不得」等等,它不允許有任何形式的違反。

4、形式合法。

《合同法》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除了附期限或附條件的合同外,符合法律規定的合同其成立時間和生效時間一般是一致的, 《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無效的合同與被撤銷的合同的無效溯及時間也必然與合同的成立時間有關。如《合同法》第56條規定,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這就把無效的溯及時間和成立時間緊密聯系起來,而無所謂生效時間。如果不把成立和生效區分開來,無效的溯及時間就無從確定。

⑷ 合同法有效的條件

有效合同,是來指依照法律的規定成源立並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合同。從目前現有的法律規定來看,都沒有對合同有效規定統一的條件。但是我們從現有法律的一些規定還是可以歸納出作為一個有效合同所應具有共同特徵。根據《民法通則》第55條對「民事法律行為」所規定的條件來看,主要應具
有以下條件: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因為上述三個條件是民事行為能夠合法的一般准則,當然也應適用於當事人簽訂合同這種民事行為。所以,合同有效的條件也應當具備上述三個條件,只不過是根據《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民法通則》中的「不違反法律」具體表現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同時結合到《合同法》第10條等規定來看,有些合同的生效或有效還要求合同必須具備某一特定的形式。因此,以上四個條件也就是合同有效的要件。從《合同法》第44條來看,就是要「合法」。當然以上四個條件也都是《民法通則》、《合同法》的相關具體規定,只有符合這些條件,合同才能「合法」,也才會有「有效」的可能。

⑸ 合同法中合同成立及生效要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般而言,合同成立要件有三:

(1)當事人意思表示須一致,即合意,這是合同成立的根本要件。凡意思表示不一致,即雖經協議但未達合意者,合同不能成立。

(2)合意則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僅有一方當事人是不可能產生合意的,因而也就不可能成立合同。

(3)當事人的意思表示須以訂立合同的為目的。

一般認為,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是:

(1)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行為能力。

(2)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⑹ 《合同法》對合同生效規定了 生效、批准登記生效和 生效。

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專准手續,或屬者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才生效,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仍未辦理批准手續的,或者仍未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後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能轉移。

熱點內容
代理人承擔的法律責任6 發布:2025-08-15 13:16:33 瀏覽:371
古代人的立法 發布:2025-08-15 13:11:31 瀏覽:163
適航管理條例23部 發布:2025-08-15 13:10:43 瀏覽:392
經濟法民主原則 發布:2025-08-15 13:00:40 瀏覽:159
泰州弘泰律師 發布:2025-08-15 12:48:36 瀏覽:751
軟體公司的法律環境 發布:2025-08-15 12:34:09 瀏覽:228
闡述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12:29:11 瀏覽:347
廣元昭化區法院 發布:2025-08-15 12:13:48 瀏覽:89
推進法治國稅建設 發布:2025-08-15 12:12:25 瀏覽:812
治安條立法 發布:2025-08-15 11:58:06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