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法法條分析題

合同法法法條分析題

發布時間: 2022-01-22 06:00:21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法理分析
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生效合同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我國的合同法律制度規定了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主要包括承擔繼續履行合同、採取補救措施和賠償損失等內容,這三種違約責任形式可根據不同的情況具體適用,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適用兩個或全部責任形式。
(1)甲油料廠要求供銷社繼續供貨是有法律依據的。因為,雙方合同約定由供銷社供應甲油料廠黃豆30噸,現黃豆只供應了10噸,所以甲油料廠有權要求繼續供貨。
(2)若合同沒有明確約定是否繼續供應黃豆,依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甲油料廠有權要求供銷社繼續供貨。《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3)訂立合同的目的就在於通過履行合同獲取預定的利益,合同生效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對方就無法實現權利。如果違約方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對方(受損害方)認為實現合同權利對自己是必要的,有權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違約方不得以承擔了對方的損失為由拒絕繼續履行合同,受損害方在此情況下,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強制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所以供銷社不能只賠償損失或者只支付違約金而不繼續履行合同。
重點把握哪些行為屬於違約責任;一旦對方有違約責任的形式;違約責任規則、原則的闡述;
原題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ce7e60100btco.html

㈡ 合同法考試 案例分析題

A組問題回答:
1、乙欲解除與甲的租賃合同,乙可以隨時通知甲解除,但是要給甲充足的准備時間,因為《合同法》規定:租賃合同六個月以上要簽訂書面合同,沒有簽訂書面合同的視為不定期租賃,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2、別墅維護及費用負擔應由乙承擔,《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出租人應當履行租賃物的維修義務,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本案中甲、乙之間並無約定。
3、甲丁之間是幫工人與被幫工人的關系。因為如果甲與乙是加工承攬合同,那麼應該是有償的,丁出於哥們義氣免費幫忙,可以以幫工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定:幫工人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4、因丙與甲系夫妻關系,丙可以繼續承租該別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19條共同居住人的權利,承租戶以一人名義承租私有房屋,在租賃期內,承租人死亡,該戶共同居住人要求按原租約履行的,應當准許。
且甲與戍簽訂的親筆承諾不發生法律效力,因為,在甲與戍的協議簽訂時,甲對別墅不享有任何權利,無承租權。

B組問題的回答:
1、08年10月16日,商場的書面通知的法律性質是:要約
因為要約的要件具備,(一)內容具體明確,(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要約表示約束。
2、10月14日商場的通知不能視為對10月6日通知的撤銷。本案中要約人也就是商場確定了承諾期限。
因為,〈合同法〉第十九條撤銷禁止。有下列情形之一,要約不得撤銷:
(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
3、甲等人的請求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理由見上。

不知我的回答你能否滿意,如不滿意願與你與同探討。

㈢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16:30前)急急急

(僅供來參考)
一、
(1)甲公司自以信件方式發出要約,乙公司以電話方式承諾,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故合同成立。
(2)甲乙雙方合同成立。雙方作出的要約承諾符合合同成立的要件。
(3)甲公司提出的理由不合法。合同是經過雙方協商達成的真實意思表示,甲公司應按合同履行。
二、
(1)乙拒絕丙的要求合法。因為按合同內容,按份支付給乙5萬元,視為甲尚欠丙買牛的貨款5萬元未支付。
(2)法院不應支持丙的主張。因為乙丙同為甲的按份債權人,甲支付給乙5萬元的行為是合法的。
(3)法院應支持丙的主張。因為甲逾期沒有履行債務的情況下,將財產贈與給弟弟的行為侵害了丙的合法權利。
(4)不可以。代位權應成立在三方的債權債務關繫上。本案中丙和甲之間不是債權債務關系,而是單方的賠償關系。本案中甲已經放棄了對訂的權利,丙無權要求丁支付1萬元。

㈣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

(一)關於解除合同

5萬元是定金還是預付款呢?如果是定金,則適用定金罰則,否則,只能要求返還。
我國《合同法》對解除合同的限制十分嚴格,規定只有出現下列情形,才允許當事人解除合同:
1、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
2、當事人經協商一致;
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4、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5、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6、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7、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8、當事人一方主張解除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9、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本案中,乙遲延履行合同致使甲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因此,甲可以解除合同。

(二)關於可變更或可撤銷合同

我國《合同法》第54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本案中,承租人丙在出租人甲無錢治病的情況下,已超低價購得該房屋,明顯是乘人之危,使出租人甲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簽訂了賣房協議,因此,這份合同是可變更或可撤銷的。

(三)關於第三人善意取得

雖然乙是無權處分音響,但買家丙是善意第三人,因此買賣合同是有效的,音響的所有人是丙。甲無權要求丙歸還音響,而只能向侵權人乙追償。

㈤ 合同法案例分析(詳細點哦!)

1、射幸合同
2、如果在獎券上有標注競獎期限,無權獲得
未標注及在報紙上也未說明,則有權。
3、追加的效力待定的行為。

㈥ 《合同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
1、甲公司和乙工廠之間的合同沒有成立。雙方採用合同書的形式訂立合同,按照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的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時合同成立。而甲公司並未在合同上蓋章,因此合同尚未成立。
2、甲公司承擔的是締約過失責任。由於甲公司的行為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導致合同未能訂立,造成了另一方當事人的損害,因此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3、乙工廠可以要求甲公司賠償1000萬元的損失。甲公司提出,乙工廠須先徵用土地培訓工人後甲公司方能在合同上蓋章,因此乙工廠出資1000萬徵用土地培訓工人所花費的費用就屬於訂立合同的費用,屬於因相信合同有效成立而遭受的損失,屬於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有權要求甲公司賠償。
案例二
1、商店與張某的合同屬於可撤銷的合同。合同法規定,在訂立時顯失公平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撤銷。商店將相機以明顯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賣給了張某,已經構成了顯失公平,屬於可撤銷的合同。
2、商店的訴訟請求可以成立。合同法規定,對於可撤銷的合同,當事人一方可以向法院請求變更或者撤銷。因此商店可以提出請求,如果是撤銷合同的話,雙方就應該返還原物和價款,也就是退貨;如果是變更的話,就是按照正常價格購買,要補足應付的價款。

㈦ 期末合同法考試,有法條分析題,法條包括合同法司法解釋嗎

考的肯定是你們老師講過的。

㈧ 合同法案例分析及答案

1)錢某可抄以撤銷贈與,
《合同法》186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本案件中,錢某未將手提電腦交付孫某,且也不具有救災、扶貧等性的贈與合同,因此錢某可以撤銷贈與。
2)錢某不可以撤銷贈與,因為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權的行使需要滿足兩個條件,1.未交付;2.不具有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因此在錢某已經將贈與物交付給孫某的情況下,贈與合同已經生效,物權發生轉移,錢某不再享有任意撤銷權。
3)錢某不可以撤銷贈與,因為本案中的贈與合同並不是附條件的贈與合同,在錢某完成交付後,贈與合同已經生效,物權發生轉移,錢某不再享有任意撤銷權。

㈨ 求解。。。合同法案例分析題。。。

您好:

首先把法條列明:
《合同法》第45條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分析案例:
1、甲與乙所簽訂的是「附生效條件」的合同,所附條件是「甲在3日內不能找回該車」。

2、而甲在發現該自行車後,採取了不正當的手段——將該車私自變賣,使得所附條件成就。根據以上法條「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3、所以,甲乙之間的合同因為「所附條件沒有成就」而得沒有生效(但不是乙所指的無效)。乙可以要求甲返還該自行車(此處是基於乙對該自行車所享有的「所有權」)。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㈩ 合同法的幾個簡單案例分析

(1)汽車買賣合同有效。因為雙方主體資格有效,訂立合同的程序、標的物均專合法。

(2)卡車受損應由工廠屬承擔責任,因為根據《合同法》142條的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本題卡車尚未交付,受損的風險應由工廠承擔。

(3)甲有權要求退車,因為根據《合同法》111條的規定,受害人有權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減少價款等違約責任。

(4)甲不能既請求工廠支付違約金,同時要求雙倍返還定金,因為根據《合同法》116條的規定,不能同時選擇兩種罰則。

(5)甲可以同時請求工廠支付6000元的違約金和支付每天50元的遲延履行違約金。因為根據《合同法》第114條的規定,這兩種違約金分別適用於不同的情形,對應於兩種不同的違約行為。

熱點內容
代理人承擔的法律責任6 發布:2025-08-15 13:16:33 瀏覽:371
古代人的立法 發布:2025-08-15 13:11:31 瀏覽:163
適航管理條例23部 發布:2025-08-15 13:10:43 瀏覽:392
經濟法民主原則 發布:2025-08-15 13:00:40 瀏覽:159
泰州弘泰律師 發布:2025-08-15 12:48:36 瀏覽:751
軟體公司的法律環境 發布:2025-08-15 12:34:09 瀏覽:228
闡述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12:29:11 瀏覽:347
廣元昭化區法院 發布:2025-08-15 12:13:48 瀏覽:89
推進法治國稅建設 發布:2025-08-15 12:12:25 瀏覽:812
治安條立法 發布:2025-08-15 11:58:06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