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科學方法論之文獻研究法

社會科學方法論之文獻研究法

發布時間: 2022-01-22 14:44:58

A. 社會學研究的方法論有哪兩種

是:實證主義(自然主義),反實證主義(人文主義或主觀主義)

早期的方法論觀點 社會學的創始人之一K.馬克思
認為,對社會的研究可以成為科學,因為社會現象同自
然現象一樣是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之間也同樣存在著
因果決定性,它們是可以被科學認識的,並且可由普遍
規律來說明。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第一次
使科學的社會學的出現成為可能」(列寧語),使社會
學與哲學和歷史學相分離,並且使社會研究擺脫了傳統
的思辨哲學方法。
另一創始人A.孔德主張,社會學應當是一門類似自
然科學的、以研究社會發展規律為目的的學科,這門學
科應當採用建立在觀察基礎之上的實證主義方法。他在
社會領域中引入了自然科學形成時建立的基本假設,即
知識的經驗性或實證性、研究的客觀性和世界的統一性。
孔德還具體論證了觀察方法、實驗方法、比較方法和歷
史方法對社會學的適用性。
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發展了孔德的實證主義,
他最先系統、詳細地論述了社會學方法論問題。在《社
會學方法的規則》(1894)一書中,他把社會現象界定為
普遍存在於群體間的、由外界的強制力施加於個人所引
起的社會行為、社會思想和社會感受。他認為社會現象
既不能歸結為個人行為,也不能歸結為生物現象和心理
現象。社會現象是一種集體的行為和觀念,它是可以觀
察的社會事實。通過這種界定,社會學就能夠採用自然
科學的方法研究社會現象。與實證主義觀點相對立的是
源於哲學、歷史傳統的人文主義思潮。19世紀末期,德
國曾發生一場關於社會科學方法論的論戰,德國社會哲
學家W.狄爾泰指出,社會科學的性質及對象與自然科學
有本質的不同。他認為,對社會和人類行為的研究離不
開價值判斷,社會科學的任務不僅是客觀描述社會,還
必須涉及倫理、宗教、藝術等價值觀念。此外,人具有
自由意志,人類行為既沒有規律性也無法預測。社會歷
史現象都是獨特的、偶然的,對此無法採用自然科學的
「規范」方法加以研究,而只能用人文科學的方法加以
闡述和記錄。德國社會學家M.韋伯主張社會學研究的對
象是個人及其行為,而人的行為是受「合理化」的理性
支配的,與行為者的價值是相關的,但同時受環境的制
約,理性行為並不是絕對的意志自由,它受著具體的必
然因果律支配。因此,他建立的理解的社會學既反對人
文學派的主觀唯心論,也反對機械的實證論,主張「價
值相關」和「價值無涉」(見價值中立和價值參照)是
研究社會現象的兩條相互制約、相互補充的基本原則。
三大方法論傾向 現代西方社會學的各個流派及其
關於方法論的不同觀點,大體可以區分為實證主義(自
然主義),反實證主義(人文主義或主觀主義)兩大傾
向;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則獨樹一幟。
實證主義方法論 西方社會學家大多在某種程度上
堅持由孔德和迪爾凱姆所開創的實證主義方向,其中包
括各種理論流派。盡管各派的觀點不盡相同,但是他們
都在一定程度上主張社會學應當成為一門科學。社會學
不是探討「應該如何」,而只是客觀地闡明社會「究竟
是如何」,它不關注於獨特的歷史事件,而主要關注於社
會現象的原因和規律。他們堅持認為社會研究的邏輯方
法是假設演繹法,科學假說的陳述必須由經驗事實來檢
驗,理論僅當它得到經驗證據的完備支持時才是可接受
的。獲取經驗證據需要採用實驗、系統觀察、調查、訪
問、文獻考察等方法。雖然社會科學在方法、技術的運
用上有其特點,但它在理論構建、證據搜集、證據分析
與評判、理論檢驗等方面所運用的方法,與自然科學方
法並無本質區別。實證主義者把自然科學方法論作為自
己的基本原則,把自然科學當作科學的範例,在他們看
來,社會學是符合科學的邏輯的。
在實證主義方法論流派中,較極端的派別是定量主
義和數理社會學派。定量主義受心理學的操作主義和生
物測量學的影響,強調在任何科學中都必須使用測量和
計量的方法。定量主義的倡導者、美國社會學家G.A.倫
德伯格主張,任何概念都可以測量,由於定義不明確而
無法測量的概念在科學研究中是沒有用處的。20世紀40

B. 《社會科學方法論》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社會科學方法論》([德國] 馬克斯·韋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CXVS

書名:社會科學方法論

豆瓣評分:8.1

作者:[德國] 馬克斯·韋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2013-9

頁數:209

內容簡介:

本書由以下三部分構成:社會科學認識和社會政策認識的「客觀性」,文化科學邏輯領域的批判性研究,社會學與經濟學的「價值闕如」的意義。本書探討了社會科學領域中的諸多論題,是社會科學方法論領域重要的著作。

作者簡介:

馬克斯·韋伯(1864—1920)在西方,他的名字經常和卡爾·馬克思以及法國社會學家塗爾干聯系在一起,被奉為當代社會學的三位神明,以其淵博的學識、精深的造詣、豐富的著述成為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界的巨人,被奉為宗教社會學研究的的鼻祖。

C.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社會主體研究方法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社會主題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一種就是研讀主要內容了解,其深刻思想內涵,並理論聯系實際運用到實際當中。

D.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作品目錄

自序
第一編社會科學方法論
第一章社會科學發展歷史回顧
一、古代社會科學
二、中世紀社會科學
三、近代社會科學
四、現代社會科學
五、當代社會科學
第二章社會科學的對象與性質
一、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
1.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的特點
2.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對社會科學研究的影響
二、社會科學的性質
1.個體性與整體性的統一
2.說明性與理解性的統一
3.批判性、規范性與建構性、創新性的統一
4.真理性與可錯性的統一
5.價值中立性與非中立性的統一
第三章社會科學在當代大科學體系中的地位
一、科學與非科學
二、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
1.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差異和區別
2.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相似性與共通性
三、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
1.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聯系
2.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區別
四、社會科學的獨特地位
第四章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演進
一、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歷史演變
1.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初步形成
2.唯物辯證方法的創立
3.實證主義與反實證主義之爭
二、社會科學方法論與自然科學方法論比較
1.社會科學方法論與自然科學方法論的共通性
2.社會科學方法論與自然科學方法論的差異性
第五章唯物史觀對於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意義
一、先進的社會認識方法論
二、科學的邏輯前提
三、有效的認識方法
四、嚴整的理論框架
第二編 社會科學研究程序與研究設計
第六章社會科學研究程序
第七章社會科學研究設計
第三編社會科學研究的具體方法
第八章懷疑方法
第九章觀測方法
第十章定性方法
第十一章定量方法
第十二章統計方法
第十三章信息方法
第十四章黑箱方法
第十五章系統方法
第十六章過程方法
第十七章評價方法
第十八章理解方法
第十九章預測方法
主要參考文獻
《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書系》第一批書目

E. 論文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01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通常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的心理活動的方法。它是有計劃、有目的並且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歷史狀況或現實狀況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了觀察法、歷史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且對調查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02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啟發人們的思維、導致新的發現這幾個方面的作用。常見的觀察方法有:核對清單法;級別量表法;記敘性描述。觀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觀察對象。

03
【實驗法】
實驗法是研究者有意改變或設計的社會過程中了解研究對象的外顯行為。實驗法的依據是自然和社會中現象和現象之間相當普遍存在著的一種相關關系——因果關系。其主要特點是:主動變革性、控制性、因果性。實驗法有實驗室實驗法與自然實驗法兩種,實驗室實驗法便於嚴格控制各種因素,並通過專門儀器進行測試和記錄實驗數據,一般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自然實驗法比較接近人的生活實際,易於實施。

04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既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又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還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並且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文獻法是一種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學研究方法。

05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認識客觀現象,向人們提供實在、有用、確定、精確的知識研究方法,其重點是研究現象本身「是什麼」的問題。實證研究法試圖超越或排斥價值判斷,只揭示客觀現象的內在構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聯系,歸納概括現象的本質及其運行規律。

06
【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是對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方法。在企業管理上,定量分析法是以企業財務報表為主要數據來源,按照某種數理方式進行加工整理,得出企業信用結果。定量分析是投資分析師使用數學模塊對公司可量化數據進行的分析,通過分析對公司經營給予評價並做出投資判斷。定量分析的對象主要為財務報表,如資金平衡表、損益表、留存收益表等。其功能在於揭示和描述社會現象的相互作用和發展趨勢。

07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亦稱非數量分析法,主要依靠預測人員的豐富實踐經驗以及主觀的判斷和分析能力,推斷出事物的性質和發展趨勢的分析方法,屬於預測分析的一種基本方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是解決研究對象「有沒有」、「是不是」的問題。定性分析常在定量分析之前進行,它為設計或選擇定量方法提供有用的信息;但並非所有的定量分析都必須事先進行定性分析,因為有時分析對象中含有哪些組分是已知的。這類方法主要適用於一些沒有或不具備完整的歷史資料和數據的事項。

08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09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10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和類比法很近似。它是在實驗室里先設計出於某被研究現象或過程(即原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間接的研究原型規律性的實驗方法。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F. 社會系統研究方法論原則有哪些

社會系統論的源流與發展 現代意義上的系統論研究肇始於
20世紀初的奧地利生物學家貝塔朗菲,最早被應用於生物學
研究領域,貝塔朗菲認為必須把社會現象、社會生活、歷史過程作為一個系統來把握。

G. 社會科學方法論有哪些

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既是其世界觀,又是其方法論。



  1. 在此基礎上,它具體化為從實踐出發的方法、社會系統研究方法、社會矛盾分析方法、社會主體研究方法、社會過程研究方法、社會認識與評價方法、世界歷史的研究方法等。

  2. 除此之外,還有邏輯和歷史一致的方法、歸納與演繹的方法、分析與綜合的方法、抽象與具體的方法、主客觀相統一的辯證方法、歷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統一的方法等。

  3. 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方法論是一個創造性的開放體系,人類在社會認識和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馬克思主義都應該積極地予以借鑒和吸收。

補充內容:

  1. 馬克思主義,英文是Marxism,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是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

  2. 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關於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於19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並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

以上內容參考馬克思主義-網路

H. 如何理解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性質和特點

1. 如何理解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性質和特點 社會科學方法論是相對於自然科學方法論而言的. 所謂社會科學方法論, 是指從事社會科學 研究的方法論, 這種方法論是建立在社會科學研究的各種方法之上的, 它除了論述這些方法 之外, 還要進一步闡明這些方法的客觀基礎、 本質根源、 基本特徵及其運用的原則供禒垛溉艹防訛獅番餞.如矛盾 分析法, 不僅要介紹矛盾分析法的內涵和形式, 而且要論證其賴以立論的客觀根據及其運用 的基本原則. 社會科學方法對於人文社會科學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但這些方法只是研究 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體的研究. 同時,方法是多樣的,也是相互為用的.世界上沒有一 種萬能的能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 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特點 社會科學方法與自然科學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其一,對社會 現象的研究不僅要研究波普爾所說的世界一,還要研究世界二、世界三. 其二,對社會的 研究不僅要說明, 而且要詮釋; 而詮釋就是理解, 而理解和評價就是活動和改造. 在這里, 主觀和客觀、 說明和理解、 真理和價值是交融的, 很難分開. 正像王陽明先生所說: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 《傳習錄上》 ) 但是,在現 代條件下,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 自然科學方法論和社會科學方法論呈現出相互交叉、 相互 借鑒和彼此融合的趨勢. 2.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革命變革 (筆記有) 第一, 批判地繼承了近代德國古典哲學的積極成果, 創立了實踐的辯證的歷史唯物主義哲學; 第二,批判地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積極成果,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第三, 批判地繼承了英法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積極成果; 第四, 批判地繼承了法國復辟時期歷史理 論的積極成果.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開辟了人類認識社會和研究社會的新時代. 3. 如何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堅

熱點內容
行測行政法題 發布:2025-08-15 11:48:39 瀏覽:914
勞動法不按時間發工資 發布:2025-08-15 11:47:17 瀏覽:689
新城區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15 11:46:33 瀏覽:307
公司駐外地辦事處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11:44:26 瀏覽:705
盤錦興隆台法院 發布:2025-08-15 11:34:34 瀏覽:132
環保法刑法 發布:2025-08-15 11:33:43 瀏覽:604
電大刑法學解釋犯罪 發布:2025-08-15 11:33:34 瀏覽:20
食品行政法規的解釋 發布:2025-08-15 11:27:56 瀏覽:714
民事訴訟法擔保物權 發布:2025-08-15 11:24:27 瀏覽:776
在讀法律碩士司法考試 發布:2025-08-15 11:24:05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