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新勞動合同法華為趕制買斷工齡方案
㈠ 為什麼新的勞動合同法出來了,華為要員工先辭職後竟崗啊大蝦們救命啊!!!
任正非頗具抄紀念意義的001號工號就快消失了,這是他和他的華為為應對新勞動合同法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之一。更大的代價是華為為近萬名老華為人開出的「自願離職再上崗」的補償條件:經濟補償稅前總額=(N+1)×員工月補償工資標准(稅前)。但月補償工資標准不僅僅是員工的月標准工資,還包括員工上年度獎金月均攤值。N為員工在華為連續工作的工作年限,此外還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此補償標准優厚於《勞動合同法》規定。離職員工保留所持有公司的虛擬受限股資格(據《21世紀經濟報道》)。
且不說這樣的補償條件算不算優厚,但新勞動合同法對「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顯然極大影響了華為這種主張以內部競爭性文化立足市場的企業。現實給華為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麼在新法實施之後,准備接受第一批「終身僱用員工」;要麼開出足夠誘人的補償條件,合法規避新法的這項規定。華為選擇後者,無意間為新勞動合同法的實踐提供了第一個經典樣本。
㈡ 新勞動法怎麼規定買斷工齡的補償問題
是違反勞動法的。工作16年,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月工資x16x2。保險不計入工資補償。
1、2013年新勞動法是不允許買斷工齡的,企業不能以員工年齡大為由解除勞動合同。
2、《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3、《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4、解僱時所涉及到的經濟補償金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其中工資指的是應發工資,並非是扣除個人繳費金額後的實發工資。所以不算醫療保險。
拓展資料: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1)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2)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3)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4)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1)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2)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3)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資料來源:網路詞條勞動合同法
㈢ 請問新勞動法規定的,買斷工齡的辦法。
1,現在不允許買斷工齡
2,企業不能以員工年齡大為由解除勞動合同。
3,《勞動合同法》第專四屬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4,工作16年,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月工資x16x2
㈣ 新勞動法對於老職工買斷工齡後的福利問題
你媽的問題可以這樣來看:2007年買斷工齡是一個勞動合同的解除,後來還繼續在工廠工作而沒有簽勞動合同是在前一個勞動合同解除了以後繼續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原因是:勞動關系的雙方其實還是沒有變的,也就是說,勞動關系是在連續進行的,只是從勞動合同關系變成了事實勞動關系。
至於原來有買斷工齡退了八千多的問題,這個錢可以暫時不計算,等到以後有總的清算的時候再多退少補。
再來就是你說的能不能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問題。事實勞動關系延續到08年,新的勞動合同法開始實行,根據你提供的條件,你媽完全符合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只要她要求,用人單位一方是應該跟她簽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的。
如果是工廠關閉了,那連這個事實勞動關系也不存在了。因為用人單位一方已經不具有主休資格了,而且也沒有繼承的對象,即使是簽了元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也沒有用的。不過,工廠如果真的要清算,那你媽還是可以獲得經濟補償金的,這個新勞動合同法里也有規定,按她的工齡來計算,滿一年補一個月工資。
至於你說的是不是工廠關閉了還要負責老工人的養老保險的問題,這個沒有規定。法理上也說不通,應該是沒有的。你說的「十年以上」不明確,我無法回答具體的數字。
下面是回答你的補充問題的: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不過有地方有這樣的做法,那就可能精確到市了。這個還得看地方的具體規定。就算是你提供了具體的地點我也幫不了你,網上不一定能查到位階比較低的地方規定,你最好到地方勞動部門咨詢一下。
工廠賣掉了的賠償主要在經濟補償金:按工齡來算,滿一年補一個月工資。
㈤ 新勞動法怎麼規定買斷工齡的補償問題
買斷工齡就是勞動合同法中的解除勞動合同,關於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勞動合同法是這樣規定的:工作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標準的補償,最長不超過十二個月。
㈥ 華為集體辭職後,在社會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國家會對此對<勞動合同法>出台實施細則嗎
任何一部法律都必須出台實施細則來配套,這是中國特色。不管有沒有糾紛,晚些時候一定會有的
㈦ 買斷工齡與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這二者有什麼區別對工齡有什麼影響退休時計算工齡的依據是什麼
買斷工齡是國企改制特定時期針對國企富餘人員的措施,支付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在提前解聘員工時都需要支付的補償。買斷工齡後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保留,只是員工不用到企業工作,可以另謀職業,到退休時辦理退休手續,工齡是連續計算的。
㈧ 華為公司違反新勞動合同法的幾點表現
華為事件來是指,在新勞動法源實施前,也就是從2007年9月底開始,國內外頗有影響力的通訊設備製造商——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計7000多名工作滿8年的老員工,相繼向公司提出請辭自願離職。這次大規模的辭職是由華為公司安排的,辭職員工隨後即可以競聘上崗,職位和待遇基本不變,惟一的變化就是再次簽署的勞動合同。全部辭職老員工均可以獲得華為公司支付的賠償。華為自擺烏龍事件,暴露出企業對法律解讀方面的偏差,但立法者及有關部門也應該進行反思,假如當初對容易引起歧義或容易被鑽空子的相關法律條文給出正確的解讀,華為「辭職門」事件何至於發生?立法者及有關部門應該汲取這次教訓,最大可能地避免類似的失誤再次出現。同時,相關企業在依據新法作出重大決定之前,也應該請教立法者或權威的法律專家,對相關法律進行正確的解讀,以免作出錯誤的決定。
㈨ 請問新勞動法規定的,買斷工齡的辦法。
目前並沒有買斷工齡的說法,只有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
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㈩ 華為事件是怎麼回事它怎麼避開了新勞動法
華為事件是指,在新勞動法實施前,也就是從2007年9月底開始,國內外頗有影響力的通訊設備製造商——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計7000多名工作滿8年的老員工,相繼向公司提出請辭自願離職。這次大規模的辭職是由華為公司安排的,辭職員工隨後即可以競聘上崗,職位和待遇基本不變,惟一的變化就是再次簽署的勞動合同。全部辭職老員工均可以獲得華為公司支付的賠償。
華為自擺烏龍事件,暴露出企業對法律解讀方面的偏差,但立法者及有關部門也應該進行反思,假如當初對容易引起歧義或容易被鑽空子的相關法律條文給出正確的
解讀,華為「辭職門」事件何至於發生?立法者及有關部門應該汲取這次教訓,最大可能地避免類似的失誤再次出現。同時,相關企業在依據新法作出重大決定之
前,也應該請教立法者或權威的法律專家,對相關法律進行正確的解讀,以免作出錯誤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