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社會矛盾分析法
⑴ 什麼是矛盾分析法。
矛盾在辯證法中是指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它的含義: 1、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就叫做矛盾。矛盾就是對立統一。(對立統一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 2、矛盾的對立(又稱為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互相排斥、互相鬥爭的關系。是一切具體矛盾雙方互相排斥、互相鬥爭的抽象和概括,是一切具體矛盾斗爭的共性的反映。對立面之間的相互排斥、相互斗爭、相互區別等等都是對立。 3、矛盾的統一(或稱同一性),①指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互相依存,互為存在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②在一定條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4、一定的條件下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矛盾雙方的轉化是現實的、有條件的(內部和外部、主觀和客觀)。 5、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是同時存在、不可分割的。應該在矛盾雙方的對立中把握它的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 矛盾分析法,就是運用矛盾的觀點來分析處理問題的哲學方法,是對立統一等基本規律的綜合和延伸。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唯物辯證法認為: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相互吸引、相互貫通、或相互滲透的性質和趨勢,表現了矛盾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的內在的統一性。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相互分離、或互相批評的性質和趨勢;矛盾斗爭性具有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有對抗性斗爭,也有非對抗性斗爭。 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兩者相互依存,任何一個矛盾總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爭性。只有同一性沒有斗爭性。兩者相互制約:一方面,同一性要受斗爭性制約,因為矛盾雙方的共存要靠斗爭來維持,矛盾雙方的轉化也要靠斗爭來實現;另一方面,斗爭性又要受同一性的制約,因為同一性規定製約著斗爭的形式、規模和范圍。 毛澤東曾經指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矛盾斗爭的絕對性。他的意思主要是指同一性是有條件性的,斗爭性是無條件的。他認為:矛盾的同一性體現著事物的穩定性、常住性,而事物的穩定性、常住性是有條件的、暫時的、可變的,因而是相對的;而矛盾斗爭既存在於具體條件之中,受特定條件所限制,同時又能打破這些條件的限制,創造出事物發展所需要的新條件,因而矛盾的斗爭性既存在於事物的相對穩定狀態中,也存在於事物的顯著變動狀態中,是無條件的、絕對的。但是也有人不同意毛澤東的這一看法,認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本身都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因為存在的矛盾的雙方必然同時具有某種同一性和某種斗爭性,而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具體形式又都是有條件的、具體的、歷史的、相對的、暫時的。還有人認為上面兩種看法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只是對一個問題不同角度的兩種說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自始至終存在著矛盾運動。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這是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本質,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有差別的根據。 矛盾特殊性的具體表現在:每個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運動形式各有其自身特殊的矛盾;在事物發展的不同過程和同一過程的不同階段,都有各自的特殊矛盾。由於事物中所包含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不同,由於事物所處的外部矛盾、環境、條件的區別,矛盾的發展過程總是呈現出不同的形式;由於矛盾的性質、地位以及條件的復雜性,矛盾的解決也是又多種多樣的形式,可能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雙方同歸於盡、或矛盾雙方融合成一個新事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兩者的關系與共性和個性(或一般和個別、普遍和特殊)、絕對和相對等范疇中兩個方面的辯證關系是相對應的。 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唯物辯證法認為:所謂兩點論就是在處理眾多矛盾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處理某個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兩點兼顧,只注重一方面、忽視另一方面就是一點論。所謂重點論就是在處理矛盾時,要重點抓住主要矛盾,解決主要矛盾,在處理某一矛盾時,要重點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等量齊觀,否則就會鬍子眉毛一把抓,無重點無主次,犯均衡論的錯誤。 兩點論和重點論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辯證統一,是矛盾分析法的一個要主要內容。第一,任何事物都有對立統一的兩點,而不可能只有孤立而絕對的一點。第二,兩點的地位和作用並不是同等重要的,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兩點中重點。第三,兩點以及兩點中的重點,都不是孤立的、僵化的、或固定不變的,都是會隨著內部矛盾的變化和外部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發展的。第四,兩點、兩點中的重點、以及其變化發展,都是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有條件的、和有規律的,而不是主觀的、空洞的、任意的、或無條件的。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都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重點分析具體矛盾的特殊性;其唯物辯證法的哲學依據就在於共性和個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等哲學范疇的辯證關系。 唯物辯證法認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也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與之內涵相類似的提法還有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等等。與之相對立的包括抽象地空談矛盾,或一刀切、模式化、機械化地處理問題,等等;這些在政治領域往往被稱為教條主義。 列寧曾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最本質的東西,活的靈魂。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和解放思想,也被認為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中一切具體的政治、經濟、軍事理論背後的一脈相承的思想精髓和活的靈魂。
⑵ 為什麼說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
因為矛盾分析法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基本方法之一,對研究社會現象具有普遍適用性。它不僅能說明現在,而且能預測未來。尤其對宏觀的、復雜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的研究,有它獨到的作用。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抓住重點和主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離開矛盾分析方法,會犯片面性和表面性的錯誤,而片面性和表面性也就是主觀性。
(2)馬克思主義社會矛盾分析法擴展閱讀:
運用這種方法,也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出問題,對問題即矛盾的兩個基本方面加以調查研究,了解矛盾的所在;分析問題,對矛盾進行系統的周密的分析,暴露事物的內部聯系;解決問題,要把分析的結果綜合起來,指明矛盾的性質,提出解決矛盾的方法。
正確地運用矛盾分析法,深入地、全面地認識事物,才能貫徹黨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我們講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要從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實際出發,深入分析各種矛盾及其相互關系,從中找出它們的規律性,作為行動的依據。離開矛盾分析方法,會犯片面性和表面性的錯誤,而片面性和表面性也就是主觀性。
⑶ 矛盾分析法有哪些分別有什麼意義
第一、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法
矛盾就是對立和統一,矛盾的對立屬性就是矛盾的斗爭性,矛盾的統一屬性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爭性是兩種基本屬性,二者相互聯系,不可分離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矛盾的斗爭性是以矛盾雙方具有內在的同一性為前提的。在採用矛盾分析方法進行公共政策分析中,必須把握好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必須將同一性與斗爭性有機的結合起來,要從多角度、多層次去認識和把握社會問題。
第二、矛盾分析方法是內外因分析法
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在於矛盾,矛盾推動事物向前發展。事物的內部矛盾就是事物發展的內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發展的外因,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是第二的原因。它們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卻是不同的,不能相提並論,事物運動、發展的源泉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對立統一規律認為,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由內因決定的。正因為這樣,事物才是自我運動,自我發展,把這一原則貫徹到方法論上,就是要堅持內因分析法。內因分析法要求我們在分析事物矛盾時,把立足點放在內因上,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源泉;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外因的作用,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堅決抵制忽視外因作用的錯誤思想。
第三、矛盾分析法又是矛盾共性與個性、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分析方法
矛盾普遍性是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存在於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矛盾的特殊性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過程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特點;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矛盾普遍性與矛盾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個性。矛盾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任何現實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一,共性寓於個性之中,沒有離開個性的共性,也沒有離開共性的個性。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道理,是關於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是正確理解矛盾學說的關鍵,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辯證法。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相統一的關系,既是客觀事物固有的辯證法,也是科學的認識方法。
第四、矛盾分析法是「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矛盾分析法之所以是認識事物的根該方法,這是由對立統一規律在客觀世界中的地位以及在辯證法體系中的地位所決定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 兩點論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法。在研究復雜事物矛盾發展過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廢。即是說,要從矛盾雙方的對立與統一的關系分析問題,既要在諸多矛盾關系的對立中把握它們的統一、滲透、轉化,又要在復雜的矛盾群中把握二者的差異、排斥甚至對立,全面的研究矛盾雙方的復雜關系。同時,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不是均衡的兩點論,而是有重點的兩點論。它要求把握矛盾的不平衡性並把它貫穿於矛盾的分析之中,不能主次不分、輕重不分,採取折衷的、中庸的態度。重點論與兩點論是相統一的。在研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間的辯證關系時,特別要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在堅持兩點論的前提下,堅持重點論。這是唯物辯證法必須牢固堅守的一個基本的理論陣地。
⑷ 矛盾分析法..政治題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矛盾在辯證法中是指「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就叫做矛盾。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一般簡單說來,廣告既有利又有弊,好的廣告可以引導人們更好的消費,而一些假廣告則會使人誤入歧途,危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所以我們看問題要一分為二,不能以偏概全,要用矛盾的眼光看問題,看清一些虛假廣告的本質。
名人代言廣告則除了可以用矛盾分析方法,還可以從認識論和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來說。首先一分為二來看,明星代言廣告,如果是好的廣告可以引導人們更好的消費,而一些假廣告則會使人誤入歧途等等。從認識論來說一些崇拜偶像的消費者只是看到事物的現象而非本質,沒有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而這些消費者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只是簡單說下,沒有展開寫)
⑸ 矛盾分析法包括哪些具體方法
1、矛盾即對立統一,要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既看到矛盾雙方的對立(斗爭性),又看到矛盾雙方的統一(同一性:相互依存並在一定條件下各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全面的觀點、一分為二地看問題。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接,要堅持普遍性和特殊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5、構成復雜事物的矛盾有主次矛盾之分,每一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5)馬克思主義社會矛盾分析法擴展閱讀
列寧說:「辯證法是一種學說,它研究對立面怎樣才能夠同一,是怎樣(怎樣成為)同一的――在什麼條件下它們相互轉化而同一的,――為什麼人的頭腦不應該把這些對立面當做僵死的、凝固的東西,而應該當做活生生的、有條件的、活動的、彼此轉化的東西。」
「從統一中把握對立」是指在我們分析事物中,要把事物視為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從其內在對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聯結和相互貫通中,把握它們的相互排斥、相互離異、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的對立的性質。
這表明矛盾分析方法把握的對立:
(1)對立不是形而上學或形式邏輯把握的A不是-A的絕對的對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關聯的同一中的對立性質;
(2)對立不是外在的反對,而是矛盾統一體自身內在的相互否定,在否定中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對方的對方。這樣把握的對立,對於直觀思維、形而上學或形式邏輯思維來說是很難理解的。在持直觀思維、形而上學或形式邏輯思維的人看來,矛盾只存在於悖理的思維中,客觀事物是自身同一的,怎麼可能「自相矛盾」呢?如美國實用主義著悉尼?
胡克認為,只是判斷、論斷、證明才可能有矛盾,事物和現象決不可能有矛盾。義大利哲學家盧?喬?科萊蒂認為,矛盾只存在於命題與命題之間,而不存在於事物之間;對於科學來講,矛盾永遠而且只能是應該排除的主觀錯誤,科學包含了無矛盾原理,當理論自相矛盾時,科學會立即宣判理論的虛偽性。
這種看法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因為客觀事物確實具有「自身同一」的一面,或者說具有相對靜止、質態的相對穩定性的一面,否則的話,客觀事物就不可能被我們「直觀」、「經驗」。
但是,一個事物如果不包含與它自身性質相否定的東西,那它怎麼可能動變、轉化為與它正相反的新事物呢?因此,我們必須從事物的「自身同一」(統一)中去發現事物自身包含的「對立」,才能透過事物的現象深入其本質,把握事物運動發展的內在規律性。
⑹ 什麼是矛盾分析法
盾分析法是指運用矛盾的觀點觀察、分析事物內部的各個方面及其運動的狀況,以達到認識客觀事物的方法。它是定性分析的方法。
1、必須堅持「兩點論」,防止片面性,切忌「顧此失彼」。
2、必須堅持「重點論」,善於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3、必須堅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結合」,既要具體分析事物的具體情況,也要注意不要使具體的事物脫離普遍聯系。
4、必須堅持「發展論」,分析矛盾的動態,防止思想僵化。
(6)馬克思主義社會矛盾分析法擴展閱讀:
矛盾分析法要求
一、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法
矛盾就是對立和統一,矛盾的對立屬性就是矛盾的斗爭性,矛盾的統一屬性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爭性是兩種基本屬性,二者相互聯系,不可分離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
二、矛盾分析方法是內外因分析法
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在於矛盾,矛盾推動事物向前發展。事物的內部矛盾就是事物發展的內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發展的外因,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是第二的原因。
第三、矛盾分析法又是矛盾共性與個性、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分析方法
矛盾普遍性是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存在於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矛盾的特殊性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過程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特點;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⑺ 社會矛盾分析法與矛盾分析法是一個概念嗎
不是,社會矛盾分析法從屬於矛盾分析法。社會矛盾分析法限於社會領域,矛盾分析法涵蓋自然、社會和思維領域。
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一,堅持一分為二,說「兩句話」,會「兩手抓」。
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中醫診治疾病強調「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第二,在對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對立。
正確看待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系。
第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老師:一切假的東西都是丑的。
學生:非也,我看您的假牙就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