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形態的五分法和三分法
❶ 中國五大社會形態劃分界線及時間
1、中國的原始社會,起自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止於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會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時期.氏族公社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
2、奴隸社會的起止時間(公元前 21世紀至公元前 476年).它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四個階段;奴隸社會形成於夏,發展於商,強盛於西周,瓦解於春秋.
3、封建時代。秦滅六國。自秦統一至清,都是封建社會。
4、中國沒有經過真正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社會。以辛亥革命為標志。晚清1840,我國開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戰爭混亂時期,到1949建國開始新民主主義社會。
民主主義一般來說是資本主義,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是反封建--在我國是反帝反封建--革命領導階級是資產階級。
但是我國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是無產階級最終領導完成的,所以區別於一般意義上的民主主義革命,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劃分為新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所以到1949建國後,仍然處於新民主主義時期。
5、經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終於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初期。
(1)社會形態的五分法和三分法擴展閱讀:
社會形態的演進:
社會形態的演進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和辯證發展的結果,正因如此,我們才更加需要重視並特別強調:社會形態的演進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誠然,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是人類社會歷史得以存在、發展而須臾不可分離的兩個方面,但正如列寧所指出的那樣,「只有把社會關系歸結於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於生產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作自然歷史過程」。
社會形態的演進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這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歷史辯證法的真正自覺和歷史規律的科學揭示。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針對那些在社會領域的叫賣「萬應靈葯」的「庸醫」們,
馬克思和恩格斯批評指出:「正如醫學上的妙手回春的神醫和起死回生的仙丹是以對自然界規律的無知作為自己的基礎一樣,社會領域中的庸醫和萬應靈葯也是以對社會規律的無知作為自己的基礎。」
這些「庸醫」所開出的「萬應靈葯」其實一點也不靈驗,就因為他們壓根兒就不知道社會本身的發展還有自己的規律。
當然,正如馬克思所說:「一個社會即使探索到了本身運動的自然規律……它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發展階段。」列寧也指出,盡管「剝奪資本家一定會使人類社會的生產力蓬勃發展。
但是,生產力將以什麼樣的速度向前發展,將以什麼樣的速度發展到打破分工、消滅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把勞動變為『生活的第一需要』,這都是我們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
❷ 三中社會形態劃分法和五中社會形態劃分法的關系是
一定生產力基礎上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體,是社會經濟結構、政治結構、文化結構的統一體;包括經濟形態、政治形態、意識形態。三種社會形態一般是對歷史上出現過的社會形態劃分的,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五種社會形態加上了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有意識形態的意思。
詳細http://www.mjjx.cn/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1033
❸ 社會形態最基本劃分方法是
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其特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各種社會形態既有自身的特點又有共同的規律,既互 相聯系,又相互區別。 在經濟社會形態范圍內,有兩種基本的劃分方法:一是五種形態的社會劃分法,一種是三種形態的社會劃 分法。 五分法 是根據生產關系的不同性質把人類社會依次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 會、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它的第一階段)。 三分法 是根據人的發展狀況,把人類社會依次劃分為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和個人全面發展 的社會。 如果把兩種方法對應起來: 人的依賴性社會——自然經濟社會——原始、奴隸、封建社會;物 的依賴性社會——商品經濟社會——資本主義;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產品經濟社會——共產主義。 這兩種劃分方法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側面說明了人類社會發展進程和社會發展階段,共同揭示了人 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兩種劃分在本質上是一至的。 社會形態逐漸進步,一種社會形態總要被更高的社會形態所代替,人類社會最終將發展到共產主義社會。 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佔主導地位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從而決定社會形態的性質和特徵,同時在這一形 態里,還存在著舊社會形態的殘余及思想影響,也會出現即將誕生的新的社會形態的物質前提和萌芽。在 一定的社會形態中,由於新舊形態因素的發展、變化和交替,從而產生社會形態中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
❹ 五種社會形態劃分的標準是
五種社會形態劃分法是根據生產關系的不同性質把人類歷史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五種依次更替的社會形態。
❺ 試述三種社會形態劃分法和五種社會形態劃分法之間的相互關系
三種社會形態一般是對歷史上出現過的社會形態劃分的,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五種社會形態加上了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有意識形態的意思。
❻ 五種社會形態分別是什麼
五種社會形態分別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人類社會發展/以生產關系的不同性質為標准,可以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五種社會形態,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這是歷史唯物主義劃分社會形態的基本方法。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除了五種社會形態劃分法,還有三種社會形態劃分法。三種社會形態劃分法以人的發展狀況為標准,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會形態: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
由來
恩格斯提出了「五種社會形態說」。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明確地指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如下五個階段——原始氏族社會、古代奴隸制社會、中世紀農奴制社會、近代僱傭勞動制(資本主義)社會、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
列寧主張「五種社會形態說」。1897年列寧在為波格丹諾夫《經濟學簡明教程》寫的書評中講,政治經濟學應該這樣來敘述經濟發展的各個時期,即原始氏族共產主義時期、奴隸制時期、封建主義和行會時期、資本主義時期。
1919年,列寧在《論國家》的演講中主張「五種社會形態說」。列寧沒有說到社會主義,但這篇演講詞作於1919年,此時社會主義已在蘇聯成為歷史的現實。就是說,在當時的列寧看來,人類歷史是沿著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的單線序列發展著的。
❼ 社會形態的劃分法是依據什麼
劃分社會形態最基本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經濟社會形態劃分法,另一中是技術社會形態劃分法.
在經濟社會形態的范圍內,有兩種基本的劃分方法:(1)五種社會形態劃分法:(是根據生產關系的不同性質把人類歷史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它的第一階段)五種依次更替的社會形態).(2)三種社會形態劃分法:(有兩個序列.一個是人的發展狀況,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依次更替的三種社會形態.另一個是根據宏觀的經濟運行形式,把人類歷史劃分為自然經濟社會、商品經濟社會、產品經濟社會依次更替的三種社會形態.)
❽ 下列選項中,正確說明三種社會形態劃分法和五種社會形態劃分法關系的是
A.兩種劃分法都是以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為標准劃分的
B.兩種劃分法是互相排斥的
C.兩種劃分法是互相補充的
D.應該用三種社會形態劃分法取代五種社會形態劃分法
❾ 五種社會形態是什麼
人類社會發展的五種社會形態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以生產關系的不同性質為標准,可以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五種社會形態,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這是歷史唯物主義劃分社會形態的基本方法。
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具有客觀性。人類的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而且正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實踐活動創造了人類歷史,形成了人類歷史發展規律。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歷史發展規律的客觀性,人類創造歷史的活動是受客觀條件制約的,任何人都不能隨心所欲地創造歷史。
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具有抽象性和非直接實現性。它隱藏在各種社會現象的背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需要通過抽象思維來把握。
❿ 什麼是三種社會形態劃分法和五種社會形態劃分法
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它的第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