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法公司並購
1. 求助!!關於國際經濟法的問題。
清潔提單
清潔提單指提單上未附加表明貨物表面狀況有缺陷的批註的提單。承運人如簽發了專清潔提單,就表明屬所接受的貨物表面或包裝完好,承運人不得事後以貨物包裝不良等為由推卸其運送責任。在簽發清潔提單的情況下,如交貨時貨物受損,就說明貨物是在承運人接管後受損的,承運人必須承擔賠償責任。??
例題:「台灣中央信託局」受託與中希貿易公司簽訂訂購價值82700美元的重晶石粉的合同,由青島輪船公司所屬的「鹿州丸」號和「峨嵋丸」號二輪從印度運往基隆。承運人簽發了兩張清潔提單。在貨物於1972年1月4日及1月29日先後到達基隆後,發現90%以上的貨物有嚴重破包,造成了貨損。船方稱破包是由於包裝不固所致,並主張應依「因包裝不固所發生的貨損承運人不負賠償責任」的規定而免除其責任。經查:該批貨物在印度裝運前,經當地公證公司檢驗認為包裝符合合同的規定。請問:??
①承運人如主張「包裝不固」免責是否應在提單上對包裝的瑕疵進行批註?
??
答:是。??
②承運人是否應賠償托運人的損失???
答:是。?オ?
2. 國際經濟法主體包括哪些
(1)個人。個人作為一般的民事關系主體,有權從事國際經濟活動。(2)法人版。包括法人、法人集團、權跨國公司等,是國際經濟交往活動中最積極、最活躍,也是數量最多的部分。(3)國際組織。國際組織在國際法和國內法上具有法人資格,有些國際組織的決議、規定、原則、制定的標准合同已成為國際經濟活動中各國遵守的原則和准則,成為國際經濟法的重要淵源之一。(4)國家。國家是一個特殊的主體,可以自己的名義從事各種國際、國內的經濟活動,簽訂各種合同、條約和協議,並以國庫的全部資產承擔責任。除了直接從事各種經濟活動之外,國家作為國際經濟法的主體,還具有其他主體所不具有的特殊職能,即對經濟進行管理和監督的職能。
3. 國際經濟法案例!擺脫了!
一
1、地震構成不可抗拒力;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中不可抗拒力條款包括地震是不可抗拒力。
2、不可以;合同終止需訂立合同雙方當事人書面協議終止合同或法院判決,更重要的是甲沒有根本違約,也沒有任何違約行為。如要解除合同,乙需向法院證明不可抗拒力阻止自己履行合同,乙不可單方終止合同。
二
1、銀行會拒絕A公司的要求;因為銀行審單是本著單單相符、單證相符的表面相符原則,不會審查貨物實際質量,只要符合這個原則,銀行就會付款,而銀行與A公司之間是合同關系,只要B公司提供的單證與A所開立的信用證相符即可付款,銀行履行了合同,無違約行為。
2、A不可拒絕向銀行付款,銀行無違約行為,A要履行付款義務。
三
1、甲國違反了WTO原則;甲國違反了WTO的非歧視性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甲國禁止進口乙國牛肉,而自己境內卻不禁止銷售此種牛肉,是有違非歧視性待遇原則;另外,甲國從丙國進口此種牛肉違背了國民待遇原則。
2、GATT第20條規定了一般例外原則,也叫公共秩序保留。但是採取這些措施時,對情況相同的各國不得構成武斷的或者不合理的差別待遇,或構成對國際貿易的變相限制。甲國構成以上不符條件條件。
四
1、受益人是中國甲公司
2、可以,因為違背單單相符、單證相符原則,信用證註明是三級,而提單註明是二級
3、本案中,雖然交付的是品質更高的二級棗,但由於美利公司主張自己對該批貨物有特殊用途,所以判斷賣方違約,根據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賣方違約,買方可以主張實際履行合同、交付替代物、修理補救、宣告合同無效、減低價格、拒收貨物並且可以同時要求損害賠償(在有損失的情況下)。
五
1、飛馳公司轉讓的技術不是專利技術,專利技術是經過注冊受法律保護的技術,而飛馳公司轉讓的技術未對外公開,且更談不上注冊,是屬於專有技術秘密。
2、如果奧拓尼發現河北地區有其他公司使用飛馳公司的汽車養護技術,並且須在調查舉證後屬實是飛馳公司許可使用的,奧拓尼公司可以提出索賠,因為飛馳汽車公司同中國奧托尼公司簽訂了一份獨占許可合同,獨占許可合同是許可方承諾在規定的地區或國家、區域和期限內不再向任意第三方轉讓該技術,而且許可方自己也不在這個地區和期限內使用該技術,所以飛馳公司的違約。
以上五題經約一個小時的周密考慮並仔細回答,樓主認為答案妥否?
4. 國際經濟法案例分析。。
1、銀行有沒有拒權利付,要看受益人是否按照信用證的規定行事和交單,而本案例並未說明信用證的最遲裝運期,只是說「合同約定:...自B公司收到信用證之日起1個月內裝運。隨後,A公司於5月29日開出了符合約定的信用證」,但是沒有說B公司是於哪一天收到的信用證,因此無從判定受益人於7月3日裝運是否遲於信用證規定的裝運期。所以說本案例的銀行拒付是否有理。
那麼為了解答本案例,那麼就假設受益人遲於信用證規定的最遲裝運期裝運,如果假設成立,那麼才可以說銀行有權拒付——因為信用證是有條件的付款承諾,即受益人必須按照信用證的規定行事,包括按照信用證規定的期限裝運貨物和提交符合信用證規定的單據,否則開證行就有權拒付。那麼前面假設受益人未按期裝運,所以,開證行拒付有理。
而假設而本案例中的受益人未遲於信用證規定的裝運期裝運,那麼開證行就沒有拒付的權利。
2、「由於台風登陸,使得B公司最快到7月3日才裝船出運」,那麼,假設受益人交貨遲於信用證規定的最遲交貨期,對於信用證而言,受益人屬於違約,而其違約責任就是被開證行拒付。而對於合同而言,由於台風屬於不可抗力,那麼,因收台風影響而推遲交貨,則不算違約,因為不可抗力屬於免責條款。
3、該批貨物的價格條款為FOB,所以保險費用不包括在單價里。保險合同應由買方A公司負責訂立。
5. 國際經濟法的意義是什麼
調整關於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國際經濟法主版體包括國家、國際經濟權組織、跨國公司、法人和自然人。調整對象是受國際經濟法規所約束的國際經濟關系(相對各國而言)或對外經濟關系(相對一國而言)。法律淵源主要包括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國際判例、國際經濟組織的章程和決議,以及一國調整涉外經濟關系的立法。內容主要包括國際貿易法、國際投資法、國際金融法、國際稅法、國際技術轉讓法、國際經濟組織法、國際經濟訴訟法。
6. 國際經濟法 處理
1.合同不成立。因為合同得成立需要要約和承諾兩個步驟,而承諾必須符合鏡子原則,即與要約條件完全一致,不能有任何實質性變更或修改。案例中將發貨時間進行了修改,顯然不是合格的承諾,而是構成了反要約,所以合同不成立。
2.(1)構成不可抗力。因為對於發生地震締約方無法控制,在締約合同時顯然無法預知,並且對於這種障礙不能採取任何措施克服或避免後果。
(2)是否能夠直接解除合同要看受理案件的法院是否支持實際履行(specific performance),如果支持,就必須實際履行而不得採取其他金錢賠償等其它方式,反之則可以。(這個答案拿不準)
3,(1)可以,因為信用證業務是純正的單據業務,實際中貨物的履行問題不影響信用證貨款的支付,只要符合單證相符原則。
(2)不可以,銀行已經合格的履行了自己的審單義務,無任何過錯,實際履行的准概況不影響信用證的流程。
4.(1)違反了不歧視原則。
(2)為保護本國國民的身體健康可以實施相關的衛生及動植物檢疫措施,但是這些措施的實施必須符合GATT第20條序言的規定,即「不構成任意或不合理歧視的手段或構成對國際貿易的變相限制的要求前提下」。換言之,GATT第20條並不反對一定程度的歧視的存在,但是這種歧視必須不是「無端的、不正當的或對貿易造成變相限制的」。
5.(1)是賣方,即中國甲公司。
(2)可以,因為信用證支付的基本原則就是單證相符單單相符原則,實際中有任何不相符,都可以拒絕收單付款。
(3)賣方違約,故買方可以選擇要求賣方實際履行、要求賣方損害賠償、要求減價等等。
6.(1)承運人要承擔責任,因為承運在這種情況下顯然存在巨大的過失,不能免責。
(2)這要看托運時是否存在明顯的過失。就題目中已知信息來看,不存在什麼過失,應該不負責。
你這題目有點多啊,錯的我都想上課了。
7. 國際經濟法計算題
1. 由母公司A承擔的子公司B已繳納的乙國稅額:30×50% = 15萬
2. 母公司A來自乙國子公司B的所得額:
35+15= 50萬
3. 甲國的抵免限額:
50 ×40% = 20萬
4. 母公司A應向甲國繳納的所得稅額:
(150+50)×40% — 15 = 65萬
8. 簡述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公法的聯系與區別
答:1、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公法聯系:將國際公法規范按是否調整經濟關系分為兩類版,其中用以調整國權際經濟關系的國際公法規范,屬於國際經濟法范疇。
2、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公法區別:
(1)權利與義務的主體不同。國際公法主體主要包括國家和國際組織,國際經濟法主體包括國家、國際經濟組織、民間國際商務組織、國際商務仲裁機構以及不同國家的自然人和法人。
(2)調整對象不同。前者主要調整國家之間的政治、軍事和外交等非經濟關系;後者則調整各類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
(3)法律淵源不同。前者主要是國際條約和國際習慣;後者除了調整經濟關系的國際條約、國際習慣外,還包括國際慣例以及各國國內涉外經濟立法。
9. 國際經濟法案例
信用證要求的貨物為「XX產地XX品種XX等級大米」,而發票中確寫成「XX產地XX等級版大米」——這個權屬於不符點,因為某某品種構成標的物的區分標志,沒有寫明則無法區分;1000噸-998噸這個不屬於不符點,因為在允許的誤差范圍。
銀行有權拒付。
10. 跨國收購體現什麼國際經濟法原則
在發達國家的法律體系中,跨國收購屬於國際私法的范疇,必須按照企業所在國的商法的規定進行操作,如果這個國家對外國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收購行業沒有限制,則按照商法的規定進行具體操作、完成收購。國際法指定是國際公法,主要表現為國家間的條約,是約束簽約國的國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