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總結

民事訴訟法總結

發布時間: 2025-07-25 11:13:47

❶ 民訴重難點總結

        結合近期學習心得,現將民事訴訟法中總論和程序法的兩個重難點及應對學習方法總結如下:

    (1)管轄制度:管轄只解決一個問題,即案件應該由哪個法院審理最合適。管轄最難的不是制度本身而是數量,因為管轄的具體制度實在太多了,一般學習時容易都理不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做題(尤其是合同糾紛)的時候根本分不清應該用哪個制度去分析,對於這種問題,我們可以畫個圖把解題思路梳理清楚。

    (2)二審程序:本質上是一審裁判的救濟程序,當事人不服一審裁判的,就可以通過上訴去找二審法院,讓水平更高的法院再審一遍。這里的常考點是當事人上訴的訴訟地位、二審法院的審理范圍、結案方式,很多地方都需要和一審程序結合、對比起來學,但如果只是看著講義上的文字表述去一個個的對應,就會越來越混亂,分不清哪些是一審的哪些是二審的了,這個時候就不能只在腦海裡面空想,一定要動手,用流程圖把二審程序的所有環節都理一遍,理完後再把一審的流程圖放在旁邊對比,就一目瞭然,不會弄混了。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明確指出,當事人在訴訟中需對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以證明,除非法律有特殊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無論是提出訴訟請求還是反駁對方主張,都必須有證據支持,否則未能舉證或證據不足的一方將承擔不利後果。這個原則強調了證明責任在訴訟中的重要性,即當事人必須負擔起提供證據的責任,無論是自訴案件中的自訴人還是反訴人,都需承擔相應的證明責任。

在自訴案件中,如果自訴人無法提供充分的證據支持其控訴,法院有權要求補充證據,若仍無法滿足,可能駁回自訴。同樣,被告人提出反訴時,也需要證明其主張的真實性。在事實不清的情況下,法庭有責任主動調查,以確保公正處理,而不是被動依賴雙方的證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法律並不要求被告人承擔定罪的證明責任,以防止不當干預和證據操縱。被告人可以在量刑問題上提出證據,但這意味著他們對量刑主張負有證明責任。

總結來說,證據在民事訴訟中扮演關鍵角色,當事人需對自身主張提供支持,而舉證責任的分配依據法律規定進行,以確保司法公正和程序的公平性。

❸ 法考知識點匯總——學會三大訴訟法讓你逢考必過

法考知識點匯總——三大訴訟法核心要點

一、三大訴訟法的聯系與區別 聯系:均在法院主持下運行,刑事、民事及行政審判權統一由法院行使,目的均在於基於事實、法律處理違法或犯罪行為,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區別刑事訴訟法:處理官告民的法律程序。 民事訴訟法:民間對民間的法律程序。 行政訴訟法:民間針對官僚機關的法律程序。

二、刑事訴訟法核心要點 目的:確保刑法的正確實施,懲治犯罪,保護人民,維護社會秩序。 備考策略:深入理解刑事訴訟的基本原理和理念,熟練掌握重點程序制度。刑訴在司考中占據重要地位,分值高,內容龐雜,需詳細掌握知識點。

三、民事訴訟法核心要點 分值:歷年分值穩定,約在70分左右。 內容:包括管轄、訴、訴訟參加人等重點章節。 復習策略: 區分易混淆點,如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的區別。 構建知識體系,理解法考中對法條的體系化考查。 以法條為基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反復做題檢驗能力。

四、行政訴訟法核心要點 難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在司考中難度較大。 重點考察內容:《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與《國家賠償法》。 學習要點:關注實用性、應用性強的內容,如行政組織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救濟法等。

五、備考建議 堅定信念:備考法考需堅定信念,堅持到底。 真題練習:歷年真題反復練習,掌握考點。 總結知識點:隨學隨記,總結不會的知識點。 緊抓重點學科:但不貪多求全,合理選擇學習資源。 保持積極心態:沉著應對考試。

❹ 「誰主張誰舉證」是什麼法律的哪一條規定

誰主張誰舉證這個是我們民法規定的。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