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證人身份

民事訴訟法證人身份

發布時間: 2025-07-26 04:57:31

㈠ 民事訴訟證人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的證人是指除訴訟參與人 (原告、被告、第三人和代理人) 之外,了解案情,並就自己的感知向法庭陳述事實的單位或者個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七十二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

第七十三條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第七十四條 證人因履行出庭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費用以及誤工損失,由敗訴一方當事人負擔。當事人申請證人作證的,由該當事人先行墊付;當事人沒有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作證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墊付。

㈡ 證人也算涉案人員嗎

法律分析: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證人、嫌疑人都屬於涉案人員,行政案件中的被侵害人、嫌疑人和證人也屬於涉案人員。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
根據新《民事證據規定》第67、90條,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兩類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作的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不相當的證言;
(2)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陳述的證言。 根據新《民事證據規定》第72、73、74條,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就作證的事項進行連續陳述。
作證時不得使用猜測、推斷或者評論性語言。
作證時不得以宣讀事先准備的書面材料的方式陳述證言。
法庭詢問:審判人員可以詢問證人;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經審判人員許可後可以詢問證人;詢問證人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法院認為必要時可以要求證人之間進行對質。
可見,證人表達時最為關鍵的,是證人的陳述確實是其真實、連貫的回憶。對於當事人而言,決定申請證人出庭,就要做好准備工作,向證人釋明法庭規則。

㈢ 證人證言要把證人的身份證明做進證據目錄里么

證人證言在證據目錄中應當包含證人的身份證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證人應當出庭作證並接受當事人的質詢。若證人在人民法院組織雙方當事人交換證據時出席並陳述證言,可視同出庭作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所指的「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情況包括:
一、年邁體弱或行動不便,無法出庭;
二、因特殊崗位需要確實無法離開;
三、路途極為遙遠或交通不便,難以出庭;
四、遭遇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無法出庭;
五、存在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
在上述情況得到人民法院的許可後,證人可以通過提交書面證言、視聽資料,或者採用雙向視聽傳輸技術手段作證。

熱點內容
阿壩卅法院 發布:2025-07-26 20:14:07 瀏覽:190
536法律碩士 發布:2025-07-26 20:12:06 瀏覽:385
合同法3637 發布:2025-07-26 20:06:53 瀏覽:330
麵包店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6 20:06:44 瀏覽:60
司法公證數據 發布:2025-07-26 20:05:33 瀏覽:717
城管法律法規大全2016 發布:2025-07-26 19:51:25 瀏覽:300
二十世紀合同法的幾個里程碑 發布:2025-07-26 19:50:31 瀏覽:343
僱主責任險附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6 19:49:48 瀏覽:803
夢見律師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26 19:41:35 瀏覽:330
婚姻法專業研究生推薦閱讀書目 發布:2025-07-26 19:39:24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