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合同法講解
Ⅰ 如何做采購合同
采購合同是企業(供方)與分供方,經過雙方談判協商一致同意而簽訂的「供需關系」的法律性文件,合同雙方都應遵守和履行,並且是雙方聯系的共同語言基礎。簽訂合同的雙方都有各自的經濟目的,采購合同是經濟合同,雙方受「經濟合同法」保護和承擔責任。
采購合同的做法:
一、審查采、供貨雙方的基本情況在采購談判正式開始之前,要審查對方的營業執照,了解其經營范圍,以及對方的資金、信用,經營情況,其項目是否合法等。如果有擔保人,也要調查擔保人的真實身份。若出面簽約的是某業務人員時要注意查看對方提交的法人開具的正式書面授權委託證明,以確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二、嚴格審核采購合同主要條文當談判雙方就交易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以後,就進入合同簽約階段。談判所涉及的數量、質量、貨款支付以及履行期限、地點、方式等,都必須嚴密、清楚,否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特別應注意:
(一)簽訂的合同對商品的標准必須明確規定。簽訂合同時,雙方對買賣商品的名稱必須准確而規范。對所購產品的質量標准應當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以免所交貨物因質量不符合所想要采購的標准而引起糾紛。
(二)交貨地點應明確簽訂合同時,要寫明交貨地點,保證貨物能夠及時簽收,避免丟失貨物,尤其是在跨國采購時應注意。
(三)接受貨物時間應明確為了避免所采購的產品因過期等原因失去原有的使用價值,在采購合同中應明確約定貨物到交貨地點後采購人的收貨時間。
三、合同必須明確雙方應承擔的義務和違約的責任采購合同雙方應就違約事項約定解決方式以及法律責任,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例如約定在違反合同事項時支付違約金。
Ⅱ 采購員必須了解的法律知識
據一項權威調查,約70%的采購員是專科學歷;20%的采購員是專是本科學歷。所回以,采購員最好有大專答以上學歷。所以學習相關的法律非常重要。
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相關知識
拓展:工商、稅務和財務知識:
1.工商行政管理基本知識
2.稅務知識
3.財務會計知識
Ⅲ 政府采購法與合同法哪個優先適用
《政來府采購法》第43條規定:「政自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政府采購本身是一種市場行為,在采購合同訂立過程中,不涉及行政權力的行使,購銷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因此,政府采購合同一般應作為民事合同,適用合同法。《合同法》規定的基本原則以及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等基本內容,應適用於政府采購合同。同時,政府采購合同又有其特殊性,不能完全適用《合同法》,對此,《政府采購法》也作了一些特別規定。如第44條關於政府采購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的規定,第50條關於政府采購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不得擅自變更、中止或終止合同的規定等等,都是針對政府采購活動的特點作出的特別規定。
Ⅳ 政府采購合同的解釋的原則有哪些
一、《政府采購法》第43條規定:「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政府采購本身是一種市場行為,在采購合同訂立過程中,不涉及行政權力的行使,購銷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因此,政府采購合同一般應作為民事合同,適用合同法。
二、《合同法》規定的基本原則以及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等基本內容,應適用於政府采購合同。同時,政府采購合同又有其特殊性,不能完全適用《合同法》,對此,《政府采購法》也作了一些特別規定。
三、政府采購合同是招標采購單位(采購人)與中標或成交供應商簽訂的合同,它與其他合同的最大區別在於:政府采購采購合同的擬定不僅要符合《合同法》的規定,而且還要符合《政府采購法》的規定;政府采購合同的擬定必須要以招標文件(包括競爭性談判文件、詢價采購文件等)為藍本,不能脫離招標文件的基本原則與范圍;政府采購合同屬於行政合同,它是指行政主體為了實現行政管理目的,而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就相互間的權利義務所達成的協議,它的一方為政府相關部門,其目的是政府各級及其所屬機構為了開展日常政務活動或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的需要所進行的采購;政府采購合同屬於雙務、有償合同,即指當事人雙方相互之間存在對待給付義務,且當事人一方取得權利必須支付相應代價的合同。這個代價一般是指支付報酬或酬金,報酬或酬金屬於財政性資金。
相關法律規定的條款如下:
第四十三條
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采購人和供應商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應當按照平等、自願的原則以合同方式約定。
采購人可以委託采購代理機構代表其與供應商簽訂政府采購合同。由采購代理機構以采購人名義簽訂合同的,應當提交采購人的授權委託書,作為合同附件。
第四十四條 政府采購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四十五條 國務院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政府采購合同必須具備的條款。
第四十六條
采購人與中標、成交供應商應當在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采購文件確定的事項簽訂政府采購合同。
中標、成交通知書對采購人和中標、成交供應商均具有法律效力。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後,采購人改變中標、成交結果的,或者中標、成交供應商放棄中標、成交項目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 政府采購項目的采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采購人應當將合同副本報同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第四十八條 經采購人同意,中標、成交供應商可以依法採取分包方式履行合同。
政府采購合同分包履行的,中標、成交供應商就采購項目和分包項目向采購人負責,分包供應商就分包項目承擔責任。
第四十九條 政府采購合同履行中,采購人需追加與合同標的相同的貨物、工程或者服務的,在不改變合同其他條款的前提下,可以與供應商協商簽訂補充合同,但所有補充合同的采購金額不得超過原合同采購金額的百分之十。
第五十條 政府采購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不得擅自變更、中止或者終止合同。
政府采購合同繼續履行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雙方當事人應當變更、中止或者終止合同。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Ⅳ 合同法中采購合同適用於哪些法律
合同法,民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產品質量法等
Ⅵ 采購合同
以下回答由「濟南商律師」提供,如需轉述請註明出處:
法律上的所謂「短裝條款」不是你說的這個樣子的。
溢短裝條款一般是指在礦砂、化肥、糧食、食糖等大宗散裝貨物的交易中,由於受商品特性、貨源變化、船艙容量、裝載技術和包裝等因素的影響,要求准確地按約定數量交貨,有時存在一定困難,為了避免因實際交貨不足或超過合同規定而引起的法律責任,方便合同的履行,對於一些數量難以嚴格限定的商品,通常是在合同中規定交貨數量允許有一定范圍的機動幅度,這種條款一般稱為溢短裝條款。它一般包括機動幅度,機動幅度的選擇權以及計價方法。
你們的合同約定的內容你沒有說清楚,但我想應該是規定了如果貨物少了一定數量,就賠**錢。如果是這樣的話,因為疏忽你們發錯貨,而對方的提醒下你們及時補貨,這個是不違約的,是交易的正常現象,不必扣款。如果你們少了貨,而對方認可這個數量的貨,那麼對方僅按實際收到的貨物量付款。
希望我的會的可以幫到你!
Ⅶ 采購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如合同法等,我不是很明白,希望高人指點
1、主要依據《合同法》,尤其是關於買賣合同一章的具體規定;
2、采購物內品如屬於限制流通容物,那麼還需要遵守相應的法規、規章;
3、采購程序如採用招標、競買、拍賣等方式的,還需要遵守《招投標法》、《拍賣法》等法律、法規、規章等;
4、采購的必經環節等,如委託、倉儲、運輸、保管、保密等,都有相關的具體法律法規;
5、如果是大宗貨物的采購,或者公司的長期采購,建議聘請當地律師詳細製作專業的采購合同。
Ⅷ 合同法中采購合同的適用法律有哪些
主要是合同法,民事訴訟法和仲裁法以及民法通則會有所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