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家庭法社會屬性

婚姻家庭法社會屬性

發布時間: 2022-02-10 16:24:33

A. 為什麼說社會屬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質屬性

婚姻家庭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只有從社會制度及其發展變化中才能得到科學的解釋。

婚姻家庭的社會屬性,是指社會制度賦與婚姻家庭的本質屬性。婚姻家庭是一定的物質社會關系和一定的思想社會關系的結合。

作為社會關系的特定形式,婚姻家庭與社會諸關系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它依存於一定的社會結構,具有一定的社會內容。婚姻家庭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只有從社會制度及其發展變化中才能得到科學的解釋。

(1)婚姻家庭法社會屬性擴展閱讀:

婚姻家庭的社會屬性具體表現:

1、婚姻家庭關系是一種社會關系,它的產生、形成和發展變化,取決於社會生產關系。

人類自從脫離動物界以來,就以社會一員的身份從事物質資料的生產和人口的再生產,並且在這兩種生產的過程中,發生了包括婚姻家庭在內的社會關系。

2、婚姻家庭關系受到上層建築諸因素的制約和影響。

婚姻家庭關系是一種社會關系,它和社會的上層建築,如政治、法律、道德、文藝、宗教、風俗習慣等都有密切聯系。

在階級社會中,政治制度最集中地反映了經濟基礎的性質和要求,統治者必然通過法律來維護符合其階級利益的婚姻家庭制度。

B. 婚姻法的本質屬性

婚姻是為當時社會制度所確認的男女兩性的結合.這種結合形成了一種特定的社會關系,即夫妻.家庭是由一定范圍的親屬所構成的生活單位.
婚姻家庭關系是以兩性結合為前提,以血緣聯系為紐帶的社會關系.社會性是它的性質,自然性是它的特點.
1、婚姻家庭的社會性
婚姻家庭關系的性質是由當時的社會生產關系所決定的.婚姻家庭關系還受當時的上層建築各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如道德,它是一種調整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是評價人們行為的是非、善惡、美醜的標准.可通過輿論發揮作用.
2、婚姻家庭關系的自然性
婚姻家庭關系是特殊的社會關系,生理學和生物學的某些自然規律必然會對婚姻家庭關系發生作用.具體表現為:關於法定婚齡的規定;關於禁止結婚條件的規定.
--------------------------------------------------------------
1、婚姻家庭的性質
婚姻家庭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體,其性質具有雙重屬性,自然屬性是婚姻家庭的形成前提,社會屬性則是婚姻家庭性質的決定因素,也是其本質屬性.
(1)婚姻家庭的自然屬性
婚姻家庭的自然屬性是指婚姻家庭賴以產生和存在的自然條件以及婚姻家庭所蘊涵的自然規律.這是婚姻家庭獨有的特性,使得婚姻家庭與其他社會關系區分開來.
(2)婚姻家庭的社會屬性
婚姻家庭的社會屬性是指決定和影響婚姻家庭的社會力量以及婚姻家庭所反映出的社會要求.這是婚姻家庭的本質屬性.
3、婚姻家庭法的特點
(1)廣泛性
婚姻家庭法是適用於一切公民的普通法,關繫到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調整范圍極為廣泛.每個自然人無論性別、無論年齡,都不可避免地與婚姻家庭發生聯系.
(2)倫理性
以兩性血緣為基礎的婚姻家庭關系,既是一種身份關系又是一種倫理關系.
(3)強制性
當一定的法律行為如結婚、離婚、收養等實施時,必須符合法定的條件和程序;當一定的法律事實如結婚、離婚、收養等發生後,其法律後果由法律預先規定,當事人不得自行或合意改變.
2016-07-30
0
更多回答(1)

C. 婚姻家庭法有哪些特徵

婚姻家庭法是調整一定社會的婚姻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是一定社會的婚姻制回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答現。婚姻法的特徵:
(1)普遍性。婚姻家庭法的適用百范圍特別廣,是適用於一切公民的普通法,而不是只適用部分人的特別法。
(2)倫理性。婚姻家庭法是道德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道德。
(3)強制性。婚姻家庭法的規定大部分是強制性規范。

D. 婚姻家庭法進程

婚姻是為當時社會制度所確認的男女兩性的結合。這種結合形成了一種特定的社會關系,即夫妻。家庭是由一定范圍的親屬所構成的生活單位。

婚姻家庭關系是以兩性結合為前提,以血緣聯系為紐帶的社會關系。社會性是它的性質,自然性是它的特點。

1、婚姻家庭的社會性

婚姻家庭關系的性質是由當時的社會生產關系所決定的。婚姻家庭關系還受當時的上層建築各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如道德,它是一種調整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是評價人們行為的是非、善惡、美醜的標准。可通過輿論發揮作用。

2、婚姻家庭關系的自然性

婚姻家庭關系是特殊的社會關系,生理學和生物學的某些自然規律必然會對婚姻家庭關系發生作用。具體表現為:關於法定婚齡的規定;關於禁止結婚條件的規定。
--------------------------------------------------------------

1、婚姻家庭的性質
婚姻家庭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體,其性質具有雙重屬性,自然屬性是婚姻家庭的形成前提,社會屬性則是婚姻家庭性質的決定因素,也是其本質屬性。

(1)婚姻家庭的自然屬性
婚姻家庭的自然屬性是指婚姻家庭賴以產生和存在的自然條件以及婚姻家庭所蘊涵的自然規律。這是婚姻家庭獨有的特性,使得婚姻家庭與其他社會關系區分開來。

(2)婚姻家庭的社會屬性
婚姻家庭的社會屬性是指決定和影響婚姻家庭的社會力量以及婚姻家庭所反映出的社會要求。這是婚姻家庭的本質屬性。

3、婚姻家庭法的特點
(1)廣泛性
婚姻家庭法是適用於一切公民的普通法,關繫到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調整范圍極為廣泛。每個自然人無論性別、無論年齡,都不可避免地與婚姻家庭發生聯系。

(2)倫理性
以兩性血緣為基礎的婚姻家庭關系,既是一種身份關系又是一種倫理關系。

(3)強制性
當一定的法律行為如結婚、離婚、收養等實施時,必須符合法定的條件和程序;當一定的法律事實如結婚、離婚、收養等發生後,其法律後果由法律預先規定,當事人不得自行或合意改變。夫妻財產制度,又稱婚姻財產制度,是關於夫妻婚前和婚後所得財產的歸屬、管理、使用、收益、處分以及債務清償和婚姻解除時財產清算等法律制度 . [1] 婚姻家庭關系是身份關系與財產關系的有機統一,夫妻財產制是財產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也是夫妻關系的核心。通常認為,夫妻財產制分為法定財產制和約定財產制。自中世紀後期資產階級契約論興起後,在不違背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允許夫妻以書面的形式約定夫妻財產關系的內容,此即所謂約定財產制。法定財產制是指夫妻在婚前或婚後沒有對其選擇適用的夫妻財產制進行約定或其約定無效時,依照法律規定所直接適用的夫妻財產制。設置法定夫妻財產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在夫妻沒有對其選擇適用的夫妻財產制進行約定或約定無效等情況下的夫妻財產所有權的歸屬問題。

各國確認的法定夫妻財產制中,共同財產制和分別財產制構成了夫妻財產制度的基本形態。共同財產制是指夫妻雙方財產的一部分或全部合並為共有財產,夫妻雙方按共同共有原則行使權利,承擔義務。分別財產制是指夫妻婚前財產和婚後所得的財產均歸各自所有,雙方均獨立管理自己的財產,只有在取得對方同意的條件下,一方才能處分整個夫妻財產,婚姻關系終止時,對夫妻財產的增值或減少,應當通過結算予以分配或繼承。

夫妻財產制對夫妻雙方權益的分配直接決定了夫妻雙方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各國立法莫不予以重視。從羅馬法歷經 2000 多年到現代法,夫妻財產從古代社會的普遍不承認,到近代資產階級各國普遍確認夫妻財產制,從開始簡單的夫妻財產制到日趨完善的夫妻財產制立法,總而言之,夫妻財產制度在內容和形式上都經歷了滄桑巨變。

E. 婚姻家庭的本質屬性是

婚姻家庭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

公民是婚姻家庭法律關系的唯一主體。一般的民事法律關系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和作為特殊主體的國家。而在婚姻家庭法律關系中,主體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其他。

同時,一般民事領域中的「自然人」,不僅包括個體的公民,而且包括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和個人合夥,而婚姻家庭法領域中的自然人是嚴格意義上的個體公民,不能做任何擴大的解釋。

夫妻婚後生活相處注意事項

重溫婚前的浪漫:已婚的女人常常對丈夫充滿抱怨,認為丈夫把精力都集中在麻將、撲克片、電視畫面上,很少像婚前那樣浪漫,上公國,看電影,進咖啡館,有時連一些重要的節日,甚至妻子的生日都忘記了,這是一個重大的疏忽。

婚後,丈夫應該擠出一些時間來陪伴妻子,關心和安慰妻子。星期天,節假日,是該讓妻子休息的時候了,小兩口去飯館「啜」一頓,上公園游樂一下或是看一場電影,都能增進夫妻間的感情,創造出新契機。尤其是妻子的生日,做丈夫的更應該不失電動機地送妻子禮物,表白自己的愛情,重溫一番戀愛時期的甜夢。

F. 什麼是婚姻家庭的本質屬性

婚姻是為當時社會制度所確認的男女兩性的結合.這種結合形成了一種特定的社會關系,即夫妻.家庭是由一定范圍的親屬所構成的生活單位.婚姻家庭關系是以兩性結合為前提,以血緣聯系為紐帶的社會關系.社會性是它的性質,自然性是它的特點.1、婚姻家庭的社會性 婚姻家庭關系的性質是由當時的社會生產關系所決定的.婚姻家庭關系還受當時的上層建築各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如道德,它是一種調整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是評價人們行為的是非、善惡、美醜的標准.可通過輿論發揮作用.2、婚姻家庭關系的自然性 婚姻家庭關系是特殊的社會關系,生理學和生物學的某些自然規律必然會對婚姻家庭關系發生作用.具體表現為:關於法定婚齡的規定;關於禁止結婚條件的規定.-------------------------------------------------------------- 1、婚姻家庭的性質 婚姻家庭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體,其性質具有雙重屬性,自然屬性是婚姻家庭的形成前提,社會屬性則是婚姻家庭性質的決定因素,也是其本質屬性.(1)婚姻家庭的自然屬性 婚姻家庭的自然屬性是指婚姻家庭賴以產生和存在的自然條件以及婚姻家庭所蘊涵的自然規律.這是婚姻家庭獨有的特性,使得婚姻家庭與其他社會關系區分開來.(2)婚姻家庭的社會屬性 婚姻家庭的社會屬性是指決定和影響婚姻家庭的社會力量以及婚姻家庭所反映出的社會要求.這是婚姻家庭的本質屬性.3、婚姻家庭法的特點 (1)廣泛性 婚姻家庭法是適用於一切公民的普通法,關繫到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調整范圍極為廣泛.每個自然人無論性別、無論年齡,都不可避免地與婚姻家庭發生聯系.(2)倫理性 以兩性血緣為基礎的婚姻家庭關系,既是一種身份關系又是一種倫理關系.(3)強制性 當一定的法律行為如結婚、離婚、收養等實施時,必須符合法定的條件和程序;當一定的法律事實如結婚、離婚、收養等發生後,其法律後果由法律預先規定,當事人不得自行或合意改變.
舉報

G. 婚姻家庭法的社會意義

婚姻家庭法具有弱者保護功能,這一命題的合理性至少源於三個方面:一是婚姻家庭的社會功能;二是法律的價值;三是婚姻家庭法的特點。 婚姻家庭既是根據個人的意思、自己選擇、成立並維持的成年人之間的自由關系,也是不能根據功利的理由而隨意處置的、有著相同生活目標的親屬共同體。自婚姻家庭產生以來,它就擔負著諸多的社會職能,在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繁衍人口、養老育幼、組織生產和消費。
按照社會學界通行的看法,婚姻與家庭,因其功能而存在,生育則始終是婚姻家庭的基本功能。[1]費孝通先生認為:「在男女分工體系中,一個完整的撫育團體必須包括兩性的合作。兩性分工和撫育作用加起來才發生長期性的男女結合,配成夫婦,組成家庭」,「夫婦不只是男女間的兩性關系,而且還是共同向兒女負責的合作關系。在這個婚姻的契約中同時締結了兩種相聯的社會關系-夫婦和親子。」
社會發展到今天,婚姻家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男女兩情相悅的需求突出了,以個體為本位的夫婦間的情感因素,成為婚姻家庭的重要成分。然而,家庭的養育功能和經濟生活的功能並未因此而減弱或喪失。忽略婚姻家庭的傳統價值的理論觀點,是不符合客觀現實和違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
踐踏婚姻家庭固有品質的行為諸如輕率而隨意的離婚、放棄對子女的責任等,將嚴重地沖擊婚姻家庭的社會功能,尤其是養育後代的功能。它的代價必然是弱者(多數情況下是妻子和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受損害和福利被剝奪。據有關的統計資料顯示,大約有60%的離婚涉及到未成年子女,有70%以上的離異婦女和未成年子女生活水平下降。
作為人類經過不斷探索最終選擇的兩性和血緣關系的組合形式,婚姻家庭從來都是依靠制度化的力量(如法律規范、道德規范、習慣規則等)而維持和發展的,各種婚姻家庭制度在保障其社會功能順利實現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社會還需要婚姻家庭的職能時,就需要婚姻家庭制度特別是婚姻家庭的法律制度,沒有婚姻家庭法的保障,婚姻家庭是難以為繼的,婚姻家庭的社會職能是難以發揮的。 法學理論認為,法律蘊含著多種價值,如正義、公平、效率、秩序等。就公平而言,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平等的人得到同樣的對待。老百姓最熟悉的一句話叫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實際上,站在法律面前的人的社會地位永遠是不平等的。
法律對人的一視同仁,在經濟、社會、個人能力和機會等實際不平等的狀況下,不但對減少不平等不起什麼作用,而且只能使不平等變得天經地義,甚至加深這種不平等。公平有時能夠實現社會正義,但只是當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在事實上達到最大限度的合理狀態時,才能可能。如果現實家庭的利益與權利的分配仍然呈不合理狀態,這種公平頂多隻具有形式正義的意義而不體現實質正義。
由此看來,法律對不同的人區別對待是有必要的,對某些弱者給予特別關愛和保護,可以彌補相對於強者而言居不利地位的那些人的不利條件。如果公平原則包括對各類資源的再分配和平等化,那麼就必須對具有特殊需要的家庭成員實行特殊對待。比如對沒有收入的離婚婦女給付扶養費,這是公平的做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這些婦女的生存能力提高到與其他人相同的水平,然後才談得上從可以利用的謀生機會中平等地獲益。
當前,農村和城市的社會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社會資源還不足以支撐大量的困苦家庭,不足以支撐那麼多弱小的一方。在這種國情之下,婚姻家庭法通過一系列的可行措施對弱者實行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好的法律本身就體現著正義,當然貫穿著對社會正義的追求,這種追求,我們視為法的理念。婚姻家庭法以保護弱者為其價值取向之一,這就是它的理念。 婚姻家庭法是身份法,它調整的是具有特定親屬身份的人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特別的人倫關系不是出於功利的目的而創設和存在的,而由親屬身份所派生的財產關系也不體現直接的經濟目的,它所反映的主要是親屬共同生活和家庭職能的要求,帶有某種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的色彩。與市民社會的其他財產法則不同,它不具有等價有償的性質。
在財產法領域,同一法律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一般都具有對價關系,其實質是雙方主體的利益交換,權利和義務的區別十分明確。而在婚姻家庭法領域,某些法律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兩者甚至是很難區分的。比如,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教育和約束保護,既可視為父母的權利,也可視為父母的義務,義務的履行和權利的行使同步進行、不可分割,婚姻家庭法便在不知不覺中捍衛了弱者的權益。
從某種意義上說,婚姻家庭法堪稱道德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道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與其他絕大多數「不近人情」的法律規范不同,婚姻家庭法的倫理性突出反映了法律制度「溫情脈脈」的人文關懷的一面。它的觸角伸入人心中的道德天平、自律規則甚至情感世界。
它以大量不可選擇的強行性規范試圖將人們的婚姻家庭生活引入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的軌道,這些規范因其具有扶弱濟貧的公益屬性而被法律加以定型。公民可以選擇的只是是否進入這些法律關系,比如結婚與否、生育與否、收養與否。一旦決定進入則必然引起相應的法律後果,這些後果是法律預先指明、嚴格規定的,當事人不得自行改變或者通過協議加以改變。
大多數的親屬權利義務被法律硬性規定,無法自由改變,也不允許頻繁地變動。與其他民事法律調整財產關系的大量任意性規范突出意思自治、個人本位不同,民事法律中通行的意思自治原則,在婚姻家庭法中是受到多種限制的。
在民主社會制度中,婚姻家庭法一般都帶有某種公法特點,重視國家和社會公權力的干預。法律干預婚姻家庭的基本方法是直接而明確的:諸如運用共同財產所有權,實現夫妻雙方的財產共享,避免分產制對婦女的實際不公;規定親屬扶養義務,為婦女、兒童和老人提供基本生存條件;建立親權和監護制度,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明確非婚生子女的認領,使最脆弱的群體得到最貼切的愛護和扶助;承認配偶權,讓利益受損害的一方通過特定程序獲得救濟,等等。
我國的婚姻家庭法已經對弱者地位給予了應有的傾斜性照顧,今後還應一如既往、進一步擴大對弱者權利的保護。比如在確認婚姻無效時區別當事人的善意、惡意、采部分溯及力的無效婚姻制;增加對家庭成員虐待、遺棄的行政處罰和民事制裁;調整離婚扶養費和撫育費的給付,彌補離婚的不良後果,使因離婚陷於困境的弱者有足夠的能力走向新生活。通過這種努力,婚姻家庭將會得到發展,而婚姻家庭法將會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善法」。

H. 婚姻家庭的社會屬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質屬性對嗎

婚姻是為當時社會制度所確認的男女兩性的結合.這種結合形成了一種特定的社會關系,即夫妻.家庭是由一定范圍的親屬所構成的生活單位.
婚姻家庭關系是以兩性結合為前提,以血緣聯系為紐帶的社會關系.社會性是它的性質,自然性是它的特點.
1、婚姻家庭的社會性
婚姻家庭關系的性質是由當時的社會生產關系所決定的.婚姻家庭關系還受當時的上層建築各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如道德,它是一種調整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是評價人們行為的是非、善惡、美醜的標准.可通過輿論發揮作用.
2、婚姻家庭關系的自然性
婚姻家庭關系是特殊的社會關系,生理學和生物學的某些自然規律必然會對婚姻家庭關系發生作用.具體表現為:關於法定婚齡的規定;關於禁止結婚條件的規定.
--------------------------------------------------------------
1、婚姻家庭的性質
婚姻家庭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體,其性質具有雙重屬性,自然屬性是婚姻家庭的形成前提,社會屬性則是婚姻家庭性質的決定因素,也是其本質屬性.
(1)婚姻家庭的自然屬性
婚姻家庭的自然屬性是指婚姻家庭賴以產生和存在的自然條件以及婚姻家庭所蘊涵的自然規律.這是婚姻家庭獨有的特性,使得婚姻家庭與其他社會關系區分開來.
(2)婚姻家庭的社會屬性
婚姻家庭的社會屬性是指決定和影響婚姻家庭的社會力量以及婚姻家庭所反映出的社會要求.這是婚姻家庭的本質屬性.
3、婚姻家庭法的特點
(1)廣泛性
婚姻家庭法是適用於一切公民的普通法,關繫到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調整范圍極為廣泛.每個自然人無論性別、無論年齡,都不可避免地與婚姻家庭發生聯系.
(2)倫理性
以兩性血緣為基礎的婚姻家庭關系,既是一種身份關系又是一種倫理關系.
(3)強制性
當一定的法律行為如結婚、離婚、收養等實施時,必須符合法定的條件和程序;當一定的法律事實如結婚、離婚、收養等發生後,其法律後果由法律預先規定,當事人不得自行或合意改變.

I. 婚姻家庭法概念及特徵

你好,很高抄興回答你的問題

概念:
婚姻家庭法,指調整婚姻家庭法關系的法律,此類法律有不同的名稱,其涵義也不盡相同。我國的婚姻家庭法是規定婚姻家庭關系的發生和終止,以及婚姻家庭主體之間,其他近親屬之間的權利義務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婚姻家庭法是民法中的一項基本制度。

特徵:
1、是以婚姻家庭法律規范和婚姻家庭法律現象為婚姻家庭法研究對象的一門基礎法學學科。
2、主要介紹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產生及發展歷史、立法體例、基本原則和法律措施,研究親屬制度、結婚制度、夫妻關系制度、離婚制度、父母子女關系和其他家庭成員關系制度、收養制度、監護制度、保護婚姻家庭成員合法權益的法律救濟措施制度、涉外和涉港澳台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等內容。

O(∩_∩)O謝謝

熱點內容
法院弄個樓梯 發布:2025-07-23 18:46:59 瀏覽:834
法治空中 發布:2025-07-23 18:42:03 瀏覽:672
商法商事原則 發布:2025-07-23 18:18:24 瀏覽:609
人民法院訴訟規則 發布:2025-07-23 18:15:16 瀏覽:130
碼頭裝卸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3 18:14:05 瀏覽:536
道德獻祭 發布:2025-07-23 18:08:27 瀏覽:23
淮南市律師 發布:2025-07-23 18:06:07 瀏覽:388
合作社規章制度免費下載文檔 發布:2025-07-23 18:01:49 瀏覽:552
學校保潔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3 18:00:22 瀏覽:988
美術展廳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3 17:46:2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