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0013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0013

發布時間: 2022-02-11 03:43:27

1.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多選。謝謝

1、ABC 為保護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勞動法規定從事礦山井下以及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種、崗位工作的農民工,實行定期輪換制度,合同期限最長不得超過8年。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適用范圍比較廣泛,靈活性較強。
3、ABC 失業人員要領取失業保險金,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第一,原所在單位和失業人員本人已按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 第二,非因本人意願失業,即失業人員不願意中斷就業,但因本人無法控制的原因而被迫失業;第三,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辦理失業登記是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必經程序,目的是為了掌握失業人員的基本情況,確認其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資格。失業人員必須同時滿足上述條件,才能申請領取失業保險金及其他待遇。對不符合條件的,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拒絕其申請,並告知其拒絕的理由。

4、BCD 休假的種類:、(1)法定節假日。是指法律規定用於開展紀念、慶祝活動的休息時間。我國勞動法規定的法定節假日有:元旦休息1日;春節休息3日;國際勞動節休息3日;國慶節休息3日;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2)探親假。是指勞動者享有保留工資、工作崗位而同分居兩地的父母或配偶團聚的假期。探親假適用於在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工作滿1年的固定職工。(3)年休假。是指職工工作滿一定年限,每年可享有的帶薪連續休息的時間。勞動法第45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2.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案例分析!求正確答案!

  1. 可以解除,不用承擔違約金。謝某以書面方式提前30天通知前單位辭職事宜,符合法律專規定;謝屬某未與簽訂培訓協議或保密協議,無承擔違約金義務。

  2. 企業有責任轉出檔案,如不願辦理,可以持解除勞動關系證明,請人才市場直接辦理轉出。

3.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案例分析

答;景某部分請求能得到法律支持;一、因為雖然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景某提供了有償勞動,用人 單位並對景某實施了管理,雙方履行了勞動內容,仲裁院會按照雙方實際履行合同內容確定雙方承擔權利和義務。2010年1月至3月工資應得到支持。
二、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得不到支持;因為《勞動合同法》第82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人之日起超過一個月至一年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應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超過一年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方屬無期限勞動合同並應補簽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調解、仲裁法》規定;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應簽書面勞動合同未依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不屬勞動報酬范疇,屬懲罰性「工資」,勞動者應在自己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起一年內主張,景應在2009年10月1日主張11個月雙倍工資,最晚在2010年9月31日前主張雙倍工資(註:2009年10月後每晚一個月主張,雙倍工資少一個月)。所有景某主張雙倍工資已超過仲裁期限,得不得支持。

4.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屬於什麼法的內容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分為勞動法、社會保障法和法律救濟三部分,其中包括《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工會法》、《社會保險法》等

5.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個人意見:勞動仲裁委員會應該支持謝某的申請。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國家法定節日專加班的應屬當支付勞動者百分之三百的工資,且不能以補休代替。周末假日加班應該支付百分之二百的工資,但可以以補休代替,但用人單位只給了2天補休。故用人單位應當支付謝某的加班費。
以上僅供參考。

6.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誰有全文 發一下 謝謝

首先要跟復您解釋一下:並沒有「勞制動與社會保障法」這個法律,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分別是兩個部門法體系(部門法是法學名詞,也稱法律部門,勿進行字面理解,詳請網路),前者目前有單行的法律即《勞動法》,由該單行法與《勞動合同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構成,後者尚無單行的法律,目前由《社會保險法》等法律和相關法律法規構成。
至於前述提到的三個法律名稱,網路和國務院網站均有具體的條文。至於兩個部門法體系涉及的各項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由於條文太多,我就不一一給你列出了。如果你有興趣了解或學習,建議去書店尋找法律匯編翻閱或購買。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典》等,其中法律出版社的《勞動法典》(暗金色書皮,是各匯編法典中的一部)比較不錯。

7.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試題名詞解釋 什麼是社會保障法

社會保障法是指調整關於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安全生產法、消防回法等。也是保障社會成答員基本生活需要和經濟發展享受權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社會保障法是調整以國家和社會為主體,為了保證有困難的勞動者和其他社會成員,以及特殊社會群體成員的基本生活,並逐步提高其生活質量而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8.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聯系和區別

簡述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關系
答:聯系 1社會保障法是在勞動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在社會保險領域存在交叉。
3 社會保障法對勞動法功能的發揮有補充和促進的作用,首先社會保障法為勞動者的權益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其次,社會保障法為勞動關系的延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區別 1調整對象:勞動法主要調整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社會保障法調整國家、用人單位、公民(勞動者)、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因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發生的關系。
2法律部門:在中央,設有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在地方上,各級政府都設有處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問題的行政機關或具體工作部門。
3關系的主體: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的主體是用人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或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公務員、軍人等不適用勞動法);社會保障法的主體包括國家、用人單位、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和公民(勞動者)。
4立法目的:勞動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協調勞動關系,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社會保障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障社會全體成員在遭受各種意外和風險時的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安全。
5解決程序:社會保障法引發的勞動爭議,由於具有某些私法關系的特點,主要適用民事程序來解決;勞動法爭議引發的爭議,由於具有較強的公法性,應主要採用行政訴訟程序。

9.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問題

勞動法規定職工每個自然日需要8小時工作時間(累積),超出8小時工作時間企業需要支付職工加班費。企業要求最低工作時間8小時符合規定。

10.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圖書目錄

第一編 勞動法
第一章 勞動法基礎理論
第一節 勞動法學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勞動法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節 勞動法的法律屬性和基本特徵
第四節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勞動法的淵源和內容
第六節 勞動法的適用范圍
第七節 勞動法律關系與附隨勞動法律關系
第二章 勞動法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節 外國勞動立法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中國勞動立法的產生和發展
第三節 國際勞動立法的產生和發展
第三章 勞動法主體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勞動者及其團體
第三節 用人單位及其團體
第四節 勞動行政部門和勞動服務主體
第四章 促進就業和職業培訓
第一節 促進就業
第二節 職業培訓
第三節 法律責任
第五章 勞動合同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勞動合同的形式和內容
第三節 勞動合同的訂立和效力
第四節 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第五節 勞動合同的終止和解除
第六節 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
第七節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集體合同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集體合同的內容和形式
第三節 集體合同的訂立和效力
第四節 集體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第五節 集體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六節 法律責任
第七章 勞務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
第一節 勞務派遣
第二節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三節 法律責任
第八章 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第一節 工作時間
第二節 休息休假
第三節 法律責任
第九章 工資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工資的調整模式
第三節 工資保障
第四節 法律責任
第十章 勞動安全衛生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勞動安全衛生技術規程
第三節 勞動安全衛生管理制度
第四節 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
第五節 法律責任
第十一章 職工民主管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第三節 平等協商制度
第二編 社會保障法
第十二章 社會保障法基礎理論
第一節 社會保障法學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社會保障法的地位與作用
第三節 社會保障法的本質
第四節 社會保障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社會保障法的體系
第十三章 社會保障法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節 社會保障法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社會保障的制度模式
第三節 中國社會保障法的建立和發展
第十四章 社會保障法主體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被保障主體
第三節 保障主體
第十五章 社會保險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養老保險
第三節 醫療保險
第四節 失業保險
第五節 工傷保險
第六節 生育保險
第十六章 社會救助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社會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我國的社會救助法律制度
第十七章 社會福利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公共福利
第三節 職業福利
第四節 社會福利事業
第五節 社區服務
第十八章 社會優撫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我國社會優撫法律制度的基本內容
第三編 法律救濟
第十九章 勞動爭議處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勞動爭議調解
第三節 勞動爭議仲裁
第四節 勞動爭議訴訟
第五節 集體合同爭議處理
第六節 法律責任
第二十章 勞動保障監督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勞動保障監察
第三節 工會勞動保障監督
第四節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一章 勞動保障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第一節 勞動保障行政復議
第二節 勞動保障行政訴訟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草案)
參考文獻
……

熱點內容
人大法律碩士法學報錄比 發布:2025-07-23 16:34:12 瀏覽:126
刑法的四個特徵 發布:2025-07-23 16:30:30 瀏覽:594
治安管理條例70歲 發布:2025-07-23 16:30:27 瀏覽:802
勞動法工作年限的年休假 發布:2025-07-23 16:28:45 瀏覽:809
戀愛的道德案例分析 發布:2025-07-23 16:18:09 瀏覽:592
關於交通法律知識主題 發布:2025-07-23 16:17:57 瀏覽:990
變態法官 發布:2025-07-23 16:15:38 瀏覽:384
我國勞動合同法14條 發布:2025-07-23 16:13:52 瀏覽:123
勞動法最新版是那年的 發布:2025-07-23 16:04:28 瀏覽:475
沖抵協議有什麼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3 16:03:38 瀏覽: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