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一百七十四條
1. 合同法中的第七十四條是什麼
合同法已經失效,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被《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條取代,規定如果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高價受讓財產或者為他人的債務提供擔保,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而債務人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條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受讓他人財產或者為他人的債務提供擔保,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債務人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第五百四十條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五百四十一條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2. 民法總則第147條和合同法第54條的區別
您好,民法總則相比,合同法規定的更為具體,針對的是合同。但是民法總則不僅僅版是針對合同而言權的,對於民事法律行為都可適用。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一百一十四條內容
第一來百一十四條 當事人可以約源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4. 最高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第24條問題的答復
《最高法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第24條問題的答復》應該是指《最高法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二)第24條問題的答復》。
《最高法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二)第24條問題的答復》
一、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九條規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債務抵銷雖有異議,但在約定的異議期限屆滿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沒有約定異議期間,在解除合同或者債務抵銷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如果合同當事人一方在不具有解除權的情況下,向對方發出了解除通知,對方在本條規定的異議期經過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是否支持,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各地法院的審判實踐中均存在爭議。肯定的觀點主張,本條適用的前提是主張解除合同的一方應具有解除權,否則,對方提出異議的權利不受異議期的限制,本條不適用,人民法院對解除異議的訴訟請求仍應支持;否定的觀點主張,異議期限經過,異議權不再受法律保護,此時無論解除合同的一方是否具有解除權,對方當事人均無權再對合同解除提出異議,故對此種情形下的異議訴請,人民法院不應支持。以上兩種觀點,均具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基礎,根本差別在於對異議權的性質、異議期限經過的後果等認識不同。對此,最高法院將在進一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以司法解釋、司法政策或典型案例等形式,明確提出相應的意見,以統一裁判尺度。
二、發出解除通知的一方自己在三個月內起訴,請求法院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屬於解除方通過提起確認之訴,對合同已經解除的法律事實進一步予以確認,而非對自己主張的合同解除提出異議。
5. 《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行使撤銷權具體涉及的法律現象類型有哪些
《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據此,我國債權人撤銷制度僅適用於如下三種情形:(1)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2)債務人無償轉讓其財產;(3)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其財產。其中,前二種情形為「無償行為 」,後一種情形為「有償行為」。
本條系對「無償行為」類型的擴張性解釋,除了《合同法》規定的兩種無償行為,本條又增加了三種類型,均在可撤銷之列:
(1)債務人放棄其未到期的債權,這同放棄到期債權的法律效果是一樣的,都導致債務人責任財產的流失,從而損及債權人利益;
(2)債務人放棄債權擔保,債權人雖未放棄其債權,但放棄其債權擔保,同樣可能導致債務人責任財產的減少,損害債權人利益;
(3)債務人惡意延長到期債權的履行期,這實質上是債務人通過侵害債權人的期限利益而損及其債權,甚至使債權人的債權事實上落空。
第十九條 對於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人民法院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並參考交易當時交易地的物價部門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結合其他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
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對轉讓價格高於當地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
6. 求教民法上《合同法》的問題!《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條和第一百四十四條是不是有沖突啊該怎麼理解
運輸在途的標的物,沒有約定的,按法律條文規定的,自然就是內 買受人承擔其滅失容等風險,包括追償是否能獲得賠償的風險。出賣人已視為交付完畢,不用再涉及到標的物在事後發生的任何情況中。
而買受人承擔標的物的風險後,運輸過程的權利和義務(即風險)就轉移到買受人身上。
而如果在承運過程中,是運輸單位造成的損壞或滅失的,是承運單位違反運輸約定造成,買受人則可以 向承運單位追討賠償,而不能再向出賣人要求賠償。
-------------
就如,我在網上付錢購買了一件商品,店主把商品交給快遞公司後,快遞公司負責把商品送來給我。如果途中商品破損了,我收到的是一堆爛貨,那麼我追究的是快遞公司的責任,而不是再去找店主賠償(當然,如果店主沒有保價的,快遞賠償的費用不夠商品本身價值的話,那麼點主也有補充賠償責任,這里說的快遞跟普通的物流有點不同,因為快遞是根據郵政法來約束的——不買保價保險的送遞物品最高只賠三倍的運費數額的錢,而物流另有合同的約定、違約的責任按照《合同法》來運作)。
7. 合同法釋義一百九十四條什麼意思
1.一般的贈與,受贈人僅享有取得贈與財產的權利,不承擔任何義務。而附義專務的贈與屬,贈與人對其贈與附加一定的條件,使受贈人承擔一定的義務。 2.附義務的贈與,其所附義務有一定限度,通常低於贈與財產的價值,二者不構成等價關系,否則就是買賣而不是贈與了。
8. 合同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內容是什麼
第一百四十條標的物在訂立合同之前已為買受人佔有的,合同生效的時間為交付時間。
9. 合同法實施法第七十四條明顯不合理的低價
合同法現在已經失效,第七十四條已經被《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條取代,其中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是指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的百分之七十。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條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受讓他人財產或者為他人的債務提供擔保,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債務人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第五百四十條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五百四十一條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10. 合同法第176條內容和179條內容是什麼
一、《合同法》第176條:供用電合同是供電人向用電人供電,用電人支付內電費的合同。
二、《合同法》第容179條:供電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供電質量標准和約定安全供電。供電人未按照國家規定的供電質量標准和約定安全供電,造成用電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