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未簽勞動合同法時效

未簽勞動合同法時效

發布時間: 2022-02-11 14:30:33

1. 沒簽勞動合同法律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普通時效為三年。

勞動糾紛訴訟時效又有普通時效和特殊時效之分,普通時效為三年。

特殊時效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在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勞動者要想證明存在勞動關系可以採用下面幾個證據:

1、應聘登記表、入職登記表、錄用通知書、面試通知簡訊等;

2、工作服、出入證、廠牌、工作證、技術認定證書、專業證書年檢記錄等能夠證明職務身份的證件;

3、工資單、工資收入證明(需會計人員簽名)、社會保險記錄單、企業年金單、住房公積金單或其他工資發放記錄等,(工資發放為現金可忽略);

4、打卡記錄、考勤記錄、加班通知等;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除非該同事已經離職,否則該條不太有可操作性);

6、發表有自己作品的公司內部刊物、或者公司網站有關自己事跡的報道;

7、工作記錄單、本人代表公司簽訂的采購合同、銷售合同,客戶業務記錄等;

8、由公司簽字的崗位職責說明書、薪資確認書、調崗通知書、解除通知等;

9、公司或者公司工會發出的本人是當事人的榮譽證書、獎狀、懲罰通知單、工會會員證;

10、作中來往郵件、QQ聊天記錄、微信記錄、工作安排簡訊記錄等;

11、與公司領導談話、工作情況的錄音、錄像;

12、財務借款單、報銷憑證等;

13、因交通事故引發的工傷,交警部門調查詢問的筆錄;

14、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登記、詢問調查筆錄等。

15、信用卡賬單郵寄地址為單位。

2. 勞動法中未簽訂勞動合同賠償是否有期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訴訟時效是一年,看有沒有中斷或者中止的情形。超過時效的為自然之債,單位可以支付,也可以不支付,支付了不能以不當得利要求返還。詳見 http://tieba..com/p/4331339755律師的具體回答。

3. 未簽勞動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呢

未簽勞動合同的訴訟時效為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4. 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訴訟時效如何認定

一、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最多支持多少個月? 我國《勞動合同法》第82條規定:「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82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同時《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7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雙倍工資的起算是從入職第2個月開始的,那麼雙倍工資最多支持多長時間呢,是否一直支持到勞動者離職?《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7條已經給了明確的答案「並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對於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在勞動者入職滿1年時,已經視為雙方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雙方只需要辦理一個補訂合同的手續而已。 因此,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最多支持11個月。 二、請求雙倍工資的訴訟時效如何認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第4款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勞動爭議的訴訟時效為1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對於拖欠勞動報酬的,適用特殊時效,即該1年起算點是從勞動者離職之日起計算。 勞動者請求支付雙倍工資差額時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訴訟時效從入職第2個月起算還是從離職之日起算?如果把雙倍工資理解成勞動報酬,應當從離職之日起算;如果把雙倍工資理解成賠償金性質,應從入職第2個月開始計算。在司法實踐中,雙倍工資的訴訟時效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北京王少明律師認為,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並不屬於勞動報酬,而是因違反法律的一種懲罰。所以雙倍工資請求的訴訟時效應從未簽訂勞動合同第2個月開始計算。王律師提醒勞動者,因用人單位未簽勞動合同而要求雙倍工資差額時,應注意訴訟時效的問題,以免自己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護。作者簡介:王少明律師,經濟法學碩士,北京市迪揚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常年從事大型企業法律顧問、民商事訴訟業務。

5. 請問 勞動法規定 未簽勞動合同過時效了 怎麼解決

1、關於仲裁時效問題
《勞動關系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根據上述規定,從2009年至2012年7月如果你可以證明勞動關系存續這么長,那麼仲裁時效沒有任何問題。你在此次仲裁中要求解決之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而發生的各種補償也沒問題,因為「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

------------------
2、關於沒有書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問題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按照這條規定,你擁有主張11個月雙倍工資的權利,即2009年12月---2010年11月。當然你不能主張2011年11月到2012年7月之間的雙倍工資賠償,因為不符合條例規定的期間。
----------------
3、社保問題
這個可以主張,不過屬於你自己應當繳納的也需要一並繳納。
------------
4、如果你有證據證明是他們無正當理由非法辭退你的,那麼:
(1)可以主張賠償金,工作超過2年6個月,應該按照3*2的標准計算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
(2)主張了賠償金就不能再主張未提前通知而解除的經濟補償金了。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

--------------
對於這個案子建議你參考如下規定收集好證據,盡快申請勞動仲裁。
《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相關規定,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按證明效力依次排列如下:
1、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此項暫缺,不過後續的可以證明。
2、工資卡、工資存摺、單位蓋章確認的工資條或記錄、單位蓋章的職工花名冊;
3、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4、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5、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6、用人單位蓋章的考勤記錄;
7、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6. 未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多少天

未簽訂勞動合同仲裁時效期為一年,從你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內為時效期。

7. 未簽勞動合同法律賠償的時效時間

你好!你的情況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及有關規定主張權益;也可以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依法提出勞動調解或仲裁。
縱橫法律網 張華東律師

熱點內容
雲南毆打保安法官 發布:2025-07-23 06:18:57 瀏覽:296
新的民法典是什麼 發布:2025-07-23 06:15:30 瀏覽:496
會計初級經濟法萬題庫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23 06:11:08 瀏覽:315
企業研發等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3 05:52:06 瀏覽:247
共業律師 發布:2025-07-23 05:50:45 瀏覽:653
2014年經濟法期末試卷 發布:2025-07-23 05:46:28 瀏覽:555
自學考試經濟法概論考啥 發布:2025-07-23 05:31:18 瀏覽:817
南沙法院6 發布:2025-07-23 05:18:51 瀏覽:375
抑鬱症勞動法病假規定 發布:2025-07-23 05:17:19 瀏覽:476
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3 05:02:39 瀏覽: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