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社會分析法
『壹』 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主要包括,要解析!
1、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處於普遍聯系和永恆運動之中,事物普遍聯系的最本質的形式和運動發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矛盾著的對立方面的統一。因此,孤立地、靜止地看問題的形而上學思維方法是錯誤的,而矛盾分析法是最重要的認識方法。
2、唯物辯證法認為,實踐是主觀和客觀對立統一的基礎,脫離實踐必然會導致主客觀的背離,產生主觀主義,所以必須堅持實踐以保持主觀和客觀的一致性。在認識過程中,要用實踐檢驗人們的認識,要善於正確地運用多種多樣的科學實驗和典型試驗的方法。
3、唯物辯證法認為,整個客觀物質世界以及其中的每一個事物、現象都是多樣性的統一。各自都有自身的結構,包含有不同的層次、要素,組成一個個系統;各個事物、現象、系統都有自身的個性;同時,它們之間又有著某種共性,共性存在於個性之中。
多樣性與統一性、共性與個性都是對立的統一。由此產生了認識中的歸納法和演繹法、分析法和綜合法、由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和由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的方法等等。
這些不同的方法也都是對立的統一,因而不能片面地抬高其中一種方法而貶低另一種方法,而要把它們各自放在適當的地位。既要反對片面強調歸納法的經驗論,又要反對片面強調演繹法的唯理論、獨斷論和教條主義,而應當把歸納和演繹辯證地結合起來。
4、世界中每個事物、現象都有其自身產生、發展、滅亡的歷史規律,在認識中還必須貫徹歷史方法和邏輯方法的統一。
(1)馬克思社會分析法擴展閱讀:
方法論在不同層次上有哲學方法論、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之分。科學方法論,包括培根闡述的實驗方法與歸納邏輯、笛卡兒論述的數學方法與演繹邏輯,以及貝塔郎菲的一般系統論方法與中國曾邦哲的系統邏輯《結構論》。
關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實現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論是哲學方法論;研究各門具體學科,帶有一定普遍意義,適用於許多有關領域的方法理論是一般科學方法論;研究某一具體學科,涉及某一具體領域的方法理論是具體科學方法論。
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互相補充的對立統一關系;而哲學方法論在一定意義上說帶有決定性作用,它是各門科學方法論的概括和總結,是最一般的方法論,對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有著指導意義。
『貳』 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分析方法內含著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它將社會劃分為經濟基礎上層建築與什麼三大結構
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分析方法內含著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它將社會劃分為經濟基礎、(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與(意識形態)三大結構。即社會三層樓。
以上供參考。
『叄』 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分層理論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理論
階級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組成部分,對人文社會科學和社會歷史進程產生了巨大、持久的影響。在馬克思以前,資產階級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等已經發現現代社會的階級存在和階級間的斗爭。但只有馬克思才揭示了階級產生的真正根源和階級的本質,才建立了科學的階級、階層分析方法。
1.社會分工是階級產生和演變的基礎。階級既是一個歷史范疇又是一個社會范疇。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階級在人類出現「真實的」和「凝固了的」①分工,即「物質勞動和精神勞動的分離」②時就存在了。馬克思在《孟德斯鳩第五十六》一文中說:「……在我們這個時代有勞
動分工,因此也就有階級,其中一個階級佔有全部生產工具和生活資料,另一個階級只有出賣自己的勞動才能生存,而出賣勞動也只有當購買勞動能使僱主階級發財時才有可能」。③社會分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提高勞動生產率,隨之出現剩餘產品的不平等分配,伴生了私有制,也就產生了階級。
2.生產資料和勞動的佔有關系是階級劃分的主要標准。馬克思主義階級學說的最重要貢獻就是將階級的存在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即所有制聯系起來,從生產過程中工人與資本家對生產資料的佔有關系來揭示階級的本質。在私有制社會里,是否佔有生產資料或勞動決定著人們的階級歸屬。在這個意義上說,生產資料或勞動的佔有關系掩蓋了社會分工的原生基礎地位,成為階級劃分的主要標准。
3.共同的生活方式、階級利益和教育程度是劃分階級的必要條件。馬克思在分析中世紀法國農民的狀況時說:「既然數百萬家庭的經濟條件使他們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與其他階級的生活方式,階級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並互相敵對,所以他們就形成一個階級」。④馬克思雖然反復論證在階級產生、形成中經濟因素的決定性作用,但同時也充分認識到如政治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避免了片面性。
4.階級的劃分並不排除社會分層的方法。第一,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社會在發生階級分化的同時,還存在階層分化的現象。階層是依據生產資料佔有關系之外的屬性來劃分的,它存在於階級內部或者是與階級相聯系而又相對獨立的利益群體。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在過去的各個歷史時代,我們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社會完全劃分為各個不同的等級,看到社會地位分成多種多樣的層次。」⑤第二,馬克思、恩格斯對介於兩大對立階級之間的中間階級,實為中間階層進行了系統分析。他們認為中間階層在所有現代國家和現代革命中,都居於極其重要的地位,並預言中間階級將會不斷地增加。
(二)
『肆』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分析法
社會分析法就是指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辯證唯物和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法
作為馬克思主義重要組成部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整個馬克思主義一樣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整個物質世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作為對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最一般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也必然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發展充分證明了它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這就是說,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些具體結論,都是以時間、空間、條件為轉移的,當時代發生了變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那些反映特定時代的結論,也應當變化,必須對現時代所提出的問題做出新的哲學概括。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要求我們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更不能否定經過實踐證明為真理的哲學原理,而是要科學地反映人類在實踐領域和認識領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及時回答和解決時代提出的重大問題,從中得出新的結論,提出新的觀點,發展新的理論。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本質上是統一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集中概括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內容、本質特徵和社會功能。實事求是就是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從中找出其固有的規律,作為行動的向導,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解放思想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不符合客觀實際的舊的思想觀念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質所在;與時俱進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指導下的實踐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不斷開拓創新,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品質,也是它的強大功能。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和根本要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人們正確認識社會現象、提高道德素養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胡錦濤同志指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理論特徵。因此,掌握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揭示了人類社會的本質,為我們理解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在馬克思主義以前,舊的社會歷史觀之所以從總體上看都是唯心主義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社會現象具有不同於自然現象的特點。離開人和人的活動,自然界照樣存在,自然規律照樣發生作用。但是,社會是由人組成的,歷史是人的活動的結果,離開人和人的活動,也就無所謂社會和社會歷史的發展;而人則是有思想的,人的活動是受思想支配的。這種現象使得在社會歷史領域內,人們往往會片面誇大思想的作用,在思想中尋找社會歷史發展的原因。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出,關鍵的問題在於找出人們思想動機背後的客觀的物質的動因,也就是恩格斯所說的「動力的動力」,這是發現「在歷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規律的唯一途徑」。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這個動因就是社會的物質生產方式,這就堅持了對社會歷史現象認識的唯物論原則。列寧指出:「只有把社會關系歸結於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作自然歷史過程。不言而喻,沒有這種觀點,也就不會有社會科學。」具體到我們今天的實際,那就是發展是硬道理,發展社會生產力是解決中國各種社會問題的最終出路。
第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我們認識社會提供了辯證法的原則。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唯物論思想,同時又強調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的辯證法思想。今天,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也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而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積極建設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思想道德體系。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的思想,深刻地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則。因此,我們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建設中道德建設和思想建設的重要作用。我們不能像過去一段時間那樣空洞地誇大思想的作用,但又不能陷入只講物質利益,只講金錢,不講理想,不講道德的拜金主義。我們要保護和發揚一切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於人民團結、社會進步的積極思想和精神。總之,我們要變精神力量為巨大的物質力量,引導億萬人民共同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第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能夠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終身受益,它能夠幫助人們把握自我、規范人生,正確理解自我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擺正自己在社會上和自然界中的位置,為人們樹立科學的人生觀起著導向和激勵的作用。
第四,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能夠提高人們對社會發展、社會管理規律的認識和運用能力。「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我們既要反對那種要求馬克思主義哲學為自然、社會、思維等領域提供一個萬能公式的「哲學萬能論」,也要反對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已經失去價值的「哲學無用論」。當今社會變化越來越快,社會互動越來越頻繁,社會生活越來越復雜,更要求人們具有越來越高的社會認知能力、社會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我們做好一切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
『伍』 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
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是關於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規律的科學認識,是對人類思想成果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
馬克思主義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基礎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的影響
一、近代以來在逆境中頑強拼搏的中華民族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引
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憑著堅船利炮野蠻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中華民族陷入內憂外患的悲慘境地。
二、馬克思主義在20世紀初期中國的思潮碰撞與理論辯論中脫穎而出
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思想傳入中國,是在同各種社會思潮的激盪中,日益彰顯其真理的力量,並為中國的先進分子所接受的。
『陸』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既是其世界觀,
又是其方法論。
在此
基礎上,
它具體化為從實踐出發的方法、
社會系統研究方法、
社會矛盾分析方法、
社會主體研究方法、
社會過程研究方法、
社會認識與評價方法、
世界歷史的研究
方法等等,除此之外,還有邏輯和歷史一致的方法、歸納與演繹的方法、分析與
綜合的方法、
抽象與具體的方法、
主客觀相統一的辯證方法、
歷史合力的研究方
法、
「人本」和「物本」相統一的方法等。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方法論是一個
創造性的開放體系,
人類在社會認識和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
馬
克思主義都應該積極地予以借鑒和吸收。
『柒』 請簡述馬克思社會學理論的基本觀點
①他抄們根據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科學地闡明了「社會」、「社會經濟形態」、「現實的人」等基本范疇,為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時也為揭露資本主義的惡性循環提供了理論武器。
②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惡性循環和畸形發展的根源,即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生產的社會化之間的基本矛盾。
③揭露了資本主義惡性循環的最突出的表現是周期性的經濟危機。
④揭露惡性循環不可避免的結果,即資本主義社會必然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所代替,並提出了解決這種惡性循環的辦法──社會革命。
『捌』 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方法為什麼科學
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是認識階級社會的科學方法。
1、定義
運用階級和階級斗爭觀點分析階級社會的相關現象,發現階級社會的本質和規律。
2、內容
①分析各個階級的狀況(經濟地位、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
②分析階級力量的對比;
③區分階級矛盾和非階級矛盾;
④區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
3、科學性(為什麼科學)
①以階級存在為事實基礎;
②以哲學原理為理論依據;
③以革命建設為實踐支撐;
④以消滅階級為歷史使命。
4、意義
階級分析方法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制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