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的權利和義務

合同法的權利和義務

發布時間: 2022-02-13 11:14:23

合同法的核心條款是否為權利義務條款

是的。權利義務是合同法的核心條款。但不是必備條款。
1、《合同法》第十二條之規定,「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以及解決爭議的方法」是一個合同主要的內容,價款或報酬、權利義務(約定該怎麼做和不該怎麼做)及責任(約定不按約定做的後果)是較為核心的條款,其他細節問題也很重要(可能關鍵時候影響走向)不能忽略。

2、第六十一條規定: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3、第六十二條指出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第六十一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㈡ 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是什麼

合同雙方的權利:請求債務人履行;受領給付權;在發生有可能損害合同權利的情形下,合同權利人有保全合同權利的權利。合同雙方的義務:給付義務;原給付義務與次給付義務;附隨義務;對標的物檢查通知的義務。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

㈢ 合同中權利與義務的差別

合同中權利與義務的區別是合同當事人不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不同的。
合同權利義務是依法生效的合同,由合同里的條款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關注環球網校合同中權利與義務的差別

㈣ 《勞動合同法》中的權利和義務

您問的應該是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吧。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主要如下:
1.勞動者的基本勞動權利

(1)勞動者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這是公民勞動權的首要條件和基本要求。在我國,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都平等地享有就業的權利。勞動者選擇就業的權利是平等就業權利的體現。

(2)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勞動報酬包括工資和其他合法勞動收入。

(3)勞動者有休息休假的權利。休息權和勞動權是密切聯系的。休假是勞動者享有休息權的一種表現形式。

(4)勞動者有在勞動中獲得勞動安全和勞動衛生保護的權利。勞動者在安全、衛生的條件下進行勞動是生存權利的基本要求。勞動安全、衛生權是一項重要的人權。

(5)勞動者有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勞動者不但要掌握熟練的生產技能,而且要懂業務理論知識。只有賦予勞動者這項權利,才能保障勞動者獲得應有的知識的技能,更好地完成各項勞動任務。

(6)勞動者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這是指勞動者在遇到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勞動風險時,獲得物質幫助和補償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權,是享受勞動報酬權的延伸和補充。

(7)勞動者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這是勞動者維護自己合法勞動權益的有效途徑和保障措施。

(8)勞動者還享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包括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利,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提合理化建議的權利,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的權利等等。

2.勞動者應當履行的義務

勞動者在享有一定的勞動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一定的勞動義務。權利與義務是互為條件的。按照《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勞動者應當履行的義務包括:

(1)完成勞動任務。勞動者首要的義務是對工作盡心盡責,忠於職守,出色地完成任務。

(2)提高職業技能。勞動者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主人翁責任感,要刻苦學習專業知識,鑽研 職業技術,提高職業技能,掌握過硬的本領。

(3)遵守勞動紀律,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勞動者在勞動中必須服從管理人員的指揮,遵 守各項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及安全生產的法規制度、規程標准。

(4)職工既是勞動者,又是公民,在社會上,在家庭里,都要遵紀守法。在社會上違法亂紀 ,也會導致勞動權利的喪失。

此建議僅供參考,本人不負任何責任。希望能對您有幫助。

㈤ 合同法分析案例中的權利和義務

合同權利義務合同作為一種法律關系,其內容就為合同權利義務。合同權利義務是由合同條款確定的。因此,作為合同內容的合同權利義務與作為合同內容的合同條款是相互聯系的,都是合同的不同含義中的合同內容。

合同法中的權利:
合同權利,是合同債權人一方依合同享有的請求債務人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合同權利為財產權,包括以下權能:

1.請求給付權請求給付,也就是請求債務人履行。合同權利人有權請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約定或者法律規定履行義務,這是合同權利人實現其權利,實現 訂 約 目的的 基本方式。因為合同權利人的利益只能通過義務人義務的履行才能實現,因此,請求給付權是合同權利的基本權能,也是合同權利的基本效力。

2.受領給付權受領給付權,又稱接受履行權,是合同權利人接受義務人給付的權利。合同權利人不僅有請求給付的權利,並且又接受債務人給付的權利。由於權利人只有受領債務人的給付,才能實現其利益,因此受領給付權也為合同權利的基本權能,是合同權利的基本效力。受領給付權,是權利人保持從義務人的給付取得利益的原因或根據,因此,合同權利人得受領給付的效力又被稱為合同權利的保持力。

3.保全合同權利的權利合同權利雖具有相對性,一般只對合同義務人發生效力。但是,在發生有可能損害合同權利的情形下,合同權利人有保全合同權利的權利,得對第三人行使代位權或撤銷權。合同權利的保全權,雖不是合同中約定的,而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但它是保障合同權利的實現的必要手段,因此,也為合同權利的法定權能。

4.合同權利保護請求權任何權利都是受法律保護的,盡管合同權利是當事人自行約定的。但只要它是依法約定的,在受到侵害時同樣受法律保護。合同權利保護請求權,指的就是在合同義務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義務時,權利人得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濟,強制義務人履行或承擔其他違約責任。合同權利保護請求權為合同權利的應有之義,因為它是在義務人不履行義務的情形下得請求通過強制執行程序強制義務人給付的權利,因此它是合同權利的執行力的表現。

5.合同權利的處分權合同權利一般不屬於專屬權。因此,權利人完全可以依自己的意願自由處分自己的權利。權利人既可以通過免除義務人的義務來拋棄權利,也可以將自己的合同權利與對方相應的合同權利抵消,還可以將合同權利轉讓給第三人。可見,處分權也是合同權利的一項權能。

合同義務:

合同義務是合同關系中義務人一方所負擔的義務。合同義務是由當事人約定的,因此,《合同法》第60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同時該條第2款還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依上述規定,合同義務既包括當事人約定的義務,也包括當事人依法律規定應負擔的義務。

合同義務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給付義務,給付義務是合同義務人依合同約定應向權利人為給付的義務。

給付義務通常又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1)主給付義務與從給付義務。主給付義務,是指合同關系所固有的、必備的,並以之決定合同類型的基本義務。例如,買賣合同中出賣人交付標的物並轉移其所有權的義務,買受人支付價款的義務,就是買賣合同的主給付義務;又如,租賃合同中出租人交付租賃物給承租人使用的義務,承租人支付租金的義務,就是租賃合同的主給付義務。在雙務合同中,當事人各自所負擔的主給付義務,構成所謂的對待給付義務。從給付義務是合同義務人負擔的主給付義務以外的給付義務。從給付義務是不能決定合同的類型、不影響合同的目的的義務,卻是完全滿足給付利益需要所必需的,具有補充功能,權利人可以獨立訴請義務人履行的義務。例如,在商場中購物,出賣人負有的交付購物發票的義務,就屬於從給付義務。從給付義務既包括當事人明確約定的給付義務,也包括法律明 文 規定的給付 義 務。例 如,《合同法》第267條規定:「承攬人應當按照定作人的要求保守秘密,未經定作人許可,不得留存復製品或者技術資料。」承攬人的這一保密義務就屬於法律明文規定的從給付義務。

(2)原給付義務與次給付義務。原給付義務又稱為第一次給付義務,是指合同關系原定的義務。如買賣合同的出賣人交付標的物並移轉其所有權的義務(主給付義務)以及交付產權證明文件或者發票的義務(從給付義務),就為原給付義務。次給付義務又稱為第二次給付義務,是在原給付義務的履行中因特殊事由而發生的義

務。例如,因不履行原給付義務而發生的給付違約金的義務。通說認為,次給付義務雖使合同關系的內容改變或擴張,但也是基於原來的合同關系發生的,合同關系的同一性仍維持不變。但我們認為,所謂的第二次給付義務實質上是義務人不履行義務應承擔的責任,與原給付義務在性質上是不同的。因此,次給付義務已不屬於合同義務而是屬於合同責任問題。

2.附隨義務

附隨義務,有的稱為附從義務,是指給付義務以外的當事人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隨合同關系的發展依誠實信用原則而產生的義務。如合同當事人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依誠實信用原則應當履行的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就均屬於附隨義務。附隨義務就其功能來說,主要可分為兩類:一為有輔助功能,即促進實現主給付義務,使權利人的給付利益獲得最大的滿足。如買賣合同中的出賣人負有應對出賣物為相應的包裝的義務,以便於買受人攜帶;二為有保護功能,即維護對方當事人人身或財產上的利益不受損害。例如,出賣車輛的出賣人負有告知車輛不良狀態的義務,以免買受人因不知車輛的不良狀態而受損害。

附隨義務是附隨於主給付義務的,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

第一,主給付義務是自始就確定的,決定著合同的類型,直接影響著合同目的的實現。而附隨義務是隨合同關系的發展而產生的,不受特定合同類型的限制;

第二,主給付義務在雙務合同中構成對待給付,一方未履行主給付義務的,會發生履行中的抗辯權。而附隨義務原則上不屬於對待給付,不能發生履行中的抗辯權;

第三,一方不履行主給付義務的,可構成根本違約,另一方有權解除合同。而一方不履行附隨義務的,不構成根本違約,對方不能解除合同而僅得請求賠償。附隨義務也不同於從給付義務,通說認為,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附隨義務是權利人不得訴請義務人履行的義務;而從給付義務為權利人得訴請義務人履行的義務。此外,合同義務中還有一種所謂的不真正義務。

㈥ 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

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按照合同的約定確認。例如,買賣合同中,賣方享有請求買方支付價款、承擔運費等權利,具有按照合同約定交付標的物、運輸標的物等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九十五條
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第五百九十六條
買賣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標的物的名稱、數量、質量、價款、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包裝方式、檢驗標准和方法、結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條款。

㈦ 勞動合同法有什麼權利和義務

應該是勞動法規抄定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把,建議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章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義務)

熱點內容
社區矯正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22 09:38:21 瀏覽:974
法律援助會會 發布:2025-07-22 09:36:53 瀏覽:440
南平中級法院 發布:2025-07-22 09:32:26 瀏覽:486
如何做好法官助理工作 發布:2025-07-22 09:24:19 瀏覽:501
刑事訴訟法230 發布:2025-07-22 09:21:17 瀏覽:965
法官年滿90 發布:2025-07-22 09:14:12 瀏覽:161
勞動法四十五條 發布:2025-07-22 09:07:44 瀏覽:829
違法三同時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2 08:49:48 瀏覽:759
自血療法治皮膚病 發布:2025-07-22 08:49:37 瀏覽:660
徐州法律服務工作者 發布:2025-07-22 08:49:34 瀏覽: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