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法是調整人的行為的社會規范

法是調整人的行為的社會規范

發布時間: 2022-02-19 19:12:57

『壹』 閱讀下列材料並回答問題:法是調整人們行為的一種社會規范,是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意志的體現。。中國具有

(1)不同:秦朝刑法嚴酷。漢朝刑法寬簡。反應:我國封建社會統治思想的日益成熟和司法的進步。
(2)新發展:量刑「重有重罪,輕有輕罪」;增加經濟立法;嚴懲貪污賄賂。(因素:明清已處於中國封建社會的轉型期,各種制度呈現出成熟與僵化並存;統治者以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為己任;社會經濟空前發展,商品經濟發展更為突出;
(3)法律是皇帝意志的體現;社會成員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法律嚴酷;以令代法;主觀性、隨意性強。

『貳』 如何理解法是調整人們關系行為的規范 謝謝

我覺得這可以從法律的定義、特徵、作用
(一)關於法律的定義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並由國家強制保證實施的,調整人們行為關系的社會規范。
因為它是國家制定並強制實施的,這就相當於法是人們社會一切行為的規范准繩,所以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自覺不自覺的去尊從服從它,所法也就自然而然起到了一個約束調整作用,將人們的關系行為調整到規定允許內,起到的一種行為規范的作用。
法律的特性包括:(1)公正性:法律是正義的體現,它對一切人,包括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是平等的;(2)必須遵守性。法律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規范,是人們的行為准則,人人都必須遵守它。
從它的特性來說,法具有普適性,人們大眾要尊從,權威同樣要服從,它給了一切人們一個規范,告訴人們應該有什麼樣的行為,什麼關系行為是合法可以存在的,什麼行為關系是不合法不允許出現的,如果出現將受到法律強制的懲罰。所以法強制的調整著人們關系行為。它是規范。 (二)關於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作用和目的全在於為了城邦的「善業」,為了「善德」,為了追求「公共福利」,增進人類的道德
法律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維護社會正常秩序,社會的正常秩序需要人們有恰當合適的關系行為。所以法的作用也使得法成為調整人們關系行為的規范。
以上是個人觀點 ,很開心能幫到你,你要覺得有理請採納,謝謝。呵呵。

『叄』 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這種行為規范的特點有:

ABD.法的階級性是正宗馬教觀點,BD都是一般法理學觀點,B是法的國家強制性,D是法的內容特徵。

C錯在法律不可能調整所有的社會關系,有些領域的社會關系是由道德、倫理、宗教等規范調整的。

『肆』 法是調整人們的行為或者社會關系的規范具有什麼性

法律對自覺尊法守法者起到指導引導作用,對不尊紀守法或抗拒者起到強制性和制裁作用。

『伍』 法是確定人們在社會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

對,抄正確。
一般意義上的法律指襲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在法學中,一般意義上的法律有時又簡稱法。
法的特徵一般觀點認為有六個: 1.法是調整人的行為的社會規范; 2.法是由公共權利機構制定或認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會規范; 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會規范; 4.法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規范; 5.法是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通過法律程序保證實現的社會規范; 6.法是可訴的規范體系,具有可訴性。 1.法的正式性,又稱法的官方性,國家性,指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正式的官方確定的行為規范。 2.法的階級性,指在階級對立的社會,法所體現的國家意志實際上是統治階級的意志。 3.法的物質制約性,指法的內容受社會存在這個因素的制約,其最終也是由一定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

『陸』 法社會學的法是調整社會行為的規范

法的調整對象是什麼?人們對此通常有兩種回答:一曰社會關系,即法調整社會利益資源在版各社會主體間的分權配;二曰社會行為。應該說這兩種觀點都是對的,它們是從不同的層面上所作的回答。不過,更准確地說,法是通過調整人們的社會行為這一中介來實現對社會關系的調整的。

『柒』 試闡述法律是怎樣調整和規范社會關系的

法是調整人們行為或社會關系的規范,具有規范性,是一種社會規范。不同於宗教、道專德、社會習俗等屬其他社會規范,法律具有以下特徵: (1)法是一種特殊規范,其特殊性首先表現在它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具有國家意志性,國家意志的法具有統一性和權威性。 (2)法在國家權力范圍內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而其他社會規范只對特定成員在特定范圍內有效,如宗教中的教規,只對教徒有約束力。 (3)一切社會規范都具有強制性,法不同於一般社會規范的特點就在於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國家強制性。 (4)法是有嚴格程序規定的規范,具有程序性。道德、宗教以及習俗的實施一般不具有像法律一樣嚴格和細致的實現程序。

『捌』 法是調整人的行為的特殊的社會規范,在這里,人的行為指的是什麼

法是調整人的行為的特殊的社會規范,
在這里,人的行為指的
人的社會行為

『玖』 結合法律行為的內容,談談你對法律調整人的行為的社會規范的理解

權利義務必須對等,適用法律一視同仁,應該是法治底線原則

『拾』 調整人們行為的主要的社會規范是法律和風俗習慣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摘要 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按照不低於本人日工資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熱點內容
今起十部法規 發布:2025-07-18 14:57:57 瀏覽:849
2015年二建法規 發布:2025-07-18 14:56:48 瀏覽:721
臻顧法律咨詢 發布:2025-07-18 14:49:00 瀏覽:792
全國道德模範及事跡 發布:2025-07-18 14:45:03 瀏覽:85
2017新婚姻法首付 發布:2025-07-18 14:37:57 瀏覽:16
行政訴訟法七日 發布:2025-07-18 14:36:42 瀏覽:218
胃炎三聯療法治多久 發布:2025-07-18 14:31:03 瀏覽:698
勞動法最新人事 發布:2025-07-18 14:13:17 瀏覽:460
法院輔助人員工作 發布:2025-07-18 13:55:39 瀏覽:206
如何介紹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8 13:53:26 瀏覽: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