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煤炭資源整合與經濟法

煤炭資源整合與經濟法

發布時間: 2022-02-19 21:33:34

A. 《煤炭經濟法

《煤炭經濟法》(1919世界上第一個以經濟法命名的法規

B. 煤炭資源整合的企業轉型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通過政府和企業的不懈努力,山西省企業節能減排和轉型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由於本省能源消費結構的特點,高能耗行業比重較高,工業經濟對電力、煤炭等能源的依賴性較強,新投產項目中高耗能行業投資比重依然偏大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全省企業在實現轉型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
1、資金問題成為企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下轉型發展的最大難題。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普遍存在經營效益急劇下滑現象,企業可用資金匱乏;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對節能減排的重視,特別是對高耗能行業採取了一些制約其發展和膨脹的措施,使這些企業在融資方面出現了利息高、貸款條件苛刻等困難局面。此外國家和政府的節能獎勵資金和節能專項資金不能及時到位,陽泉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再生鋁項目一期省機能獎勵資金800萬元實際到位560萬元,生產循環水余熱利用項目,國家節能專項資金300萬元尚未到位。資金問題成為困擾企業改進生產設備,提升工藝技術,促進轉型升級的最大難題。
2、技術瓶頸仍是制約企業節能降耗、轉型升級的主要因素。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的主要手段是依靠技術的改進和生產工藝水平的提高,但是國內行業生產技術仍然比較落後,能源利用率水平仍然偏低,污染物排放及處理還達不到最好效果。因此引進先進的技術及人才,解決技術瓶頸,已成為企業節能建好、轉型升級的當務之急。
3、政府職能部門辦事效率仍有待進一步提高。近年來政府部門行政效能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調查中仍有企業認為一些政府部門行政效率水平過低,特別是在一些節能項目的審批上,程序繁瑣、耗時過長,對企業項目的上馬和技術的革新造成了嚴重影響。
4、政策因素對企業的生產和發展造成了很大制約。受今年山西煤炭資源整合等政策的影響,不少行業特別是焦化行業煤源緊缺,煤炭價格也長期處於高位運行,造成企業生產成本過高,出現與產品價格倒掛的現象,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發展,對企業造成了很大制約。

C. 如何增大對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改善煤炭經濟的粗放式增長方式

根據煤炭的本身特性合理利規范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回採率,煤炭經篩分,浮選減灰減硫,增加產品附加值,矸石利用等;煤層氣抽放集中利用等

D. 中煤集團將要進行煤炭資源整合嗎

據報道,在1月5日,12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煤炭企業兼並重組轉型升級的意見》,《意見》強調,推進中央專業煤炭企業重組其它涉煤中央企業所屬煤礦。

業內認為,中煤能源此舉意在集中精力發展主業,轉讓資產所獲得的資金也有利於進一步進行煤炭整合,與目前國企改革的步調一致,此外,央企煤炭資產整合已開啟,神華國電已經重組完成,作為煤炭行業唯一剩下的央企,中煤很可能成為下一個,未來整合可期。

希望資源整合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E. 山西煤炭資源整合

為這場戰略變革重大實踐地的一家較大的網路媒體,我們始終熱切版、欣喜地關注權著這次充滿希望的陣痛並為之鼓呼加油。我想說說煤炭資源整合的「how」(意思是「會怎麼樣呢」),預感一下整合重組以後的幾點猜想和期盼:

一是「動能」。我省煤炭行業的整合重組完全符合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必將形成更完備更強大的動能推動山西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

二是「金融」。隨著整合重組的推進和發展,會有更多的煤炭企業上市,形成強大的能源資本,帶動和潤滑我省各個產業的有序發展。「煤資」如果能帶動金融的復興,山西的崛起指日可待。

三是「中心」。山西從「能源基地」轉向「能源中心」具有戰略意義。我省集中了一大批能源企業的總部、研發中心、教育培訓、物流會展等體系,而煤炭資源整合必將加速這個體系的完善和進展,從而真正形成全國「能源中心」的發展指向。

F. 煤炭資源整合的提出背景

山西是我國的煤炭大省,重化工基地,高污染、高能耗的傳統工業經濟是山西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以煤炭資源為基礎的老工業基地,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要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必須加快實現企業轉型發展的步伐。省委、省政府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根據山西省的實際情況做出了「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的重大決策,這是實現「三個跨越」的有力抓手和實現山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決策。近期,山西調查總隊對太原、陽泉、晉中、運城、忻州等5地市的部分企業進行了企業轉型發展情況專題調研。調查結果顯示,企業依靠技術革新力促轉型發展,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成效,但問題和困難依然存在,轉型發展任重道遠。
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君在臨汾市就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並重組進行調研。王君強調,要充分認識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並重組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統籌做好資源整合、驗收復產、安全生產、冬季用煤和促進經濟增長等各項工作,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副省長陳川平參加調研。 王君指出,實施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並重組是我省提升煤炭產業發展水平,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我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這項工作開展以來,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工作進度持續加快,各項任務穩步推進,成效初步顯現。但同時也要看到,這項工作進展不夠平衡,少數市縣和個別環節進度較慢,影響了整體進度,必須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加快工作進度,務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君強調,要以協議簽訂、主體進駐、證照換發、復工復產為重點,扎實做好各項工作。要抓緊完成整合與被整合雙方的協議簽訂工作,兼並主體在協議簽訂後,要同步進駐接管被兼並煤礦,並配齊配強煤礦「五大員」。要加快煤礦證照換發和手續變更工作,企業和市縣要盡快上報換證相關材料,省有關部門要簡化審批程序,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及時辦理。要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迅速組織礦井技術改造和復工復產,實現煤炭生產穩定增長。要扎實搞好對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並重組工作的檢查驗收,年底前徹底完成各項任務,確保明年進入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的新階段。 王君要求,要統籌做好資源整合、驗收復產、安全生產、冬季用煤和促進經濟增長等各項工作,實現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兩不誤,兩促進。要始終綳緊安全生產這根弦,高度重視和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切實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政府的監管責任和行政一把手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市縣有關部門要組織精幹有力的監管小組,對轄區內的礦井實行分片包點監管,確保煤礦安全生產,做到以安全促生產,以生產促發展。

G. y 2008年山西煤碳資源整合影響論述

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山西「三個發展」必然的選擇,也是實現山西可持續發展、調整產業結構尤其是煤炭產業結構調整的客觀要求。山西的煤炭產業雖然為經濟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但其增長方式粗放,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嚴重

H. 世界上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經濟法規是美國的謝爾曼法還是德國的煤炭經濟法

謝爾曼法.

謝爾曼法1890年制訂,德國的煤炭經濟法1919年制訂.但德國的煤炭經濟法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經濟法命名的法規.

謝爾曼法
1890年,美國國會制定的第一部反托拉斯法,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授權聯邦政府控制、干預經濟的法案。
該法規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訂立契約、實行合並或陰謀限制貿易的行為,均屬違法,旨在壟斷州際商業和貿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壟斷或試圖壟斷、聯合或共謀犯罪。違反該法的個人或組織,將受到民事的或刑事的制裁。
該法奠定了反壟斷法的堅實基礎,至今仍然是美國反壟斷的基本准則。但是,該法對什麼是壟斷行為、什麼是限制貿易活動沒做出明確解釋,為司法解釋留下了廣泛的空間,而且這種司法解釋要受到經濟背景的深刻影響。
現代經濟法的概念 形成於20世紀初期。1906年,德國學者在《世界經濟年鑒》中使用了經濟法這一名詞,用來說明與世界經濟有關的各種法規,但並不具有嚴格的學術意義。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德國政府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加強對重要物資的控制,頒布了大量的法規。1914年8月帝國議會通過了14項戰爭經濟法規,其中最重要的是《授權法》,授權參政院在戰爭期間准予"發布對於防止經濟損害所必要的措施",繼之又頒布了《關於限制契約最高價格的通知》(1915)、《確保戰時國民糧食措施令》(1916)等。戰敗後的德國,為了擺脫經濟上的困境,制定了一些重要的產業統治法和卡特爾法,如《煤炭經濟法》(1919世界上第一個以經濟法命名的法規)、《防止濫用經濟權力法令》(1923)等。這些法規,表現為行使國家權力直接干預和操縱經濟,試圖把實施社會化政策同保護私有財產制度、契約自由原則結合起來。這些法律的出現,引起了法學界的重視。一些學者認為這些法律即是經濟法;研究經濟法應是法學中的一門新的學科。

熱點內容
經濟法第七版案例分析答案 發布:2025-07-18 16:07:11 瀏覽:534
婚姻法與繼承法試卷 發布:2025-07-18 16:04:02 瀏覽:719
廣西梧州法院 發布:2025-07-18 15:57:18 瀏覽:528
補償可以高於勞動法47條 發布:2025-07-18 15:50:29 瀏覽:212
民法最新行政法規 發布:2025-07-18 15:45:59 瀏覽:877
勞動法關於事業單位病假規定2015年 發布:2025-07-18 15:44:34 瀏覽:696
深圳2017新勞動法底薪 發布:2025-07-18 15:44:33 瀏覽:183
法律責任的形式有哪些 發布:2025-07-18 15:24:59 瀏覽:570
今起十部法規 發布:2025-07-18 14:57:57 瀏覽:849
2015年二建法規 發布:2025-07-18 14:56:48 瀏覽: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