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治安法與處懲

社會治安法與處懲

發布時間: 2022-02-22 16:01:42

Ⅰ 《治安管理處罰法》具體說的是什麼

簡單的說就是規范非刑事犯罪的行政違法行為的關於社會治安的行為規范。而這些違法行為不僅僅是民事違法,必須進行公力救濟的違法行為。

如:盜竊在500—2000元以下的財物的不構成盜竊罪,那麼就適用行政處罰,進行治安行政拘留或行政罰款。依照的法律就是治安處罰法。(以前依照的是治安處罰條例,級別比法低,不是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

Ⅱ 什麼是治安處罰 什麼是處理

治安管理處罰,是指中國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法規對擾亂社會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侵犯公私財產,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所實施的行政處罰。1986年9月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治安管理處罰有三種:(1)警告;(2)罰款,1元以上,200元以下(3)拘留,1日以上,15日以下。

治安管理是治安行政管理的簡稱,是指公安機關依照國家法律法規,依靠群眾,運用行政手段,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行政管理活動。介於法學和公共管理學科科目下的公安類學科。

(2)社會治安法與處懲擴展閱讀:

從比較法的角度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具有以下四個顯著特點:

(1)從處罰主體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實行"一元制"的處罰體制,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權集中由公安機關行使。

(2)從處罰程序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完全採用行政處理程序。

(3)從制裁的角度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屬於中間制裁。我國的治安管理處罰作為較重的一種行政處罰,與刑罰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我國法定的制裁手段體系中,治安管理處罰屬於中間制裁。

(4)從處罰的強制性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具有警察強制性。

治安管理的范圍

國家為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治安而進行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戶籍管理工作、公共秩序管理工作、特種行業管理工作、民用危險物品管理工作、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工作、邊防工作、外國人管理和中國公民出入境管理工作。

治安管理的基本特徵:

管理措施的特殊強制性

管理主體的武裝性

管理內容的廣泛性和復雜性

管理活動的社會性

刑法處罰條例和治安處罰條例有什麼不同

刑法處罰犯罪行為,其社會危害性大於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的行為。

Ⅳ 擾亂社會治安罪怎麼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條規定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聚眾沖擊國家機關,致使國家機關工作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4)社會治安法與處懲擴展閱讀:

案例:羅源法院宣判一嚴重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案

昨日,羅源縣法院對鄭順福等16名被告人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案作公開宣判,分別判處鄭順福等11名被告人1年2個月至1年9個月有期徒刑不等;判處林江等5名被告人有期徒刑適用緩刑。因該案涉案人員多、社會影響面大,這是該院近年來審理規模較大的擾亂公共秩序案。

法院經審理查明,2014年8月以來,羅源縣碧里鄉鮑魚養殖出現大面積死亡,部分碧里鄉村民認為鮑魚死亡是因福建華東船廠、福州港羅源灣碼頭等沿海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排放廢棄物造成海水污染所致。

為了索取鮑魚死亡賠償款,鄭順福、黃為樂等部分村民於2014年9月至11月間,到華東造船廠及三萬噸碼頭實施打砸、阻止生產施工;對縣政府、起步高速口進行圍堵,抗拒執法人員執法。

其行為招致大量圍觀群眾聚集,嚴重擾亂了社會公共秩序、影響社會安定穩定,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社會影響。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鄭順福、黃為樂等16人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生產無法進行,並造成嚴重損失,其行為均已構成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

被告人張強、江華善、等9人以暴力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其行為均已構成妨害公務罪;被告人吳忠銘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六合彩」收受投注,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非法經營罪,均應依法懲處。據此,法院遂作出上述判決。

Ⅳ 與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相比,治安管理處罰法增加了哪些原則

與《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相比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治安管理處罰法》在立法理念、宗旨、基本原則、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和程序、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和處罰、執法監督等方面都有許多重大的進步和變化。

一、立法宗旨上明確了懲治違法與保障公民權利的統一性、規范和保障警察權行使的一致性。

長期以來,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偏重於對危害社會治安違法行為的懲治和打擊,對公民權利的保障則總體建立在嚴厲打擊和懲治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基礎之上。因而在辦案過程中,民警侵犯公民權利的行為屢有發生。

《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制定,在立法宗旨和價值目標的選擇上,明確提出懲治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與保障人權並重、規范和保障警察權的行使並重。民警如果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上述立法宗旨和價值目標能夠深刻理解並准確把握,擯棄舊的辦案理念,就能有效地避免在辦案過程中發生侵犯公民權利和濫用警察權的行為。

二、治安管理處罰種類增加,新增強制措施填補法律「空白」。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的處罰種類僅有警告、罰款和拘留三種。《治安管理處罰法》則增加了吊銷公安機關發放許可證的處罰方法。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公安機關在現場處置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時,還可以採取取締、現場管制、責令解散、強行驅散、強行帶離現場、禁止進入特定場所、禁止離開指定場所、收繳以及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

此外,《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罰款處罰幅度有所提高,治安拘留處罰的自由裁量幅度則有縮小。

除了對「黃」、「賭」、「毒」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可處以3000元至5000元的罰款之外,《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對一般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罰款最高不超過200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價的變動,200元罰款顯然起不到懲戒的作用。《治安管理處罰法》因而較大地提高了罰款處罰的幅度:對「黃」、「賭」、「毒」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保留了3000至5000元的罰款處罰,對其他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則按照行為種類和性質的不同,分別規定了200元以下、200元到500元、500元到1000元、2000元、5000元等多個檔次。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治安拘留的一般期限為1日以上、15日以下。《治安管理處罰法》按照違法行為的不同種類、不同性質和不同情形,將行政拘留處罰細分為1至5日、5至10日、10至15日三個檔次,避免行政拘留處罰跨度過大,有利於公安機關在適用行政拘留處罰時妥善處理自由裁量權。

三、治安管理處罰程序更趨完善。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的處罰程序過於簡單,對警察權的行使缺乏相應的限制性程序規定,以至過去濫用警察權的現象屢有發生。《治安管理處罰法》充實完善了處罰程序方面的內容,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調查、裁決、執行和救濟都規定了具體、細致的程序。

例如:增加了治安處罰的簡易程序,規定人民警察對於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當場作出治安處罰決定。

又如:取消了行政復議前置程序,規定被處罰人對治安管理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不經復議直接提起行政訴訟,賦予了當事人自主選擇法律救濟渠道的權利,使公民能自主選擇相應的救濟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四、應當受到治安處罰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亦有增加。

一些新近出現的、老百姓普遍關心且反映強烈的危害社會的問題,首次納入了治安管理處罰的范疇。針對一段時間以來較為突出的治安問題,如強行乞討、拉客招嫖、強買強賣、發送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破壞計算機網路系統、擾亂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招搖撞騙等擾亂公共秩序和侵犯公民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均明確納入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調整范圍。按照國家尊重保障人權的規定,《治安管理處罰法》還增加了對於強迫他人勞動以及用暴力威脅他人勞動的違法行為的處罰。

五、對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執法監督得到進一步加強。

《治安管理處罰法》專門增加了關於執法監督的一章內容,規定了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在治安處罰當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以及必須禁止的行為,特別是嚴格了執法程序。

一是嚴格了傳喚的法定時限。《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於傳喚後的訊問查證時間規定為不得超過24小時,《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詢問查證的時間一般不得超過8小時,情況復雜、依法可能適用行政拘留處罰的,詢問查證的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二是嚴格了案件的辦理時限。《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未對辦案時限做出任何規定。《治安管理處罰法》則對此提出明確要求,規定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30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30日。

綜上所述,《治安管理處罰法》相對於已經實行了17年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確實作出了重大的修改。《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施行,對於維持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民法在處罰方面與社會治安管理處罰法有哪些異同點

相同點就是這兩者都是對違法行為的一種懲罰.
不同點在於民法在處罰方面一般表現為賠付、恢復原狀、賠禮道賺等。而治安管理的處罰則是對財產或人身的一種強制要求,比如罰款或拘留。

Ⅶ 1、《社會治安處罰法》對於賣淫、嫖娼的處罰是如何規定的

分情況的,情節嚴重的就是犯罪,一般的就是治安案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六十六條 賣淫、嫖娼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在公共場所拉客招嫖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禁賣淫嫖娼的決定》

第四條 對賣淫、嫖娼的,可以由公安機關會同有關部門強制集中進行法律、道德教育和生產勞動,使之改掉惡習。期限為六個月至二年。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因賣淫、嫖娼被公安機關處理後又賣淫、嫖娼的,實行勞動教養,並由公安機關處五千元以下罰款。
對賣淫、嫖娼的,一律強制進行性病檢查。對患有性病的,進行強制治療。
第五條 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嚴重性病賣淫、嫖娼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五千元以下罰金。
嫖宿不滿十四歲的幼女的,依照刑法關於強奸罪的規定處罰

公安機關對賣淫嫖娼人員進行處理時,按照以下量罰基準執行:對賣淫嫖娼者,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罰款;對具有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賣淫嫖娼、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初次賣淫嫖娼、因生活所迫初次賣淫等屬於「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對賣淫嫖娼人員,除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外,可以依法予以收容教育;對具有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人員多次賣淫嫖娼、18周歲以上人員賣淫嫖娼2次以上等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收容教育;因賣淫嫖娼被公安機關處理後又賣淫嫖娼的,實行勞動教養,並由公安機關處5000元以下罰款。對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但因具有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1周歲嬰兒,以及70周歲以上人員實施賣淫嫖娼等情形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Ⅷ 治安處罰管理條例和刑法的區別是什麼

根本區別就在於是否涉嫌刑事犯罪占管理處罰條例是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但並沒有達到刑事犯罪的高度,而刑法一定處理的事涉嫌刑事犯罪。

Ⅸ 治安處罰有哪些法律規定

治安管理處罰是指是指對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版會權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給予的處理懲罰。
根據2005年8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治安管理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實施治安管理處罰,應當公開、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 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採取有效措施,化解社會矛盾,增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 「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的治安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治安管理工作。 治安案件的管轄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條規定: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分為:
(一)警告;
(二)罰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對違反治安管理的外國人,可以附加適用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

Ⅹ 涉嫌聚眾毆打他人 應該按照治安處罰法 怎麼處理

涉嫌聚眾毆打他人,按照相關規定會被處以拘留和罰款。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聚眾打架是一類嚴重的違法犯罪案件,對社會治安社會安定會造成較大的影響。根據相關的案情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罰,如打架情節較輕的,沒有嚴重後果的按治安處罰法進行治安處罰。如後果較為嚴重的,我國的辦案機關就會追究其刑事責任,進行相關的判刑。在故意傷害案件中,如果案發前因為被害人有明顯過錯,被告人一怒之下失手將被害人致傷,情節明顯較輕,且案發後被告人又能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的,一般應從輕處罰或免除處罰。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犯罪行為所引起的附帶民事賠償,是屬於刑事法律調整的范疇,應具有懲罰性。我國對這類案件的處罰,去情節較輕的按擾亂公共秩序或尋釁滋事罪進行處罰。處以相關的罰款和相應的拘留,如造成他人人身傷害或死亡的,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對這類人處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情節惡劣的將會處以死刑的判決。另外如果僅僅是故意傷害性質,屬於「侵犯人身權利」犯罪,如果致人輕傷以上的,涉嫌「故意傷害罪」;如果是隨意毆打他人的性質,屬於「擾亂公共秩序」犯罪,如果致人輕微傷以上、或者持械隨意毆打他人的,涉嫌「尋釁滋事罪」;如果是雙方聚眾斗毆的,屬於「擾亂公共秩序」犯罪,雙方一般五人以上的,涉嫌「聚眾斗毆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第二百三十四條之一組織他人出賣人體器官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未經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的器官,或者強迫、欺騙他人捐獻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違背本人生前意願摘取其屍體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違反國家規定,違背其近親屬意願摘取其屍體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熱點內容
海南大學在職法律碩士分數線 發布:2025-07-15 11:33:25 瀏覽:221
談談對法律和經濟法的認識 發布:2025-07-15 11:26:28 瀏覽:304
吵架和道德 發布:2025-07-15 11:24:51 瀏覽:15
我國經濟法實施的現狀簡答 發布:2025-07-15 11:13:12 瀏覽:706
經濟法中的市場的概念 發布:2025-07-15 11:05:17 瀏覽:295
甘肅省勞動合同法產假 發布:2025-07-15 11:04:40 瀏覽:440
2018年經濟法考試重點匯總 發布:2025-07-15 10:58:54 瀏覽:199
調取證據怎樣知道法官姓名 發布:2025-07-15 10:48:57 瀏覽:368
民法多選題答案 發布:2025-07-15 10:48:55 瀏覽:1000
永川區司法局 發布:2025-07-15 10:39:51 瀏覽: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