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中的市場的概念

經濟法中的市場的概念

發布時間: 2025-07-15 11:05:17

『壹』 經濟主體市場主體經營者企業到底有什麼區別,背經濟法反復出現這些,不好區分

市場主體與經濟主體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市場主體(Market Subject)通常指在市場上從事交易活動的個人或組織,它們具備獨立的經濟利益,能夠自主決策,並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市場主體可以是法人、自然人或其他非法人組織。這些市場主體在市場上進行買賣、投資、生產等經濟行為,旨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經濟主體(Economic Subject)則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它指的是所有參與經濟活動的個人、家庭、企業、政府和其他組織。經濟主體不僅包括市場主體,還包括那些可能不直接參與市場交易但對經濟活動有影響或受經濟活動影響的個體或集體。
在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中,經濟主體包括公有制經濟(如國有經濟和集體所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各種所有制形式。這些經濟主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共同參與經濟活動,共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貳』 經濟法解釋名詞

1.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指在市場交換活動中,通過叢賣供求雙方自願且自主原則下形成的價格,直接或者間接影響著資源配置和個體行為的寬鄭手一種經濟體制。

2.壟斷:壟斷是指某一企業或團體通過國家授權、自身實力或其他渠道,控制某種產品或服務市場供給,較長時間內保持對市場的支配力量。

3.消費者權益: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的過程中享有的合法權利,包括知情權、自由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安全權和投訴維權等方面。

4.司法拍賣:司法拍賣是指在司法機關的指導下,通過公開競拍的方式出售有爭議或者被法律裁定屬於執行范圍內的財產。

5.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指專利、商標、著作權等具有知識慎嫌性質的產權,它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資本形式,具有交易、保護和維護等多種功能。

6.新三板:新三板是指中國股票交易所掛牌公司股票分層設立的一種市場,包括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等,其提供了一種融資、融創新的渠道。

7.網路購物:網路購物是指通過互聯網購買商品和服務的一種交易行為,具有便捷、快速、低價等諸多優點,是當今趨勢和主流之一。

8.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是指通過網路和信息技術實現商務活動的一種新型模式,包括在線購物、網路支付、電子合同、電子商務物流等方面,具有無時間、無空間、跨越國界等優勢。

『叄』 為什麼說經濟法是市場經濟之法,國家干預之法,社會本位之法

經濟法是調節經濟活動中各主體之間關系和組織形式的一部分法律。其中「市場經濟之法」、「國家干預之法」、「社會本位之法」三元理念的表述,指出了經濟法規定的體系、基本思想以及社會價值。

  • 市場經濟之法:經濟法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石,提供了維護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促進市場自由交易和公平競爭等方面的法律依據和制度安排。

  • 國家干預之法:在市場經濟中,由於普遍存在不完全競爭、信息不對稱、外部性等現象,國家不能僅沿襲傳統行政管理方式,而需通過適當的法律手段加以介入,促進和規范市場經濟的發展。

  • 社會本位之法:經濟法應旨在維護整個社會的利益,充分考慮各方利益並協調解決好發展與保障的關系。

  • 綜上,在建立經濟活動的法律體系時必須同時遵循「市場經濟之法」、「國家干預之法」和「社會本位之法」,以實現經濟活動中市場自由、國家調節、社會本位的有機統一。

『肆』 經濟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干預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調整對象是國家干預的經濟關系。

經濟法的概念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旨在保障市場經濟秩序,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維護公平競爭,促進經濟發展。它包含財政法、稅法、金融法、計劃法、產業法、價格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領域。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1. 市場准入與退出:經濟法明確市場主體進入和退出市場的條件,規范市場主體行為,保障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使市場資源能夠合理流動和配置。
  2. 市場競爭秩序: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禁止不正當競爭和壟斷行為,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3. 宏觀經濟調控:藉助計劃法、產業法、金融法等,對宏觀經濟運行進行調控,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可持續發展,確保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
  4. 市場監管:運用財政法、稅法、價格法等對市場進行監管,規范政府與市場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保障市場的正常運行。

此外,關於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學術界還有不同觀點,如「縱橫統一論」認為經濟法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領域中以各種組織為基本參加者的經濟管理關系和經營協調關系;「經濟行政法論」主張具有經濟性的管理關系即經濟管理關系是經濟法調整對象;「企業中心論」則認為經濟法調整對象是企業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

『伍』 經濟法相關市場名詞解釋

1. 經濟法定義:經濟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體系中的一部法律,主要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產生的各種經濟關系。它涵蓋了國家在經濟管理中的法律關系,以及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間的協調關系。
2. 經濟法內涵:深入了解經濟法,需把握三個要點:首先,經濟法由調整經濟活動的法律規范組成;其次,這些規范旨在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經濟關系;最後,它們調整的經濟關系具有特定的范圍和內容。
3. 經濟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經濟法並不單獨存在,它與民商法等其他法律部門緊密相連,共同構成社會法體系。在這個體系中,經濟法負責調整與經濟活動相關的法律關系。
4. 經濟法的發展:經濟法最初在資本主義國家,如德國和日本等地發展起來。在這些國家,經濟法得到了深入研究和闡述。而在英美法系國家,盡管存在調整經濟活動的法律規范,但並未形成獨立的「經濟法」概念。這些規范通常不作為獨立的法律部門存在。
5. 大陸法系國家經濟法的理解:德國和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對經濟法的解釋,對國際上理解經濟法的內涵和外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這些解釋有助於更准確地把握經濟法的定義和作用。

熱點內容
衛生行政法的概念 發布:2025-07-15 15:21:15 瀏覽:723
當官不上班受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5 15:19:35 瀏覽:332
公司搬遷意向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5 15:15:02 瀏覽:431
美國最高法院九人 發布:2025-07-15 15:01:26 瀏覽:889
遼寧省勞動法護理假規定2015 發布:2025-07-15 15:01:18 瀏覽:348
扣劃條文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15 15:01:16 瀏覽:445
運用法律知識對熱門案例進行分析 發布:2025-07-15 14:51:11 瀏覽:92
道德經江湖X 發布:2025-07-15 14:48:55 瀏覽:413
經濟法在法考的比重 發布:2025-07-15 14:39:41 瀏覽:752
行政訴訟法第46條的理解 發布:2025-07-15 14:20:19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