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法社會之重器

法社會之重器

發布時間: 2022-02-22 21:20:50

①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啥意思

字面意思:法律是可以治理國家的重要工具,而好的法律是合理治理(國家)的前提。

這句話注重的是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

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開創了依法治國。

商鞅在秦孝公死後被追殺,他逃到秦國邊界的一個旅館卻因為逃亡沒帶證件而無法入住,他問為什麼,旅館的人說是商鞅規定的,不登記證件而住宿是要被處罰的,所以他寧願不賺這個錢也不讓商鞅住宿。當時的國家治安良好,百姓富足,正是因為法制的推行。

漢文帝就是一位不以個人意志破壞法律規定而「循守成法」的皇帝,堅持黃老之學「賞罰信」的思想,主張嚴格執法,即使皇帝也只有「執道生法」的權利,而不得犯法,所以當時的百姓生活富裕而公平。

(1)法社會之重器擴展閱讀:

運用法律的力量,提高公民的幸福感

一、科學立法

要真正反映廣大人民的共同意願、充分保障廣大人民的各項權利和根本利益,通過召開聽證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設立意見箱來建立人性化的廣泛參與機制;要具有前瞻性,預先考慮到未來的情況,以便更好的服務社會。

二、嚴格執法

完善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建立長效機制;提高執法人員隊伍素質建設,加強自律意識,進行入職培訓,定期交流。

三、公正司法

加快司法體制改革,做到司法獨立,誠信構建陽光司法機制,嚴格執行訴訟程序,強化內外監督制約,對裁決結果、司法程序進行強有力的監督。
四、全民守法

行動上尊重法律,重視法律,積極響應普法政策。將法律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推動全社會樹立法制意識。

②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什麼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
全面推進依法治專國,是解決黨和國家屬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就必須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從法治上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製度化方案。

③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這句話說強調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過程中要堅持

建設法治國家,根本就是要依法治國,依照法律治國,這樣國家民族才可以強盛嗎?

④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對嗎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的說法是對的。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
全會提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堅持立改廢釋並舉,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

⑤ 為什麼說"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摘要 從根本上說,「良法善治」是法治的本質,也是法治精神的基本特徵和內在屬性。

⑥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京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中提出的。專
全會提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屬,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堅持立改廢釋並舉,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⑦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什麼是法治的龍頭環節

答他的個徹底
法律是治國重器
立法是龍頭環節
公正是法制的生命線、司法活動最高價值追求
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⑧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嗎泱泱大國僅有455條罪名加上那些解釋,就想治理全國幾十萬人口治理得了嗎

就現狀而言,雖非盡善盡美,也未能包治百病,但至今也是國富民強,社會穩定,人心向善。

⑨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對嗎

正確。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堅持立改廢釋並舉,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完善立法體制,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完善黨對立法工作中重大問題決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依法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項目徵集和論證制度,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熱點內容
談談對法律和經濟法的認識 發布:2025-07-15 11:26:28 瀏覽:304
吵架和道德 發布:2025-07-15 11:24:51 瀏覽:15
我國經濟法實施的現狀簡答 發布:2025-07-15 11:13:12 瀏覽:706
經濟法中的市場的概念 發布:2025-07-15 11:05:17 瀏覽:295
甘肅省勞動合同法產假 發布:2025-07-15 11:04:40 瀏覽:440
2018年經濟法考試重點匯總 發布:2025-07-15 10:58:54 瀏覽:199
調取證據怎樣知道法官姓名 發布:2025-07-15 10:48:57 瀏覽:368
民法多選題答案 發布:2025-07-15 10:48:55 瀏覽:1000
永川區司法局 發布:2025-07-15 10:39:51 瀏覽:181
合同法教材全文 發布:2025-07-15 10:34:08 瀏覽:619